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瑤瑤,肖庚生,許 琴
(南華大學 語言文學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逐漸適應了及時、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蓬勃發(fā)展的網絡文化隨之崛起。除了傳統(tǒng)的報紙、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也成為最受歡迎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交流平臺。作為網絡語言和網絡文化的一部分,網絡流行語的產生和發(fā)展備受關注,并隨著互聯(lián)網的力量迅速傳播,網絡流行語隨之出現(xiàn)。網絡流行語是一種詞匯現(xiàn)象,通常反映了某一時期人們關注的事物和現(xiàn)象[1](鄧飛,2010:151)。熱門話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通常來自新聞事件或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們通常以簡潔的短語呈現(xiàn),使人們能夠記住和理解更為深刻的關鍵信息,這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網絡文化現(xiàn)象。因此,許多網絡口號逐漸從互聯(lián)網傳播到現(xiàn)實社會,它在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這些流行語通常與中國特色和文化有關。因此,如何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翻譯網絡流行語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其背后的隱喻文化值得探究。
在現(xiàn)代漢語中,我們使用的詞匯主要是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稱為基本詞匯,另一部分稱為一般詞匯?;驹~匯,就是指詞的相對穩(wěn)定性,這些詞經常被人們使用,這是現(xiàn)代詞匯的主要構成部分。一般詞匯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它們不斷地發(fā)展演變,具有動態(tài)化的特點。歷史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時代的車輪會催生新的詞義,為語言的發(fā)展打上時代的烙印[2]。根據(jù)語言學上的分類,流行網絡新詞作為網絡語言,應屬于一般詞匯。這些詞都屬于所謂的“時髦詞”。時髦詞不同于俚語,有些俚語可能會曇花一現(xiàn),時過境遷就不再使用,而時髦詞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其中不少詞可能會作為舊詞新義收錄 在詞典中[3]。不同的語言各有其特點和形式,在詞匯、語法、慣用法、表達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處,也有相異之處[4]。因為文化和交際密不可分,所以,翻譯作為一種跨文化交際的形式,不僅是語言符號的轉換,也是不同文化模式的轉換。文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及網絡新詞的“不規(guī)范性”,對網絡流行語的翻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也使網絡流行語的使用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網絡流行語主要源于社交話題,無論是熱點時事還是冷門話題都有一定的關系。語言是溝通的主要媒介,也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詞匯與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密切相關。這些熱門詞匯往往反映出新的想法和新鮮事物。網絡流行語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就像一面鏡子,直接反映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變化。為什么網絡流行語會在互聯(lián)網上如此受歡迎?其原因主要在于,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對社會活動的認識不斷得到加強,它是政治生活參與和社會熱點關注的具體表現(xiàn)。