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鈺莘
初秋,天氣已經(jīng)沒有那么熱了。隨著樹葉慢慢變黃,新的學期開始了。
可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就因意見不合與組內(nèi)的同學鬧了矛盾。放學后,我背著書包,在校園里踱步,感覺自己很不合群。心里想著:不就這么一點事嗎?為什么非要聽他們的意見?不知不覺間,我來到了學校的林蔭道上。
這時,我的目光被一棵樹吸引了。樹干上,隱隱約約有一些小黑點在移動。仔細看時,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群螞蟻正在運送食物,大約是為了過冬做儲備。我注意到,有十幾只螞蟻正緩慢地移動一小塊蘋果??粗鼈冑u力的模樣,我突然來了興趣,駐足觀看起來。
忽然,樹枝上一個褐色的東西正在快速向蟻群移動。那是一只大蟋蟀,身子差不多有一個花生那么大。蟋蟀很快到了蟻群面前,開始粗暴地啃食那塊蘋果。敏銳的螞蟻們立刻察覺到了這個入侵者,先是幾只螞蟻爬了過去,隨后一大群螞蟻圍了上去,開始攻擊蟋蟀。
無論如何,螞蟻的力量還是太小了。蟋蟀后腿一蹬,幾只螞蟻士兵就從樹枝上掉了下去,它還用鋒利的大顎撕咬著周圍的螞蟻們。但螞蟻的數(shù)量依然在迅速增加,每一只都拼命展開攻勢,試圖控制這只巨大的闖入者。蟋蟀開始亂踢亂咬,許多螞蟻都被它的大顎碾碎。死傷的螞蟻越來越多,但源源不斷地有其他螞蟻頂替這些死傷者的位置。很快,上百只螞蟻涌到了蟋蟀的周圍和身上,黑壓壓的一片。這些螞蟻咬住蟋蟀的不同部位,有的撕咬蟋蟀的頭,有的死死咬住蟋蟀的關(guān)節(jié),還有的甚至合力撕破了蟋蟀的腹部。蟋蟀的腿被牽制住,完全無法動彈,而它的大顎也不可能同時對付成百上千的螞蟻。這波猛攻擊潰了蟋蟀的最后防線,螞蟻們已經(jīng)完全壓制住了蟋蟀的身體。
不久,蟻群開始肢解它們的戰(zhàn)利品,它們咬斷蟋蟀的關(guān)節(jié),分成小塊抬回蟻穴。這些食物,應(yīng)該足夠讓這些螞蟻過冬了吧?
我看著這些螞蟻,感到驚訝不已。這么大的蟋蟀,可能連我都無法輕松捉住,這些螞蟻怎么能做到把它四分五裂呢?因為螞蟻有“群”的意識,有合作抗敵的勇氣。當巢穴遭到侵襲,當食物遭到搶奪,兵蟻就會傾巢出動,共同對抗入侵者。我們?nèi)祟惒灰彩且粯訂幔咳绻麤]有合作意識,各執(zhí)己見,怎么能夠成為一個成功的群體,取得好成績呢?
從那以后,我和小組成員經(jīng)常交流討論,優(yōu)勢互補。因為我知道,只有融入群體當中,才能更迅捷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