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平
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突然爆發(fā),許多行業(yè)停工停產,全國學校延期開學,國人的心被緊緊地揪著。開學推遲使在線教育炙手可熱。
這本是一件順應防疫形勢、符合教改趨勢的好事,卻引起了輿論熱議。近日,一些教育評論家和自媒體賬號質疑了國內一些地方開展網絡教學的做法,認為其有借機進行提前教學、利用假期補課之嫌,違反規(guī)定,必須叫停。
其實,產生這樣的爭論很正常,只有合乎規(guī)定、有序推進在線教育,才能順應民心。延期開學在線教育,可以補位,但不能越位。
首先,莫把“應急”當“應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理解采取在線教育的某些舉措“停課不停學”,實乃舉國防控疫情特殊情況下的“應急之舉”,而不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符合學生身心成長規(guī)律的“應該之措”。在線教育在當下足不出戶的態(tài)勢下,起到了暫時替代學校教育的作用,但絕不能理解成這是教育進步與發(fā)展的“迭代形態(tài)”。教育的本質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問題解決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在線教育始終取代不了“活色生香”的班級交往、校園生活和社會實踐,而借此“剝奪”學生假期,開展提前教學,則更不可取。
其次,要“優(yōu)施”更要“優(yōu)師”。在特殊的“戰(zhàn)疫時代”的教育“應急”中,再多的“設施”和“措施”,都不如“教師”。人的因素,永遠是第一位的。教師設計出能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學習項目與任務,哪怕通過最簡單的通訊工具,都能更逼近教育的本質。當下各家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推出各種軟硬件和在線課堂的應用模式,為搶占提供“停課不停學”的市場蛋糕,甚至未充分對教師進行充分的培訓,就急匆匆地推出各種模式,并借機炒作,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背后是資本的逐利沖動,而不是教育的真正情懷。
事實上,在線教育應與線下教育秉持同樣的價值追求,那就是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面對當前的延期開學,學校作為開展在線教學的主陣地,更應在“補位不越位”的前提下“守好本位”。圍繞在線教育角色功能定位,不局限在知識傳授上,而要看到其具有的三大重要作用:
一是讓學生走上“練兵場”,更主動地學。為學生如期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這是我們的首要目標。但我們不妨設定更長遠的目標,那就是把這次在線教育當成一個“練兵場”,創(chuàng)設真正的“翻轉課堂”與“智慧課堂”,從而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撬動育人方式變革,實現(xiàn)學習的“自建構”“自生長”與“自驅動”,讓學生以此為契機,觸摸與適應未來的學習形態(tài)。
二是讓教師走出“舒適區(qū)”,更智慧地教。一直以來,面對教育信息化,教師心里有不少“苦”,學科壁壘、技術障礙、資源瓶頸等問題阻擋了他們前進的熱情和信心,部分教師也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怕走出“舒適區(qū)”。我想,這次在線教育就是一塊“磨刀石”,廣大教師可以在完成網絡錄播教學、線上互動輔導、作業(yè)批改反饋等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充分提高智慧教學的意識與能力,甚至一批“網紅”教師脫穎而出,使其嘗到教育信息化的“甜頭”,鼓舞他們進一步探索。
三是讓學校走進“試驗田”,更穩(wěn)妥地改。去年,我校入選了市教育信息化應用標桿培育校,很多學校也在穩(wěn)步推進教育信息化。作為校長,我想更應把這次在線教育看作一片“試驗田”,從實踐層面深刻感知“互聯(lián)網+教育”的落地方式,從而能更好地探索構建集教學、管理、服務、科研于一體的智慧校園的新途徑。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018-2022)》提出了兩條基本原則:“堅持系統(tǒng)推進”和“堅持融合創(chuàng)新”。這也給我們當前開展在線教育提供了啟示:系統(tǒng)推進,就是在基層學校缺乏財力、能力和精力的現(xiàn)狀下,省市級教育部門要跨前一步,統(tǒng)一鋪設集教學內容、分發(fā)平臺、互動空間于一體的“資源保障網”;融合創(chuàng)新,就是要尊重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教學形態(tài),允許和鼓勵教師在統(tǒng)一部署下對已有資源進行整合改造,因材施教,使網絡課堂也成為百花齊放、個性紛呈的育人主渠道。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