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學與帖學對于書法學習者來說是一個繞不開的課題。本文先從理論上梳理了碑學、帖學的源流,闡釋了碑學、帖學各自的定義及特點,又在書法實踐中著重介紹了碑帖融合的實踐者趙之謙,并給出在當今書法實踐中對待碑學與帖學的態(tài)度與啟示。
一、碑學、帖學理論源流
清代碑派書法理論家阮元在《南北書派論》中把書法分為南北兩派:“東晉、宋、齊、梁、陳為南派,趙、燕、魏、齊、周、隋為北派。南派由鐘繇、衛(wèi)瓘、王羲之、獻之……北派由鐘繇、衛(wèi)瓘、索靖……”南北書法各有千秋,“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長于尺牘”,“北派則是中原古法,拘謹拙陋,長于碑榜”。他在《北碑南帖論》里論述了“帖”定義及碑帖各自的特點,“帖者,始于卷帛之署書,后世凡一縑半紙珍藏墨跡,皆歸之帖。今《閣帖》如鐘、王、郗、謝諸書,皆帖也,非碑也”,“短箋長卷,意態(tài)揮灑,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法書深刻,則碑據(jù)其勝”。自此,人們正式把碑版石刻和歷代法帖作為中國書法的兩個組成部分來相提并論,標志著碑派書法理論的出現(xiàn)。
接著,清代書法家包世臣在他的著作《藝舟雙楫》中鼓吹碑學,尊碑、卑唐,掀起了清代中后期書風的大變革。
后來,清代書法家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標榜碑學,他在包世臣的基礎上談論了“尊碑卑唐”的原因,即魏晉法帖經(jīng)多次翻刻已非原來面目、館閣體書風去古意甚遠、魏碑有十美。此外,他批判了阮元、包世臣南北分派的觀點,認為“書法可分派,南北不可分派”,并舉出了南方的《谷朗碑》《葛軍府碑》《瘞鶴銘》和北方的《鄭文公碑》《石門銘》《龍藏寺碑》都是體兼南北的作品。書法風格沒有絕對的南北之分。
清代文藝理論家劉熙載在《書概》中辯證地論述了他關于碑與帖的精辟見解,他認為“北書以骨勝,南書以韻勝。然北自有北之韻,南自有南之骨也”“南書溫雅,北書雄健”。就是說,北碑中不僅有人們都能很容易看到的雄健,也有文雅,南帖中不僅有人們容易看到的文雅,也有雄健。所以,不能簡單地、絕對化地把北碑和南帖分別看成是雄健和文雅的代名詞?!皶薪鹗瘹?,有書卷氣,有天風海濤,高山深林之氣?!彼J為理想的書風應該是“陽剛”與“陰柔”的結合,即碑帖兼容。
阮元提出的北碑、南帖實際上是幾個問題雜糅在一起的,即南北方書法風格的差異問題、剛與柔風格差異問題、碑刻文字與簡札文字的功用的差異問題。他誤把這三個問題簡化為一個“北碑”“南帖”作為雄健和溫雅代名詞的碑學與帖學的問題。由此可見,阮元、包世臣的觀點有失偏頗??涤袨?、劉熙載都不同程度地看到了阮元觀點的偏頗,而劉熙載認識更加有見地。
二、碑學與帖學的定義、特點
縱觀書法史,人們可以看到碑學帖學的起源和發(fā)展,隨著時代背景的變化,書家有的推崇帖學,有的推崇碑版,有的主張碑帖兼容,他們看法各異,甚至針鋒相對。而碑與帖的關系問題對于一個書法學習者來說是關乎取法的重要問題。所以,理清這個問題很有必要。
碑學的產(chǎn)生,源于宋代大量出土的地下文物,研究金石(金指青銅器,石指刻石和碑刻)的學科逐漸建立起來,形成“金石學”,并出現(xiàn)了像歐陽修、趙明誠等金石學大家。他們的金石學著作分別有《集古錄》《金石錄》。清代,阮元、包世臣、康有為等碑派書法理論家出現(xiàn),正式有了碑學的概念,當時的碑學主要指重視漢魏南北朝碑版石刻的書法史觀、審美理論以及主要以碑刻為取法對象的創(chuàng)作風氣。金石的特點是除了原本的書寫以外,又經(jīng)過了刀鋒的二次加工,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細節(jié)不太清晰,字的輪廓整體性較強,比起墨跡加入了一些新的東西,顯得更加古樸、雄壯、厚重,有陽剛之氣。
帖學興起于宋代,992年,宋太宗趙光義命令王著摹刻《淳化閣帖》,其中包含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之后,歷代對《淳化閣帖》多有重刻、翻刻,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對這些版本的研究被稱為帖學。
