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輝 周敏迎 林洪杰
TANG Hui,ZHOU Min-Ying,LIN Hong-jie
在科舉取士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文人階層一直占據(jù)著備受尊崇的社會地位,私家園林也成為文人階層生活情趣、文化審美與身份地位得以體現(xiàn)的場所。明清之際造園活躍程度更勝往昔,形成了江南私家園林與嶺南私家園林兩大相鼎峙的地方園林風格。其中,書房與園林緊密結合,不僅僅是文人怡情翰墨、醉意詩書、脫憂忘俗的清齋雅室,更是自身文化資本得以彰顯的最佳載體。
書房作為私家園林重要組成部分,其意不在“書”,而更在于“房”—室內外的環(huán)境和氛圍,重在空間意境的營造[1]。明代江南文豪文震亨所撰《長物志》載:“吾儕縱不能棲巖止谷,追綺園之蹤,而混跡廛市,要須門庭雅潔,室廬清靚,亭臺具曠士之懷,齋閣(書房)有幽人之致”[2]。清代李漁《閑情偶寄》又道:“書房之壁,最宜瀟灑。欲其瀟灑,切忌油漆。油漆二物,俗物也,前人不得已而用之,非好為是沾沾者”[3]。兩者都認同書房空間營造中所追求的“質樸、清幽”的文人品味。
隨著清代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新興商人階層也紛紛效仿文人階層興建園林,并高度重視書房空間打造,以實現(xiàn)外界對其兼為文人身份的認同。如1844年法國公使拉萼尼等人受廣州行商潘仕成之邀,參觀其宅園,同行隨員記錄了園內書房情況:“若不是這些形狀奇怪的家具、物品的奇特擺放,繪畫上陌生的文字,以及書籍的古怪排列,我們還以為突然走進了本國一位藏書家或者古玩家的房間?!块g的窗戶面向一個小庭院而開,院子里柳樹優(yōu)雅的垂姿幾乎伸進了這位學者的房間里?!耸顺稍诟T如我們一樣的鑒賞家打交道的過程中越來越激動,過分的自豪感使得他決定單獨抽出一天向我們顯示所有的寶貝”[4]。由此可以看出,無論在文人階層或是商人階層心中,書房都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園林中書房空間也成為理解不同地域園主造園意圖、審美意趣的重要切入點。
縱觀嶺南與江南傳統(tǒng)私家園林的相關研究,在對兩者的比較上已取得較豐厚的成果。研究主要關注兩者審美文化共性特征,以及因地理氣候、空間思維模式、社會政治條件等差異而呈現(xiàn)的風格相異的造園特色[5~7]。研究方法多采用文獻考證、實地測繪、圖解分析等手段,偏于對園林進行定性評價,缺乏定量化研究。園林中各局部空間在整體布局中有著自身的邏輯關系,其視線與路線的安排可使其有限的空間給人豐富的空間體驗和審美感受。如何對特定園林空間中的主觀性體驗進行定量化分析,是中國傳統(tǒng)園林研究中新的重要課題。
空間句法作為一種以幾何拓撲學為基礎的理論和方法,借助空間認知的基本規(guī)律,對空間構形加以定量描述,并能借此發(fā)現(xiàn)其空間結構特征及其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系[8]。近年來空間句法從最初的城市空間定量分析逐步應用到傳統(tǒng)園林空間研究,其適應性也得以驗證[9~10]。本文在對嶺南與江南傳統(tǒng)私家園林書房空間展開文獻考證與實地調研基礎上,借助空間句法的研究手段,運用UCL Depth Map 空間句法分析軟件,得以定量化綜合分析兩地書房空間特征,從而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兩地園林風格差異的成因。
