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瑤
〔關鍵詞〕疫情;音樂治療;團體輔導;初高中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10-0026-03
【活動理念】
2020年1月,傳染性極強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fā)。不久之后,隨著全國人員的流動,其他城市也出現(xiàn)了感染患者。在這樣的時刻,醫(yī)護人員、志愿者以及解放軍戰(zhàn)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全國人民筑成一道防護墻。而他們的孩子在這樣的背景下,必然會承受比其他孩子更多的驚慌,甚至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創(chuàng)傷。為此,我將音樂治療應用到小團體輔導中,通過藝術手段,借助團體的力量來安撫這些學生的心靈,并通過音樂性的隱喻手法使其尋找自身積極資源、獲得自我修復的力量。
本次團輔活動方案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團體動力學理論,并運用音樂治療的一系列手段實施。旨在通過團體聆聽、討論、創(chuàng)作等互動式的活動,促使參與者降低情緒中的緊張和沮喪程度,增強團體凝聚力,調(diào)動每一個參與者的內(nèi)部資源,減輕此次危機事件的影響,盡快重建正常生活的信心。
【活動目標】
1.認清現(xiàn)實,疫情是客觀存在,需要人們主動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去擊敗它。
2.認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不管是“前線戰(zhàn)士”還是與病魔搏斗者,都是捍衛(wèi)生命的勇者。
3.營造安全、包容的氛圍以宣泄情緒,使原先積壓的情緒得以流動,疏朗心情。
【活動對象】
1.父母為了抵抗疫情上一線(如醫(yī)護人員、基層工作人員、志愿者、解放軍和武警戰(zhàn)士等)的、家中有過病患的初、高中學生。
2.人數(shù):以10~15人為宜。
【活動過程】
分四次進行,每一次時長60分鐘。每周進行一次,一次為一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是:開始階段、發(fā)展階段、穩(wěn)定階段、告別階段。
一、開始階段(第一次活動)
(一)階段目標
1.組員之間以及組員與老師之間互相認識、了解以及初步建立信任感;
2.初步體驗通過音樂表達自我的活動,達到放松的效果;
3.通過團體哼唱,體驗自己的聲音融入團體,感受自己在付出的同時亦獲得他人陪伴。
(二)準備材料
吉他、鋼琴或者其他伴奏樂器(有演奏經(jīng)驗的帶團老師);《兩只老虎》的伴奏(無樂器演奏經(jīng)驗的演奏老師);一只非洲鼓或者其他可以打節(jié)奏的自制樂器也可。
(三)活動內(nèi)容
1.破冰游戲——說唱傳遞
同學們圍圈坐好,老師帶領同學們相互問好之后,演奏一個固定的節(jié)奏,在這個節(jié)奏中引導成員尋找同伴與自己之間的相似之處,并用說唱的方式表達出來。
2.自我介紹——以歌唱己
教師彈奏(播放)《兩只老虎》的和弦,跟隨音樂介紹自己,如“我是YOYO、我是YOYO,大家好、大家好,我喜歡音樂也喜歡閱讀,大家好、大家好”,同學們依樣分別自我介紹。
3.目標建立——以歌達意
(1)教師彈奏(播放)《兩只老虎》和弦,跟隨音樂介紹自己做這個活動的初衷,如“我是YOYO、我是YOYO,大家好、大家好,我愿幫助大家,你們想得到什么請告訴我?!蓖瑢W們跟著節(jié)奏依次表達自我需求。(注: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人還沒想好,可以直接說出“我還沒想好”,切勿強求。)
(2)言語討論,并將同學們對于本次活動的目標和愿望記錄下來。
4.團體凝聚與放松——歌唱放松
(1)教師教同學們四句易掌握又動聽的哼鳴,每位同學依次輕聲唱一句,循環(huán)往復。教師要引導學生聆聽自己的聲音,盡量使自己的聲音向團體靠攏,整個團體就像一個人在哼唱。
(2)教師可以提醒同學們閉目演唱,如果有情緒流淌,就讓其自然發(fā)生,無論快樂、悲傷、惆悵都不要刻意阻止,讓其自然發(fā)生、轉變。
5.小組成員間討論與回顧。
二、發(fā)展階段(第二次活動)
(一)階段目標
1.通過歌曲創(chuàng)作傳遞內(nèi)心情感,通過藝術作品的隱喻重建信心;
2.通過團體歌曲創(chuàng)作,使成員之間進一步相互了解,增強團體凝聚力;
3.通過藝術之美升華悲傷,使悲傷等消極情緒轉化為成員們汲取養(yǎng)分的土壤。
(二)準備材料
吉他、鋼琴或者其他伴奏樂器(有演奏經(jīng)驗的老師);歌手陳奕迅《路一直都在》原曲;《路一直都在》伴奏曲(無樂器演奏經(jīng)驗的老師);A4紙人手1張;2B鉛筆人手1支;36色彩色鉛筆、橡皮2人1份。
(三)活動內(nèi)容
1.破冰活動——音樂問好
2.情感體驗——歌曲聆聽
(1)師演唱(播)《路一直都在》。
(2)團員們討論該歌曲帶來的情感體驗,并說說自己對歌詞的理解。
《路一直都在》部分歌詞——“……我的夢代表什么,又是什么讓我們不安?……對現(xiàn)實的無奈。不能后退的時候……永遠向前,路一直都在。”
