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立 李哲浩
【關鍵詞】敬畏自然;心理輔導;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24-0055-03
【作者簡介】1.王金立,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浙江寧波,315200)教師,高級教師;2.李哲浩,上海市青浦高級中學(上海,201700)教師,高級教師。
【設計理念】
由于工業(yè)和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逐漸克服了自然對人類生存的種種限制,生產力不斷提高,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物質財富。人類對于其他物種的態(tài)度,從謙卑轉變?yōu)楦甙?,甚至有了全能感和“世間萬物,唯我獨尊”的想法。這種偏頗的自我認知與定位,導致人類對于其他物種缺乏同理心,甚至出現(xiàn)殘酷壓榨和剝削野生動物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導致原本隱藏在深山老林里的致命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播,導致瘟疫爆發(fā),對人類構成嚴重威脅,又把人類推入了新的“生存困境”。
本設計以自我認知理論為基礎,通過反思人類行為,激發(fā)學生的同理心,增進對人類自我弱點與局限的認知,并逐漸認識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依賴、和諧共存,只有對自然保有足夠敬畏的態(tài)度,才能更好地適應生態(tài)環(huán)境。
【活動目標】
反思人類的行為,培養(yǎng)對野生動物的同理心,增進對人類局限與弱點的自我認知;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之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從而建立起“敬畏自然”的生命倫理觀;認識到人類對于自然界其他生命的責任和使命,學會與其他生命和睦共處,并關心它們的命運,在危難之中互相救助。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階段:飛進蝙蝠如何處理
教師:歡迎同學們平安返校。大家假期里休息好了嗎?體重增加了嗎?家里口罩準備得充足嗎?希望大家能夠重新投入學習中,取得進步。老師出道題目考考大家:如果你的家里飛進一只蝙蝠,你會怎么辦?為什么這樣處理?
學生可能的回答:用長棍打死并扔掉,因為蝙蝠丑陋、有毒;用東西驅趕,蝙蝠離開就好,因為不想傷害生命;關閉門窗逮住它,當寵物飼養(yǎng),因為長得嚇人、富有個性;逮住它,清洗、蒸煮,做個菜品,因為野味營養(yǎng)豐富,利于養(yǎng)生……
教師:如何對待闖入家中的蝙蝠,反映的是我們對于蝙蝠的認知及如何處理與它的關系。我們覺得它不好、不吉祥,就會嫌棄、憎惡它,把它趕走、遠離它;我們覺得它有毒、有害、毫無價值,就會殺死、消滅它;我們覺得它有獨特的審美或營養(yǎng)價值,就會飼養(yǎng)或食用,從而達到利用它的目的。
設計意圖:通過詢問居家抗疫的情況,共情學生的感受,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為開展教學活動做準備。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家里飛進了一只蝙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熱情,引導他們看到不同應對方法背后隱藏的信息,為下一階段探討人類與野生動物的關系做鋪墊。
二、團體轉換階段:世間萬物唯我獨尊
教師:蝙蝠作為野生動物,和人類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人類需要考慮其他野生動物的處境嗎?我們的應對方法是否會對野生的動物造成致命影響?我們來看一個視頻。
播放視頻《你覺得這樣痛嗎?》
視頻內容:這是一個街頭實驗,一個穿著白色兔子道具的人,在街頭隨機用力拉扯別人的頭發(fā)。隱蔽的攝像機會拍攝行人的表情與行為反應,絕大多數(shù)人都感到莫名其妙和憤怒,甚至有人想與扮演兔子的演員打架。視頻后半段切換到兔毛加工廠,工人野蠻粗暴地活拔兔毛,原來實驗者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人們了解那些安哥拉長毛兔的處境與感受。
教師:活體拔的兔毛可以保留根部,比剪刀剪的毛更長,能賣更好的價錢,而且再次長出的毛更粗、質量更好。但這是工廠老板的想法,安哥拉長毛兔并不想這樣。比兔子還要悲慘的是水貂和鯊魚,它們被活體剝皮、活體切鰭。(呈現(xiàn)水貂剝皮前后對比圖片、無鰭鯊魚圖片)弱肉強食、優(yōu)勝劣汰是大自然的法則,在這一法則下,我們人類的祖先憑借勇敢、智慧和勤奮,在大自然中成功地生存了下來,慢慢變得強大。但是當我們從農業(yè)文明進入到工業(yè)文明后,我們強調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們坐在食物鏈的頂端,俯視其他物種,只顧人類的利益,不講生態(tài)倫理。后果是過度資源消耗,壓榨其他物種,破壞了地球的生態(tài)平衡,對人類和其他物種的繼續(xù)生存構成嚴重威脅。實際上,人類并不是地球之王。
設計意圖:從對蝙蝠的思考,自然過渡到反思人類對野生動物的行為。通過觀看視頻,喚起學生對安哥拉長毛兔的同理心,進而對只在意自己、忽略動物處境的行為進行反省。通過呈現(xiàn)更多的人類對動物的野蠻行為,激發(fā)學生的情緒反應,引導學生反省人類行為背后的心理。
三、團體工作階段: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1.展示圖片新聞。
2020年1月30日,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約25萬只蝙蝠試圖逃離森林大火肆虐的地區(qū),而且預計將有更多的蝙蝠侵襲昆士蘭東南部地區(qū),甚至會闖入城區(qū),干擾居民的正常生活。當?shù)孛癖娨矒拇罅康尿鹂赡軙聿《?,引發(fā)公共衛(wèi)生危機。
