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不良PUA所致“自殺鼓勵”入罪探析

2020-02-27 14:49:47謝晴敏
江西警察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教唆犯自殺者共犯

謝晴敏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 201620)

一、提出問題

PUA,全稱(Pick-up Artist)是起源于美國的兩性互動文化,顧名思義,可以稱之為搭訕藝術家,其發(fā)展過程主要涉及:初次接觸、相互吸引、確認關系,繼而發(fā)生親密接觸建立兩性關系。[1]PUA行為原本是為了幫助流動人口去結(jié)交異性的技巧,但在其傳播過程中,發(fā)生了異化作用,形成了一種犯罪亞文化,是不法分子借以騙去錢財、達成不法目的的手段。正如我國現(xiàn)如今的PUA一般,成為借助心理學的情感控制騙術,甚至惡化到以訓練女性為奴隸、甚至以讓女性為自己自殺為榮。基于塞林的文化沖突理論,不同文化之間可能會形成沖突,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會引發(fā)行為規(guī)范的差異性,而行為舉止的大相徑庭可能會產(chǎn)生違法犯罪。[2]很顯然PUA文化在引入中國時,也出現(xiàn)了性質(zhì)惡化的導向,成為不法行為人物化女性、榨取女性的情感操縱技巧。2018年5月,一伙PUA組織被曝光,引發(fā)輿論關注。該組織不僅教授騙財色技巧,教授以“自殺鼓勵”、“寵物養(yǎng)成”、“瘋狂榨取”為賣點的PUA課程,甚至為達到情感操控目的,不惜鼓勵女生自殺。[3]據(jù)調(diào)查顯示,國內(nèi)PUA受眾人數(shù)已余近千萬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群體還在不斷壯大。不光是女性是PUA的受害者,男性也因為誤入其中而喪失基本感情。但目前只有一例江蘇網(wǎng)警查處全國首例發(fā)布違規(guī)違法PUA信息行政案件,對于PUA的發(fā)布者可以以行政處罰杜絕其源頭,但根據(jù)市場營銷學原理,有需求必然有市場,因此單從傳播者角度進行規(guī)制并不理想,所以同樣應該規(guī)制PUA的使用者。而最近的北大女學生深受PUA折磨而腦死亡更是震驚了社會各界,[4]考慮到被害人的自己決定意志,對于因為PUA涉及的財產(chǎn)交換,屬于合法自愿行為,刑法不應過多干涉。但考慮到PUA社會危害性如此之劇烈,從刑事政策學的角度考慮若不加以刑事處罰則很容易導致自殺事件的再次發(fā)生,也會給予不法行為人以僥幸心理,造成危害的進一步擴張。因此有必要對于涉及嚴重人身法益侵害的PUA行為進行規(guī)制,但PUA行為的行為本質(zhì)并未被探明,屬于違法行為都有待商榷,因此,有必要探求不良PUA所致“自殺鼓勵”的入罪路徑,以便同時從源頭和使用者雙管齊下,消滅惡性PUA行為。

二、PUA所致“自殺鼓勵”的行為本質(zhì)探討

透過PUA相關搭訕技術的內(nèi)容,PUA在物化女性的同時,同時也將女性的財產(chǎn)、生命法益肆意把玩。PUA行為的本質(zhì)可能涉及教唆自殺或者故意殺人罪的間接正犯,因此基于現(xiàn)行立法體系,有必要厘清PUA致人自殺死亡的行為本質(zhì),而采取適當?shù)拇胧┯枰砸?guī)制。

(一)間接正犯的立場選擇

間接正犯源自德國刑法,最初是作為彌補限制正犯概念和嚴格從屬形式所帶來的處罰漏洞而出現(xiàn)的。[5]因部分情況下一以共犯論處并不合適,需要透過間接正犯的設置彌補刑事立法的缺陷與契合司法實踐的需要。因此在這層語境下,就意味著若無法確定間接正犯,往往可能退而求其次之,以教唆犯或者幫助犯論處,其中又以教唆犯與間接正犯的難以區(qū)分為問題焦點。很顯然正犯對于犯罪進程的貢獻度要大于共犯,因此在厘清間接正犯的基礎上,教唆犯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1.替補角色說未能揭示本質(zhì)區(qū)別

