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曉玲
中學語文課本中,小說文本大多比較長,我們要抓住核心部分,長文短教,長文精教,最大效率的提升學生各方面語文素養(yǎng)。
一、名著引入,明確目標
話說嚴監(jiān)生臨死之前,總不肯斷氣,伸出兩個手指頭,他人都不解,其妻趙氏了解,他嫌點了兩根燈芯,恐費了油。家有十萬兩銀子的富翁行為真讓人感到可笑,一個鮮活的吝音鬼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魯迅也說《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諷刺小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儒林外史》第三回里的范進中舉。看吳敬梓如何用諷刺去刻畫范進的人物特點的。
二、理清思路,直奔主題
這篇長課文,我們預習過了。請你用最簡潔的文字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范進中舉)?,F(xiàn)在,我們直奔主題,聚焦文章的高潮部分,看范進看到報貼后的表現(xiàn)。
三、研讀范進發(fā)瘋,賞析經(jīng)典語句
看到報貼之后,語言描寫為“噫!好了!我中了!”,大家先讀一遍,站在他的立場結(jié)合文本說說:“中了”后,“好了”是什么意思?由回答引出地位、經(jīng)濟的變化,繼而得出對比的寫作手法。然后進行朗讀指導:噫!好了!怎么去讀?
讀的時候:輕松,喜悅,好了來源于中了,中了要重讀。噫!古漢語字典上寫得是“表感嘆”,讀出三十多年拼搏后有誰理解個中滋味的感覺。嘆息聲,像讀哎一樣讀噫,就可以讀出其中的心酸與欣喜。
大家加上動作再一起試一下,看,念,拍一下,笑一聲,說,一跤跌倒,牙關(guān)咬緊。這就是他喜極而昏時的情態(tài)。這是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場面。
牙關(guān)咬緊,不省人事,被灌醒之后的表現(xiàn)是什么?他喜極而瘋。剛才我們分析了語言描寫,請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作者如何刻畫他瘋時的表現(xiàn)的?著重賞析動作描寫和外翁月苗寫部分。
動作描寫,寫出了他瘋跑時的瘋勁。速度、力量。沒想到他單薄瘦弱食不果腹的他,竟然有如此奇?zhèn)グ蹴绲牧α?,這與前面買雞時的樣子形成鮮明對比。
動作描寫后進行了外弱夕苗寫,可以和后面的外貌描寫重合。這是一只落湯雞,作者運用夸張的修辭在極寫范進發(fā)瘋是的丑態(tài)。極度丑化范進。這戲劇化的、漫畫式的畫面,幽默風趣很具有諷刺效果。
四、品位人物性格,領(lǐng)會諷刺藝術(shù)
就內(nèi)心而言,他是個勝利者,他感到揚眉吐氣,因而拍著手大笑;他要向周圍的人宣布自己的愿望已經(jīng)實現(xiàn),他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所以往門外飛跑,跑到集上宣傳。但就外形上他卻是個失敗者,散著頭發(fā),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著掌。這是矛盾的、夸張的,可笑的形象。難怪閑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說:生動傳神的外貌、動作等描寫揭示了范進內(nèi)心和外形的不一致。
他將是高高在上的老爺,也是醉心功名利祿的下人。他被一個屠戶一巴掌給扇醒了。這樣荒誕不經(jīng)的情節(jié)也在讓我深思:范進這樣一個名字,范為模范,樣式。進,中進士。他是進士中的范本,他醉心功名,丑態(tài)百出,他是如此,其他中舉之人何嘗不是呢?他們都不過是科舉制度下的一個笑話罷了。吳敬梓運用諷刺的手法在鞭撻他們丑陋的靈魂,揭示科舉的罪惡。
五、牛刀小試展風采
我們運用課堂所學,運用諷刺手法補齊結(jié)局部分,幽默、形象的凸顯人物特征。
為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布置補寫練習:
漁人船中漂泊于海湖數(shù)日,無獲,歸家去,唯得一蚌,個卻也小。
入門前,頭垂于胸前,嘆道:老天與我不和,怕是又為家中那婆娘罵個頭臉不是。手拖漁網(wǎng),草笠壓低,以致不見其目,便硬忍進了去。
妻見他歸回,歡喜道:“多日在外,是累了你了,我去給你拾掇拾掇”。說罷,就轉(zhuǎn)身入里屋,收拾飯菜去了。
飯間,問漁人“幾日間可有多少收獲?”漁人急喘幾聲,聲小。道:“唯得一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漁人無心再食,氣急,以腳踩蚌,心中更氣,又一腳,蚌殼竟碎,露一珍珠,漁人拾起,見光彩照人,晶瑩別透,大其它三兩倍,其驚呼一聲。妻聞聲而入,問:“叫甚么?”見珍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語文課堂重讀寫
魯迅先生說《儒林外史》“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夸張、對比可以作為諷刺手法的方式,但不是唯一,大家以后還需繼續(xù)研究諷刺的方法。繼續(xù)閱讀《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學識同科 周蒙師暮年登上第”,進一步體會科舉制度下士子們的精神世界。最后,嘗試用古白話,運用諷刺手法,寫一則短文。
這篇教學預設(shè)的重點是:通過范進發(fā)瘋時形象刻畫,探究小說的諷刺藝術(shù)。初步學會運.用諷刺手法寫人記事。我想,從范進中舉發(fā)瘋后的“噫!好了!我中了!”切入,整個預設(shè)圍繞“好了”展開梳理文章情節(jié),分析范進人物形象。讀賞結(jié)合,授之以法,學習諷刺手法在文學作品中的運用。最后,學以致用。那么,整節(jié)課就會層次很清晰,教學細節(jié)處理微妙,整體教學風格緊隨時代潮流,和學生無縫時接。
我們在小說教學中一定要“牽一發(fā)”,選點要小、準、深,切不可面面俱到。這樣,小說課堂教學才能高效。
【參考文獻】
[1]侯會.重讀《范進中舉》所想到的[J].中學語文教學,2001(5)
[2]南洋,馮惠利從心理學角度切入《范進中舉》教學[J].語文教學之友,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