3.情感表達——歌曲創(chuàng)作
(1)教師引導團員按照自己的現(xiàn)狀改寫歌詞,適當時候可以做示范。
(2)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改編該曲一部分,時間為15~20分鐘。
(3)寫完之后,同學們就近組成二人小組,輪流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歌曲。
(4)請同學們將自己的歌詞擱在地面上,其他人隨機領取并演唱、解讀自己拿到的作品,也請作者談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
(5)所有成員在師演奏(或者伴奏樂)的伴奏下,共同演唱屬于自己的歌詞。
4.體驗錨定——言語討論
團體成員用語言分享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將感性的情感表達上升到用語言表達出來,將其感受做一個錨定。輔導老師在過程中允許成員表達各種情緒,包括喪失、悲傷、無助等,在接納這些情緒的同時,引導學生用歌詞創(chuàng)作的方式升華悲傷,通過藝術方法發(fā)掘出內(nèi)心的積極力量。
三、穩(wěn)定階段(第三次活動)
(一)階段目標
1.營造安全氛圍,使成員通過音樂以及輔導老師的語言引導提取內(nèi)心的積極資源;
2.通過建立積極資源為同學們內(nèi)心建立穩(wěn)定感;
3.在前面的基礎上通過言語討論建構參與者內(nèi)心的安全世界。
(二)準備材料
“高天音樂治療中心”特制的安全島音樂,或日本音樂家喜多郎的樂曲《菩提樹》循環(huán)播放;根據(jù)當下團體情況事先編寫的音樂“安全島”引導語。
(三)活動內(nèi)容
1.熱身游戲——說唱傳遞
同學們圍圈坐好,老師帶領學生相互問好之后,演奏一個固定的節(jié)奏,在這個節(jié)奏中引導成員隨機挑選一名同伴問一個問題。如“Yo-Yo,你最喜歡吃什么”等,用說唱的方式說出來。
2.植入安全感受——音樂“安全島”
(1)師跟隨音樂為學生們做由上而下的軀體放松體驗。
(2)待學生們放松之后開始安全島的建設引導。
參考性引導語如下:
伴隨這種放松的感覺……在你內(nèi)心開始一段旅程,去往一個你內(nèi)心所在,一個非常安全,寧靜、平和的地方。這個地方是你力量的源泉,它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幫助過你,幫助你克服了許多困難……比如焦慮煩躁、悲傷失望、分離傷痛、無助感,等等……它一直在你內(nèi)心的那個地方,默默地守護你、幫助你……
有的人會用一座城堡來象征自己的“安全島”,有的人會用一間小小的木屋來象征自己的“安全島”;而與此同時,還有的人用有著籬笆環(huán)繞的林間房子去象征自己的“安全島”;也有人想象了一個專屬于自己的小小島嶼……從現(xiàn)在開始,每當你需要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你都能更輕松地感覺到它……
3.外化體驗——言語討論
成員們分享自己在做安全島時候的體驗,包括想象和情緒、思考和軀體感受。輔導老師僅僅是不加評論地傾聽,只在出現(xiàn)比較極端的情緒時才進行干預,盡可能地提供包容的氛圍。
四、告別階段(第四次活動)
(一)階段目標
1.通過音樂活動表達自己對結束的感受,將可能被壓抑的情緒意識化,并以團體的力量承載,處理離別情緒;
2.共同演唱,彼此祝福,加深友誼,使其成為成員們的積極資源;
3.把在這個團體獲得的能量帶到生活中,使其獲得后續(xù)自行修復心理創(chuàng)傷的可能。
(二)準備材料
吉他、鋼琴或者其他伴奏樂器(有演奏經(jīng)驗的老師)或逃跑計劃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原曲;該曲伴奏(無樂器演奏的經(jīng)驗老師);A4紙人手1張;8K紙1張;2B鉛筆人手1支;36色彩色鉛筆、橡皮2人1份。
(三)活動內(nèi)容
1.熱身導入——歌曲討論
(1)教師演唱或者播放《夜空中最亮的星》。
(2)學生討論這首歌曲給自己帶來的感受與聯(lián)想。
(3)教師再次演奏(播放)音樂,成員們在樂聲中起立圍著椅子轉圈,音樂停止就近坐下。
2.互贈“禮物”——團體創(chuàng)作
(1)每人1—2報數(shù),兩兩組隊,相互為對方用主歌部分的旋律寫歌詞“我看到你……我祝福你……”
(2)團體分成兩組,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詞組合成一首歌曲,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寫到8K紙上。
(3)分組展示作品,教師演奏(播放)歌曲為其伴奏。
3.解讀告別——言語討論
(1)團體成員們用言語分享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解讀告別的意義。
(2)再次演唱自己的創(chuàng)作,作為結束。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學,杭州,310012)
編輯/劉 芳 終校/劉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