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年6月,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格林卡出生于俄羅斯文化底蘊豐厚的斯摩棱斯克地主莊園。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使格林卡有機會接觸俄羅斯民間音樂。格林卡受到民間音樂的啟蒙,他在幼年時期就培養(yǎng)出了民族情感和愛國意識,這為格林卡日后的音樂之路奠定了情感基礎,也為其發(fā)揚傳統(tǒng)音樂文化埋下種子。
一、格林卡的藝術創(chuàng)作
格林卡作為俄羅斯音樂的偉大創(chuàng)始人,先后創(chuàng)作出很多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這些作品響徹世界各個角落。其中鋼琴變奏曲《夜鶯》就是非常優(yōu)秀的代表作品之一,樂曲是根據同名聲樂曲《夜鶯》改編而成,其大量運用了俄羅斯民族音樂以及俄羅斯民族舞蹈音樂特色,具有濃厚的民族性。整個作品前后呼應,時而輕盈歡快,時而震撼人心,作者將自己的愛國情感完美地展現(xiàn)在大眾面前。
格林卡一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毫無疑問促進了俄羅斯音樂的發(fā)展。青年時的他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浪漫的樂曲《窮歌手》《威尼斯之夜》,中年游學歐洲,創(chuàng)作了室內樂《悲愴三重奏》等優(yōu)秀作品。1834年春,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劇《伊凡蘇薩寧》,這一作品流露了俄羅斯人民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英雄主義精神,象征俄羅斯古典民族歌劇的誕生,首演時取得了社會各界一致的認可,被人們譽為“俄羅斯歌劇的曙光”,達到了俄羅斯歌劇的巔峰。緊接著格林卡又創(chuàng)作出一部以神話為背景的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為今后的神話史詩歌劇打下根基。格林卡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音樂創(chuàng)作事業(yè),為后世所敬仰,“俄羅斯民族音樂之父”的稱號當之無愧。
二、格林卡音樂的創(chuàng)作風格
(一)具有民族特色和愛國主義情懷
格林卡年幼時期,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只有出于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和眷戀才能得到完美的實現(xiàn),在格林卡的創(chuàng)作里,也大多包含了祖國故鄉(xiāng)的民族音樂特色。在作品的選材上,他樂于在本民族取材,喜歡將自己對祖國和對民族的愛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交響幻想曲《卡瑪琳斯卡亞》就是其中的經典之作。此曲充分反映了俄羅斯人民的生活習俗和積極樂觀的性格特點。在樂曲的主題變化中,其采用了木管、小提琴以及三弦琴等民族樂器,不僅勾畫出俄羅斯人民熱鬧非凡的舞蹈場面,而且表現(xiàn)了人民群眾之間溫馨的生活氛圍。再看格林卡的鋼琴變奏曲《夜鶯》,格林卡自己化身為夜鶯,通過夜鶯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對民族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兑国L》中不同的變奏代表著安寧時期的祖國、戰(zhàn)亂中的祖國以及戰(zhàn)爭勝利時的祖國等,這些都表現(xiàn)了他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具有濃厚的民族性和深深的愛國情懷。
(二)作品的多元化
格林卡一生在外求學,他熱愛本民族音樂的同時,還大量吸收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音樂元素,例如:柏遼慈交響曲的激情、肖邦圓舞曲的浪漫、格魯克歌劇的剛烈以及老施特勞斯的優(yōu)美,都使格林卡所創(chuàng)作作品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點。
(三)具有民主精神
格林卡的創(chuàng)作具有的民主精神不僅表現(xiàn)在音樂方面,還表現(xiàn)在音樂作品的題材上。在音樂方面,他注重民族傳統(tǒng)同時也注重人民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格林卡說:“創(chuàng)造音樂的是人民,而我們作曲家不過把它編成曲子而已?!痹谒磥?,音樂是民族創(chuàng)作的,音樂的發(fā)展與人民息息相關。格林卡在作品的題材上也普遍與人民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歌劇《伊凡·蘇薩寧》不僅采用了俄羅斯人民英勇反抗外來侵略的題材,還刻畫出人民群眾大無畏的光輝形象。另外,格林卡作品里具有的民主精神與1825年12月的人民起義也有著相當重要的關系,這在他藝術道路上有著重要影響。
三、格林卡鋼琴變奏曲《夜鶯》
(一)創(chuàng)作背景
