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蓓,李 童
《青玉案·元夕》是76歲的臺灣流行音樂人陳彼得先生于2018年3月17日在中央電視臺綜藝節(jié)目《經典詠流傳》第六期演唱的一首原創(chuàng)作品。該作品得到廣大聽眾的熱烈好評,康震、王黎光、曾寶儀、庾澄慶四位鑒賞團成員一致被這首作品的獨特魅力打動。該作品依據辛棄疾的同名詩詞創(chuàng)作而成,陳彼得先生為兩段詞創(chuàng)作了相同的主歌曲調,并加入以“啦”為固定唱詞的副歌曲調,構成主歌+副歌的并列單二部曲式結構。同時,歌曲采用了小調式和搖滾樂相結合的音樂風格,在表現詩詞傷感的同時,更展現了寓于詩詞傷感深層的精神風貌。正如陳彼得先生在《經典詠流傳》第六期的舞臺上擲地有聲的回應:“因為我傷感,所以我要努力向上?!?/p>
相較于純器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依詞作樂有一個很明確目的,即將詞人寄托于詩詞中的情感用音樂語言合情合理地表現出來,使詩詞更容易被聽眾所接受并得以傳承。前蘇聯(lián)美學家莫伊謝伊·薩莫伊洛維奇·卡岡(M.C.KaraH,1921—2006)曾做過對于音樂聲音表達內容的論述,他認為音樂的聲音“能夠準確的體現和傳達以情感為主的信息”(1)張前、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年,第25頁。,這是音樂聲音的特殊性所在。而在唐宋時期,詩詞與音樂之間原本就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施議對先生在《詞與音樂關系研究》的緒論中講到:
唐宋時代,詞是一種與音樂相結合、可以歌唱的新興抒情詩體。詞為“聲學”,即“音樂文學”;音樂性是詞的突出的藝術特性之一。(2)施議對:《詞與音樂關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頁。
既然詞在唐宋時代是一種音樂文學,那么如今,我們在研究已經遺失了音樂性的詩詞時,如何才能挖掘出詩詞與音樂的契合點,進而創(chuàng)作出大眾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呢?根據筆者的研究發(fā)現,陳彼得先生創(chuàng)作的《青玉案·元夕》從情態(tài)回應、情感內涵、情境升華三方面為這首詞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美感。
情態(tài),即在情感與情緒體驗中所包含的“心理活動的形式特征”。如高漲、低落、強烈、平和、緊張、松弛等。(3)周海宏:《音樂與其表現的世界:對音樂音響與其表現對象之間關系的心理學與美學研究》,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第44頁。周海宏先生在《音樂與其表現的世界:對音樂音響與其表現對象之間關系的心理學與美學研究》中講到:“情態(tài)的興奮性與抑制性決定了不同的表達途徑都有著相同的狀態(tài)。不是由于音樂音調模仿了語言音調,才獲得了表情性,而是由于當二者在表達同一種情態(tài)時,必然在音調上存在著相似性?!?4)周海宏:《音樂與其表現的世界:對音樂音響與其表現對象之間關系的心理學與美學研究》,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第54頁。據此,筆者將著名主持人李修平女士朗誦的《青玉案·元夕》與陳彼得先生創(chuàng)作的音樂加以對比,發(fā)現二者在音高變化、節(jié)奏感及重音變化三方面有眾多相似之處。
首先,演唱版音高曲線與朗誦版音高曲線有眾多相似之處。如圖1—4所示,“花千樹”“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玉壺光轉”“黃金縷”“千百度”“燈火闌珊處”幾處的曲線變化完全契合,這表明音樂與語言在表現同一情態(tài)時在音高變化上存在相似性。
圖1
圖2
圖3
圖4
其次,二者節(jié)奏感高度契合。如譜例1所示,加粗字處于音樂的強拍上,加點字處于朗讀時的重音位置,二者基本契合;“/”及其他句逗表示朗讀時的停頓,與音樂的節(jié)拍、頓挫感基本相似。以“東風夜放花千樹”為例,朗誦時重音落在“花”字上,而“花”字正處于音樂的強拍;朗誦該句時需在“花”字前做短暫的停頓,而音樂中劃分強弱的小節(jié)線也在此處,二者完全契合。
譜例1