考慮兩地園林的代表性、規(guī)模大小、書房空間保存程度及獨立性等因素,選取順德清暉園的惜陰書屋、佛山梁園(群星草堂)的日盛書屋、番禺余蔭山房的臨池別館3處作為嶺南傳統(tǒng)私家園林書房空間的研究對象;而江南私家園林則選擇蘇州網師園的殿春簃、五峰書屋,留園的還我讀書處、汲古得綆處,及藝圃的芹廬、馎饦齋3 個園中6 處書房空間作為研究對象(圖1)。
圖1 研究對象中各園書房分布示意圖
表1 兩地書房空間選址及要素比較
江南園林中的網師園、留園、藝圃均建于蘇州城內,園林歷史悠久。網師園始建于南宋,留園、藝圃均為明代初建,經歷了多個園主的更替,目前主要表現(xiàn)為明清造園風格。嶺南私家園林清暉園、梁園、余蔭山房均為清末修建,園主具文人與商人雙重身份,受地理氣候、社會人文環(huán)境等多重因素影響形成特有的造園風格,但本質上與江南園林具有同根同源的審美文化共性特征。兩地園林在書房空間營造上如前文所述,同樣追尋“質樸、清幽”的室內外環(huán)境營造,外部庭院中點綴山石、花木,多選用松Pinusspp.、 竹Bambusaspp. 等“比德賞頌型”植物以抒文人情懷;書房建筑裝飾紋樣多選用萬字紋、冰裂紋等抽象樣式,以及松、竹、梅花Prunus mume、海棠Malus spectabilis等象征文人品質的經典圖案樣式;室內運用園主本人或名士書寫的匾額楹聯(lián)提升書房空間文化氛圍和彰顯園主文人身份。但同時兩地書房在選址及空間各要素的表達上又呈現(xiàn)一定差異(表1)。按照以上造園要素等客觀信息的比較,書房空間在全園中的通達與視覺主觀空間感受較難把握,嘗試通過空間句法量化對比分析,則可使兩地書房空間特征得以直觀反映。
首先,以前人測繪的6 處園林平面圖為基礎,經實地調研,測量修正。再利用Autodesk CAD 軟件繪制各園的可行層和可視層平面圖,導出為DXF 格式。其中,可行層繪制時需表明人可穿行到達的所有區(qū)域,包括內部建筑空間及外部游賞空間,具體需繪制出建筑墻體、假山石、大樹(樹干)、綠化種植等阻礙人行走路線的實體。可視層繪制時以160 cm(成人平均視線高度)作為基準高度,確定可視范圍。可遮擋視線要素主要考慮高于160 cm 的墻體、假山、亭與廊的柱體、植物等實體,但空隙大、不造成視線遮擋的植物,以及門窗、洞口等要素被排除在外。
其次,將6 處園林的DXF 文件導入UCL Depth Map 軟件中,設置方格網對分析區(qū)域進行覆蓋。根據(jù)一般人流量大小設置方格網邊長為 500~800 mm,再通過凸狀分析法分別生成6 園的可行層和可視層的整合度的量化分析圖。分析圖中采用紅色至藍色的漸變色譜表示整合度數(shù)值由大至小的變化,紅色集中表示該區(qū)域整合度高,藍色集中表示該區(qū)域的整合度低。該整合度代表一個空間與局部空間或整體空間的關系,可反映空間中視線的聚集程度(可視性)和步行的可達程度(可達性)。
最后,根據(jù)分析圖中的顏色變化及參數(shù)值,清晰了解各園中書房空間與其他空間的相互關系,繼而對各園書房空間特征加以比較。