網絡流行語不是來自互聯(lián)網,而是來自現(xiàn)實社會,網絡流行語在互聯(lián)網上比現(xiàn)實社會更為普遍?,F(xiàn)代社會已經出現(xiàn)了這種的原因如下:對物質的不斷需求,并尋求更高的精神層次;網絡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技術支持;一些現(xiàn)象外觀直接觸發(fā)了人們創(chuàng)建網絡流行語的想法。此外,網絡流行語呈現(xiàn)了當今的社會意識和文化,但它是現(xiàn)代社會的直接表現(xiàn)和公共心理學的共同追求,這是人們全面學習和認識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方面。有社會表現(xiàn),并且會有流行語的表達。這個社會引發(fā)了網絡流行語的發(fā)生?;ヂ?lián)網只是網絡流行語的載體,但網絡流行語是文化和現(xiàn)象的載體。網絡流行語的傳播、流行以及使用實際上構成了人們生活文化的一種形式。
網絡流行語,其主要只是娛樂自己的用戶最初用于個人,之后才慢慢變成為社會所使用的一種全新的話語形式。網絡流行語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們的生產多樣化和發(fā)展符合人們的需求。它們具有自己的特征,使它們易于傳播和記憶。通過大量不同的網絡流行語,人們基本上可以掌握社交生活的脈絡以及交際技巧。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文化產生的新方式,它具有以下特點。
1.及時性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像其他流行的東西一樣,大多數(shù)網絡流行語在一定時間內經常被使用。網絡流行語作為特定時期的產物,反映了公共心理和社會發(fā)展的寫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新鮮感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相對而言,新詞與舊詞形成鮮明對比。從時間的角度來看,流行語不是絕對的。網絡流行語在使用后被人們所接受,且及時性特征會保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例如,“不作不死”(no zuo no die);“且行且珍惜”(It is to be cherished);“啤酒和炸雞”(fried chicken and beer)[6](陸香,2013:161)。
2.創(chuàng)造性
網絡流行語在它出現(xiàn)之初就很受歡迎,其言語的呈現(xiàn)往往帶給人一種特別好奇的感覺。即使是人們熟悉的單詞或短語,其原始含義或性質也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另外一個新單詞,包括縮寫詞、外來詞、方言、同音詞等等。這些變化反映了現(xiàn)代人不斷追求創(chuàng)新的精神。如“高大上”(High-end);“有木有”(Yes or No);“A4腰”(A4 waist);“逆襲”(counter-attack)[7](田丹丹,2015:139)。
3.文化性
網絡流行語反映了人類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換句話說,它是經濟和文化的當代輪廓,如“甄嬛體”(Zhen Huan body);“元芳,你怎么看?”(Yuan Fang, 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是來自著名的戲劇演員狄仁杰,這位神秘的偵探問他服務員的想法[8](劉佩斯,2013:294);“打老虎”(strike tigers)。這些詞將動作的主體及其相關的文化背景聯(lián)系到了一起,形成了獨特風格的網絡流行語。此外,一些網絡流行語也暴露了當代社會交流中詞匯的濫用,反映了網民的社會和道德敏感性以及他們對人們生活的熱門事件的關注。也就是說,網絡流行語以幽默的方式譏諷某些社會現(xiàn)象。如:“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二胎政策”(Two-Child policy);“高鐵體”(high-speed rail body); “第一夫人效應”(The first lady effect)等等。
4.娛樂性
如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比如,快速的生活步伐以及繁雜的工作。為了釋放壓力,許多網民在互聯(lián)網上沖浪,各種文字和標記成為互聯(lián)網上的通信媒介。幽默的網絡語言和表達滿足網民的情感需求,吸引人們使用和傳播。網絡流行語不乏幽默,讓用戶在日常工作中緩解壓力,放松心情。比如,“腫么了”(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神馬都是浮云”(Nothing matters);“你懂得”(Buddy, You know what I mean)等等。