最后,陳彼得先生在創(chuàng)作音樂時顯然沒有完全按照詩詞的結構去處理,而是讓詩詞走進音樂,符合音樂的規(guī)律。在唐宋時期,詞樂關系的基本情況也是如此,“音樂處于支配和主導的地位,文詞處于從屬、服從的地位”(5)田玉琪:《詞調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頁。。以“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兩句為例:朗誦中,這兩句是整個詩詞情緒的高點;在音樂中,樂曲采用了小切分+附點二分音符的節(jié)奏型,小切分使“鳳簫聲動”和“驀然回首”兩句在銜接之前詞句的同時更顯得緊張興奮,附點二分音符則延展了詞句的意蘊。同時在“玉壺光轉”和“那人卻在”兩句,樂曲采用了大跨度跳進的行進方式,音樂首先從之前的詞句八度下行跳進進入本句,再在本句的情緒升高處采用九度上行跳進,從而增強了詞句情緒的張力。對于本句的最后一個字,樂曲采用在高音D、F、E三個音上延續(xù),在延展詞句意蘊的同時,也彰顯出音樂獨特的韻律(見譜例1)。
可見陳彼得先生在創(chuàng)作中顯然帶有細致的思考。他以詩詞與音樂在情態(tài)表現上的相同狀態(tài)為契合點,遵循詩詞結構,同時融詩詞于音樂當中,用音樂傳達詩情,彰顯音樂的魅力。
《樂記·樂本篇》開篇講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6)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第270頁。如果用這段話來描述依詞作樂,那就是創(chuàng)作者通過品讀詩詞,被其中所蘊含的情感打動,之后運用理性的音樂思維將這份情感轉化為音樂要素,各種音樂要素相互交織、融匯形成系統(tǒng)的音樂語言,最后通過表演者呈現給聽眾。
以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為例,上闕極盡華麗地描寫了元夕佳節(jié)的宏大場景:繁多的花燈如同千樹開花,漫天的煙花如同繁星墜落,豪華的馬車留下滿路芳香,蕭聲在飄蕩,明月在輾轉,魚龍彩燈舞動了一夜。下闋由宏到微,由景及人:盛裝麗飾的觀燈女子,笑語盈盈,芳香四溢,從人群中飄然而過。之后一句道出全詩的主旨,“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整首詩詞中,作者不僅描繪了自己看到的畫面,而且還描繪了自己聽到的、聞到的事物,詩詞中不僅有“花千樹”“星如雨”的視覺感受,也有“鳳簫生動”“笑語盈盈”的聽覺感受,更有“香滿路”“暗香去”的嗅覺感受,這種熱鬧非凡的多重感官體驗傳遞給讀者一種歡愉的“美感”。但當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他出現時,這種歡愉的美感被打破。燈火闌珊處的他與之前的觀燈女子形成對比,一個熱鬧、喧嘩,一個冷靜、孤寂,(7)施議對:《辛棄疾詞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38頁。詩詞從熱鬧非凡的外物描繪轉為孤寂、傷感的內心刻畫,之前的熱鬧非凡只為反襯此刻的孤寂、傷感,這是全詩的主旨,也正是作者此刻的心境。那么,陳彼得先生創(chuàng)作的《青玉案·元夕》,是如何體現詩中的孤寂、傷感呢?
在音樂中表現哀傷、悲痛的作品均以低音區(qū)及下行進行為基調。在這種基調上,上行音往往是一個大跳匆匆而過,接著強調持續(xù)的下行進行,而且其大跳常常不是自低音上跳,而是處理為另一個分句或分組的音型從高音開始下行。(8)周海宏:《音樂與其表現的世界:對音樂音響與其表現對象之間關系的心理學與美學研究》,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第55頁。
如譜例1所示,在陳彼得先生的這首作品中,主旋律一開始就采用了主和弦的下行分解音,之后是上行的短暫大跳與下行的二、三度級進交替。音樂為a小調,開始的主和弦下行分解音明確了旋律憂郁的色調,同時,旋律中廣泛采用的二、三度下行級進張力較小、協(xié)和度較低。根據下行使人感覺抑制、聽覺緊張度與情態(tài)緊張度共振的聯(lián)覺規(guī)律以及小調主和弦的憂郁性色調,我們可以明確,陳彼得先生的音樂在整體上呈現出一種“悲”的情緒,很好地表達了詩詞主旨的傷感。再從音樂表情元素的角度作進一步分析,譜例中共標注出六個上行大跳,分別是兩個小七度、一個純八度、一個減五度、一個小九度、一個小六度,以及密集出現的下行二、三度級進,這些音程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現出蘊含痛苦的情感。