陳宇燕
〔摘要〕心理防疫課程需要攻堅“實用性欠佳”“吸引力不足”“輸出形態(tài)單一”這三大難題,才能突破自身瓶頸,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筆者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實趣雙導”驅動下心理防疫課程的研發(fā)路徑,該路徑包括四個核心步驟:依托廣角式調研,采集真實問題;以問題解決為導向,搭建課程模型;以“妙趣橫生”為導向,豐富課程內核;依托“一課五態(tài)”,拓展課程輸出形態(tài)。遵循該研發(fā)路徑,目前已研發(fā)出一系列有區(qū)域影響力的優(yōu)質心理防疫課。
〔關鍵詞〕心理防疫課程;研發(fā)路徑;“實趣雙導”;“一課五態(tài)”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12-0027-03
一、心理防疫課程面臨發(fā)展瓶頸
大疫之下,無人能置身疫外,每個人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為了幫助學生、家長、教師緩釋積壓的負面情緒,重塑內在秩序感,提升心理彈性,各系統(tǒng)各部門加班加點研發(fā)系列心理防疫課程。但是,當市面上充斥著大量心理防疫課程之后,受眾開始變得眼花繚亂,并陷入審美疲勞,很多課程面臨著點擊率和推廣度均不高的尷尬境地。這對于心理防疫課程的發(fā)展而言,一方面是困局,另一方面也是機遇,意味著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萌芽期后轉型到了“從有到優(yōu)”的優(yōu)質發(fā)展期。心理防疫課程如何突破自身發(fā)展瓶頸,需要攻堅如下三大難題。
(一)課程實用性欠佳
市面上很多心理防疫課程在實用性這個維度上表現(xiàn)欠佳,本文的實用性特指“解決真實問題”。一方面,很多課程本著“短平快”的研發(fā)節(jié)奏,課前沒有做大樣本調研,沒有掌握受眾真實的心理訴求,而一廂情愿地以課程研發(fā)者為本位,閉門造車,導致課程存在缺乏群眾基礎、缺乏問題解決導向的弊端;另一方面,很多心理防疫課貼著“心理防疫”的標簽,但內容卻沒有心理元素,沒有以實用的心理理論及可操作的心理學方法作支撐,與一般疫情科普常識課無異,導致受眾覺得課程與預期有落差,而放棄進一步的課程學習。
(二)課程吸引力不足
線下心理課一般都極受學生歡迎,但把課堂從線下搬到線上,心理課就面臨缺乏活動體驗、同伴討論、情感支持等一系列團體動力問題。線下課程中,教師及同伴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對學生都是刺激,但線上課程缺乏多感官刺激,如果教師從頭講到結束,屏幕前的學生定會覺得索然無味。再加上學校對心理課的學習沒有硬性規(guī)定,沒有考試,對學生的約束力就更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心理課缺乏趣味性,就很難把學生吸引到屏幕前。所以,再好的話題也需要根據(jù)受眾的有效注意力時長進行科學設計,以豐富的內容和創(chuàng)新的載體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1]。
(三)課程輸出形態(tài)單一
心理防疫課程的受眾不應只局限于學生,還包括家長、教師等群體。疫情期間,學生沉迷網絡游戲、學習不自覺等導火索極易引爆親子大戰(zhàn)。一方面,家長有改良親子關系的成長訴求,但苦于沒有途徑或沒有契合的時間去學習課程資源;另一方面,很多課程本身很優(yōu)質,卻由于課程輸出形態(tài)單一,例如只有直播課這么一種形態(tài),直播時間結束后就沒法回看,或者發(fā)布在一兩個推廣度不高的平臺,導致課程被關注度不高。因此,需要不斷拓展符合受眾收看、收聽習慣的,可以把碎片化時間整合起來、契合多場景的課程形態(tài)。
二、“實趣雙導”驅動下的課程研發(fā)路徑
本文定義的“實趣雙導”中的“實”包括兩層含義:(1)課程目標要“實”,基于師生、家長的真實需求,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來構建課程;(2)方法策略要“實”,心理防疫課程要有明顯的心理元素,要有操作性強的心理學方法或策略?!皩嵢るp導”中的“趣”是指趣味性,同樣包括兩層含義:(1)課程內容要有“趣”,要突出趣味性,能成功抓取受眾的注意力;(2)課程形式要有“趣”,要打破單一枯燥的模式,讓課程有趣并靈動起來,使受眾在興致勃勃中學習、體驗和成長。“實趣雙導”驅動下的心理防疫課程研發(fā)路徑如圖1。
第一步:依托廣角式調研,采集真實問題。
筆者通過大樣本、多渠道的方式,針對學生、家長、教師等群體開展廣角式課程調研,采集疫情期間受眾真正的心理困擾。
1.三大受眾群體:筆者將受眾定位于學生、教師、家長三大群體。
2.三種調研渠道:開放式論壇調研(網站論壇、公眾號等)、半結構化訪談(微信、QQ等線上一對一訪談)及結構化問卷調研(采用線上問卷星模式)。
3.六大調研內容:聚焦于疫情期間主要的心理困擾(情緒、人際、學習、生活等方面),以及對課程形式、課程載體、課程內容、課程時長、播放平臺等的期待。
第二步:以“問題解決”為導向,搭建課程模型。
筆者研發(fā)的心理防疫課程堅持以“問題解決”為導向,在廣角式調研的基礎上,將收集到的真實問題進行分級歸類,并編織進課程中去。課程架構采取“呈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核心的“三部曲”模型(見圖2)。
第一部曲:呈現(xiàn)問題,通過藝術加工的方式呈現(xiàn)真實困擾;第二部曲:分析問題,通過心理學視角深度解讀問題并挖掘原因;第三部曲:解決問題,使用好學易用的心理學方法來解決問題。
