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我們黨在不同場合、不同時間對深刻變革、復雜多變的世界格局作出的生動闡釋以及對人類發(fā)展前景和世界發(fā)展命運的深度考量。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它蘊含著豐富的、深刻的理論內涵,承襲與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體的思想和中國“和合”思想,進一步升華政治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社會共同體、文化共同體等概念結構。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筆者主要從價值、理論和實踐三重邏輯來著重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它的時代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在理論價值上,它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實踐成果;在價值理念上,它是世界各國共識的新型價值觀;在國際話語權上,它是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中國方案”。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內涵;內在邏輯;價值意蘊;中國智慧
【作 者】歐庭宇,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貴州貴陽,550001。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20)01-0023-009
為何黨中央要向世界各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盡管世界面臨恐怖問題、網絡安全、貧富分化等威脅蔓延,但是和平與發(fā)展這一時代主題沒有根本性變化,無論是現(xiàn)實還是時代背景都需要我們世界各國甚至全人類攜手面對、共同解決,這也是任何單獨一國無法從容解決的問題。為此,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應然而生。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共產黨本著自身發(fā)展的同時充分賦予其他國家發(fā)展的合理關切,為世界各國提出了一個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的發(fā)展理念,不能只是“一枝獨秀”,而要“萬花齊放”推進共同發(fā)展。中國共產黨在世界舞臺倡導將目光轉向如何促進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這并非某些國家、某些地區(qū)、某些人群的享受文明進程,需要我們用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力量超越國家戰(zhàn)爭、民族矛盾和宗教隔閡,因為“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1]15,進一步加強對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七項原則的認同與弘揚,為更加融合順暢的國際關系提供了新思路、創(chuàng)建了新平臺。筆者認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新的世界格局而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蘊藏著豐富、科學的理論內涵,具有鮮明、深刻的時代意蘊,是學術界與社會各界的一項長期的重要課題。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基本內涵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經歷了中國與俄羅斯、中國與巴基斯坦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命運共同體,到中國與非洲國家、中國與拉丁美洲等中國與地區(qū)之間的命運共同體,擴展到亞洲層面的區(qū)域性命運共同體及最終形成的“世界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不斷豐富,形成了較為清晰的理論框架,直到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正式提出。它的理論視野著眼于整體性的、全球性的、全人類的世界發(fā)展,塑造了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生態(tài)的“五位一體”共建思路,成為全世界重新審視今天的經濟全球化、技術全球化、政治格局等方面提供了理論支撐特別是較為系統(tǒng)的、全面的“中國方案”。世界不存在沒有源頭的活水,為了進一步深化認識這一全球性發(fā)展理念,需要從它的理論來源、演進發(fā)展、自身結構等方面來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樣的共同體及其具體標準。
(一)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體”的思想學說
關于人類共同體思想,并不是從來就有,而是經過無數(shù)哲學家、政治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賡續(xù)創(chuàng)新、批判性吸納之后萃取提煉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堅持“真正共同體”才能獲得人的真正的自由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對資本主義這一“虛假共同體”進行激烈地鞭撻和無情地批判,進一步指出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真正進入理想社會這一“自由人聯(lián)合體”的真正目標,體現(xiàn)了馬克思對人類共同體這個重要課題的科學探索??v觀哲學思想史的發(fā)展進程,可以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于“真正共同體”的思想學說是站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費爾巴哈等“思想巨人”的肩膀上獲得的。我們可以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幾部對人類發(fā)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梳理出其發(fā)展軌跡。1848年的《共產黨宣言》指出了“真正共同體”就是“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這跟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少數(shù)人利益共同體有著本質區(qū)別,并在倫敦手稿中提出“真正共同體”要深刻認識資本主義剝削的“丑陋面目”,特別是資本家最大限度地追求工人勞動的剩余價值作為他們利益共同體的目的。