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子 薇
(深圳大學法學院, 廣東 深圳 518060)
經濟法是十分年輕的法學學科。由于發(fā)展時間短,經濟生活變化快,經濟法領域所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多,形成的共識卻很少,導致經濟法本科教學面臨兩難的局面:若滿足學生對“唯一正確”答案的期待,則教學內容過于單薄,且大幅度落后于實踐需要;若聚焦于對現(xiàn)實問題的回應,則教學內容可能超出本科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學生缺乏學習的獲得感。如何協(xié)調這一矛盾關系,優(yōu)化教學效果,是經濟法領域課程所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我國經濟法領域的部門法多制定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從內國法角度來看,這些部門法只略微晚于《民法通則》制定,多數制定時間早于《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重要的民法部門法。但我國內國法律體系具有繼受的特征,因此內國法的發(fā)展與成熟狀況,深受比較法影響。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發(fā)展可以追溯至羅馬法,而以國家干預市場為顯著特征的經濟法則出現(xiàn)于現(xiàn)代十九世紀末期,發(fā)展至今只有百年,因此即使是在西方經濟及社會制度較為成熟的國家,比如德國,其經濟法的發(fā)展亦難謂成熟。我國經濟法自始帶有計劃經濟的色彩,轉型時期又受到西方國家經濟法律制度影響,經濟活動在短期內快速變化,由此引起的實踐問題數量大、變化快,致使我國經濟法律制度顯著落后于實踐需要。
1.缺乏穩(wěn)定健全的概念體系
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學概念是支撐法律制度體系的基石。經濟法領域的概念體系尚不健全。從數量上看,由我國經濟法領域的部門法所規(guī)定的立法定義極為有限,例如《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只有第2條第2款規(guī)定了“不正當競爭行為”;第2條第3款規(guī)定了“經營者”;第9條第3款規(guī)定了“商業(yè)秘密”?!断M者權益保護法》則只規(guī)定了何為“消費者”以及何為“經營者”。從質量上看,經濟法領域的立法概念或者過于寬泛而不具備規(guī)范意義,或者充滿爭議,比如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將“不正當競爭行為”界定為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消費者合法權益”。然而競爭意味著對抗,何為“有秩序地對抗”并沒有明確的判斷標準,且競爭本身便意味著經營者之間存在利益沖突,經營行為導致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遭到減損是競爭的必然結果,《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消費者”的界定難以有效回應“職業(yè)打假人”問題等等。
2.缺乏解決問題的共識
我國經濟活動的高速變化疊加有理論及經驗儲備不足,導致經濟法制度在應當回應的具體問題上難以形成共識。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為例,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制定)規(guī)定了11種具體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但總體來說該法條文對具體不正當競爭行為構造的描述是較為簡單和淺層的,缺乏對受規(guī)制行為的本質的深入考慮,例如為了保護市場機制發(fā)揮作用的信息基礎,反不正當競爭法禁止市場混淆行為,但是該法對市場混淆行為的識別倚賴于特定的“客體”以及信息的真?zhèn)?。例如《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制定)第9條第1款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边@一條款的規(guī)制目的應當是保護消費者做出決策的信息基礎不被篡改,以確保市場功能的實現(xiàn),因此經營者以什么樣的方法向消費者傳遞信息,以及扭曲了商品及服務相關的哪些信息都并非關鍵,重要的是這些瑕疵信息是否導致了相關公眾的認知錯誤。而《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制定)第9條第1款對傳遞信息的方法,以及所涉及信息的種類進行了列舉,這種列舉并無必要,且在市場急劇變化的背景下容易導致法律適用的僵化。與之相反,如何判斷瑕疵信息導致公眾的認知錯誤是核心問題,也是這一條款的難點所在,但是即使是在2017年《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完成以后,立法者、實務部門以及學界也并未對此做出充分的回應。再比如《反不正當競爭法》(2017年修訂)第7條第1款一般性地禁止以向交易相對人輸送利益的方式爭取交易機會,然而該條款的規(guī)定過于寬泛,并不能夠幫助執(zhí)法者準確識別應當受到規(guī)制的商業(yè)行為,從而使得商業(yè)賄賂條款的適用充斥著不確定性。
經濟法自身發(fā)展的滯后性與經濟生活快速變化之間的矛盾關系,使得其本科教學亦面臨難題,這主要表現(xiàn)在缺乏符合本科生認知能力的知識體系。
