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干部治理能力的“短板”及其提升路徑

2020-03-02 12:30:49趙剛印
理論探討 2020年6期
關鍵詞:短板決策新冠

趙剛印,曾 峻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20023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大考,既考驗各級領導干部能否真正做到守初心、擔使命,也檢驗他們在面對危難險重任務時攻堅克難的能力和水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經驗,也有教訓?!盵1]對于此次疫情防控,既需要我們從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防范、應急管理體系的完善等方面總結教訓,也需要從干部素質特別是治理能力方面進行反思,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高素質、專業(yè)化的執(zhí)政骨干隊伍。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干部治理能力存在的突出“短板”

面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考,一大批優(yōu)秀黨員干部戰(zhàn)斗在抗疫前線,他們“在大戰(zhàn)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展現出超強的治理能力,但也確實有一些干部,在這場治理能力“大考”面前“不及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表現不佳甚至很差”,這些干部身上反映出來的問題很有代表性,也很值得我們深思。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發(fā)現問題、正視問題,當前干部在治理能力上存在的“短板”“弱項”主要表現在:

(一)決策立場的游移:抱有“機會主義”心態(tài),關鍵時刻缺乏果敢的政治決斷力,不敢決斷、不愿決策

決斷力是治理能力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個領導干部必備的能力素質,它反映的是一個干部的政治立場、處事原則、能力水平和工作方法,并直接影響到工作成敗,尤其是當面對模糊、不確定性或存在一定對立性選項時,迅速作出正確決斷,顯得尤為重要。而在決斷力背后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干部的“決策立場”,任何一項政策策略背后都有特定的價值理念和政治立場做支撐,不同決策選擇的差異,根本在于它們各自遵循的價值理念、政治立場的不同:一種立場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政治角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作出準確分析判斷,通過科學的決策方法作出符合黨和人民利益的最佳政治決策,贏得黨和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另外一種立場是“以自我為中心”,首先考慮個人的仕途命運、政績和“烏紗帽”,臉上有光、出名出彩,而“如果對個人的、家庭的利益關心得太多了,就沒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關心群眾了”[2]218。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考面前,個別干部在作出關鍵政治決策時抱有追求政績和個人利益的“機會主義”“功利主義”心態(tài),這種特定的立場和心態(tài)直接影響了決策的導向和執(zhí)行效果?!皺C會主義”一詞源于法文“opportunism”,意為應付、拖延或妥協,原來指的是19世紀法國政治舞臺上一些沒有固定政治見解和主張、投機取巧、隨機應變、謀取暫時利益的政黨或政客,后來專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或無產階級政黨內違反馬克思主義根本原則的思想、政治路線、行動,其主要特征表現為只圖眼前或局部利益,犧牲長遠和根本利益,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模棱兩可、搖擺不定[3]。毛澤東同志曾經給機會主義者下過定義:“所謂機會主義,這里有利就干這件事,那里有利就干那件事,沒有一定的原則,沒有一定的章程,沒有一定的方向,他今天是這樣,明天又是那樣。”[4]95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面對諸多需要作出果斷決策的關節(jié)點,個別干部抱有“害怕、抗拒、規(guī)避、推責”的心態(tài),怕擔責、怕出事、怕丟“帽”,呈現出“一掂二看三搖”的做事風格[5]。在決策過程中,他們首先考慮的既不是社會公共利益,也不是以解決實際問題和為人民謀利益為著眼點,而是以“不出事”為原則,能壓就壓、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即使到了危急關頭,仍然缺少決斷的勇氣,不愿承擔決斷的后果,瞻前顧后,唯上唯書,錯失最佳的疫情防控時機。

(二)領導行為的“空洞化”:缺少具體措施和專業(yè)指導,有“領”而無“導”