而“虛假共同體”就是“貨幣直接是現(xiàn)實的共同體,因為它是一切人賴以生存的一般實體;同時又是一切人的共同產物。但是,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在貨幣上共同體只是抽象,對于單個人來說只是外在的、偶然的東西;同時又只是作為孤立的單個人的個人滿足需要的手段”[2]178。在被稱為“工人階級的圣經”的《資本論》中,馬克思在剖析資本主義的生產流通總過程中,分析了“兩個王國”跟工人勞動的關系問題。按照有學者的理解,“自然必然性的王國和自由王國總是在勞動者的勞動過程中處于此消彼長和變動不居的狀態(tài),正是這種狀態(tài)使勞者的勞動有了奮斗目標,同時也始終處于受約束的條件之下”[3]397。換句話說,這里的“自由王國”就是保證個人自由解放、共同幸福的“真正共同體”,這是在改造物質生產方式并獲得高度發(fā)達生產力的基礎上建立其人類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如果說馬克思恩格斯對“共同體”思想的探究是從科學理論進行分析的,那么列寧關于人類共同體思想則是從無產階級革命和專政的實踐層面來展開。列寧生活在帝國主義壟斷的時代,站在社會主義國家發(fā)展與民族解放的命運角度,披露了締結對地球大多數(shù)人殖民剝削的“歐洲聯(lián)邦”口號之虛假性,批判了第二國際那些否認無產階級革命的國際主義立場的改良主義思想家,這體現(xiàn)了列寧本人對人類不幸的關懷與心系。他堅持從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勝利”觀點出發(fā),即少數(shù)國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然后最終共同取得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并在十月革命之后建立起“真正無產階級的和真正共產主義的國際,它既估計到和平時代的成就,也估計到已經開始了的革命時代的經驗”[4]294。周恩來同志針對中國和印度領土邊界問題,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重要思想成為世界各國處理國家關系的思路,是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中國化進程中的思想理論。除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根植于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還賡續(xù)于中華民族愛好和平、鄰里互助的民族氣質,得到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潤澤,為中國共產黨面對世界新形勢新情況提供了新的戰(zhàn)略構想,成為其在新時代對國際外交、治國理政、人類命運的深邃思考和智慧結晶,為解決國際爭端和沖突問題提供了一個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國方案”。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賡續(xù)創(chuàng)新
跟其他思想理論一樣,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發(fā)展演進過程遵循著從時代特征找到理論依據并從具體實踐中探索思路與方法。這一理念并非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從學術層面來講,最早追溯到2004年鄭必堅教授以“利益共同體”的概念范疇作為推動世界達成互利、形成共贏的建設性意見;從政黨層面來講,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十三億大陸同胞和兩千三百萬臺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盵5]648盡管這只是解決臺灣問題、明確兩岸關系的新闡釋新策略,但是首次將單個的“利益共同體”上升到多層次的“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并就此在國際外交推進、深化經貿合作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繼而在2011年9月的《中國和平發(fā)展》(國務院發(fā)布)白皮書中,強調“命運共同體”對于全世界、各民族的文明交流、安全共享的重要作用。這種倡導對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給予了新的理論視角、處理辦法,但這時關于共同體的探索還處于萌芽醞釀階段,與學術理論化、話語體系化有不小的差距。
黨的十八大報告標志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上升到國家外交戰(zhàn)略思想,并為國際外交行動奠定了思想根基?!拔覀兊氖聵I(yè)是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事業(yè)。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6]128這一理念不僅僅我們中國應該深刻領會、認真把握,而且也要世界其他國家能夠一起達成共識、攜手推進。2013年的春天,習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首次向世界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呼吁世界秉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意識,這次演講意味著由理念走向了行動,標志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外交層面的確立形成。之后,“中非命運共同體”“亞太命運共同體”“兩岸命運共同體”“世界人民命運共同體”“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等精彩闡述,無不是習近平國際外交步伐的印記,尤其是首次在聯(lián)合國這一舞臺提出的“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6]15,這也回答了“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路徑問題,深刻闡釋了政治、經濟、經濟、安全、生態(tài)等五個方面的總體性布局和工具性路徑。隨后,他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中進一步闡發(fā)“政治上,堅持對話協(xié)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安全上,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經濟上,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人文上,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生態(tài)上,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7]45至此,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實現(xiàn)了理論向現(xiàn)實、從實踐中升華理論的飛躍。