第三步:以“妙趣橫生”為導向,豐富課程內核。
在以“問題解決”導向搭建課程模型的基礎上,還須對課程內容進行“妙趣橫生”的藝術再加工,讓課程變得有血有肉,具體做法如下。
1.趣之一:課程內容趣味化
課程內容要符合受眾年齡特征[2],例如針對低齡段兒童,可將案例故事包裝成兒童耳熟能詳?shù)膭赢嬋宋锝巧?,或是引入?yōu)質繪本故事資源,兒童的興趣就能被成功調取。例如,嘉興的黃家明老師面向小學中高段的課程“你是信息中轉站嗎”,該課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疫情信息,防止信息過載。黃老師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動畫”包裝,以經典動畫人物“湯姆”和“杰瑞”的故事貫穿始終,引導小學生饒有趣味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該課還巧妙使用了猜謎、童謠、魔術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
2.趣之二:課程形式趣味化
線上課程要走精致化路線,突破教師純粹講授的單一形式[3]。心理防疫課程設計時通常應采用繪畫治療體驗、冥想放松體驗、心理測試、心理劇表演、隱喻故事、線上師生互動等課程形式,盡可能讓受眾有多感官被調動,產生較為強烈的參與感。例如,筆者研發(fā)的心理微課“你的心理超負荷了嗎”,該課從一組妙趣橫生的圖片(醫(yī)院里的“長頸鹿”、菜場里的“大公雞”、候車室里的“蒙面女俠”)導入,引出心理應激反應這個話題。該課還穿插了學生自編自演的心理劇短片,生動地演繹了疫情下學生的恐慌情緒。在問題解決環(huán)節(jié),課程引導學生體驗一種好學易用的安頓身心術——手繪曼陀羅,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的繪畫中感受到內心秩序感的回歸。
第四步:依托“一課五態(tài)”,拓展課程輸出形態(tài)。
具有“實趣雙導”特質的優(yōu)秀課例設計出來之后,需要有豐富的課程輸出形態(tài)和播放平臺?!耙徽n五態(tài)”是指一節(jié)心理防疫課可制作成五種不同的課程形態(tài),適用于不同場景、不同功能、不同平臺的播放(見圖3)。例如,筆者將一堂針對家長的親子溝通課“特殊時期如何給孩子留下溫暖積極的回憶”制作成家長微信群互動課(有利于課堂實時互動)、視頻微課(方便家長反復多次學習)、音頻微課(家長可一邊做家務一邊收聽)、視頻直播互動課(一邊觀看一邊實時互動)、文稿課(課程精華文稿,方便家長做筆記)五種課型,并將這些課型根據(jù)其特性嵌入學校直播課堂、嘉興華數(shù)云課堂、教育系統(tǒng)網絡平臺、學校班級微信群、家長微信群、公眾號等多元平臺,社會反響良好。
三、“實趣雙導”課程成果顯著
(一)搭建了“實趣雙導”課程雛形
筆者自2020年2月初就傾力于心理防疫課程的研發(fā),在摸索中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與提升,逐漸搭建了“實趣雙導”心理防疫課程雛形。該心理防疫課程由學生篇、家長篇、教師篇三個子項目構成,課程的話題大部分來自“廣角式”課程調研,來自受眾的真實需求,基于問題解決導向來設計心理課,同時以實用的心理學理論作為強大支撐,并采用觀眾視角來設計課程,將人偶劇故事、繪畫治療體驗、心理劇體驗、放松冥想等生動有趣的載體融入課程。課程輸出形態(tài)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態(tài)勢,有視頻微課、音頻微課、視頻直播課、微信群現(xiàn)場課、公眾號文稿精華課等五種課程形態(tài)。
(二)初步研發(fā)了系列“實趣雙導”的優(yōu)秀課例
筆者已研發(fā)系列具有“實趣雙導”特質的優(yōu)秀課例,例如面對低齡段兒童家長設計的“聊‘療恐懼”一課,以解決真實問題“低齡段兒童內心承載著太多的恐懼,如有對疫情的恐懼”為導向,以繪畫藝術治療為心理學支撐,以生動活潑的皮影戲改良劇作導入,融入繪本等元素,并以現(xiàn)身說法的方式分步演示“七步打怪獸法”。
(三)優(yōu)秀課例初顯社會影響力
筆者研發(fā)的心理微課“疫情心理應激反應及應對”一課入選了浙江省心理微網,單課瀏覽次數(shù)高達319381次,該課同時推送“學習強國”平臺。筆者研發(fā)的心理微課“你的心理超負荷了嗎”“聊‘療恐懼”已經在嘉興華數(shù)云課堂中播放。筆者研發(fā)的心理防疫課“特殊時期如何給孩子留下溫暖而又積極的回憶”“請理性對待各方信息”“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在 “菱花馨香”等全國39多個家庭教育微信平臺同步播出,社會反響良好。
嘉興南湖晚報旗下讀嘉頻道針對課程做了專訪《消除疫情恐懼,嘉興三中心理老師傳授的“起步打怪獸法”不妨一試》,嘉興教育發(fā)布、南湖晚報《嘉興親子》等欄目紛紛轉載。鳳凰新聞網浙江在線嘉興頻道也有相關報道——《全國率先!看嘉興如何為市民織好這只“心理口罩”》。
參考文獻
[1]李錦萍.淺談微課在高中心理課中的有效應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4):18-19.
[2]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3]吳秉健.國外微課資源開發(fā)和應用案例剖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23-26.
(作者單位:浙江省嘉興市第三中學,嘉興,314001)
編輯/于 洪 終校/紀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