教師:一方面,要營造專屬于人類的真空環(huán)境,完全避免野生動物帶來的病毒是無法做到的;另一方面,人類有義務保護野生動物的傳統(tǒng)生活區(qū)域,維持原有的平衡,這樣才能夠確保人類的安全。
2.分享書籍《病毒星球》。
主要內容:早在人類出現(xiàn)之前,病毒就占領了這顆星球,病毒無處不在。病毒并不總是面目可憎,人類吸入的氧氣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人類或其他物種多樣性的存在,其中也有病毒的功勞,人類DNA片段中8%來自病毒。病毒是自然創(chuàng)造的冷血殺手,甲流、埃博拉、SARS,這些病毒本來只攻擊蝙蝠、老鼠或鳥類等,怎料自然演化無意間將人類寫進了病毒的黑名單。
教師:這本書會讓我們重新理解病毒與人類的關系,認識人類在萬物中的位置。我們需要對大自然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3.小組討論:如何做到行有所止。
學生分成6個小組,每兩個小組討論一個題目,時間6分鐘。小組討論后,每組1人進行全班分享。
討論題目:
家族聚餐時,你發(fā)現(xiàn)其中一道菜是由野生動物烹飪而成的,你要如何應對才更為周全?(飲食)
水貂皮毛柔軟、順滑、重量輕、保暖性能好,可避免冬日穿衣臃腫,因價格昂貴,頗能顯示穿戴者的身價。你的媽媽近日正考慮購買一件貂皮大衣,征詢你的意見,你如何與她溝通?(動物皮革)
經過此次疫情,你認識到了保護人類不受病毒侵害的重要性。學校里組織小課題研究,你打算申報與此相關的課題。你會報什么樣的題目和研究內容?(生涯)
教師:我們可以選擇不沉迷于“山珍海味”的炫耀性消費的幻夢里;我們可以選擇更加尊重和敬畏大自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史懷澤認為:建立并持守這種敬畏生命的倫理觀,就會與所有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生命體和睦共處,并關心它們的命運,在危難之中互相救助。
設計意圖:發(fā)生在身邊的新聞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產生情感共鳴。書籍內容的分享,引導學生了解有關知識。最后,設置具體的生活情境,組織課堂討論,深入思考。
四、團體結束階段:天下蒼生敬畏自然
教師:人類如何與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和諧共處?
學生可能的回答:禁止買賣與食用野生動物;設立動物保護區(qū);開發(fā)人造毛代替皮草;深入研究古代醫(yī)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保護海洋;調整人類的消費觀……
教師:只要我們深懷敬畏之心,減少消耗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huán)境,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利用與騷擾,關心它們的生存發(fā)展,人類就能與自然、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
播放視頻《老人與海》。
視頻內容:老人將魚兒看作自己的兄弟,卻不得不為了生存而捕殺它。以下為老人的內心獨白:“比起那些了不起的鳥獸來,人算不了什么。盡管鳥獸沒有我們聰明,但是它們卻比我們更高尚,更有能耐。我寧愿自己就是黑暗深海中的那條大魚。這魚是我的兄弟,可我不得不殺了它。我很高興我們不必去弄死星星,想想看,如果每天必須去弄死月亮,那該多糟,月亮會逃走的。不過想想看,如果每天必須去弄死太陽又怎樣……我還從來沒見過或者聽說過這樣一條魚,可是現(xiàn)在,咱們碰到一塊了?!比缓罄先诉M入了如夢如幻的場景:少年時的他與魚兒一同在海天之中盡情暢游。
教師:希望我們都能像老人一樣,對待天下蒼生如同兄弟,對自然心存敬畏。最后,將美國作家E.B.懷特說過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我始終直覺,人與自己訂有及其重要的契約,必須保持自我,又能容受萬物,獨立自強,憑借與此一星球的偶然遇合,隨機應變又像獵犬一般執(zhí)著,不離不棄?!?/p>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尋找與其他生命和諧共處的具體做法。通過觀看視頻,升華與動物和諧共生的情感,表達“天下蒼生,敬畏自然”的主題。
【活動反思】
心理輔導活動的素材很重要的,內容獨特、時效性高、發(fā)人深省的材料都是好素材?;顒拥幕有砸埠苤匾?,熱身、討論、創(chuàng)作、表演能讓教學過程有參與性、有張力。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教師要依據(jù)外在要求(課標、政策、文件),結合自己對世界、生活的主觀經驗,形成自己對于課題的內在邏輯,再搜羅符合要求的素材,在團體動力規(guī)律的基礎上,完成一篇“命題作文”。
這次的活動設計花了不少的時間梳理邏輯——怎樣才能讓學生理解并接受“敬畏自然”的觀念。在史懷澤的生命倫理觀的基礎上形成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邏輯:先將人類的野蠻、狂妄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然后再將被大自然(以病毒為代表)“揍”得體無完膚、尊嚴掃地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這樣的對比更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如何擺正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然后做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