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概念結構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習近平同志代表黨中央對過去五年治國理政的歷史性成就作出總結,并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納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組成部分,提出在政治上持久和平、經濟上共同繁榮、文化上開放包容、秩序上普遍安全、生態(tài)上清潔美麗的目標,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的充足信心,從概念結構上完善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一理念由此進入了成熟完善的階段,指明了“五位一體”的實施方略。
一是構建政治共同體是關鍵。為了世界保持持久和平的穩(wěn)定局面,需要世界各國不因版圖大小、人口多少、發(fā)展程度、文化不同、道路差異而破壞相互尊重的對話立場、平等協(xié)商的對話方式。只有摒棄冷戰(zhàn)思維、避免零和博弈、克服妄自尊大,才能將焦點放在共同解決世界面臨的新挑戰(zhàn)新問題。當然,這也離不開從思想和行動上尊重各國選擇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的自由性與特殊性,尊重和承諾彼此核心利益不被侵犯、重大關切不受干擾,提倡走對話不對抗的合作態(tài)度、結伴不結盟的合作方式,從而有效妥善處理各方面矛盾與分歧,確保世界范圍內的持久和平。
二是構建經濟共同體是前提。目前,世界整體經濟處于低迷狀態(tài),究其根源在于全球增長難以推動經濟持續(xù)地、穩(wěn)定地提升;當前的發(fā)展模式受到反全球化的制約,致使世界各國資金、技術、人力及其他資源無法充分利用起來,影響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加上缺乏合理的、靈活的全球治理模式,難以及時應對世界經濟的新變化新形勢。為此,世界各國攜手堅持創(chuàng)新驅動、協(xié)同聯(lián)動、與時俱進、公平包容的合作方式,打造增長有活力、合作有共贏、治理有公正、發(fā)展有普惠的世界經濟模式,既通過“獨善其身”保障本國人民利益,又通過“兼濟天下”保障世界人民共同利益,推動世界經濟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共贏的方向邁進,實現(xiàn)全球經濟的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
三是構建文化共同體是基礎。世界各國要充分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兼容并蓄、交流互鑒的對話方式,消除文明隔閡,避免文明沖突,吸收彼此長處而彌補自身短板,“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yǎng),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8]15。
四是構建安全共同體是保障。在國際安全的處理思路上,樹立共同對話、綜合考慮、合作治理、可持續(xù)的安全觀,堅持以對話解決國際事務的爭端、以共同協(xié)商的方式化解意見分歧的風險,一起統(tǒng)籌應對網絡空間的、傳統(tǒng)的和非傳統(tǒng)的等方面的安全威脅。我們生活在一個利益交融、安危交織的“地球村”,這需要著眼于世界各國的共同安全利益,增強應對國際秩序挑戰(zhàn)的共同體意識,不斷擴張國際合作領域、升級國際合作方式,將國際發(fā)展與國際安全有機統(tǒng)一。同時,面對世界宗教極端主義、網絡恐怖主義及其他威脅國際安全的威脅,我們要將合作共贏理念體現(xiàn)在對外合作的各領域,堅持義利用兼顧,尊重他國情況,加強對話協(xié)商,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國際新理念,有效應對氣候變暖、能源危機、重大自然災害等日益頻繁的全球性問題,共同營造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五是構建生態(tài)共同體是根本。2015年習近平出席氣候變化的巴黎大會,作了以“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為題的重要講話,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加公平的、合理的、有效的全球性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倡導世界各國政府、企業(yè)、非政府組織等全社會資源深度參與全球環(huán)境治理,平衡推進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更新生產生活方式。世界各國要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堅持走綠色的、清潔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道路,共同建造尊崇“綠色”、保護“綠色”、“綠色”發(fā)展的全球生態(tài)鏈,為人類提供賴以生存、永續(xù)長存的生態(tài)家園。既要照顧世界消除貧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又要使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更加綠色環(huán)保、低碳運行、循環(huán)使用、可持續(xù)發(fā)展,不斷開拓經濟層面的更加富裕、民生層面更加幸福安康、生態(tài)層面更加清潔綠色的生態(tài)共同體道路。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在邏輯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作為習近平為世界繁榮發(fā)展與國際外交關系提供的“中國方案”,經歷了由一國倡議到多國贊同、再到全球共識,由政治理念到政治戰(zhàn)略、再到外交行動,在解決世界范圍內的不確定性不穩(wěn)定性的問題過程中贏得了世界各國的擁躉與支持,有力展現(xiàn)了這一世界共識的強大領導力、強烈的感召力、深遠的影響力。正是這一“中國方案”為全世界解答了“世界是什么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我們的世界應該是什么樣子,怎么樣來共建共享共治”等重大難題,為解決關乎人類發(fā)展與前景的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這一理念蘊含著深刻的系統(tǒng)的內在邏輯。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邏輯