我國經濟法領域的部門法多缺乏穩(wěn)定的、能夠妥善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教義體系,比如在講授《反不正當競爭法》對誤導性商業(yè)行為的規(guī)制時,法律條文明確、穩(wěn)定的知識內容是經營者不得就商品的特定客體進行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比如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因此,考慮本科階段的學習任務與本科生學習能力,課堂的講述重點應當是分別向學生舉例什么是“性能”,什么是“功能”,實踐中通過“性能”或“功能”等要素誤導消費者的實例,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這些關鍵性要素。但是一方面,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并沒有進一步發(fā)展出如此細致的教義,可以明確該法語境下的“性能”“質量”“銷售狀況”等等;另一方面,對上述要素的描述也并不重要,因為隨著市場活動的發(fā)展變化,可能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信息因素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由立法對這些要素進行固定使得法條陷入僵化。
然而,若經濟法本科課堂教學以回應社會需要為導向,則會大幅度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復雜程度,且由于國內實務界及學界缺乏關于具體問題的共識,任課教師很難最終給出符合社會認可的結論,這不符合本科學生追求確定結果的學習期待,影響學生學習獲得感,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判斷商業(yè)賄賂行為的關鍵在于將扭曲市場的利益給付行為從正常的商業(yè)活動中區(qū)分出來,但目前商業(yè)賄賂行為尚未構成要件化,如何實現(xiàn)商業(yè)賄賂與正常商業(yè)行為的準確區(qū)分尚在探索當中,這其中可能涉及績效競爭與阻礙性競爭的區(qū)分,且需要平衡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的經營自主權與消費者利益,以及市場效果之間的關系。目前階段學界及實務界對于判斷商業(yè)賄賂行為需要考慮哪些要素,各要素應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以及應當產生什么樣的規(guī)范效果并無定論,尚未形成便于法學本科生掌握的系統(tǒng)性知識。
前文所述,經濟法尚未形成穩(wěn)定且能夠回應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教義體系,從而給本科教學帶來困難,這時,案例教學是可能解決這一問題的備選方案。
歷史上,案例教學最初在美國肩負著法學教育理論化的任務與期待,因為在引入案例教學法之前,流行于美國的是學徒式的法律學習方法,即學習者跟隨一位富有經驗的執(zhí)業(yè)律師,通過觀察、模仿執(zhí)業(yè)律師的執(zhí)業(yè)過程,倚賴感性認識,經驗性地獲得從事法律工作的相關知識[1]。1870年朗代爾(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就任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因為不滿于法學學徒制教學方法,擔心法學過于強烈的實踐面向會失去其科學性,從而被逐出大學的殿堂,朗代爾極力推崇“案例教學法”,以期打造一所歐式的、經院式的法學院。朗代爾在其代表性著作《合同法案例》中解釋道,“被作為科學的法律是由原則和原理構成的。每一個原理都是經過逐步的演化才到達現(xiàn)在的地步。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通過眾多的案例取得的發(fā)展道路。這一發(fā)展經歷了一系列的案例。因此,有效地掌握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徑就是學習那些包含著這些原理的案例”[1]。雖然案例教學法在隨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幾經演變,由最初對“理論統(tǒng)治實踐”的期待,逐漸增加了更多實踐的色彩,但案例教學法的內核,即從實際案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實踐智慧中提煉原理與規(guī)則再用于指導實踐卻并未動搖。案例教學法的這一特征能夠極大地解決經濟法的本科教學難題。
案例教學法雖然能夠很大程度解決經濟法本科教學的難題,但是真正在課堂上運用該方法卻面臨缺少實踐素材的制約。案例教學方法以案例為基本素材,對用作教學的案例數量與質量的要求均較高。然而我國經濟法領域的部門法,特別是市場規(guī)制法,雖多有行政執(zhí)法與司法兩條實施路徑,但是能夠用于案例教學的實踐素材卻非常有限。
長期以來,行政執(zhí)法是我國實施經濟法領域部門法的主要路徑,然而執(zhí)法活動雖然頻繁,但是形成處罰決定書的卻非常有限,公開可查詢的文書數量更少。以深圳市為例,2014至2018年,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競爭執(zhí)法處及轄區(qū)競爭執(zhí)法機構共查處4043起不正當競爭案件,其中,涉及商業(yè)標識混淆案件1681起,商業(yè)秘密案件8起,虛假表述及虛假宣傳案件2154起,限制競爭案件8起,涉及商業(yè)賄賂案件26起,不正當有獎銷售案件28起,商業(yè)詆毀案件1起,其他不正當競爭糾紛案137起。但是這數千起違法查處活動,除了被執(zhí)法對象提起行政訴訟外,沒有一份執(zhí)法文書能夠從公開渠道獲得,這毫無疑問限制了可供分析研究的實踐素材。