小七度表達一種溫和的傷感,當用在小三和弦上時,小七度有著更加憂郁的性格,(9)戴里克·柯克:《音樂語言》,茅于潤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第94頁。而譜例中的兩個小七度正好分別位于屬音和主音的小三和弦上;小六度表現一種積極的痛苦,小二度則表現一種絕望的痛苦,(10)戴里克·柯克:《音樂語言》,茅于潤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第99頁。譜例中小九度大跳之后以小六度大跳結束主歌部分,痛苦感從絕望轉向積極,與副歌開始情感中立的屬音相連接。同時,在密集出現的下行二三度音程中,小三度占據了很大的分量,它是自然的大三度的“壓抑”,(11)戴里克·柯克:《音樂語言》,茅于潤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第112頁。大二度和小二度出現頻率相仿,前者情感中立,后者象征一種萎靡的痛苦,(12)戴里克·柯克:《音樂語言》,茅于潤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第112頁。用以緩和像小七度、小六度等具有張力性的痛苦;減五度象征一種積極的渴望,(13)戴里克·柯克:《音樂語言》,茅于潤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第113頁。與小六度都用于意義不斷變化的上下文中,從譜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二者均出現在兩個樂句最后一個上行大跳的位置,減五度之后出現的是情緒逐漸上升的主歌的第二個句子,小六度之后出現的是整首歌曲情緒的至高點副歌部分。因此,從音樂表情元素的角度來看,整首作品將詩詞主旨的傷感表現的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問題在于,當我們聆聽陳彼得先生的這首作品時,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悲”的情緒,而是夾雜著更多豪邁、大氣或奔放的感受,這樣的情緒感受與表達傷感的詩詞主旨并不相符,那我們是否可以斷定陳彼得先生的創(chuàng)作沒有合情合理的表達出辛棄疾這首詞作的情感內容?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將這兩種較為明顯的感受相結合,筆者認為,陳彼得先生為我們塑造的是一個悲從中來的英雄形象,即從宏觀看微觀,從大我看小我,從辛棄疾看《青玉案·元夕》,進而展現一種悲中豪情的精神境界。
辛棄疾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詞人,據現有記載表明,其留存詞作達629首,因詞作多顯英雄氣概而被后人將其與蘇軾并稱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肖鵬先生在《宋詞通史》中講到:
辛棄疾是詞壇上的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充滿了睥睨群雄的霸氣。他的詞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曲子詞中英雄體的時代。(14)肖鵬:《宋詞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第658頁。
而對于《青玉案·元夕》這首婉約詞,近代以來,理解各異?;蛞詾檫@是說成就大事業(yè)、大學問之境界問題(王國維《人間詞話》);或以為這是說不與世俗合流、獨來獨往之品格問題(蔡義江、蔡國黃《稼軒長短句編年》);或以為這是說艷情,實在是一首道道地地的艷詞(常國武《辛稼軒詞集導讀》)等等。(15)施議對:《辛棄疾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36頁。從陳彼得先生的《青玉案·元夕》給予我們的感受出發(fā),顯而易見,這首音樂作品展現的正是王國維所言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之境界問題及辛棄疾的英雄形象。
“英雄形象”是音樂中常見的“形象”,實際上音樂中的“英雄”作為一個視覺“形象”,是人們頭腦中幻想出來的,而這一概念本身其實是指具有某種精神特征的人格類型。(16)周海宏:《音樂與其表現的世界:對音樂音響與其表現對象之間關系的心理學與美學研究》,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第183頁。那作為人格類型的英雄形象,在陳彼得先生的音樂中是何以體現的呢?