為什么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xiàn)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的價值運用?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做出重要講話,指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fā)展,讓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增長成果。”[9]5他呼吁世界各國推動包容性發(fā)展、造福性普惠,讓全世界人民共享文明成果,集中體現(xiàn)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的起點與終點,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對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族群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關切。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牢牢把握人民立場、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是跟其他非馬克思主義政黨最顯著的、最本質的區(qū)別。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了豐富的價值內涵。
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xiàn)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價值定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肯定了人民群眾有權利、有能力過上自由的、平等的、美好的幸福生活,產業(yè)工人和其他大眾不是工具和手段,而是一切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彰顯了人民群眾的主體性的價值地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的“平等協(xié)商”“平等相待”等關鍵詞,充分表明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共同努力最終歸結為世界人民之間的共同努力,其平等性是不分家庭、社群、民族、國家的,“以世界人民對生存、發(fā)展、享受的多種需要為前提,實現(xiàn)主體人在政治、安全、經濟、文明和生態(tài)方面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10],進而維護和尊重全世界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性和共同性。
第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xiàn)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價值追求。它彰顯了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追求的關心與情懷,通過解放生產力與發(fā)展生產力,在國內依靠人民的力量并讓人民共享發(fā)展的勞動成果,讓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列車”的行進過程中掉隊,體現(xiàn)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同時,面對世界基尼系數(shù)超出公認的“危險線”,產業(yè)結構調整帶來了產業(yè)發(fā)展與人民生活質量的沖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倡采取務實行動,歡迎世界各國搭上新時代中國發(fā)展的“便車”“快車”,一起釋放包容的、可持續(xù)的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攜手努力,相向而行,從而讓全世界的人民共享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成果。
第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xiàn)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價值判斷。它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工作標準就是為人民呈上滿意的、高興的、贊成的“答卷”,人民群眾成為對“答卷”進行評判的“閱卷人”,將人民至上這個價值標準作為其他批判標注的“最終關卡”。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由中國率先倡議和推動的,圍繞這一理念的“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中國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等組織行動,吸引更多的人民組織化的社會力量參與,由此讓中國特色的方案在世界各國愈來愈占據重要地位,將增進世界人民福祉作為這一理念的根本目的,讓世界人民攜手共建并且共享發(fā)展成果,不斷“增強廣大民眾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11]2?!靶雍喜缓夏_,穿鞋的人才知道”,這三個層面的“感”是由世界人民切身感受的,是否讓他們感受到、共享到全球繁榮發(fā)展的成果,應該讓他們來評價,這一價值判斷彰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著眼于應對人類命運的戰(zhàn)略提升及人民價值的原則體現(xiàn)。
(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相統(tǒng)一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必須遵循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有機統(tǒng)一??v觀世界發(fā)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新難題,需要一個和平發(fā)展、繁榮穩(wěn)定、協(xié)商合作的重要方案。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fā),以整體性的、普遍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觀點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緊密相連、命運與共,人類的“命運共同體”實際上處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世界多極化的世界潮流中,這樣的環(huán)境中挑戰(zhàn)頻發(fā)、混亂慌亂,考驗著世界各國首腦智慧與人民的力量。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必須通過各國人民的平等協(xié)商、同心協(xié)力,才能真正把握未來世界發(fā)展的機遇和國際社會的本質,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擴大了“朋友圈”,收獲了物質到精神層面的重要成果,正是全世界國家與社會組織的積極參與、大力支持,才得以繪就一副合作共贏的“大寫意”。