治理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操作層面的“精細化操作”,還需要領導層面的“精細化領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fā)生的諸多現象告訴我們,一些地方干部的“領導”還屬于粗線條,其“領導套路”基本上是“一二三四”:一視察,二講話,三批字,四問責。長期習慣于“玩套路”,其領導能力必然會不斷退化、“空洞化”,只會提一些“高屋建瓴”的原則性要求和空洞口號,在宏觀指導上往往是“有高度、無深度”,缺少具體措施和專業(yè)指導、“高、大、空”式的領導行為必然導致“會議貫徹會議、文件指導文件”尷尬局面的出現。正如陳云同志當年所指出的,一些干部“只談路線,不了解具體情況,是空談。只知道具體情況,不了解路線,是盲目”[6]。以這次抗疫中“一問三不知”“工作沒方向”的黃岡衛(wèi)健委唐主任為例,這位主任固然能力不足,但如果上級主管部門在下發(fā)的具體指導文件中能對許多問題給出專業(yè)性指導,“唐主任”們也不至于慌亂茫然。

(三)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精神不足:“出力”不“出活”,粗放式的“低效”“無效”治理行為大量存在

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精神是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核心要素。隨著社會分工的升級和專業(yè)化趨勢的加強,社會發(fā)展對于專業(yè)技術型領導干部的需求相應提升。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談到干部專業(yè)化的問題:“把握新發(fā)展理念,不僅是政治性要求,而且是知識性、專業(yè)性要求,因為新發(fā)展理念包含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新知識、新經驗、新信息、新要求。如果只是泛泛知道其中一些概念和要求,而不注重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知識體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講話做事就會缺乏專業(yè)水準。”[7]從各地現實情況來看,由于干部的頻繁輪換,能長期從事同一崗位工作的領導干部并不多,但經過自己的不斷鉆研,由“外行”成為“內行”的“專家型領導干部”大量存在。而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干部缺少“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的專業(yè)精神,滿足于做“樣樣都行,門門不精,事事稀松”的“萬金油式干部”“夾生干部”“嘴炮干部”,對分管業(yè)務不熟悉,對最新政策不了解,一講一大套、一寫一大篇,應付日常工作還過得去,但在處理急難險重問題的時候,在真正的考驗面前,就成為脫去“皇帝新裝”的“裸奔干部”:理不出工作頭緒,抓不住工作重點,忙得團團轉,出“力”就是不出“活”。

對具體數字的獲取、分析和運用,是一個領導干部需要具備的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重視數字、掌握準確數字、實事求是運用好數字,是領導干部做好專業(yè)性工作的內在規(guī)律。只有精確地掌握心中有“數”,才能使自己的思維、判斷、決策和社會實踐由粗糙上升到精細,由定性上升到定量,由經驗上升為科學。毛澤東十分重視數字分析,他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掌握了數字,就接近了科學?!贬槍σ恍└刹坎蛔⒅厥挛飻盗糠矫娴默F象,毛澤東批評:“我們有許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數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統(tǒng)計、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決定事物質量的數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盵8]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對中,一些處在決策位置的領導干部,缺少處理地方政務的經驗,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甚至對當地基本的社會經濟狀況都不十分了解,對基本數據都是一頭霧水,他們習慣于在辦公室“發(fā)號施令”“運籌帷幄”,把這一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全新問題當作普通日常問題,按部就班、不緊不慢地進行非專業(yè)處置。在群眾心目中,這些干部是典型的懶政、怠政的“庸官”,讓組織上火、讓群眾堵心。

不“專業(yè)”必然導致治理行為的不“精細”、不“精準”,大量低效、無效的治理由此出現。透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難看出,同精細化治理強調的細節(jié)、精簡、準確、精致等基本原則相背,“一刀切”政策、“抄作業(yè)”式的治理模式仍然在很多地方大行其道,用“齊步走”方式落實防控任務,生搬硬套,表面看似“有魄力”“力度大”,真實效果卻往往適得其反。而“一刀切”這種典型形式主義現象背后體現的,正是干部精細化治理能力的欠缺,而要實現治理精細化,首當其沖就是切實關注和解決“一刀切”式的治理模式。