“替補角色說”的形成與間接正犯設置的規(guī)范目的有關,間接正犯的設置是為了避免刑罰漏洞的存在,在德國早期責任共犯論的立場之下,共同犯罪人必然是符合構(gòu)成要件的、違法的、有責的犯罪行為人,因此也就意味著狹義的共犯需要遵循“極端從屬性說”的觀點。因此在教唆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行為人去是實施犯罪時,由于正犯的無責任性,基于極端從屬性的考察,狹義的共犯勢必無法形成共同犯罪,因為此說要求責任具有連帶性,從而因為不符合共同犯罪的行為構(gòu)造阻卻犯罪成立。顯然基于責任共犯論的立場之下,會帶來很明顯的法律漏洞的存在,為了杜絕此類惡性事件的再次發(fā)生,“替補角色說”應運而生,此理論認為在教唆無刑事責任能力人去從事犯罪的情況下,教唆犯作為漏洞的填補者、處罰的承擔者,具有規(guī)范意識和責任能力,因此需要對于共同實施的犯罪行為負責,且為了避免發(fā)生理論的沖突,因此并不以狹義的共犯認定,規(guī)定其為間接正犯,屬于正犯的范疇。簡而言之,教唆犯的成立基礎在于正犯的去罪化。

我國通說犯罪構(gòu)成理論,四要件理論也是秉持著這一意見,但學界以及司法實務界對此并未采納,甚至嚴加評判。這本身也是意味著共犯理論的演變,責任共犯論以及由此引申放任極端從屬性說對于共犯成立的條件過于苛刻,從而不當縮小了共犯成立的范圍,已然成為了過時的學說,并不被采納。因此作為彌補前者缺陷的產(chǎn)物,“替補角色說”已被淘汰,當然從理論界和司法實踐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并未能從本質(zhì)上揭示出為何發(fā)生如此演變,值得剖析其本質(zhì)。根據(jù)日本共犯通說之理論,因果共犯論指出共犯介入正犯的實行行為從而惹起了與危害結(jié)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那么這里體現(xiàn)了共犯的二次責任性,正犯屬于一次責任。[6]對于教唆無刑事責任人去從事犯罪這一行為而言本身并不能獨立的引起因果關系,教唆作用的實現(xiàn)只有透過正犯的行為實施而產(chǎn)生影響,即無法在實際意義上支配犯罪的進程,因此對與違法階層的教唆犯處刑以間接正犯的刑事責任,違背了罪責刑相適應的基本要求,在現(xiàn)代法治視野下,并不符合德國所宣稱憲政意義下的比例原則,從而背離了法治國的基本理念。同時未能從本質(zhì)上揭示出間接正犯和教唆犯的區(qū)分,因此存在較大問題。

2.實行行為說邏輯難以自冾

實行行為說透過構(gòu)成要件的特征出發(fā),不再主要著眼于刑罰目的論抑或刑事政策學,回歸犯罪構(gòu)成之需要,從法教義學視野出發(fā),是較大的突破。實行行為說,顧名思義,旨在通過對于構(gòu)成要件該當性的描述,行為符合刑事法特定罪名罪狀之標準即具有實行性質(zhì),正犯概念的確立依賴于行為實行性,間接正犯也同樣如此。行為是否能被刑事法規(guī)范評價具有實行性質(zhì)是間接正犯與教唆犯的核心區(qū)分。[7]

何謂“實行行為”,論者也并未指出實際的標準所在,對此可能模糊了行為性質(zhì)的判斷。對于正犯,多數(shù)說認為與實行犯具有等價性,刑法分則具體罪名之罪狀形成是以單獨正犯既遂形態(tài)而言的,因此若無法挖掘“實行行為”的真實內(nèi)涵,在邏輯上可能存在循環(huán)論證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從區(qū)分犯罪預備階段與實行階段之學說出發(fā),以“著手”為認定實行行為的起始標準之下,主觀的著手說認為只要行為人存在犯罪意圖的流露,就是著手。本說過于擴張“著手”的內(nèi)涵,因此被廢棄,同時這也是主觀主義刑法的立場,但主觀主義刑法存在極大的侵犯人權(quán)的可能性,有違現(xiàn)代法治之要求,因此刑法理論對其大多持負面意見,該理論幾乎沒有地位可言了。[8]只好將目光投向客觀的著手說,客觀的著手說又分為形式的著手說和實質(zhì)的著手說,形式的著手說認為只要行為人開始實施構(gòu)成要件的行為就是著手,過于依托于空洞的形式判斷,也有著邏輯難以自冾的矛盾,因此無法進行使用,而實質(zhì)的著手說認為,只有對法益造成緊迫現(xiàn)實的危險的行為能稱之為實行行為,這是基于法益侵害說、結(jié)果無價值論立場而言的著手概念,其無法定型化,對于緊迫現(xiàn)實應該如何把握也存在問題。對于實行行為的理論本就復雜紛繁,共犯之界定就不要依托于更深層次的論述,否則如同“套娃”一般,陷入理論的深淵,無法進行準確判斷。