再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fā),人類文明演進過程始終包含著人類生產活動的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社會關系就是無數(shù)個“共同”活動。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來講,“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yè)階段始終是與一定的共同活動方式或一定的社會階段聯(lián)系著的,而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12]160,這意味著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不能只靠個人的力量,更要依靠合作的、協(xié)同的力量才能推動。當前世界正處在“工業(yè)革命4.0時代”的大變局之中,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等重大挑戰(zhàn)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建模式埋下了伏筆。如果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不可逆的社會生產過程,呈現(xiàn)出技術、金融、資金等這樣的“物質基礎”,那么“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規(guī)范和指引國際普遍交往的“社會形式”,他們都是全球化的重要產物,需要我們認清過去西方資本主義主導的資歷體系正處在危機,需要轉變到一個更加平等互信、公平正義的人類共同體中來。截至當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對整個世界經濟貢獻率超過了八成,這也證明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在宣告過去的“西方利益共同體”瓦解,正在走向“真正共同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正是基于唯物史觀的理論邏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才能準確研判世界發(fā)展新形勢,把握世界新未來,謀求發(fā)展新動力,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合作共贏,為世界各國共同發(fā)展貢獻了全球治理模式的“新版本”。
(三)知行合一的實踐邏輯
“知行合一”作為哲學層面的認識與實踐的邏輯解答,從認識事物與實踐檢驗需要一個往復過程,既要求我們從做事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實干精神、奮進擔當、言出必行,又要我們尊重實踐唯物主義的真理性,善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理念生成、外交倡議到交流互鑒、平等合作的過程,帶給了世界一片“掌聲”、一份信心、一件共識的同時,又在行動上由亞投行、“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進《巴黎協(xié)定》等大國擔當,充分展現(xiàn)了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守的“知行合一”。
“知”的層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不是偏離世界形勢、沒有可行方案的“空口無憑”,也不是只為中國獨善其身、沒有世界共同發(fā)展的“空頭支票”。自從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建立以來,世界將自身利益作為國家核心而導致了世界霸權體系,如果依舊沿用西方霸權思維來塑造國際體系,將會導致世界的一片混亂。中國率先從國家外交理念上做出調整,將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型國際關系、“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中國為世界貢獻的國際交往方案,其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世界未來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遠大的宏觀圖景。中國以世界容易接受的方式,從不解到贊嘆、再到共識,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愿意加入到“中國方案”這一“論壇”中來,逐漸領會了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行”的層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僅要借助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價值取向來闡釋如何構建,利用國際社會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推廣,還要從摒棄西方知行對立的思維,充分運用剛柔兼合、圓澤通達的中國智慧,以深邃眼光、戰(zhàn)略定力來充分解決人類命運體中面臨的難題挑戰(zhàn)。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在以“一帶一路”為引領,推動歐亞之間的基礎設施互通、網絡互聯(lián)及“國際航運海上絲綢之路”,并在世界范圍辦好以“利益共同體”為紐帶的人文交流論壇,推進世界“智庫聯(lián)盟”的建立。反過來講,中國以推動世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契機,在共創(chuàng)世界的光明前景的過程也帶給了中國高質量發(fā)展、增強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機遇。
總之,無論是博鰲亞洲論壇、中巴共同體的共建,還是亞非領導人會議、G20會議及《巴黎協(xié)定》,無不體現(xiàn)中國對全球治理模式走向共建共享共治的期盼,對世界和平發(fā)展、互利共贏的倡導踐行,足以體現(xiàn)中國的“大國擔當”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知行合一”。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價值
