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學生學習高中語文最大的障礙就在于不會寫作文,寫不出好作文。關鍵原因就在于學生寫作渠道太窄,寫作素材太匱乏,對生活的觀察領悟還不夠。要引導學生學會寫文章,就要先引導他們拓寬習作的渠道,觀察、發(fā)現(xiàn)、尋覓生活,進而感受體驗生活。只有體驗生活,才能熱愛生活,才能有感而發(fā),寫出好文章。
【關鍵詞】高中作文;寫作;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06-0042-02
【本文著錄格式】李銳波.拓寬習作渠道,引來作文活水——論高中有效寫作訓練的落實點[J].課外語文,2020,19(06):42-43.
新課標提倡要發(fā)展、提倡學生綜合、全面的語文能力,增加了綜合性語文活動模塊。作文更需要這樣的拓展與延伸,可以說,生活有多廣,作文的天地就有多大。學生作為寫作的主體,一切靈感的迸發(fā)都從他們的腦中生成,所以學生自己拓寬寫作學習空間,開闊視野,獲得更豐富的生命體驗,是落實高中有效寫作訓練的法寶。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拓寬自己的習作渠道,落實有效的寫作訓練呢?我認為,主要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引導學生觀察體悟生活
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美好的,動人心弦的事物,關鍵在于要充分調動五官去感知它們、體味它們,并獲得心靈上的充實與觸動,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這樣才能有感而發(fā),寫出好文章。在調動五官時,首先要發(fā)揮的就是眼睛的作用。眼睛是溝通心靈和外界的窗戶,無論是絢麗迷人的晚霞,還是朝氣蓬勃的日出;無論是白雪皚皚的雪景,還是郁郁青蔥的森林,都需要眼睛去感受它們的美好。日常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多留心看一眼,你一定會捕捉到別人捕捉不到的素材。在看的同時,還要注意記錄,及時記錄下看到的東西,這樣寫作素材就多起來了。
五官中,鼻主要是呼吸的通道,但也是捕捉飄忽不定氣味的“大師”,如芳香四溢的桂花、令人發(fā)嘔的垃圾臭、清新自然的海風味等,電影《聞香識女人》就將鼻子這個感官運用得爐火純青。最后是身,即身體知覺,如感受到冬暖夏涼、感受到粗糙與光滑、感受到勞累與酸痛、感受到生硬與柔軟等。教師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運用這些直接的觀察工具,細心品味、善于發(fā)現(xiàn),在觀察中感受人體的奇妙、體驗觀察的樂趣。
學生觀察時,不能走馬觀花,東看看西摸摸,這樣的體驗創(chuàng)作不出好文章,只會誤導學生,導致寫作方法的凌亂、無序。只有多方面、多角度、全面地對事物進行觀察,并注重及時記錄,展開聯(lián)想,才可以在用詞、造句上“與眾不同”,甚至可以鼓勵學生加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比作被觀察者,或者想象的一個美好故事等。這樣就在教學中既向學生滲透仔細觀察的方法,又突出了寫作的技巧,只需稍加改變或換一個角度,文章就會截然不同,自然也避免了將語文課上成科學課的窘境。
二、帶領學生開展各種活動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文章要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那么,文章寫得好,前提一定是生活本身也要豐富多彩,充實有趣,這樣,寫作源泉的水才能源源不斷,永不枯竭。在教學中,充實學生生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組織開展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教師可以開展一些作文主題活動,來豐富語文教學。比如在父親節(jié)時,可以組織學生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信,或者親手制作一份小禮物,來表達自己對父母常年沒有說出口的愛意。再比如在世界環(huán)保日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出去撿拾垃圾,種植樹苗等。相信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會對所要描寫的主題有更深切的體驗、理解和感悟。
語文本身就是一門生活的學問,生活本身是變化無窮、多姿多彩的,那么,我們的語文作文教學也應該形式豐富。老師應該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可以調查、演講、競賽、讀書交流、演課本劇等等,可以走進自然,走進家鄉(xiāng),走進社區(qū),走進農(nóng)田,走進書本……多彩繽紛的活動是學生寫作的“養(yǎng)分”和源泉。
三、引導學生愛閱讀、多閱讀
閱讀對寫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好文章的鍛造不是一日之功,它離不開廣泛的閱讀與積累。閱讀并不是刻意讓學生追崇文章里的好詞好句,而是選擇適應各階段學生的讀物,選擇學生喜歡、感興趣,讀完有收獲的讀物,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自身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首先,要先培養(yǎng)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喜歡上閱讀。那么,這一階段選擇的讀物就應該是由學生自己選擇的讀物,或者是漫畫繪本,或者是流行小說,只要學生感興趣,就不應該太過苛責。要知道,不同的讀物,雖然作用不同,但作者的文字是具有一定功底,能給人帶來一定啟發(fā)的。興趣培養(yǎng)起來之后,就要推薦一些合適的書目給學生閱讀,最好是那些名家作品、文字富有美感、富有感染力的文章。有條件的學校和班級,還可以為學生開設專門的閱讀課,閱讀課的形式可以采用集體朗讀、個人美文誦讀、師生共同品鑒等形式,這樣,不知不覺,學生就被這些文字自身的強大感染力征服了,也會不知不覺渴望自己以這樣的方式來寫作,好的文章就這樣出來了。
除此之外,閱讀不僅僅指以語言文字來表現(xiàn)的書面材料,一些綜藝節(jié)目、電視劇、電影、話劇、時事新聞等也是開拓學生視野的閱讀渠道,多看看這些,學生的閱讀面會大大拓寬,寫作的素材也就多了。同時,閱讀也指讀社會生活的這本大書。社會本身就是一本浩瀚的書,只是生活并沒有像紙質書上寫得那么美好,不是所有的壞蛋都會被正義打敗,不是所有的弱者都有英雄來拯救,不是所有的幸福美滿都能簡簡單單。學生需要在閱讀這本“無字天書”時不斷累積生活經(jīng)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會明辨是非,做新時代優(yōu)秀的接班人。
四、營造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雖然這只是夸張了杠桿的作用,卻說明條件或者具體情境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應將印著油墨味的文字轉變?yōu)橐环畹膱鼍?。如“假如我是……”青少年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階段,同時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幻想,但對于具體寫些什么則思緒凌亂。這時,教師就應該發(fā)揮主體作用,可引導學生寫具體的事情,將學生斷斷續(xù)續(xù)的思想巧妙拼接在一起、鍛煉學生的語言流暢連貫性,這樣一篇文章就水到渠成了。學生一向以具體思維為基礎,只有將抽象的命題擴展為學生喜歡的具體情境,學生才會愿意寫,有材料可寫?!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只有給學生寫作的源泉之“米”,創(chuàng)設具體可為的情境,學生才有創(chuàng)作欲望,作文才會有血有肉。
總之,要想有效訓練學生的作文寫作,拓寬學生的寫作渠道,就要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上。留意生活中點滴的美好,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記錄生命中的妙趣橫生……這種體驗和感悟,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靈感寶庫。在寫作教學中,這種體驗和感悟必須要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啟發(fā)。所以,除了寫作技巧的教授,語文教師更應該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對生活、對生命的感觸,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好作文。
參考文獻
[1]韓昆.構建高中語文自主作文課堂的探索[J].中國新通信,2019.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楊翠玉.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教學建議[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1).
[4]黃偉.高中作文教學的百年回眸與檢討[J].德州學院學報,2006(2).
[5]王海霞.淺談如何做好高中語文的寫作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
[6]李先平.高中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
[7]郝玲君.高中作文有效教學指導策略和原則[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