變奏曲《夜鶯》是格林卡在1933年根據俄羅斯作曲家亞歷山大·阿里亞比的聲樂作品《夜鶯》改編的。這首聲樂作品旋律優(yōu)美,由花腔女高音獨唱,樂曲很多片段描繪了夜鶯的叫聲,使聽眾身臨其境。這首聲樂作品是作者亞歷山大·阿里亞比在思念自己喜歡的姑娘時寫下的,目的是想要通過這首情歌表達自己內心對戀人的思念和愛慕。這首情歌也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音樂創(chuàng)作人,成為很多作家、詩人、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素材。
鋼琴曲《夜鶯》屬于一首變奏曲,“變奏”一詞起源于拉丁語,意義就是樂曲主題所具有變化性,后來隨著“變奏”形式的發(fā)展,變成了我們熟知的“變奏曲”。在格林卡改編的這首變奏曲中,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采用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特色。他將本民族音樂元素和自己的創(chuàng)作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鋼琴變奏曲使《夜鶯》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不但保留了經典曲調,還融入了俄羅斯民族的音樂元素,使得整首作品更加婉轉動聽,讓人回味無窮。
(二)《夜鶯》的情感分析與演奏
樂曲《夜鶯》第一變奏中,第一部分主題部分兩次轉換到中聲部,演奏旋律尤其突出,演奏情緒熱烈、活潑,猶如夜鶯在此起彼伏地唱歌。
開始的四個小節(jié)都是左手表現(xiàn)出來的,前三小節(jié)左手的琶音要柔美清晰地彈出來。琶音的速度一定要快,清晰地彈出每個音的同時要注意呼吸,手腕一定要放松,要刻畫出夜鶯的鳴叫聲。右手的下行旋律節(jié)奏感要強,表演者在彈奏時要找準旋律線條,此時情緒隨著樂曲層層遞進,仿佛在傾訴,又仿佛在回憶,速度變得稍快,聲音由弱到強,到達頂點后又回歸到平靜,最后以一個三級和弦收尾。
第二變奏中,主要出現(xiàn)了三連音和六連音。在這里作者采用具有俄羅斯民族舞蹈特色的旋律,生動地將夜鶯形象刻畫出來,使受眾仿佛看到夜鶯歡快地啼叫和百鳥齊鳴的畫面。
開始時連用六連音,彈奏時要注意手掌架子不能松,下鍵要干凈清晰,把每個音都彈得飽滿。右手的彈奏時下鍵要快,每個音要彈奏均勻。
此樂章的整體風格輕快活潑,最后一氣呵成沉穩(wěn)地停留在八度音上。隨后,由原來的四四拍轉化為四二拍,力度也由強到弱。在這一變奏中,樂曲主要通過采用俄羅斯民間舞蹈的音樂特色,展現(xiàn)出了俄羅斯人民自由灑脫的性格。
在接下來的第三變奏中,樂曲開始轉向了大調,這一部分的旋律溫暖、柔和,仿佛兩只夜鶯在深情地對唱,使觀眾情緒也跟著高低起伏。
右手彈奏時要手肚觸摸琴鍵,彈奏時注意控制觸鍵的力度和速度,采用委婉纏綿的方式進行彈奏。而左手運用的三連音伴奏要彈的很均勻,彈奏力度也要分出層次來,使整個樂段的旋律音調柔和、溫暖。格林卡通過采用這種抒情方式表現(xiàn)自己對俄羅斯民族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的深深贊美,并且也表達了自己對這種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向往。
第四變奏是整個樂曲中最簡短的部分但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此處為快板,并且出現(xiàn)了大量十六分音符,調性又重新回到了小調,一開始右手出現(xiàn)的兩個琶音就像流星一樣忽然墜落,打破了這片原本寂靜的夜空。
在這里每一個音都是干凈利落的,手臂帶動感很強,手指直接下鍵,指尖一定要穩(wěn)穩(wěn)地撐住,不要塌架。左手則一開始就是連續(xù)跑動音型,一小節(jié)一樂句,指尖在快速跑動的同時要有樂句的呼吸和力度的強弱對比,此時應該注意踏板不能渾濁不清。一直到最后,左右手開始了反向進行,力度越來越強,手指抓緊琴鍵的同時利用手臂帶動的方式彈奏。格林卡從小經歷無數戰(zhàn)爭,懂得無家可歸的痛苦,所以他反對戰(zhàn)爭、反對壓迫,追求自由。在演奏時,演奏者要注意情緒的表現(xiàn),表達出作者面對戰(zhàn)爭時內心的抗拒和吶喊。
在樂曲的尾聲中,格林卡對之前各變奏里出現(xiàn)的所有旋律進行了綜合整理,使整個尾聲充滿活力,與主題遙相呼應、貫穿始終,通過不斷的旋律變化,形成了一種光輝、偉大的音樂形象。
尾聲處演奏的技巧較多,有半音階、左手跨越、裝飾音等,在彈奏半音時要注意指法的運用,指法是否正確也影響著彈奏的速度。左手跨越上演奏者主要注意兩只手交替彈奏時不要斷開,要把音彈連貫,追求快、穩(wěn)的同時,整體彈奏力度和音色要到位,展現(xiàn)出一種雄偉的氣勢。此樂段深切地表現(xiàn)出格林卡對祖國的熱愛、民族的關懷,以及渴望回歸祖國懷抱的炙熱之心。
四、結語
鋼琴變奏曲《夜鶯》中大量運用了俄羅斯民族音樂、舞蹈音樂特色,具有民族性。整個作品前后呼應,時而輕盈歡快,時而震撼人心。格林卡通過鋼琴變奏曲《夜鶯》不僅傳承了俄羅斯民族音樂,還將自己的體驗和感悟都融入到這首樂曲中,表達了他內心對祖國的深深眷戀。
(玉林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作者簡介:李江寧(1982-),女,甘肅平涼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器樂教學與演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