為什么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新時代意義?英國BBC對黨的十九大、全國“兩會”高度贊揚為“一次在世界地圖前召開會議”,甚至美國《紐約時報》認為“達沃斯最亮耀明星是東方中國”,這是因為中國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為全面發(fā)展與保持自身特色的國家與民族提供包容性選擇、創(chuàng)新性方案。有人認為世界經濟不景氣是由于全球化導致的,而習近平同志認為:“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盵13]4-5這充分展現(xiàn)了大國領導人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高度自信,對全球共識、共建、共享、共治的全球治理新思路的強烈信心,這不僅開創(chuàng)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新境界,而且為全球倡導了新型價值觀,還提升了中國的國際話語權。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實踐成果
“共同體”意識在斐迪南·滕尼斯那里理解為人與人保持休戚與共、同甘共苦關系的“自然意志”,但是近代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導致原始共同體走向了解體,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的“共同體”成為機械聚合與人工制品。在馬克思的思想世界中,那些原始共同體是人的“類本質”完成了人與人的有機統(tǒng)一,并非存在個體之間的矛盾與分隔。面對泛濫的個體主義,馬克思堅決地提出了消除私有制、階級剝削的“虛假共同體”,走向人類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真正共同體”。如果說馬克思的“真正共同體”強調社會所有制對個體自由的決定性作用,那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則從人類利益、國家利益、個體利益出發(fā),強調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人民,也不許回歸人民共享,前面部分的價值邏輯肯定了為了人民的價值目的、依靠人民的價值力量,既重視了共同利益和人的個體利益,又約束國家只是注重自身的核心利益。習近平同志在訪問巴西期間所做的題為《弘揚傳統(tǒng)友好? 共譜合作新篇》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fā)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fā)展……應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促進國家間、民族間、地區(qū)間、企業(yè)間、家庭間、個人間的和諧互助、共生共利共榮?!盵14]8這意味著以滿足人類文明幸福做為這一理念的重要目標,以共建服務世界人民利益互惠機制作為這一理念的實施方案。
同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根植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中的“協(xié)和萬邦”“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逐漸讓世界各國意識到自然災害、病毒泛濫、生態(tài)告急、戰(zhàn)爭威脅等嚴峻的全球性問題,應該達成“共同體”意識,用共同的價值意識和行動方案,維護國家與國家、國家與地區(qū)、地區(qū)與地區(qū)之間乃至全球的和平態(tài)勢和平等共贏。習近平同志深刻闡釋了義與利的辯證關系,只有在堅守義與利的平衡性、共存性,才能實現(xiàn)義利兼得。中國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首個倡導者,就是體現(xiàn)一個新興發(fā)展的國家的大國擔當,通過和平相待、共存共生,實現(xiàn)世界各國之間、世界人民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發(fā)展共贏。
雖然馬克思為解答人類進步方向而提出了三個層次的“共同體”,但是我們又必須面臨一個在抽象共同體(自然共同體)、虛假共同體之后,如何過渡到“自由人聯(lián)合體”的最終目標。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僅體現(xiàn)中國對時代問題與人類命運的現(xiàn)實關照,而且承載著世界人民對共同價值的訴求,以人類發(fā)展的理論廣角,注入了國際交往、國家合作、人民幸福等方面的新內涵,將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升到一種新境界,可以說這是在消除“共同體”的異化。換句話說,這一理念為全人類走向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人聯(lián)合體”提供了過渡條件,盡管這條道路依然很長,但是它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新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世界各國共識的新型價值觀
關于價值理念,筆者在2014年版的《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找到習近平同志的一段論述:“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lián)p害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苦果;要加強外交戰(zhàn)略策略運用……綜合運用政治、經濟、人文、軍事等多種手段……樹立和貫徹正確義利觀……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盵15]466-467換句話說,全球新型價值觀包含倡導合作共贏的新型交往觀、包容互鑒的新型文明觀、道義為先的新型義利觀、平等互信的新型權力觀等價值理念。
一是倡導合作共贏的新型交往觀。經濟全球化浪潮使全世界的命運交織在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需要結束沖突對峙、摒棄自我中心的舊思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著眼合作共贏的新型交往觀,提倡世界各國由“搭臺與拆臺”舊觀念轉變?yōu)椤把a臺是為了好戲連臺”的新理念,以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在追求本國發(fā)展的“善其身”中促進世界各國發(fā)展的“濟天下”,共建互利共贏的新型交往觀。
二是倡導包容互鑒的新型文明觀?!拔镏积R,物之性也。”雖然全世界的文化內涵、種族、膚色和國家道路都不相同,但正因為人類文明和國家發(fā)展的多樣化帶給我們思想的吸納、智慧的汲取,為攜手解決人類正在面臨的新挑戰(zhàn)新難題提供了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耙匀藶楸?,協(xié)和萬邦”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提倡世界各國要尊重彼此的民族文明,從本國自身實際為基礎,從取長補短、兼收并蓄中促進自身發(fā)展,從擁抱多樣、擇善而從中帶來世界發(fā)展。這樣的新型文明觀區(qū)別以往“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封閉主義、“唯我獨尊”的霸權主義,之所以超越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是因為過去價值觀沖突導致無法達成包容互鑒的理念共識,新型文明觀恰好解決了為世界發(fā)展建立公平的、有效的、合理的國際秩序的共同訴求。
