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芬 鐘 娜 陳 琴 喬 鳳
海南省皮膚病醫(yī)院,???,570206
梅毒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梅毒的臨床表現(xiàn)復雜,病例的篩查、診斷、治療效果判定等依賴于血清學試驗結果,因此梅毒實驗室診斷的正確性顯得尤為重要[1]。2010年海南省性病中心實驗室通過海南省衛(wèi)生和健康委員會及國家專家組考核驗收,負責全省醫(yī)療機構性病實驗室規(guī)范化建設及治療管理,根據(jù)《海南省性病實驗室等級評定》的工作要求,對全省二級及以上的醫(yī)療機構開展梅毒血清學試驗室間質量評價活動,現(xiàn)將2010-2019年10年間全省梅毒室間質量評價結果整理分析,報道如下。
1.1 質評對象 全省二級及以上的醫(yī)療機構包括各市縣皮防所、疾控中心和開展性病診療業(yè)務的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
1.2 質控品 2010-2014年考核品由海南省性病中心實驗室制備,血漿來源于血液中心,分別經過乙型肝炎病毒抗體、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和HIV抗體檢測均為陰性,進行非梅毒螺旋體抗原及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選擇非梅毒螺旋體抗原及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均為陽性且滴度不同的血漿3份,陰性血漿2份,經 56℃ 30 min滅活、離心、用0.2 μm細菌濾器抽濾除菌后,用冷凍管分裝編號并置于-70℃冰箱備用,每份質控品隨機抽取10支進行均勻性試驗和穩(wěn)定性試驗,其中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的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試驗分別采用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TPPA)、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TP-ELISA)和免疫層析快速檢測(TP-RT),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采用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上述試驗結果均由兩位經過培訓實驗人員分別判讀,試驗合格后質控品在冷藏運輸條件下分發(fā)至全省各參評醫(yī)療機構;2015-2019年考核品購自北京康徹思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同上也進行了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試驗,試驗合格后質控品在冷藏運輸條件下分發(fā)至全省各參評醫(yī)療機構。每家單位質控標本5份,每份500 μL。隨質控品發(fā)放的還有本次活動的通知及結果回報表。
1.3 質評方法 各參評單位領取質控品后,在規(guī)定檢測期內分別按照日常使用的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和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檢測試劑進行檢測,其中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需做定性和定量檢測,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只需做定性檢測。檢測完成后,按要求將檢測方法、試劑、結果等信息填寫到結果回報表中,上報至海南省性病中心實驗室匯總分析,并將結果反饋至各參評單位,并給成績合格單位(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和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成績均≥80分)分發(fā)合格證書。
1.4 預期值確定 按照國家標準“臨床試驗室室間質量評價要求”,質控樣品預期結果根據(jù)所有能參加能力驗證的實驗室檢測結果確定。預期值根據(jù)全省80%以上參評單位的結果計算得出。
1.5 評分標準 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每份樣本與預期結果一致得20分,否則得0分,共100 分;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每份樣本定性和定量結果與預期結果一致各得10分,否則得0 分,共100 分;分別以特異性與非特異性試驗得分的50%計入總評成績,90~100分為優(yōu)秀,80~89分為合格,<80分為不合格。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Excel和R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匯總與統(tǒng)計分析。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梅毒實驗室室間質評結果總體情況 見表1。2010-2019年全省參評醫(yī)療單位的合格率和時間進行軼相關統(tǒng)計分析,軼相關系數(shù)為0.964,P<0.001,合格率隨時間增長呈升高趨勢。
2.2 不同類別機構成績合格率 見表2。各機構合格率均隨時間呈增長趨勢,不同機構合格率之間做兩兩比對,婦幼機構與中醫(yī)院、性病防治機構與綜合醫(yī)院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6192,P>0.05;χ2=2.0783,P>0.05),婦幼機構與性病防治機構、綜合醫(yī)院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χ2=30.776,P<0.001;χ2=19.563,P<0.001);中醫(yī)院與性病防治機構、綜合醫(yī)院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χ2=30.776,P<0.001;χ2=19.563,P<0.001)。
2.3 梅毒血清學試驗結果符合率 見表3。2010-2019年梅毒血清學室間質評結果總符合率隨時間呈遞增趨勢(軼相關系數(shù)為0.66,P<0.05),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定性、定量試驗和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之間進行兩兩比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0.876,P<0.05;χ2=7.8538,P<0.05;χ2=134.48,P<0.05)。
