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世說新語研究史論》一書醞釀甚早,寫作有年,前前后后,斷斷續(xù)續(xù),差不多持續(xù)了將近二十年。在這“尤難為懷”的“秋冬之際”,檢視厚厚一摞近40萬字的書稿時,感慨當然是有的,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關(guān)于此書之緣起,拙著《世說學引論》的《后記》已約略提及,其中有這么一段:
最初的題目是《世說學史論》,原先的計劃是要完成三個任務(wù):一,提出“世說學”這一概念,并對其內(nèi)涵、外延及系統(tǒng)予以學理上的界定與分疏。二,梳理《世說》的傳播、接受及研究史。三,對自己較有興趣和心得的問題,如《世說》編撰、文體和接受等進行深入研究,拿出一些帶有創(chuàng)意和個性的成果。當時的提綱分成兩大部分:上篇為《世說學綜論》,下篇為《世說學史略》。但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兩部書的內(nèi)容,完成任何一部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wù)。于是,決定暫時放棄“史”的寫作計劃,而把精力集中在“論”上。這才有了這部《世說學引論》。
如今,作為“世說學”研究計劃的一部分,當初的“世說學史略”,就要冠以《世說新語研究史論》之名付梓出版了。之所以要將“史略”改作“史論”,并非借“論”以自重,而是淵源有自,水到渠成。大抵學術(shù)史的寫作,不得不建基于通貫而詳審的研究之上,尤其對于《世說》這樣內(nèi)蘊豐厚的文本,歷時的、線性的“史”的梳理固然不無必要,但于揭橥其文化旨趣和學術(shù)價值而言,終究不免顯得單薄而乏力。故本書的寫作,頗有一些自加難度的意思,私心總想擺脫文學史或小說史的通常視域,而試圖在文化史、思想史甚至心靈史的觀照之下,盡可能地拓展“世說學”的認識疆域與闡釋空間。這當然并不容易。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隨著研究和寫作的漸次深入,最初的對于“史”的描述已經(jīng)不能讓我滿足,因而不得不訴諸更為繁難的“論”。尤其是,每當發(fā)現(xiàn)前人研究中的疑點和疏失時,似乎也很難做到視若無睹和無動于衷,當初在“引論”中未曾充分發(fā)揮的探索欲時常冒進,難以遏止。于是,“史”和“論”之外,又不時輔之以“考”與“辨”;而基于“史實”的“事實判斷”,也不得不讓位于基于“史識”的“價值判斷”。盡管,有些判斷實在還有繼續(xù)探究的必要,但那畢竟都是后話,而眼下的事實是,“史略”不得不改作“史論”了。
也正因如此,本書只能算是大致對“世說學”發(fā)展史上一些重要“名勝”做了一番“巡禮”,眼前露出海平面的,很可能不過是“冰山一角”。正如《世說》的文本結(jié)構(gòu)好比一張“綱舉目張”而又“疏密有致”的大網(wǎng)一樣,本書的謀篇布局正是要編織一張“世說學”的大網(wǎng),只是在具體操作中,雖不至于“掛一漏萬”,卻也遠未做到“竭澤而漁”“一網(wǎng)打盡”,在章節(jié)與段落的“綱目”之間,依然留下了不少可供尋繹的“網(wǎng)目”和尚待填充的“空白”。甚至很多情況下,由于我的孤陋寡聞和才疏學淺,以至于遺珠棄玉,甚至“網(wǎng)漏吞舟”,亦未可知。別的不說,因為遵循“不錄存者”的古例(也不妨說是故意偷懶),當代“世說學”的研究,本書就多未涉及;而內(nèi)容或許更為豐富的域外“世說學”部分,因為力有未逮,則干脆付之闕如了。
這當然不無遺憾。但轉(zhuǎn)念一想,如果是無法彌補,也不想彌補的遺憾,也就算不上遺憾了。說到底,學術(shù)史的書寫永遠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對于方興未艾的“世說學”來說,恐怕尤其如此。更何況,在已經(jīng)心有旁騖的我看來,本書的出版,不過是為了“圓夢”,為了給當年很多人看來不無孟浪的“世說夢”,畫上一個不甚工穩(wěn)的句號罷了。
是夢總會醒。像是一個技藝并不純熟,而想象力過剩的工匠,我的“世說學”營構(gòu)之夢,做了二十余年,現(xiàn)在終于到了“夢醒時分”?!按髩粽l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人生苦短,這樣曠日持久而又五迷三道的“大夢”,一生又能做幾回呢?