三是倡導道義為先的新型義利觀。習近平同志指出:“在同這些國家發(fā)展關系時要樹立正確義利觀,政治上要堅持正義、秉持公道、道義為先,經濟上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fā)展?!盵16]86這里的“道義為先”的價值觀不同于過去“利益為先”的狹隘利益共同體理念,正因它才能義利兼收,只有多考慮其他國家的利益訴求,在經貿、基礎設施、交通、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時多予少取、早予晚取,尤其是注意非洲地區(qū)的“造血功能”,致力于為世界提供更多基礎性設施的援助、公共產品的服務,推動世界各國共同合作中收獲互惠互利的成果。
四是倡導平等互信的新型權力觀。習近平同志指出:“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里,停留在冷戰(zhàn)思維、零和博弈老框框內?!盵17]273這意味著不同于過去零和博弈的霸權思維,而是一種真誠友好的相處態(tài)度、同舟共濟的相處模式、戰(zhàn)略互信的相處原則,在秉承伙伴精神中增進世界人民之間的友誼、協(xié)調政策標準聯(lián)通、推進合作共贏的境界。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包含著平等互信、包容互鑒、道義為先、合作共贏等四個方面的新型全球價值觀,形成了一個辯證統(tǒng)一的價值思想。平等互信的新型權力觀是必要前提和基礎,道義為先的新型義利觀是重要原則和關鍵,包容互鑒的新型文明觀是基本原則和動力,倡導合作共贏的新型交往觀是實現(xiàn)途徑和目標,四者統(tǒng)一于推動全球的共商共建共治的治理體系、推動人類發(fā)展進步的全過程。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中國方案”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繼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理論、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后,由中國再次提出的國際議題設置,倡導全人類攜手共進、共謀發(fā)展、共同振興的主張,獲得全世界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提高國際話語權”成為中國共產黨在國際舞臺和外交場合中積極探索、彰顯話語力量的重要目標,它事關國家捍衛(wèi)主權、領導和利益的效力,事關一個國家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國際影響力和形象力。二戰(zhàn)以來,國際話語權日益成為合理承擔國際義務與權利、捍衛(wèi)榮譽和尊嚴甚至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決定性因素,美國在意識形態(tài)上對其他發(fā)展中國家進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通過輸出西方文化、政治觀點和制度模式來輸出美國的價值觀,從國家知識分子入手滲透西方意識形態(tài),從而使領導集團喪失思想話語權而使國家失去國際話語支持。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歷史性成就,為增強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領域的國際話語權提供重要條件,這也需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所以能讓世界各國喜聞樂見、歡欣鼓舞,就在于中國在改革開放的社會革命中取得了輝煌成就,愿意在中國的改革發(fā)展中為世界提供“便車”“快車”。
具體來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模式的構建與升級,為世界貢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髓、變革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公平正義的國際新秩序等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提升自身的國際話語地位。一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賡續(xù)與傳承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及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以“接地氣”的話語方式、“有人氣”的話語風格向世界講清楚“文化自信”的中國、“四個偉大”的中國、奉行親誠惠容外交政策的中國、一個有大國擔當?shù)闹袊?,讓“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失去話語場所,真正讓世界相信中國、與中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二是互利共贏、共享成果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這離不開中國為世界和平、促進發(fā)展貢獻升級全球治理模式的“新方案”。由于中國對“一帶一路”的倡議、為世界和平事業(yè)貢獻的維和力量、非洲國家的基礎建設,全世界共享到了中國擔當所帶來的促進就業(yè)、增加國民收入、國家面貌等發(fā)展成果。中國為世界共贏共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fā)展成果共享了自己的力量,體現(xiàn)一個東方大國的博大胸懷與世界情懷,贏得了世界人民的贊譽與信任。三是中國以謀和平、求發(fā)展為己任,始終做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秩序觀的倡議者和踐行者,不僅提升了自己在構建國際新秩序的話語權,也提升了“非洲兄弟”在全球治理中的發(fā)言權和話語權。中國既在政治經濟層面“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18]543,又在政治層面解決難民、極端主義、恐怖沖突等棘手難題,有力地展現(xiàn)了中國在國際秩序的“話語”作為。
