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要]自主識字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關(guān)鍵,自主識字的成敗關(guān)系著小學后兩個階段的閱讀與寫作是否能夠順利開展。2017年高中語文新課標提出的18個“學習任務(wù)群”,更是讓我們看到語文教學對閱讀的重視。要提高學生閱讀的質(zhì)和量,小學階段的基礎(chǔ)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識字,作為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就更要保質(zhì)保量。
[關(guān)鍵詞]自主識字;策略;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20)07-0094-02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根,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自主識字是小學語文第一學段語文教學的關(guān)鍵,針對第一學段識字量大的特點,在教學中筆者采用了“字理教學法、情境識字法、部首兒歌法”等識字教學策略,讓學生輕松學習、增量積累、快樂識字。
一、字理滲透,讓識字教學有理有據(jù)
漢字的發(fā)展歷程表明它是一種有理據(jù)的符號和科學的體系?!袄頁?jù)”即為字理——漢字建構(gòu)過程中對部件和筆畫進行組合的根據(jù)和道理。字理讓漢字的結(jié)構(gòu)有理可依、有據(jù)可查。
象形字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漢字,筆畫簡單、表意直白,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實物、圖片、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對漢字進行追根溯源、字理分析,讓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感受樂趣、親近漢字、愛上漢字。
【部編教材一下《荷葉圓圓》教學實錄】
(教學生字“魚”)
PPT出示象形字“魚”
師: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甲骨文的“魚”,它多么像一幅逼真的畫。大膽地來說說你的理解?
生自由說。
PPT依次出示金文、小篆、篆書、楷書的“魚”,最后呈現(xiàn)簡化字“魚”。
師:你們瞧,原來漢字是這么演變來的。請小朋友們大膽地觀察、猜讀這幾個字。
PPT出示羊、兔、火。
生自由分享。
低年級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可以幫助學生想象漢字字義所描述的畫面,體會漢字從古至今的字形演變過程,了解古代文化。善用字理進行教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會變得生動新奇、活潑有趣,這樣的識字過程也會深刻而高效!
二、情境練說,讓識字教學有滋有味
低年級的孩子特別喜歡在情境中學習,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使得學生把識字與運用相結(jié)合,在適切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一步學習鞏固對生字的理解與掌握。
【部編教材一上《青蛙寫詩》教學實錄】
(教學生字詞語“下雨我們可以”)
出示詞語:下雨
師:誰會讀?
生:下雨。
師:你能用上平時課堂上學習的方法來說說你是怎么學習這個“下”的嗎?
生:我說成語——落井下石。(齊背“落井下石”成語兒歌)
師:考考你,什么是落井下石?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嗎?
生:落井下石就是一個人本來就已經(jīng)很慘了,還要再給他添加困難。
生:我說俗語——天上下雨地上滑,各自跌倒各自爬。
生:我說成語——騎虎難下。
師:哪一位同學來背背“騎虎難下”的成語兒歌?(生背)
生:我會寫——一筆橫,二筆豎,三筆點,三筆寫成“下”。
生:我組詞——下課。
師:小朋友們學習生字的方法可真多呀,佩服你們!讓我們再來讀讀文中這個詞兒——下雨。第二個詞是——我們。
生讀。
師:大家讀得相當“可以”,第三個詞兒誰來讀?
生:可以。
師:讀得真棒,獎勵你們一個問題,你能用這三個詞兒連起來說一句話嗎?下雨了,我們可以干什么?
生:下雨了,我們可以踩水塘。
生:下雨了,我們可以撐傘。
生:下雨了,我們可以穿雨披啦!
……
在《青蛙寫詩》中“下雨”這一生字詞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創(chuàng)設(shè)了充分的教學情境,從文本中“下雨”這個詞生發(fā)開去,通過組詞、說成語、說俗語、說筆順、說兒歌等多種途徑讓孩子自主交流識字方法,這不僅僅在學習生字“下”,更多的是教師日常的識字方法的滲透與延伸。而在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下雨這個情境中,繼續(xù)深入學習詞串,用“下雨了,我們可以干什么?”這一問題撬動學生的言語訓(xùn)練,在這樣的雨天情境中,學生充分回顧過往的生活經(jīng)歷,迸發(fā)出各種有趣的雨中活動。這樣的生字教學,在適切的情境中,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有趣。
三、部首兒歌,讓識字教學有聲有色
在一二年級的部編教材中,每一次新部首的出現(xiàn),都是學生梳理和學習一類生字的最佳時機。所以,根據(jù)教材特點,結(jié)合學生大量的閱讀積累,教師帶領(lǐng)著孩子們自編了許多的生字部首操。如“有鳥歌”(鳥字旁),“有米歌”(米字旁),“戴帽歌”(禿寶蓋),“反犬歌”(反犬旁)等等。
【部編教材一下《端午粽》教學實錄】
(教學心字底的字“總”)
師:外婆的心里總是想著我們,念著我們,每到端午節(jié),總會煮好一大鍋粽子,盼著我們回去。(出示“總”字,標紅心字底)
師:外婆的端午粽,包含著她對我們的愛,也包含著她對鄰居的關(guān)愛,還包含著什么情感呢?請小朋友自由讀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試著說說看。
出示句子:長大了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jié)吃粽子,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生讀句子談感受:還包含著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
(教學心字底的字“念”)
師:是呀,直到今天,人們的心里還會一直想著愛國詩人屈原,把他深深地放在心里,這就叫——紀念。(出示“念”字,標紅心字底)
師:我們在《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一課中,已經(jīng)學習了部首“心字底”,課后,咱們班的小朋友把部編一年級二年級四本語文書中含有心字底的生字全部找了出來,發(fā)揮我們的創(chuàng)意,編成了一首兒歌:(師生配合誦讀兒歌,配上孩子們自編的動作,加深理解)
亡字在心上,不忘毛主席;相字在心上,想念好伙伴;
芻字在心上,急得團團轉(zhuǎn);勿字在心上,忽然下雨啦;
乍字在心上,怎么會出錯?今字在心上,紀念大詩人;
在教學設(shè)計時,教師巧妙地將“總”“念”貫穿其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生字共同的特點“心字底”,再喚起學生已有的舊知,回顧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中新學的部首,將教材中的生字內(nèi)容前后貫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給了孩子“類”的概念。這樣的“部首操”,孩子們讀來朗朗上口,配上兒童喜愛的動作,更加深了理解,趣味橫生。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