(四)理性思維匱乏:思維簡單片面,缺乏統(tǒng)籌兼顧、綜合協調的治理能力,導致各自為政、力量分散,無法形成有效戰(zhàn)斗力

重大公共事件的發(fā)生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因素也大多交織在一起,涉及諸多環(huán)節(jié),對干部駕馭全局、統(tǒng)籌指揮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部分處在決策崗位的干部,由于多年從事較為簡單的業(yè)務性工作,缺少親自操盤處理全局性復雜事務的歷練。他們對領導工作的認知仍然停留在過去主管的具體事務中,既無統(tǒng)籌兼顧之謀,又無組織實施之能,既缺乏從政治上對全局工作的深入考量,又缺乏對具體工作復雜性和困難的充分估計,提不出符合實際的建議和辦法,仍然采取“開會動員”“發(fā)文部署”等傳統(tǒng)工作模式,效率低下,難以適應防控形勢,甚至致使全局工作陷于被動。

越是特殊時期,越是考驗干部真正的科學治理、有效治理能力,但面對危機,一些干部思維簡單片面,好走極端,“不是用力不足,就是用力過猛”成為一些干部顯著的行為特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些地方管控手段簡單粗暴,不考慮后果,不計算成本,采取的有些所謂“硬核”行為成為“硬來”“胡來”,一些過度過激的防疫手段看似收到了立竿見影的奇效,卻充分暴露出部分干部法律意識淡薄導致的任性治理,甚至引發(fā)負面輿情,引起人們的廣泛詬病。

二、干部治理能力“短板”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分析

干部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無遺,探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既有思想意識方面的因素,又有制度建設不健全不完善的問題。

(一)學用脫節(jié):學習教育成果沒有轉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本領,陷于有形無實的“程序空轉”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學習制度不斷健全完善,相繼出臺了包括“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等一系列制度作為干部學習的主要抓手,并把學習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在黨內集中性學習教育方面,先后開展了群眾路線、“兩學一做”等集中性教育活動,去年又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之時,全黨上下正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黨內學習教育的頻次不可謂不高、力度不可謂不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表現不佳的黨員干部都參加過上述一系列黨內學習教育活動,而且也都順利“過關”。這說明,少數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學用脫節(jié)的問題,“學過算過、說過算過、寫過算過、考過算過”的情況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干部未能很好地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學習成果未能充分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如何做到理論學習和實際工作“知行合一”,推動理論武裝走深走心走實,仍然是今天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政治空談”:政治意識沒有轉化為實踐行為中的擔當負責,陷于坐而論道的“空談”“清談”

“講政治”從來都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體的、鮮活的,真正的政治意識和政治忠誠,是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是在關鍵時候敢于擔當。這正如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2]221,但一些干部卻沒有將政治意識轉化為實踐行為中的擔當負責,其“政治表態(tài)”與“政治表現”相脫節(jié),就政治談“政治”,陷于“清談”“空談”“玄談”,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坐而論道的清談客”[9]。經常把“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政治忠誠”等名詞掛在嘴邊,但卻是“有口無心”,蛻變?yōu)橐环N“表態(tài)政治”“口號政治”。有些干部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發(fā)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等重要論述耳熟能詳,對他反復強調的“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是發(fā)展生產力”“決不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等重要觀點評價不可謂不高,但如果沒有實質性行動,學習認知就失去意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透視出一些干部頭腦中陳舊的發(fā)展觀理念仍然根深蒂固、頗有市場:把發(fā)展簡化為經濟發(fā)展,把經濟發(fā)展簡化為追求GDP總量,為了排名不惜超量舉債,甚至采取一些殺雞取卵、弄虛作假等措施。這些長期累積下來的思想觀念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一些干部的工作思路和執(zhí)政理念,在這種認知下,就會對經濟和GDP以外的事情置之不理,一旦發(fā)生負面事件,為了官員個人和地方形象也會盡量拖延、隱瞞,將“維穩(wěn)”作為第一考慮。而在干部選用上,如果為這些花樣百出的“政治表演”所蒙蔽、劫持,選拔出來的干部必然會得寸進尺,將“玩政治”作為進一步晉升的“敲門磚”,為禍極大,對黨和人民事業(yè)來說是十分危險的。

