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海興 郭振添 李飛
【摘 要】目的:分析九項呼吸道聯(lián)檢試劑用于多種呼吸道感染病原體臨床檢測的意義。方法:選擇2016.4~2018.8期間6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標本,針對九項主要病原體的IgM抗體,均采用九項呼吸道聯(lián)檢試劑檢測,統(tǒng)計檢測結(jié)果。結(jié)果:在入選的6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感染陽性者210例(35.0%)。在各類病原體中,非典型病原體陽性感染率位居首位,MP、RSV、IFB及IFA分別占17.71%、8.99%、5.22%、5.81%。被診斷為混合感染者92例,感染率為15.33%(92/600),在陽性病患中所占比例為43.81%(92/210)。結(jié)論:臨床針對多種呼吸道感染病原體,可采用九項呼吸道聯(lián)檢試劑檢測,提升病毒檢出率,指導臨床治療。
【關(guān)鍵詞】呼吸道感染;病原體;九項呼吸道聯(lián)檢試劑;意義分析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64-02
呼吸道感染常見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病情嚴重程度有別。誘發(f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類型較多,常見的有病毒、細菌、支原體及軍團菌等微生物,一種病原體可引起多種臨床癥狀,相同的臨床癥狀可能是多種病原體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1]。實現(xiàn)對誘發(fā)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快速檢測,對疾病臨床診治具有很大現(xiàn)實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九項呼吸道聯(lián)檢試劑用于多種呼吸道感染病原體臨床檢測的意義,具體如下:
1 材料與試劑
1.1 材料
我院于2016.4~2018.8期間收治的6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包括男性315例,女性285例;最大年齡84歲,最小年齡3個月,平均年齡(46.5±10.6)歲;病患住院來自于兒科、呼吸內(nèi)科、血液科、普通內(nèi)科。
1.2 試劑與檢測方法
試劑盒是西班牙原裝試劑。九項呼吸道感染病原體IgM 抗體檢測試劑可以采用一卡一并檢測血清標本內(nèi)九項主要病原體的IgM 抗體。檢測流程如下:(1)在發(fā)病早期抽取患者2.0~3.0ml肘靜脈血,采用PBS依照1:1比重將其稀釋。(2)把30μl稀釋處理后的血清加入 至150μl吸附劑內(nèi),充分混勻后移至離心管,離心分離處理并剔除沉淀。(3) 將經(jīng)15μl吸附劑處理后的血清加入至載撥片的各個孔內(nèi),于一個載玻片的每孔內(nèi)加入15μl未經(jīng)稀釋的陽性對照,在另一載玻片各孔內(nèi)加入未經(jīng)稀釋的15μl陰性對照;并把載玻片整合至濕盒內(nèi),在37℃下溫育90℃。(3)采用PBS洗液慢慢沖洗載玻片,之后把其浸入至PBS內(nèi),安置在水平搖床上輕搖10min后,用蒸餾水慢慢沖洗載玻片。(4) 在載玻片自然風干以后,把15μl FITC結(jié)合物溶液加入到各孔洞中。繼而把載玻片放置到濕盒,溫育30min。(6)在短時間內(nèi)使用熒光顯微鏡在400倍放大倍率觀察。
1.3 結(jié)果判斷
如果觀察到嗜肺軍團菌(LP)、肺炎衣原體(CP)、Q立克次體無熒光(COX),則被判斷為陰性;肺炎支原體(M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與副流感病毒(PIVS)顯紅色,判斷其陰性;嗜肺軍團菌、肺炎衣原體(CP)、Q熱立克次體內(nèi)全部細菌及肺炎支原體細胞外圍顯蘋果綠色熒光,則被判斷為陽性。
2 結(jié)果
入組的6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有210例檢出感染為陽性,對應的陽性率為35.0%(210/600)。在各類病原體中,非典型病原體的陽性感染率位居首位,MP、RSV、IFB及IFA分別占17.71%、8.99%、5.22%、5.81。被診斷為混合感染者92例,感染率為15.33%(92/600),在陽性病患中所占比例為43.81(92/210)。具體見表1.
3 討論
既往有大量試驗研究表明[2],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并且病原體類型繁多,患者病情復雜多變,在病原體沒有明確之前,難以確定相應的治療依據(jù),促進了抗生素濫用現(xiàn)象的發(fā)生過程,提升長期發(fā)熱癥狀發(fā)生的風險。正因如此,臨床針對呼吸道感染病原體進行快速聯(lián)合多項檢測具有很大現(xiàn)實意義。
有關(guān)資料記載[3],約有80%的呼吸道疾病是由細菌外的病原體誘發(fā)的,其中呼吸道病毒占據(jù)主導地位,常見的有LP、CP、COX、MP、ADV、RSV等,其病原學相對復雜,經(jīng)?;旌洗嬖?。兒童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群體,且有流行病調(diào)查表明,MP是兒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在本次研究中,6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混合感染率達到了15.33%。感染以后特異IgM的形成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因此臨床診斷兒童呼吸道感染檢測結(jié)果的判讀應結(jié)合病例自身年齡與免疫學狀態(tài)指標等進行。
因為呼吸道感染的非典型病原體有非特異性癥狀,故而多采用分子檢測、電鏡檢測等實驗室檢測法進行,盡管檢測方法眾多,但均有相應的局限性,增加了感染病源確診的難度,最近幾年中,免疫標記技術(shù)在疾病臨床檢測中應用范圍逐漸拓展,本次研究中應用的呼吸道聯(lián)建試劑就是間接免疫熒光法,利用1份血清標本就能實現(xiàn)對病患學情內(nèi)9種病原體的檢測,具有耗時短暫、致病因子明確等優(yōu)勢,并且能檢測處混合感染,這為疾病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依據(jù)[4]。另外,該種檢測方法在特異性、敏感性方面占據(jù)優(yōu)勢。因為其操作流程簡捷、檢測快速、費用在大部分患者可負擔范圍內(nèi)、特異性與敏感性“雙高”,故而在病原體臨床檢測中具有較高的適用性。
參考文獻:
[1]謝燦亮,賀新華.呼吸道聯(lián)檢試劑在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9,40(01):66-67.
[2]余艷芳.呼吸道九聯(lián)檢試劑在兒童呼吸道感染病原體檢測中的應用價值[J]甘肅科技,2018,34(20):144-145.
[3]黨秋菊,崔家幸,王茜,等.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在兒科呼吸道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5,23(01):32-33.
[4]鄭龍榮.九項呼吸道感染病原體IgM抗體早期檢測的臨床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1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