由于沒有統(tǒng)一的網絡流行語翻譯標準,網絡流行語常常出現(xiàn)多種版本,翻譯效果差異很大,導致一些翻譯可能讓人啼笑皆非,更讓外國人感到難以理解。最重要的是,它無法達到傳遞有效信息和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一些譯者以幽默的方式重現(xiàn)網絡流行語,“中式英語”翻譯現(xiàn)象也隨之出現(xiàn)。Joan Pinkham曾經給出了中式英語的定義:“中國英語是指英語交際中出現(xiàn)的非標準英語或畸形英語,由英語學習者和機械遵循中國語言規(guī)則和習慣的用戶創(chuàng)建。表達因為母語的干擾和影響”[9](Joan Pinkham,2000:63)。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翻譯效率以及能否實現(xiàn)信息和文化交流的有效傳遞。以下將分析和比較不同版本的網絡流行語,試圖解決網絡流行語“中式英語”的翻譯錯誤,并探索網絡流行語的翻譯策略。此外,鑒于翻譯中涉及的復雜性,沒有翻譯是絕對可靠的,譯者對完美翻譯的想法是不現(xiàn)實的。對此,巧妙的翻譯應該分析這些使人造成誤解版本的原因并從中吸取教訓,其錯誤或牽強的翻譯原因可歸因于許多因素。例如,母語的干擾,對來源術語的理解不充分,缺乏涉及社交活動的意識等等。至于目前網絡流行語翻譯的許多問題,錯誤或牽強的翻譯的主要類型可以大致分組如下:
譯者在翻譯中存在語法錯誤。比如“賣萌”,有人翻譯為“act cute”,很容易看出這是所謂的“翻譯人”口中的字面翻譯,但動詞不能直接由形容詞修飾,只有連系詞動詞才具有這種用法,這是英語語法最基本的用法。比如“搞定”,這意味著你已經完成了一些事情。在很多地方出現(xiàn)了這樣的英語翻譯“work it”,但在英語中,“work it”的后面也應該添加一個介詞,“work it out”才算是一個完整的翻譯。
一些網絡熱詞直接或刻板地在每個詞的詞匯中以一對一的對應方式翻譯,人們有的時候不理解該詞本身的內涵,更不用說考慮到流行語的深層含義。例如,“驢友”被直接翻譯為“donkey friend”;“菜鳥”有純粹的“vegetable bird”字面翻譯;“黃?!弊g為“yellow cattle”;“紅榜”被翻譯成“red board”。以上例子均是英語詞匯的逐字翻譯,西方國家的讀者不會理解其含義,因為英語和漢語是在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習俗下形成的,西方讀者的認知結構和習慣與中國讀者截然不同。因此,可以看出上述翻譯出現(xiàn)了嚴重錯誤,上述詞語的適當翻譯應該是“travel companions”;“rookie or newbie”;“scalper”;“honor board”。
網絡流行語在社會經濟和文化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對于一些特殊的網絡術語,它們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文化就會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翻譯。因此,翻譯應符合翻譯習慣和文化,以避免誤解。然而,有許多例子忽視了文化對翻譯的影響。請看以下示例:
“白色收入”(white income)和“灰色收入”(gray income)呈現(xiàn)出豐富的中國特色?!鞍咨痹诙陶Z中具有透明、合法的含義,“灰色”意味著非法,特別是指通過使用權力獲得的收入。在很多場合,它被稱為賄賂和腐敗,它不能直接翻譯,因此它們可以被翻譯為“法定收入”和“非法收入”,使網絡熱詞的文化背景對于目標讀者不會帶來干擾。
目前,網絡流行語翻譯存在一定的冗余問題。一些英語單詞具有豐富的外延和內涵,可以傳達漢語短語的含義。在這種情況下,譯者應該更加注重目標語言翻譯的簡潔性。例如,“社會主義榮辱觀”曾被翻譯成“the socialist maxims of honor and disgrace”,事實上,它在這里談論道德標準,所以也許是“社會主義道德(socialist morality)”(morality: a system of ideas of right and wrong conduct)對于英語讀者來說更具可讀性和易懂性。另一個例子,如:“弱勢群體”(the disadvantaged group→the disadvantaged);“經濟適用房”(economically affordable housing→affordable housing)。
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中西文化背景存在差異,特別是思維方式也存在很大差異。翻譯發(fā)生在涉及不同文化成員的特定具體情境中?!耙环N語言確實反映了社會文化的某些方面”[10](奈達,2001:25)。網絡流行語的翻譯不僅準確地表達了它們的含義,而且保留了它們的生動性和幽默性。事實上,翻譯過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對翻譯人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此外,網絡流行語的出現(xiàn)受到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環(huán)境以及歷史等因素的影響,不少網絡流行語具有豐富的社會文化現(xiàn)實和人們的社會文化心理。因此,我們應該專注于這些詞,并為中國網絡流行語翻譯的目的進行嚴謹?shù)乃伎肌7g旨在克服語言和文化障礙,促進不同社會、地理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流。對于中文網絡流行語翻譯,譯者應該嘗試對原文進行正確和透徹的理解,包括字面意義和文化內涵,譯者也應保留中國特色,從而與外國讀者進行更好的交流,在國際上建立良好的宣傳效果。因此,有必要使用適當?shù)牟呗院挽`活的方法來表達網絡流行語的文化內涵。具體來說,在翻譯中文網絡流行語時,我們可以使用以下翻譯策略:
直譯是指保留原始內容以及保留原始形式的一種翻譯策略。也就是說,在翻譯過程中,我們應該保持原有的語言形式,包括句子結構、修辭形象和詞匯搭配等。從無限接近原語的形式結構與內容和形式相適應,不僅保留了漢語的文化特征,而且避免了誤解。直譯是一種常用的翻譯策略。直譯不僅有利于維護源文本,而且有助于維護文化內涵、修辭效果和語義表征。如果原始語義清晰,文字翻譯的使用不僅可以表達原始意義,還可以使讀者更有效地理解和接受目標語言。直譯有其特點和優(yōu)點。因此,為了達到原文及其幽默的效果,我們有很多例子來體現(xiàn)網絡流行語的直譯。
例如:“團購”(group-buying; team-buying);“富二代”(the second-generation rich);“蟻族”(ant tribe; antizen);“惡搞”(parody joke);“地溝油”(hogwash oil);“冷暴力”(cold violence)。
上述大多數(shù)翻譯都來自中文翻譯期刊,這是最權威的翻譯期刊之一,其中許多都使用了字面翻譯。但這并不意味著使用字面翻譯的所有網絡熱詞都是可行的,有時它可能含糊不清或無法實現(xiàn)其代表的語義,那么我們不僅僅需要字面翻譯,還需要對其進行釋義,即直譯加注法。例如,“裸婚”被翻譯為“naked wedding/marriage”,這種譯法已為大家熟知?!奥恪币馕吨嗦懵?中國文化背景不熟悉的目標讀者可能只能提取“裸婚/婚姻”解釋的字面意思。所以它只是被解釋為“沒穿裙子或不穿衣服就結婚”,在中國社會環(huán)境下,文字理解顯然與原始內容相悖。但實際上,建議在“裸婚”之后,必須有明確的英文解釋“to register directly for a marriage without any material conditions, such as cars; houses; wedding feasts or even wedding rings”。
意譯是指自然而流利地表達網絡流行語的含義,并不嚴格遵守原始單詞形式或原始語法結構,通過使用修辭手段等可以保留其完整意義。一些具有濃厚文化色彩的新詞很難直接翻譯成英文。大多數(shù)由字面翻譯的互聯(lián)網熱詞使西方讀者倍感困惑。中國人喜歡用修辭手法創(chuàng)造新的流行語,因為它可以使這些詞更生動,更令人印象深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摒棄字面意思,并使用符合西方讀者的語言來表達意義。為了避免字面翻譯造成的語義損失和意義偏差,意譯是必要的。例如:“微信”(Wechat);“房奴”(mortgage slave);“打醬油”(It is none of my business; I am just passing by);“雷人”(shocking; weird);“潛規(guī)則”(unspoken rule)等。其中,“我也是醉了”尤為明顯,此網絡流行語表達一種無助、沮喪和無言的感覺,它通常表示人或事物無法被理解或無法與他人交流,因此這個詞可以表示“無語”。它與“醉酒”沒有任何關系,這顯然說明了“我喝醉或醉酒”的字面翻譯無法達到其內涵并導致錯誤和誤解。當我們翻譯這個詞時,我們應該把一個驚訝、無語的表達作為起點。 “我也是醉了”通常被翻譯成“讓我無言以對”[11](莫競,2015:139)。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許多網絡流行語,特別是那些有修辭手段或具有豐富意義的詞匯,可以從意譯的視角進行翻譯,以此達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音譯法是指通過在翻譯過程中使用音位作為一個單元,使類似發(fā)音突出語言功能的翻譯策略[12](林莉莉,2009)。這種翻譯一般不強調單詞本身的含義,而是保留了原始的音韻美,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的魅力。音譯也迎合了讀者的好奇心理,而且直接傳播一個國家的源語言文化是有益的。
一般來說,直譯和意譯適用于大多數(shù)熱門流行語,但仍然有一些特殊詞在英語中沒有直接對應的詞,因此無法準確翻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考慮音譯法。外國已收到一些網絡流行語,甚至還包括在字典中。如“山寨”(shanzhai);“功夫”(kongfu);“豆腐”(toufu);“福娃”(fuwa);“茅臺”(maotai);“城管”(chengguan)等。