(三)身份錯位:將“干部”這一政治身份讓位于純粹養(yǎng)家糊口的“職業(yè)身份”,日常行為呈現出精致的“職業(yè)技術官僚”做派特征

與西方所謂的“技術官僚”不同的是,黨的干部第一角色定位是“政治人”“政治人”的行為一方面要接受公共道德的規(guī)范;另一方面,他們要遵循特定的政治規(guī)則、政治倫理。一個政黨對自己的成員是有著特定政治倫理和政治道德要求的,作為黨的干部,一定要接受和認同這些基本的倫理道德、承擔一定的倫理責任,包括公平、正義、民主、廉潔、務實、勤政、高效、任賢等[10]。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少數干部將自己定位于“職業(yè)身份”,其行為特征呈現出精致的“職業(yè)技術官僚”做派,只講“術”,不講“道”,缺少一個黨的干部應有的政治視野和政治情懷,而“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4]226。其行為方式勢必是世俗的和功利的,“干部”只是養(yǎng)家糊口的謀生手段而已,奉行“無事主義”,習慣于程式性操作,缺少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只是執(zhí)行政策、服從命令,“到點下班”,做的大量的是“表面文章”“作秀文章”。因為缺乏內在動力,往往在其位不謀其政,當“急難險重”突發(fā)事件來臨時,普遍縮手縮腳、手忙腳亂、手足無措。在這次抗疫中,各地甚至出現了多起干部擅離職守、脫崗溜崗的負面案例。由此,今天的一些干部需要反思性地構建和確立新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認同。

(四)方法論缺失:“事務主義”傾向突出,思維方式滯后,在治理過程中科學方法論嚴重缺失

干部與干部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的差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缺乏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zhàn)勝各種風險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11]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有些干部既不缺理論,也不缺知識和工作激情,缺少的恰恰是理性思維能力,長年累月在體制內從事具體事務、重復單一工作,程式性、日程化的行政事務不僅固化了一些干部的生活,還容易使他們陷入事務繁忙的泥沼,導致理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活力的萎縮。毛澤東在《實踐論》中專門對此做過分析:“要完全地反映整個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內部的規(guī)律性,就必須進行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論的系統(tǒng),就必須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盵12]毛澤東還提出了十六個字的理性思考分析方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正因為缺少理性思考,一些干部在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時,往往用片面思維、簡單思維和習慣思維的方法看待和分析事物,就事論事的多,客觀理性分析的少,只能完成表面的、眼前的、事務性的工作,缺乏深刻理解和長遠預見。很多問題就理不清、看不透、說不明,當然也就很難解決得好。

從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來看,各地響應速度一點都不慢,也因反應快、措施“硬”出現了許多“網紅”干部、“硬核”干部,但也有許多地方出現了“意識到位、文件到位、人員到位”,就是“方法不到位”的問題。只會說狠話、干著急、使蠻力,在基層造成許多粗暴、混亂、過激、非法且無效的高壓管制,治理效果不佳,甚至適得其反,造成更加尷尬且不利的局面。

三、對當前提升干部治理能力的幾點思考

干部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一環(huán),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跋蚝罂础笔菫榱烁玫亍跋蚯白摺保谛鹿诜窝滓咔檫^后,不僅要從教育培訓、制度、技術等方面健全國家治理體系,還要從干部隊伍方面加強治理能力建設,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高治理現代化水平。

(一)加大干部治理能力培訓的力度與精準度

提高干部治理能力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集成工程,干部的治理能力顯然不是天生具備的,需要接受后天的培養(yǎng)訓練,必要的教育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huán)。干部教育培訓是干部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工程,要站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重視干部治理能力的教育培訓。