總而言之,中國以切實的行動證明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先進性、科學性與實效性,使這一理念在世界各國交往中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力。雖然中國難以在短時間內撼動西方國家的話語地位,但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承襲與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體的思想和中國“和合”思想,內蘊著價值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是一個可行的、可鑒的重要方案。它以關切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為紐帶,推進國際社會的平等互信、交流互鑒、共贏共享,為世界各國提供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和平發(fā)展方案、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互利共贏方案,也為解決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全球新型的共同價值觀、中國自身的國際話語權等問題提供了可行性路徑。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在聯(lián)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宮敬才.馬克思經濟哲學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 [蘇]列寧.列寧全集:第三十五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 胡錦濤.胡錦濤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7] 全國干部培訓教材編審指導委員會.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M].北京:人民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
[8] 習近平.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并訪問歐洲四國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時的演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9] 習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0] 郎慧慧,張繼龍.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民主體性意蘊及路徑研究[J].重慶社會科學,2019(1).
[11] 習近平.習近平新年賀詞:2014—201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2] [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 習近平.習近平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和訪問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時的演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 習近平.弘揚傳統(tǒng)友好共譜合作新篇——在巴西國會的演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16] 李眾,肖歡容.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5.
[17]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8]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INTRINSIC LOGIC AND
EPOCH VALUE OF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Ou Tingyu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a vivid explanation by our party on different occasion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profound changes and complex and volatile world patterns, and a reflection on the prospects for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destiny of the world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Xi Jinping's socialis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t contains rich and profound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inherits and develops Marxist thoughts about the community and the Chinese thought of "harmony", further sublimates of political community, economic community, the security community, the social community, cultural community and other conceptual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arxist position, viewpoint and method, the author mainly expound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from the three logics of value, theory and practice. Its epoch valu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value, it is the latest practical achievement of scientific socialist theory; In the concept of value, it is the world's consensus of new values; 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it is the "China plan" to 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Keywords: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heoretical connotation;intrinsic logic; value implication; Chinese wisdom
〔責任編輯:俸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