大夢如癡今已醒,雪泥鴻爪尚留痕。檢點一下自己的“世說學”研究,主要工作大概可以分作三塊:
一是文獻整理。先后完成了《世說新語會評》(鳳凰出版社2007年)、《清世說新語校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和《世說新語資料匯編》(鳳凰出版社2019年)三書。
二是理論建構(gòu)、文本新評和學術(shù)史梳理。先后完成了《世說學引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岳麓書社2013年)和《世說新語研究史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三書。
三是社會傳播和大眾普及。陸續(xù)出版了《一種風流吾最愛:世說新語今讀》(上下冊,廣西師大出版社2009年初版、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繁體版、修訂本《世說三昧》由岳麓書社2016年出版)、《竹林七賢》(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年)、《魏晉風流十講:〈世說新語〉中的奇風異俗》(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年,修訂本《魏晉風流》由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年再版)。此諸書,版本錯落,名目不一,其實亦可算是“三書”。
記得2012年《世說學引論》出版前夕,我特意在《后記》中提到“為了告別的紀念”。不意八九年過去,不僅沒能與《世說》“告別”,反而不斷有新的“約會”。2017年11月,我與河南師范大學李永賢教授共同發(fā)起,舉辦了首屆“世說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與會論文由我籌措資金,結(jié)集出版,是為《神超形越——首屆“世說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8年)。2018年底,應(yīng)上海辭書出版社之邀,主持《世說新語鑒賞辭典》的編寫,此書現(xiàn)已完成大半,2020年底或可問世。而前不久,又與果麥文化達成合作協(xié)議,開啟了《世說新語》簡注本的編注工作。如果算上這純屬“邂逅相遇,適我愿兮”的三書,則我的“世說學工程”,獨著加編著,恰可湊足“十二”之數(shù)。
這么“盤點”自己的“世說夢”,其實不無汗顏。以造屋建房為喻,這其中,有多少磚瓦不夠牢固,多少梁柱尚顯歪斜,多少房型未必合理,多少景觀貽笑方家,也許只有“得失寸心知”了。
好在,他人以學術(shù)為“公器”,而我治“世說學”,卻不免懷揣“私心”。無他,蓋以姓劉之故也。私心常想:小子雖不才,既然忝為“卯金刀氏”,則“二劉”(義慶、孝標)之事,豈非“自家事”?如此一來,此役雖苦,卻屬“公私兼顧”,自然勉力而為,樂此不疲。至于功過是非,冥頑如我,疏狂如我,微末如我,也只能忽略不計了。人常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在我,是只要忙忙碌碌,不教一日閑過便好,只要專注一事,不為世變所擾便好。如斯而已,豈有他哉!
上文說我已心有旁騖,還真不是誑語。早在十余年前,因為教學的關(guān)系,我的興趣便已開始轉(zhuǎn)移,另一部經(jīng)典向我展示了比《世說》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魅力,讓我念茲在茲,欲罷不能。這部經(jīng)典,就是《論語》,也只能是《論語》??赡芎苌儆腥俗⒁獾?,從魏晉到先秦,從玄學到儒學,從老莊到孔孟,或者說,從“自然”到“名教”,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更近。正如謝安所說“其間亦邇”,也如桓溫所謂“咫尺玄門”。我從《世說新語》上溯至《論語》,絕非“搭錯車”或“敲錯門”,而完全可算是沿波討源,振葉尋根。于我而言,從“世說學”到“論語學”,并非從一個文本到另一個文本,從一門學問到另一門學問那么簡單,而是,從對于“情境”和“意境”的盤桓和迷戀,漸次轉(zhuǎn)入對“理境”和“道境”的體貼和證悟?;蛘哒f,是“自家事”告一段落,轉(zhuǎn)而開始關(guān)注“大家事”了。這“雙語”的磨合與激蕩,不僅是學術(shù)探究的進境,也是生命體驗的轉(zhuǎn)關(guān),其中的萬千風景與微妙愉悅,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的求學之路,其實只是一路好奇,一路結(jié)緣,一路做夢。我就是想知道,還有哪些書、哪些人與我有緣?古典今典,古賢今賢,哪些可以“相視而笑,莫逆于心”?哪些屬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也許,我只能再接受一次“催眠”,并潛入另一個“造夢空間”——此時此刻,已然在“癡人說夢”了。
(作者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百家講壇主講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