在互聯(lián)網上廣泛傳播的新互聯(lián)網熱門詞“大媽”(dama),通常是指中年的中國家庭主婦。2013年4月至5月期間,全球黃金市場黃金價格下跌,因此中國“大媽”成為黃金購買狂潮的主力軍。因此,這個詞后來被用來指那些熱情、充滿活力但沖動和盲目的人。顯然翻譯“aunt”或“grandma”不能準確地表達這個中文詞語的特殊含義。由于中外文化差異,在用英語表達這種中國社會現(xiàn)象時,我們無法正確找到英語中的確切詞語來正確匹配其含義。一些外國媒體也采用了音譯“dama”,這個音譯易于理解和記憶,符合人們的認知心理。音譯“dama”不僅充分傳達了原始語言的意義,而且反映了該詞的文化內涵[13](趙冰清,2014:155)。
近年來,微博上數(shù)百萬次提及中文“土豪”(tuhao)這個詞。在中文中,“土”一詞意味著過時或粗魯,“豪”一詞意味著豐富或奢華。兩者的結合“土豪”被稱為富人,他們總是欺負和取笑普通人,這取決于他們在中國農村地區(qū)的財富和權力。但是近年來,在互聯(lián)網上,這個詞被用來描述那些花錢大手大腳、不知節(jié)制的人。這些人揮霍金錢、過度使用信用卡或借記卡。他們喜歡奢侈品,追求奢華生活,但品味不好,所以經常被人鄙視、嘲笑和批評。通過使用這種方法,這個詞可以被翻譯為“tuhao”(花錢奢侈和非理性的人)。通過帶有音譯的注釋翻譯,將意義和文化含義完全傳達給讀者。在BBC中有關于熱詞的節(jié)目,“tuhao”一詞引起了“牛津英語詞典”編輯的關注,因此這個詞有望被納入字典。
創(chuàng)意翻譯,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創(chuàng)造與源語言相對應的新詞的方式,該方法不再限于字面意義,而是挖掘網絡流行語的深層含義,并大膽增加譯者的個人創(chuàng)作的翻譯策略。這種方法通常用于廣告、徽標、品牌等的翻譯,從而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對于這種翻譯策略,創(chuàng)造性翻譯的使用往往使得該詞被目標語的讀者所接受甚至深受喜愛。但這種翻譯并不是隨意創(chuàng)造新詞,而是基于源語言的擴展,這需要譯者對兩種語言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并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思維。網民利用翻譯策略的語義再現(xiàn),創(chuàng)造了大量具有形式與精神統(tǒng)一的網絡流行語,符合讀者審美心理的語言表征組合。
例如,有兩種典型的中文流行語“偷菜”和“給力”?!巴挡恕眮碜砸豢蠲麨殚_心農場的在線游戲。人們可以在虛擬農場種植植物,偷走其他朋友的水果和蔬菜。網民熱衷于這項活動,因此它成為互聯(lián)網上的一個流行詞。網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vegeteal”,其中包括“vegetable”和“steal”兩個詞。“給力”作為2010年流行的互聯(lián)網熱詞之一,它譯為“cool”作為形容詞,“come on”“cheer up”作為動詞。目前,“給力”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人民日報》也用“給力”作為抬頭標題?!敖o力”的英文翻譯為“awesome”“cool”以及“powerful”。實際上,網民們?yōu)椤敖o力”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翻譯,即“gelivable”,這個詞由拼音“geli”和形容詞后綴“able”組成。這個新的中式英語單詞基本上與英語單詞的形成規(guī)則一致,并且已經被網民甚至西方國家的人們所接受,而且這些新單詞也可以豐富英語詞匯,所以我們應該嘗試使用這種翻譯。
目前,筆者分析各種類型流行語的現(xiàn)有翻譯。參考譯文主要來自中文流行語和學習者漢語新詞詞典,有些翻譯來自互聯(lián)網。通過簡要分析,論文總結了翻譯人員在呈現(xiàn)各類網絡流行語時采用的翻譯策略。
網絡流行語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從網絡流行語的起源和特征來看,達到了交流的目的,實現(xiàn)了交際效果。無論是幽默、諷刺還是荒謬,網絡流行語都與傳播信息的目的密不可分。在翻譯網絡流行語時,我們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讓目標語言讀者更好地理解,而不是嚴格遵守字面意義和形式。一般來說,網絡流行語的翻譯應該以溝通的目的為基礎,以準確的信息傳遞為標準,目標語言讀者接受翻譯版本是合理的。網絡流行語在互聯(lián)網上不斷涌現(xiàn),譯者應充分認識社會背景和文化現(xiàn)象背后的熱詞,使網絡流行語被正確合理地翻譯,使目標語言讀者能夠準確了解源語言的含義,更好地了解和傳播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