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020-04-23 09:37:59劉學峰
卷宗 2020年6期
關鍵詞:自主探究激發(fā)興趣小學科學

劉學峰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之一,是科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讓學生發(fā)現、提出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供材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主動探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進而有效提高科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堂教學;激發(fā)興趣;小學科學;自主探究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基礎性課程,強調通過兒童親身經歷科學探究活動學習科學知識,促進科學態(tài)度的發(fā)展。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王祖浩也提出,科學課不是要教學生學習科學知識,而是要教他們一種在情境中學習的能力,讓他們知道,到底如何認識世界,解決問題。那么,如何在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效果較好。

1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讓學生發(fā)現并提出問題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诳茖W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自行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既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

例如,筆者在教學“空氣占據空間”一課時,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調動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烏鴉喝水》的故事嗎?誰能給大家講一講?

某學生講述故事。

師:真棒!大家說說烏鴉最后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烏鴉銜來石子放入瓶中,水瓶中的水面升高,這樣烏鴉就喝到水了。

師:這只烏鴉真聰明,想到了用石子填充瓶子的空間,使水面升高來喝水。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知道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那我們能不能就地取材,用空氣代替石子把水從瓶中取出,幫烏鴉喝到水呢?

筆者剛一說完,課堂上立即掀起了爭辯的小高潮:“不能,現在瓶中水面以外的空間就有空氣,水怎么沒流出來?”“能,我們想辦法將更多的空氣裝進瓶中,就能像裝石子那樣把水取出來?!薄诜e極的探究氛圍下,筆者因勢利導:“同學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像科學家那樣親自進行探究,看看會有什么不一樣的發(fā)現?!?/p>

用熟悉的故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設疑引思,從而輕而易舉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提高了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探究活動之中,他們人人想做、想說、想思考。在接下來探究空氣占據空間性質的過程中,學生根據現象質疑問難,達到了預想的教學目的。

2 提供材料,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

在科學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提供恰當的材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空間,是學生參與實踐、自行探究及獲取知識的基礎和關鍵。當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后,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運用材料主動去探索和解決問題,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筆者在教學“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一課時,先通過演示實驗將馬鈴薯分別放入清水和濃鹽水中,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馬鈴薯在清水中下沉,在鹽水中上?。?。當學生觀察完畢后他們提出以下問題:馬鈴薯在鹽水中能上浮,那么在其他液體中也能上浮嗎?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質就能夠使馬鈴薯浮起來呢?筆者順應學生內心迫切想要動手的愿望,放手讓學生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材料,調制一杯能使馬鈴薯浮上來的液體,讓學生一邊操作一邊仔細觀察現象。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發(fā)現馬鈴薯在鹽水、糖水、蘇打水中都能浮起來。通過實驗,學生從感性觀察中獲得了某種認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盡管此時學生可能將問題擱置一邊,但潛意識里仍在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各種方案。等學生動手“盡興”之后,筆者趁勢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你們是怎樣制作的?馬鈴薯是一下子就浮起來的嗎?你們是如何觀察的?學生通過熱烈的討論和交流,最終懂得了“只有當液體達到一定濃度時馬鈴薯才能浮起來,而且這樣的液體有很多”這個

道理。

學生利用豐富的對比實驗材料動手操作,發(fā)現并解決了問題,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又如,在“研究杠桿的秘密”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只為每組準備了杠桿尺和8個鉤碼,然后就讓學生自由探究:用撬棍撬重物一定省力嗎?怎樣做才省力?用杠桿尺當做撬棍來探究這個問題,在10 min內,比一比哪組的發(fā)現多,并記錄收集的數據,注意記錄準確的阻力點、用力點。沒等筆者說完,就有學生動起手來,努力改變方法使杠桿尺平衡。當規(guī)定時間結束后,學生爭先恐后地匯報各自的實驗結果:“我們組發(fā)現3種平衡方法”“我們組發(fā)現4種平衡方法”……。就此,筆者順勢提問:“杠桿尺為什么平衡呢?每種平衡方法有什么特點?杠桿尺平衡時它的阻力點、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分別是多少?從中你有什么發(fā)現?”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出了杠桿尺平衡的規(guī)律,揭開了“杠桿的秘密”。由此看來,教師在教學中大膽放手,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廣闊的空間,讓學生有機會自主進行探究,可使他們在不斷探究中提高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

3 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學會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讓學生運用新知識和主體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學生自行探究過程的終極目標。當學生掌握科學原理后,筆者鼓勵他們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教學“光是怎樣傳播的”一課時,在學生認識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后,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陽光下的樹影圖,并提問:現在我們能解釋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嗎?為什么影子總在背光的一面呢?為解答這一問題,學生勢必就要回顧現象與規(guī)律的聯系是什么。在這里筆者給學生留出了發(fā)展的空間,讓學生經過研討明確問題: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當光照到不透明的物體上時物體就遮住了光的傳播;物體只有向光的一面才是亮的,而背光的一面就形成了一片黑暗區(qū)域,物體就產生了影子。通過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且體會到了通過實踐獲得成功的喜悅,由此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主動性與日俱增。

另外,筆者不但在課內要求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而且將課堂知識延伸到課外活動中。例如,在學生懂得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基礎上,筆者提問:大家看,我們教室窗臺上這幾盆花,它們經常曬不到太陽,你們能想辦法幫幫它們嗎?這一提問可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并讓學生再次感受到自己作為主體在學習中的地位,有助于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想像空間,并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

4 結語

在科學教學中,從學生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質疑等方式,寓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于增強學生主體性的個性教學模式中,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科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敏.對《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研讀與思考[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6):58-60.

猜你喜歡
自主探究激發(fā)興趣小學科學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培育情感之花 鋪就成功之路
提供語言交往平臺,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54
淺談如何調節(jié)體育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構建優(yōu)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1:21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武山县| 喀喇| 育儿| 斗六市| 巴青县| 新津县| 曲水县| 荆州市| 南安市| 博湖县| 偃师市| 平利县| 邯郸县| 峡江县| 凤山县| 昌黎县| 德惠市| 泰顺县| 常德市| 清涧县| 墨玉县| 江达县| 开江县| 梓潼县| 屏南县| 平乡县| 犍为县| 孝昌县| 太原市| 临潭县| 博爱县| 北票市| 洪江市| 综艺| 九江市| 美姑县| 博乐市| 兴隆县| 龙江县| 霍州市|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