1.加大干部治理能力培訓的力度。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是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的“主業(yè)主課”,近年來,為改變過去干部教育中理論教育、黨性教育不斷弱化的突出問題,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干部教育培訓中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分量在不斷加大,基本做到了占總課程70%以上的比例,初步改變了長期以來干部教育中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偏弱的問題,但有些地方也相應地出現了另外一個傾向,即有關干部知識、能力方面的培訓占比越來越小,呈現“邊緣化”現象。要解決當前干部治理能力存在的諸多“短板”和“弱項”,必須把握好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同干部治理能力提升之間的辯證關系,既注重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也注重理論同實踐工作、干部能力提升的緊密結合,在抓好“主業(yè)主課”的同時,在現階段,需要加大干部治理能力培訓的分量,切實將理論教育、黨性教育的成效轉化為提高干部治理能力的生動實踐。

2.提升干部治理能力培訓的精準度。所謂“精準”,一是問題的“精準”,根據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崗位干部的特點,安排不同主題的治理能力培訓內容,因地制宜,分類施教,制定專業(yè)學習板塊和培訓規(guī)劃,開展務實管用的專題能力培訓,切實提高各級干部在科學決策、危機處理、群眾動員、媒體溝通等方面的實戰(zhàn)能力;二是培訓方式方法的“精準”,干部治理能力的培訓絕不是單靠課堂傳授就能勝任的,而是要通過實訓演練,把理論知識轉化為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和思維習慣。這就要求干部治理能力培訓一定要強化實戰(zhàn)色彩,綜合運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現場體驗等方法,讓干部在特定的問題場景中去體驗和實踐操練。尤其要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鮮活案例,選擇一系列具有典型治理意義的行政行為或事件發(fā)生過程進行“復盤推演”,對其中諸多治理行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再審視、再研究,分析優(yōu)劣得失,探究可行的最佳方案和治理路徑,讓干部從中獲得實戰(zhàn)經驗、提升治理能力。

(二)強化對干部理性思維能力的學習與操練

理性思維是干部治理能力的基礎性因素。加強對干部理性思維能力的學習與操練,就必須掌握“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種獨特理論思維形式,是干部形成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論源頭和重要工具,具備了哲學思維并能靈活運用,就能于紛繁復雜中找準方向、找出思路、找到辦法。對這一點,李瑞環(huán)深有體會:“你的工作越變化、越新,它顯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場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問題越困難、越復雜,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對的問題越關鍵,它發(fā)揮的作用越關鍵?!盵13]而相反的,“不懂哲學的領導者就不可能是一個清醒的領導”[14]。學哲學用哲學是黨的一個好傳統(tǒng),在黨的歷史上曾經發(fā)起過兩次產生巨大影響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活動。針對干部理性思維不足和科學方法論欠缺的現狀,需要在全黨、特別是干部群體中認認真真地開展一次以“學哲學用哲學,提高干部治理能力”為主題的學習活動,在全黨進行一次思想方法、思維能力的學習操練,引導干部汲取哲學智慧,養(yǎng)成哲學思維,掌握哲學方法,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理性思考的習慣。通過開展戰(zhàn)略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的“五大思維”等科學思想方法的訓練,幫助干部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決策能力和駕馭全局的能力。

(三)創(chuàng)新制度,著力提升干部隊伍的專業(yè)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

治理能力離不開“專業(yè)”的支撐,良好的治理能力背后體現的是干部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精神,一個部門、一個地方決策者和管理者專業(yè)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決策水平、治理成效和發(fā)展成果。干部隊伍專業(yè)能力的提升,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在思路理念、方法路徑、工作機制等方面大膽探索。