首先,從整體的音樂風格來看,陳彼得先生在其創(chuàng)作中采用了搖滾的音樂風格,音樂由一段從單薄到逐漸豐厚的引子引入后,以強烈的音響、鏗鏘有力的節(jié)拍、激昂的旋律及豐富的配器,對作品所要表達的豪邁的英雄形象作了直觀性的呈現。其次,整個作品的旋律線條都處于中高音區(qū),根據音樂實踐的經驗,認為音樂的情緒特征是由調式決定的,即認為大調是明朗的,小調是憂郁的。其實,音高是影響音樂表現的更重要的原因。(17)張前:《音樂美學教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第106頁。因此,音樂雖然采用了小調性,但音區(qū)的高度使得小調性特有的憂郁性有所降低,同時,根據音高與視覺亮度之間的聯(lián)覺,音樂較多的在高音區(qū)呈現反而為小調性的憂郁增添了一層明朗的色彩。再次,音樂中廣泛采用了九度、八度、七度、五度等大跨度的上行跳進,這一手法賦予了音樂極大的張力,根據上行音程使人產生興奮性情態(tài)的體驗,二者的結合使人產生一種亢奮感。同時,每一個大跨度音程上行跳進之后,緊隨的是下行的二、三度級進,二者共同占用大約二到四拍的時值,之前的亢奮感在隨后的瞬間得到釋放,這樣一張一弛的快速變化使得整個作品動感十足。整首作品的情緒是傷感的,但態(tài)度是積極向上的,這得益于搖滾的音樂風格、較高的音區(qū)、大量具有張力的大跨度跳進以及快速更替的律動。結合上文指出的音樂中所蘊含的“悲”情,一個悲從中來的英雄形象便活躍于我們的聽覺感受之中。
此外,該作品的另一大亮點就是作品的副歌部分。從文詞方面來看,副歌部分沒有增添新的語義,而是采用襯詞“啦”作唱詞,這就保證了詩詞原本詞義的完整性。在音樂方面,我們明顯感受到副歌部分加入了小號,其金屬般的音色及穿透力,使得音樂對于英雄形象的塑造更為豐滿。再從副歌的整體來看,其音樂相比主歌呈現出更多的豐富性,這些豐富性主要體現在配器上,同時有一種歡快的情緒彌漫其中,這是因為旋律的上下行采用了以四度到六度的跳進為主的音程進行,與主歌相比張馳度、緊張度減弱,協(xié)和度上升。此外,拋開情感中立的正常的四、五度音程,副歌部分頻繁出現小六度與減五度,小六度表現積極的痛苦,減五度表現積極的渴望,(18)戴里克·柯克:《音樂語言》,茅于潤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第113頁。加之小切分節(jié)奏型的頻繁使用及襯詞“啦”的輔助,聽眾便感受到一種積極活躍的情緒體驗(見譜例2)。對比主歌與副歌使用的節(jié)奏型我們可以發(fā)現,小切分在主歌只使用了兩次,而在副歌頻繁使用,這正是在音高不變的基礎上,利用特殊節(jié)奏型提升音樂情緒的有效手段。
譜例2
任何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都帶有一定的表現目,正如蔡仲德先生在對《樂記·樂象篇》的論述中講到:
任何藝術立象都是為了盡意,故任何藝術之“象”都是有意之“象”,都是“意象”。(19)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第342頁。
王國維先生曾在《人間詞話》中將“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句評為古今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的三種境界之一,陳彼得先生則通過對詩詞情態(tài)、情感、情境三方面的塑造,呈現出寄于詩詞傷感中的豪情壯志?!端嚭怵^詞選》中有句梁啟超對《青玉案·元夕》的評論“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梁啟超一語道破,《青玉案·元夕》表面在寫男女之情,實則表達了政治上的落魄與無奈。在陳彼得先生的音樂中,辛棄疾的“自憐幽獨”無傷大雅,最可貴的是那份不隨波逐流的高貴品格,仍值得當代人去稱頌。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音樂明顯將詩詞所要表達的傷感放在了附屬地位,其最終的審美訴求是通過整合旋律、節(jié)奏、調式調性、搖滾風格等元素,展現一位滿懷壯志豪情的英雄。
杜夫海納說:“美的對象首先刺激起感性,使它陶醉?!?20)杜夫海納:《美學與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20頁。但是這個感性世界,不同于外界存在的感性世界,因為它是帶有情感性質的感性世界,是有意蘊的世界。(21)葉朗:《美在意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63頁。而《青玉案·元夕》的悲中豪情,正是多重音樂元素與詩詞的傷感相結合才得以展現的意蘊世界。此外,歌曲的副歌部分可以視為對詩詞情感的擴充和引申。辛棄疾一生沉浸于恢復中原的宏大謀略中卻未能如愿,而陳彼得先生則用當代的音樂語言向辛棄疾回饋以崇高的敬意,并向辛棄疾展示了當今祖國欣欣向榮的精神面貌。同時,身為臺灣藝人的陳彼得先生,將自身那份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深切情感也一并寄托于《青玉案·元夕》之中。十幾年來,他深深扎根于中國傳統(tǒng)的古詩詞文化當中,在感受中國古典詩詞魅力的同時,為古典詩詞譜曲一百多首,堪稱當代青年人的楷模,值得我們學習與稱頌。這是家國情懷在不同歷史節(jié)點上的相逢,是詩詞與音樂攜手奏響的華美樂章,更是對文化自信時代強音的鏗鏘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