從可視層整合度分析圖(圖2)中可知,嶺南三園中都有較大范圍的視線聚集區(qū)域,且都位于中部庭院和水面處。其中,梁園日盛書屋前空間暖色占比最大,呈現(xiàn)出高整合度,明顯位于視線聚焦之處,故最能吸引游人前往。余蔭山房中以浣紅跨綠橋為中心的水面部分呈現(xiàn)出較高的整合度,其中浣紅跨綠橋與玲瓏水榭構成橫向軸線,兩處建筑也成全園可視性最高之處;臨池別館與深柳堂隔池相望,互成對景,構成縱向軸線,兩處可視性次之。清暉園可視層分析圖中,北部的水面及惜陰書屋、真硯齋外部空間整合度明顯高于園中其他區(qū)域,視線吸引力強。其中惜陰書屋與水池對岸的主要建筑澄漪亭、碧溪草堂互為對景,于此可以盡賞整合度最高的水池北岸景觀,故書屋外部開敞空間成為全園最佳觀景之處。
圖2 嶺南私家園林可視層整合度分析圖
圖3 嶺南私家園林可行層整合度分析圖
在可行層分析(圖3)中,梁園東北側入口到主體建筑前檐廊部分呈現(xiàn)出較高的整合度,中部庭園次之,但根據(jù)顏色變化,日盛書屋的可達性仍高于中部庭園其他區(qū)域。余蔭山房除了作為連接園子南北部的最主要通行空間浣紅跨綠橋外,深柳堂及臨池別館前的檐廊步道也為全園可達性較高區(qū)域,而以浣紅跨綠橋為界的東部園區(qū)則可行層整合度相對較低,說明深柳堂與臨池別館區(qū)域構成全園最主要游覽空間。清暉園則顯示出“筆生花館前院空間—竹苑圓門—船廳”這一軸線暖色調最深,證實其為連接全園最主要的東西通道;在通道末端通往全園核心水景區(qū)的惜陰書屋與真硯齋外部空間暖色調次之,說明也具有較強可達性。
從可視層整合度分析圖(圖4)顏色色調變化來看,3 處江南私家園林書房空間部分都偏向冷色調,可視性較弱。其中,分別位于留園中部主要廳堂五峰仙館西側和東北側的還我讀書處和汲古得綆處2 處書房空間整合度明顯低于周邊區(qū)域,各自都擁有相對獨立封閉、自成天地的小院,清幽寧靜,以供苦讀。藝圃可視層分析呈現(xiàn)出中部水景區(qū)明顯高于周邊區(qū)域的特征,芹廬、馎饦齋兩處書房空間可視性較低。網師園與藝圃相似,中部水景區(qū)呈現(xiàn)出高整合度,為視線聚集處,但殿春簃與五峰書屋同樣呈現(xiàn)出較低的整合度,私密性較強。
在江南3 園可行層分析(圖5)中,留園以五峰仙館為主體的中部園區(qū)整合度最高,西側的“還我讀書處”雖視線較封閉,但可達性仍較強,而東北角的汲古得綆處可達性較弱。藝圃兩處書房空間芹廬、馎饦齋均表現(xiàn)出低整合度。其中,從園門到芹廬,除了需先穿過曲折的東南入口及南部山林區(qū)外,還需要經過兩處洞門,盡顯“曲徑通幽”之意;馎饦齋更是遠離中心開闊園區(qū),位于東北角一處隱蔽庭院中,可達性較弱。網師園中,包括五峰書屋在內的毗鄰中心水面的東北部空間均呈現(xiàn)出較高的整合度,而西北角的殿春簃小院相對東部園區(qū)則呈現(xiàn)出較低的整合度,可達性因墻體分隔明顯較弱。
圖4 江南私家園林可視層整合度分析圖
圖5 江南私家園林可行層整合度分析圖
兩地6 園各書房空間的可視層與可行層整合度參數(shù)數(shù)據(jù)的比較,可以直觀地反映兩地園林和書房空間特征(表2)。從各園可視層與可行層平均整合度來看,除余蔭山房可行層整合度略低于藝圃外,嶺南私家園林各園的可視性與可達性均明顯高于江南私家園林。
表2 兩地園林書房空間可視層與可行層整合度比較
進一步結合表2 數(shù)據(jù)對各書房空間的可視性與可達性進行排序分析(表3),可知嶺南私家園林中的惜陰書屋、日盛書屋、臨池別館的可視性與可達性位列前三,平均整合度數(shù)值明顯超過江南私家園林各書房空間。此外,嶺南私家園林書房空間無論是在可行層還是在可視層平均整合度上均高于全園平均水平,而江南私家園林書房空間的則接近或小于所在園林的平均值,說明嶺南私家園林中書房空間的視線開敞程度與步行可達性不僅高于江南私家園林,而且在所在園中也占據(jù)交通便利和視線聚集的重要位置。