宋元以來,帖學的含義不斷擴大,最后泛指一切學習古代書法墨跡的一個系統(tǒng),其中主要以“二王”及屬于“二王”系統(tǒng)的唐宋諸大家為學習對象,多以手札為主。手札是日常書寫的反映,特點是細節(jié)生動傳神,更具有人的氣息,是書家的第一手資料,沒有經(jīng)過刀鋒的二次加工。
三、碑學、帖學在書法實踐中的探索與啟示
(一)書法實踐中對于碑學與帖學的態(tài)度
碑學與帖學對于書法學習者都是很重要的營養(yǎng)來源。歷史上,有的書家只重帖學,有的書家只重視碑學,觀點甚至針鋒相對。筆者認為,這些看法都是有問題的,不能只偏重任意一邊。所以,筆者贊同劉熙載的“碑帖兼容”觀點。如果過于偏重碑學,則顯得刻意、做作。對于書法學習者而言,不存在碑更好或者帖更好的問題,它們只是兩種學習素材,在歷史中推動了書法的發(fā)展。它們處于彼此共生、相互促進的狀態(tài)。元明清的書家大多學習碑刻,其墨跡又拓成碑刻,供大家學習。所以,碑與帖的關系如同鹽摻在水里一樣,是不能單拎出來的。
(二)碑帖兼容的探索——趙之謙的北碑書
歷史上有一些在書法實踐上探索碑帖兼容的書家,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趙之謙。
趙之謙,字撝叔,號悲庵。早年,其楷書、行書取法顏真卿,而篆書、隸書師法鄧石如,后來,他接受北碑理論,專攻北碑。他用北碑法寫篆隸,起收筆多側鋒,形態(tài)生動,大大豐富了篆隸的藝術表現(xiàn)力,并將漢隸與顏體相融通,外秀內遒,雅中含樸。同時,又用北碑法化生行書,書風古樸飄逸,獨樹一幟。其北碑書歷來爭議不斷。例如,康有為對其頗有微詞:“撝叔學北碑,亦自成家,但氣體靡弱。今天下多北碑,而盡為靡靡之音,則撝叔之罪也。”這是康有為對趙之謙北碑書的評價??涤袨檎J為,趙之謙的北碑書把北碑的雄強有力特點揮灑殆盡。筆者認為,趙之謙的北碑書確實不如前人那么有陽剛之氣。但它把北碑寫得溫雅而不失遒麗,能夠把碑帖較好地融合,已屬不易。康有為的言論也有偏頗。無論如何,趙之謙是較為成功的碑帖融合的探索者,他的北碑書開一代新風,為清末書風的轉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也是他對中國書法最大的貢獻。
(三)對書法學習者的一些啟示
對于書法學習者而言,實際上并沒有學碑比學帖好或者學帖比學碑好這樣的情況,因為執(zhí)死法者損天機,學碑或學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真實的情況是,碑與帖的選用取決于學習者當前的書法技藝進展情況,即當前書法學習者手上的慣性是什么、有哪些問題需要平衡或者處理。所以,碑帖選擇和取舍的著眼點在于學習者本身,而不在于學碑或者學帖到底哪個好。
針對碑與帖的營養(yǎng),人們可以做一個簡單分類。對于碑刻,重點取用它的整體概括性、字形結構、線條的穩(wěn)定性、字型輪廓及字間和行間的空間關系。啟功在《論書絕句》中有云:“學書別有觀碑法,透過刀鋒看筆鋒?!边@是說人們要透過刀鋒去體察其背后用筆規(guī)律。從審美來看,主要感受和表現(xiàn)金石氣,即偏“質”(質樸)的方面,這也是歷代書論家所講的“古意”的來源。
對于法帖墨跡,人們要重點學習用筆、細節(jié)、精度與豐富程度的提升、時間、速度、節(jié)奏、神采等問題,即能做到姜白石所講的“觀之若揮運之時”。從審美來看,主要感受和表現(xiàn)流麗的特點,即偏“文”(裝飾)的方面。兩者的平衡就是“文質彬彬”。
碑帖的學習是有次第的。首先,用碑刻建立整體概括的結構感覺,再進入墨跡的學習,去理解微妙的細節(jié),先實后虛,而后虛實相生??傊?,最終要達到蘇軾所說的“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
(青海民族大學藝術學院)
作者簡介:董月(1992—),女,山西陽泉人,碩士,研究方向: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