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彰
《參考消息》(Reference News)中常出現(xiàn)有“翻譯腔”的句子,如句序不符合漢語習慣、使用長定語和長狀語等。下面是2019年6月19日《參考消息》第12版刊登的一篇雙語文章的標題和前兩段,以及筆者對譯文的簡評。
標題:As a Girl, I Was Told Football Was for Men. 當我還是小女孩時,被告知足球是男人的運動。
簡評:1)girl一定是“女孩”嗎?好像還不如“女生”普遍。2)漢語沒有被動語態(tài),往往譯成“被”字句,但“被”字往往帶有貶義。
第一段:Retrospect is a wonderful thing. It allows you to—with a slightly more critical eye—see what led you here, how you turned into who you are and, hopefully, how society has changed and improved.
回首往事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兒。這讓你得以——以比較批判性的眼光——看看是什么引領(lǐng)你走到現(xiàn)在,你是如何變成現(xiàn)在的你的,而且還有機會看看社會發(fā)生了何種變化、有了何種改善。
簡評:1)“回首”多用于具體動作,例如大家都熟悉的佳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Turn round suddenly, I see the maiden I love standing in a place scattered with few lantern lights.)2)is a wonderful thing直譯為“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兒”太“忠”于原文了,尤其是舍不得放棄系動詞be,為什么不簡潔地說“真美妙”呢?3)slightly的意思未譯出。4)“社會……改善”符合中文習慣用法嗎?
第二段:Take, for instance my first career goal. I wanted, in 1999, to be a “farmers wife”. Thankfully, after quick correction by my progressive parents, that morphed into “farmer”, but that only lasted until my dad told me you had to put your arms up cows backsides. Immediately, I re-thought my career path. Archaeologist followed, and driving instructor after that, then somewhere along the way, footballer.
比如我的第一個職業(yè)目標。1999年時,我希望成為“農(nóng)人的妻子”。幸運的是,在被我具有進步思想的父母迅速糾正后,我的目標變成了成為“農(nóng)人”,但等我爸爸告訴我當農(nóng)婦需要把胳膊放到奶牛的屁股上后,這個目標就此打住。很快,我重新考慮了我的職業(yè)道路。接下來是成為考古學家,后來是駕駛教練,再后來的某個時刻,是成為足球運動員。
簡評:1)現(xiàn)在還有誰說“農(nóng)人”?也許譯者想要表示某種時代風格。可是原文清清楚楚說了是1999年。“農(nóng)人”一詞只見于古詩詞中。2)“在被我具有進步思想的父母迅速糾正后”更是典型的“翻譯腔”,而且又用了一個“被”字。3)“等我爸爸告訴我”不確切?!鞍迅觳卜诺侥膛5钠ü缮稀笔鞘裁匆馑??是撫愛?4)“目標”本身會“打住”嗎?
這些譯文確實顯得別扭。由于《參考消息》的時間性強,翻譯時往往很倉促,加之主編審譯稿時一般不會看原文,只對譯文本身做一些增刪,難免會有“翻譯腔”。不過,《參考消息》還是在努力提高譯文的質(zhì)量,減少“翻譯腔”。有一次筆者就這一問題提出了書面意見,編輯部還特意給我寄來了稿費。
中譯英中也有“翻譯腔”。隨著網(wǎng)絡的流行和網(wǎng)絡文化的繁榮,中國網(wǎng)民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新鮮生動的詞匯。有人從目的論(skopos theory)的角度探究怎樣既自然又準確地翻譯這些新生的網(wǎng)絡流行語,將這些詞的意思和文化內(nèi)涵(cultural connotation)準確傳達給外國讀者,這一做法值得借鑒。
目的論于20世紀80年代產(chǎn)生在德國。它是翻譯實用主義一項重要的理論成果。功能翻譯(functional translation)理論的奠基人凱瑟琳娜·賴斯(Katharina Reiss)曾指出“翻譯活動的特殊目的”,提出了一種新型的翻譯批評。后來,她的學生漢斯·弗米爾(Hans Vermeer)指出,遵從原文應是翻譯的首要規(guī)則,并提出了實用主義中最重要理論——目的論。目的論強調(diào)擺脫傳統(tǒng)對等論的束縛,以分析源文本為基礎,達到翻譯的預期效果為目的。譯者根據(jù)特定的目的選擇最佳翻譯方法。
最常見的網(wǎng)絡流行語的翻譯策略主要是直譯和意譯,但是網(wǎng)絡流行語既有語義特征又有源語言的文化內(nèi)涵,在實際翻譯中僅靠直譯和意譯還不夠,因而可采用帶注釋的直譯、音譯及創(chuàng)新譯法。有學者以《中國日報》評估的年度十大網(wǎng)絡流行語為例,從目的論的角度對網(wǎng)絡流行語的翻譯策略進行了歸納。
1)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不等于“逐字翻譯”word-for-word translation):前提是源語言和目標語言用同樣的表達形式,既不會引起讀者誤解也不會失掉中國網(wǎng)絡流行語的文化內(nèi)涵,同時不違背英語語用習慣,如:團購groupon /group purchase。
2)直譯加注解:有一些網(wǎng)絡流行語形成于特殊的背景下或特定的社會事件中,因此有不一樣的文化特征。翻譯時不加注解,外國讀者會感到困惑并且覺得難以理解。從目的論的角度看,此類網(wǎng)絡流行語的語義可以直譯,但是它們的文化內(nèi)涵需要通過加英文注解來傳達給外國讀者,如:富二代the rich second generation,第一次使用時最好加上注釋:Many private entrepreneurs emerged after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who got rich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 Their sons and daughters lived a rich life, thus called “the rich second generation”.
3)創(chuàng)造一個音譯詞加上注解:這是一種中西方構(gòu)詞邏輯的結(jié)合,如:給力 gelivable,其中的geli來自于中文拼音geili,可加注解:給力 means give strength。
4)意譯(paraphrase。有人譯為free translation,此譯不妥,因為有一種說法“Translation is never free.”):如:高富帥 Prince Charming,這種借用譯入語的形象說法比直譯為“tall, rich and handsome”更能讓說英語的讀者理解。
5)創(chuàng)新譯法:對一些網(wǎng)絡流行語來說,如果只是僵硬地把策略套在翻譯上,一些譯文會失掉源文本的簡潔和生動或讓讀者難以理解。在此種情況下,打破正式對等關(guān)系的限制,采用創(chuàng)新譯法很有必要,如:秒殺seckilling,此譯用創(chuàng)新譯法先分別翻譯“秒”和“殺”,然后再將其合并為seckilling,既沒有“翻譯腔”,又令人耳目一新(refreshing)。?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