表1 梅毒實驗室室間質評結果總體情況
表2 2010-2019年不同類別機構梅毒實驗室室間質評結果合格率 %
表3 2010-2019年梅毒血清學室間質評的符合率 %
表4 各機構實驗室開展梅毒血清學試驗情況 %
表5 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方法使用情況 %
2.4 各機構實驗室開展梅毒血清學試驗情況 見表4。開展兩類梅毒血清學試驗的醫(yī)療機構比例隨時間呈遞增趨勢(軼相關系數(shù)為0.833,P<0.05),僅開展一類梅毒血清學試驗醫(yī)療機構比例隨時間呈遞減趨勢。
2.5 質量考核試劑使用情況 參評單位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檢測試劑均為上海榮盛公司生產的TRUST試劑,而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檢測方法分別有TPPA、梅毒螺旋體血球凝聚試驗(TPHA)、 TP-ELISA、化學發(fā)光法(TP-CLIA)、TP-RT等,各方法使用情況見表5。
性病實驗室質量控制對確保臨床正確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實驗室室間質量評價作為一種質量控制工具,可以幫助分析實驗室中存在的問題,使各級實驗室檢測能力逐步提高,并保持在較高水平[2-4]。海南省從開展梅毒血清學試驗室間質量評價活動以來,參評單位數(shù)逐年增加,從2010年的46家到2019年的80家,這與室間評價越來越受到臨床實驗室重視、性病防控部門定期培訓、督導工作密不可分,提示海南省梅毒實驗室網(wǎng)絡建設和質量控制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從10年室間質量評價活動結果可看出,梅毒血清學檢測總體水平有了顯著提高,除2010年外,總體得分均大于85分,特別近兩年,總體得分大于95分,合格率從2010年45.65%上升到2019年92.50%,并呈逐年遞增趨勢,說明海南省自2010年海南省性病中心實驗室成立后,在全省醫(yī)療機構進行性病實驗室規(guī)范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其中不同機構類別中合格率也是逐年提高,但婦幼機構、中醫(yī)院符合率比綜合醫(yī)療機構和性病防治機構低,提示海南省婦幼機構、中醫(yī)院實驗室梅毒檢測能力仍有不足,加強婦幼機構、中醫(yī)院實驗室能力建設十分必要。
從結果可看出,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定性、定量試驗和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定性試驗三項試驗平均符合率為95.04%、89.20%、97.38%,均略高于2015年全國平均水平(94.7%、88.8%、96.5%),特異性試驗的符合率明顯高于非特異性試驗,非特異性試驗中定量檢測符合率最低,這一結果與國內其他報道一致[5,6],主要原因是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影響因素較多,如試驗環(huán)境溫度、光線、加樣移液器的準確度、反應時間、凝集反應判斷的主觀差異性等因素都會影響到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此外未使用正確的設
備水平旋轉儀進行檢測也是結果不準確的原因之一,在2019年室間質量評價結果回報調查中發(fā)現(xiàn)將近有20%未使用合格的水平旋轉儀。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定量試驗應作為今后梅毒血清學檢測技術培訓的重點,并在技術指導中,加強對設備維護校準和實驗人員崗前培訓的重視。
梅毒血清學檢測用于臨床診療服務、血液篩查、流行病學監(jiān)測、高危人群篩查和干預等目的時都需要結合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和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的結果綜合判斷[7]。但通過質評活動的調查發(fā)現(xiàn),2010年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和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的兩項都開展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僅為65.22%。其中有32.60%單位未開展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實驗,集中在綜合醫(yī)院和婦幼保健院,無梅毒特異性抗原血清學試驗的實驗室不能及時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梅毒確診檢測,影響了診斷的及時性,經過10年的全省性病實驗室督導、培訓工作,2019年僅有1家婦幼保健院未開展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
實驗室檢測方法是反映實驗室檢測能力和檢測質量的重要指標[8]。本文的調查結果顯示,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檢測方法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試劑10 年來的使用率最高為TPPA,這可能與海南省性病中心實驗室一直積極推廣TPPA方法有關。其中將近50%婦幼機構中使用快速檢測方法,雖然快速檢測法具有快速簡便等優(yōu)點,但Mishra等[9]報道梅毒快速診斷試驗診斷梅毒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分別為70.8%和 97.8%,該方法對活動性梅毒診斷的敏感性并不高,從而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建議有條件的實驗室應選擇參加國家性病中心參比實驗室組織的梅毒血清學診斷試劑臨床應用評估且質量好的試劑,保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
總之,經過海南省10年的質控結果顯示,室間質量評價對于促進梅毒實驗室檢測質量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