書房空間是嶺南與江南私家園林中必不可少部分。以留園、藝圃、網師園為代表的江南私家園林中設有多處書房,且常布置在偏離主園區(qū)、可達性較弱的位置,同時書房常通過墻體、植物、山石等要素圍合,形成相對封閉、獨立的小院,導致可視性弱于園中其他部分。其與明代計成《園冶》中“書房之基,立于園林者,無拘內外,擇偏僻處,隨便通園,令游人莫知有此”[11]的書房選址原則相吻合。
以清暉園、梁園、余蔭山房為代表的嶺南私家園林在園林可視層與可行層平均整合度上大多高于江南園林,反映出其 “暢朗明快、通透簡潔”的空間特征。同時,書房空間相對江南園林具有較高的可視性和可達性,這與其書房空間設置在園中核心位置有關。梁園日盛書屋與北側建筑群相分離,單獨設置在3 處風格不同庭園交匯處—北側奇石點綴、花木掩映的石庭,西側亭橋繞池的水庭與南側拾階而上的山庭,三面美景盡收其中。且跨入入園月洞門,日盛書屋便成為左側石庭中視線焦點,為庭園中第一處映入眼簾的主要建筑。清暉園中,經東南端原門廳入園,隔矩形水池向斜對角望去,惜陰書屋與船廳成為首先映入眼簾之景。同時,惜陰書屋也與水池南岸澄漪亭和主要廳堂建筑碧溪草堂互為對景,其前方留出開敞小院,將水池西岸凸出水面的六角亭、碧溪草堂及澄漪亭這組由近及遠的畫卷收納于眼底,顯示出惜陰書屋在全園中的重要地位。余蔭山房中,從南部門廳入園后所設置的第一處建筑即為臨池別館,其與北面最重要的接待建筑深柳堂隔池相望,與此組成控制全園布局的南北縱向軸線(圖6)。
表3 兩地園林書房空間屬性排序
圖6 嶺南私家園林書房位置分析圖
以上兩地書房空間特征差異,其緣由大致有如下3 個方面: 一是嶺南作為“得風氣之先”的沿海地區(qū),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深受西方常以建筑為中心布局的影響,同時受限于場地面積,園林空間布局緊湊,書房建筑常與其他重要建筑呈軸線布置,構成規(guī)整的幾何形態(tài)庭園空間;二是受炎熱氣候影響,書房空間沒有如江南園林般設置墻體等要素圍合,而是臨近水面,互相陰蔽,以利于通風降溫;三是如前文關于潘仕成的書房描述,嶺南私家園林園主往往兼具士商合一的雙重身份,為提升自身社會地位,突顯書房空間在園中核心位置,以作為表征其文人身份的最有力符號。式呈現(xiàn)兩地書房空間特征。研究結果表明嶺南私家園林書房空間在園中的可視性和可達性均明顯高于江南私家園林,與江南私家園林中書房位置偏僻、私密的特征有較大差異,更突顯其在園中位置的重要性和通透性。
此研究也進一步證明空間句法在傳統(tǒng)園林研究中的適用性,可為復雜園林空間建構分析提供更為科學的定量化分析方法,與文獻考證和圖解分析等傳統(tǒng)手段相綜合,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挖掘傳統(tǒng)園林的造園意圖和內在的生活形態(tài),為風景園林遺產的保護和發(fā)展提供扎實的基礎理論與定量分析手法。
本文基于UCL Depthmap軟件,從可視層和可行層整合度兩方面對江南與嶺南兩地私家園林書房空間進行對比分析,以直觀的可視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