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芬
【摘 要】目的:評價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urocranial 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SICU)患者感染控制采用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納入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間接診的124例NSICU患者,使用奇偶法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護理方法: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護理方法:護理干預),62例/組,比較2組患者的感染控制情況。結果:觀察組感染發(fā)生率(4/62)6.45%小于對照組感染發(fā)生率(18/62)29.03%,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2組患者感染主要分布在肺部、泌尿道、呼氣道和其他。結論:NSICU患者采用護理干預效果確切,可以控制感染,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NSICU;感染控制
【中圖分類號】R87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118-01
NSICU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其免疫功能降低,患者受到手術創(chuàng)傷以及機械通氣治療的影響,其感染的風險較大[1]。有學者提出,NSICU患者提供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的發(fā)生率,研究為了評價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行護理干預對于其感染控制的影響,展開以下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收治的124例NSICU患者,患者的接診時間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奇偶法下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62例,常規(guī)護理)與觀察組(62例,護理干預)。
對照組,40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階段在12歲至78歲,平均年齡是(48.38±4.52)歲;其中,24例顱腦損傷患者、16例腦出血患者、10例顱內腫瘤患者、6例腦栓塞患者、6例其他神經外科疾病患者。
觀察組,42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階段在14歲至80歲,平均年齡是(48.85±4.33)歲;其中,26例顱腦損傷患者、18例腦出血患者、8例顱內腫瘤患者、6例腦栓塞患者、4例其他神經外科疾病患者。
2 組NSICU患者資料相比,(P>0.05)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的基礎上觀察患者的病情發(fā)展,予以患者基礎生活護理和飲食護理。
觀察組,進行護理干預,參考《醫(yī)院感染標準》中相關內容,建立感染風險防范體系,準確且全面識別護理中存在的感染風險,結合臨床護理經驗制定有效的護理干預,包括(1)心理護理,緩解患者因疾病產生的焦慮情緒,術前為患者做好宣教,提升患者感染防控意識,告知患者需要在術前采用抗菌沐浴露洗漱[2]。(2)環(huán)境護理,采用每天消毒2次的原則,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患者住房內部的地板、墻面和相關儀器,在病房內中央空調出風口設置紫外線消毒器,要求非一次性金屬器皿使用后以高溫高壓進行蒸汽消毒。(3)引流管護理,強化患者體位護理,針對腦外引流患者,需要做好監(jiān)測,如果發(fā)現(xiàn)導管脫出需要及時處理并且告知值班醫(yī)生[3]。(4)強化器械通氣和人工氣道的防感染護理,靜脈置管的患者要求護理人員堅持無菌操作的原則,嚴格做好穿刺位置的消毒工作。密切監(jiān)測患者導管內部的輸液情況,避免出現(xiàn)血液回流。在氣管插管前需要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耐心勸導患者,并且為患者解釋,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插管時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和胃反流物。插管后做好吸痰護理,氣囊放氣前先將口鼻中分泌物清除,做好患者的氣道濕化管理,指導患者如何翻身,予以患者拍背護理,(5)置尿管護理,需要及時為患者更換儲尿袋,及時觀察尿液的顏色,防止出現(xiàn)泌尿系統(tǒng)感染[4]。(6)口腔護理,為患者使用洗必泰漱口液進行清潔,提升抑菌和消毒的效果。(7)胃管護理,防止因胃管脫落導致的食物反流與胃腸道感染,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在鼻飼后保持半小時半臥位,避免食物反流而導致呼吸道感染。(8)患者家屬教育,需要控制人員的出入,嚴禁探視并且告知患者家屬原因,針對查房的醫(yī)護人員,需要嚴格執(zhí)行消毒,并且穿戴無菌手套[5]。
1.3 觀察指標[6] 觀察2組NSICU患者的感染率和感染分布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2組NSICU患者數(shù)據(jù)資料,使用(%)表示感染率,組間差異性采用卡方檢驗。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觀察2組NSICU患者的感染率 觀察組,4例感染,感染發(fā)生率為6.45%。對照組,18例感染,感染發(fā)生率為29.03%。2組NSICU患者的感染率相比,(=10.8307,P=0.0009<0.05)組間差異性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2 觀察2組NSICU患者的感染分布情況
兩組患者的感染分布情況如表1,在感染分布上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NSICU收治多為經過顱腦外科手術的患者,患者出現(xiàn)顱內和椎內感染的風險較高,手術后意識模糊,且需要輔助機械通氣和人工氣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風險較高。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NSICU科室內感染的發(fā)生率高于普通神經外科病房,一旦NSICU患者發(fā)生感染,不僅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提升患者住院費用,還會為其帶來一定的消極情緒。為了更好的降低科室的感染率,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展開臨床護理干預,保證患者護理質量。常規(guī)護理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NSICU患者在護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而感染風險始終貫穿于醫(yī)療護理全過程,護理干預就是要進行相應的預防感染風險,為患者提供相應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護理干預兼具傳統(tǒng)護理的優(yōu)勢,并且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的護理方法,為患者營造良好的護理環(huán)境,保證患者獲得最佳的護理體驗。護理干預通過心理護理可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改善患者的治療情緒,提升其治療信心;通過環(huán)境護理,降低患者外界的感染風險,降低感染發(fā)生率;通過引流管護理,降低引因導管引發(fā)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通過機械通氣護理、人工氣道護理、置尿管護理、口腔護理,通過從容易感染部分作為護理要點護理,可以更好的降低感染發(fā)生率。
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感染發(fā)生率6.45%小于對照組29.03%,(P<0.05),說明:NSICU患者采用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發(fā)生率,值得在臨床護理中進行推廣。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在NSICU患者中可以取得確切療效,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皎.感染防控強化護理干預在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9,9(17):175.
[2]王炳云.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患者肺部感染預防中的應用[J]特別健康,2018,(23):156.
[3]薛曉英,楊艷麗,楊春, 等.護理干預對NSICU患者感染控制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15):3475-3476,3482.
[4]胡望林,王歡.PDCA循環(huán)模式在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醫(y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9):142-144.
[5]陶化青,李新輝.新疆某三級甲等醫(yī)院NS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50例臨床分析[J]全科護理,2016,14(16):1666-1668.
[6]汪艷琪,陶鶴.NSICU中經皮氣管切開術后患者局部出血的有效措施的探討[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