能夠從公開渠道獲得的經濟法領域部門法司法判決數量較多,但是能夠稱之為充分說理的則非常有限。以涉及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誤導性商業(yè)行為規(guī)制條款的判決為例,前文已論及,誤導性商業(yè)行為規(guī)制條款的核心問題在于如何判斷該商業(yè)行為致使消費者陷入認識錯誤,但是絕大多數裁判文書對這一問題均一筆帶過,涉及商業(yè)行為具有或不具有誤導性以一個毋庸置疑的結論出現(xiàn),相關論證或者被省略,或者存在顯著的邏輯矛盾并缺乏說服力[2]。
缺乏可用于案例教學方法的實踐素材無疑是運用案例教學方法的制約因素,引入比較法上的實踐資源能夠成為克服該制約因素的有效方案。
第一,我國法律制度體系的繼受性。隨著改革開放及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經濟法領域的部門法日益受以德國和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法律制度的影響,例如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即深受德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影響,而發(fā)軔于美國的經濟學更可謂引起了經濟法領域的革命性變化。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現(xiàn)行經濟法律制度體系與德美等法治相對發(fā)達國家的制度體系具有內在的相容性,這滿足了引入比較法上的實踐素材所需的必要前提。
第二,比較法上法律實踐資源的可得性與豐富性。Westlaw與Beck-online等法律數據庫的普及使得獲取外文資料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對美國與德國法律資料的搜集在本國圖書館內即可完成。同時,近年來國內法學院多致力于訂閱、購買外文資料,豐富圖書館館藏,這同樣有利于增加外文文獻的可得性。更重要的是德國與美國的法律文書,特別是最高院判決,無論是案件事實查明部分,還是法律分析,相較國內均更為豐富與清晰,多數能夠作為案例教學的良好素材。
第三,教師與學生的外文能力。近年來獲得高校法學院教職的年輕教師多有留學經歷,大多具備閱讀英文法律文獻的外語水平,部分教師還掌握一門甚至多門外語。與此同時,現(xiàn)在的在校大學生多出生于2000年前后,這一代學生生長于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階段,有更多的機會和途徑接觸并使用外語,因此外語能力普遍較好,進入大學后也多具備運用英語閱讀專業(yè)文獻的能力,這也為引入外文文獻開展案例課堂教學提供了可能。
1.準備階段
案例教學旨在突破我國經濟法具體制度多尚未形成成熟教義體系進而給經濟法教學所帶來的局限,并強化學生對法律實踐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因此就任課教師而言,首先應當依據教材及教學大綱的要求,梳理清楚課程所需要回應的主要法律問題。隨后以問題為導向,妥當地選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比較法案例,使得所選取的案例能夠覆蓋并串起課程內容。當選取國外案例時,則根據情況進行不同處理:若為英文案例,原則上應當鼓勵學生閱讀判決書原文;若為其他語言的案例,則需任課教師根據自身語言能力先行翻譯,將翻譯后的判決書作為教學素材。就學生而言,由于案例往往涉及多個部門法,因此需要學生對我國基本法律制度有概括性認識。由于國內經濟法一般開設在大學三年級,因此這一前提條件通常情況下能夠被滿足,同時還需要學生具有較好的英文文獻閱讀能力,能夠閱讀判決書原文。
2.實施階段
實施階段大致分為提煉問題、閱讀案例、學生總結、教師點評四個環(huán)節(jié)。在經濟法課堂教學中,僅講授條文難以滿足實踐要求,還需要根據條文及國內實踐情況提煉出問題所在,比如結合《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第3款的條文表述“不得采用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5萬元”,與確山縣工商管理和技術監(jiān)督局與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處罰上訴案①,提出究竟應當如何理解條文中的“有獎銷售”這一問題。當所提出的問題超出了既有法教義的解決范疇時,則需要閱讀判決書,從判決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案。學生閱讀完判決后,需要根據閱讀內容及自己的理解整理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并進行討論。最后,教師結合理論、判決書內容及學生觀點,進行總結和提煉,形成較為清晰穩(wěn)定的知識提供給學生。
3.評價階段
在學生已經進行了討論,教師已就具體問題進行了點評并固定了需要掌握的分析方法及知識后,任課教師應當給出不同但類似的案例,要求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并據此判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進而決定是否對該知識點進行補充說明。
有別于較為成熟發(fā)達的民刑法律制度,現(xiàn)階段經濟法的授課必須結合裁判文書以促進學生對經濟法問題的深入理解。由于國內的經濟法判決書數量有限,說理論證也較為欠缺,因此應當把搜集經濟法案例教學素材的工作擴大至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經濟法案例教學的過程側重師生互動,對教師和學生的素質及師生雙方時間與精力的投入均提出了較高要求。而只有當師生雙方均為經濟法課程學習投入了充足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而這亦有助于經濟法學科的成熟與精細化發(fā)展。
[注 釋]
①河南省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豫17行終第15號判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