1.完善對干部治理能力的考核評價指標與辦法。考核評價指標是干部隊伍建設的指揮棒,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樣離不開這一指揮棒的導向作用。一方面突出對干部政治素質的科學考察評價。把政治素質、理論素質、黨性修養(yǎng)等要求做實,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特別是要把干部在重點工作、重大項目一線的表現,把科學發(fā)展、高質量發(fā)展等導向,切實納入地方黨委政府和干部考核體系中,加大獎懲力度,通過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防止一些干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行為的發(fā)生;另一方面,注重對干部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化能力的考察,探索建立不同層級、不同類別干部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考核評價體系,將對干部治理能力的考核評價做實做細,重點考察干部對工作全局的掌控力、對專業(yè)性工作的洞察力以及對復雜重大決策的決斷力等。

2.建立靈活的干部身份轉換機制,加大跨界選拔專業(yè)干部力度。傳統(tǒng)的干部群體培養(yǎng)路徑,基本上還是屬于“內循環(huán)”,即通過體制內的層層歷練,熟悉各個工作流程,這種培養(yǎng)路徑下產生的干部,習慣于“有樣學樣”、按部就班,他們治理經驗的累積部分地會受到體制局限,形成一些思維定式。體制外的各種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乃至民營企業(yè)中集聚了大量高層次、專業(yè)化人才,他們在公共管理、風險防控等領域積累了專業(yè)性較強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經驗。干部隊伍建設在內部“挖潛”的同時,要通過制定更加靈活、開放的干部人事政策,打破體制機制障礙和身份壁壘,借鑒一些國家行之有效的公務人員與其他領域專業(yè)人員身份互換的“旋轉門”機制,采取征用、借調、交流使用、兼職掛職等多種形式,從社會各界選拔需要的專業(yè)人才,滿足國家治理對專業(yè)化高端人才的需求[15]。

(四)完善公共決策中專家咨詢機制,提高干部決策的專業(yè)化、科學化水平

包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內的各種社會治理活動,是一個高度專業(yè)化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極大地加強決策過程的專業(yè)化力量。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更加注重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和預判,完善決策機制,注重發(fā)揮智庫和專業(yè)研究機構作用。2017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專門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的意見》,提出要把專家咨詢作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重要方式之一。事實上,目前各地在公共決策中“問計于專家”已很常見,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而言,專家團隊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目前的專家系統(tǒng)常態(tài)化參與公共決策機制缺失等諸多問題。針對目前公共決策中專家參與出現的一些傾向性問題,在目前各級黨政部門已經建立起來的“專家?guī)臁薄奥撓祵<摇钡戎贫鹊幕A上,需要進一步健全專業(yè)力量“常態(tài)化”參與的有效機制,落實信息公開、信息共享等相關制度,指導和規(guī)范公共決策中的專家參與,構建完善的公共決策專家咨詢體系。鑒于許多重大突發(fā)事件都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應該由包括宏觀經濟管理、企業(yè)家、公用基礎設施、心理健康、法律界等各個專業(yè)的人士組成,提供不同領域專業(yè)性的意見,作為政府決策的參考。

猜你喜歡
短板決策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為可持續(xù)決策提供依據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執(zhí)行“強制休假”還需“補齊三個短板”
寧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立新標 補齊勞動防護短板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4
決策為什么失誤了
DCT的優(yōu)勢與短板并存
汽車觀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0
補齊短板 建好“四好農村路”
中國公路(2017年17期)2017-11-09 02:25:00
苗栗县| 肃南| 古田县| 潮安县| 海门市| 芷江| 恩施市| 句容市| 阿勒泰市| 大田县| 富平县| 肥西县| 阿瓦提县| 句容市| 松阳县| 江门市| 玉溪市| 乐都县| 鄂托克前旗| 台东市| 南投县| 东乡| 汾阳市| 尼勒克县| 潼关县| 广元市| 叙永县| 陆丰市| 黔东| 织金县| 内乡县| 庆阳市| 桦川县| 五家渠市| 武穴市| 福海县| 嘉荫县| 蒙城县| 漳州市| 吉林省|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