3.犯罪支配說的認同與選擇

以通說著稱的犯罪支配理論是由德國學者羅克辛首次提出并倡導,其指出對正犯而言是決定性的角度犯罪過程中的核心人物是支配導致犯罪實現(xiàn)的事件的人,而共犯對這一事件雖然同樣有影響,但他的實施并不是決定性的。[9]那就意味著正犯支配著犯罪的發(fā)展進程,并對犯罪目的的實現(xiàn)起著決定性影響,而狹義的共犯僅僅起著輔助性的作用,其對于整個犯罪進程的發(fā)展并不是絕不可分的。

羅克辛將正犯分為三種類型:作為行為控制的直接實行人、作為意志控制的間接實行人、作為功能性行為控制的共同實行人。與此相對應的概念正是直接正犯、間接正犯、共同正犯,以此解釋所有的正犯概念。[10]因此,教唆犯和間接正犯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是否支配了犯罪事實。筆者對此表示贊同。首先,基于語義學的角度,教唆意指引誘他人某種從事某種行為,而間接正犯也能夠體現(xiàn)著行為人在幕后操縱的含義,因此以形式為標準將部分教唆犯認定為間接正犯并不值得贊同,背離基本語境的要求。其次,從實質(zhì)含義上來講間接正犯作為正犯的類型之一,根據(jù)同類解釋規(guī)則,必然與直接正犯具有等價性,因此需要判斷在何種程度上能夠滿足這種等價性的要求,直接正犯直接參與到犯罪的實行過程中,而間接正犯并未存在明顯的實行行為參與性,因此需要通過實質(zhì)內(nèi)涵出發(fā),行為人基于意志控制,能夠操縱犯罪的流向才能彌補這一客觀不足,滿足等價性要求。行為人刑法思潮的不利影響下,有必要正本清源。筆者基于行為刑法的立場,以客觀行為為核心,這也是客觀主義視野下的必然選擇,契合了從客觀到主觀、從外部到內(nèi)部的判斷路徑。同時該區(qū)別也是真正的確認了共犯與正犯的本質(zhì)區(qū)別,并不是僅僅依賴于刑事政策學意義下的刑罰當罰性,而是通過對于犯罪因果進程的貢獻度判斷,來確定共犯與正犯的區(qū)別,這也與刑事規(guī)范目的相契合,符合公平正義的立法理念。

(二)因PUA致人自殺的行為定性

對于因PUA行為而致人自殺的行為如何確定,基于犯罪支配理論的觀點,若行為人成立間接正犯,必然需要在意志上能夠控制他人,或者也可通過是否支配了整個犯罪事實來確定。筆者以為,較易判別的是是否能夠在意志上能夠控制他人這一標準,即使被害人被PUA所困,理性較大程度的喪失,情感易于波動,但若能夠達到意志控制的程度,則構(gòu)成間接正犯。一般而言意志控制的標準在于1.對于他人的自殺控制并不具有認識。2.雖然對于他人的自殺控制存在認識,但是行為人強制被害人自殺達到壓制意志自由的程度。在PUA的過程中,被害對象都應該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意識,需要注意的是規(guī)范意識并不等同于刑事責任能力,它是指對于自己所從事的行為是否能夠被做否定評價,是基于社會相當性的考量,并不意味著必須具備刑事責任能力才構(gòu)成。這也正如每一個體的成長都是在逐漸學習社會規(guī)則和專業(yè)知識的現(xiàn)實寫照。此外,我們此處探討的是自殺者對他人的自殺控制知情,即清楚行為人有意讓自己自殺且自己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的是自殺行為,PUA其實很難評價為能夠壓制被害人意志自由的程度,這些不良行為是通過感情折磨的方式來令被害人痛苦,從而使其理性降低,但并不意味著行為人的規(guī)范意識被剝奪,自由意志被徹底壓制,那么在其實真正做自殺決定的是被害人本人,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正在自殺,同時他人的教唆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并不能夠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綜上所述,PUA行為致人自殺本質(zhì)上是為教唆自殺。

三、教唆自殺是否具有可罰性之爭訟

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共犯理論是關于共犯與正犯的區(qū)分是基于責任共犯論的立場得出的,因此學界并不贊同。在違法共犯論層面,目前的通說為限制從屬性說,限制從屬性說認為“違法是連帶的,責任是個別的?!盵11]因此無需在有責階層保持一致,而是對于各個參與人分別判斷。既然站在共犯從屬性的立場,必然需要考慮主犯的違法性,因此自殺者的自殺行為是否違法值得探討。

(一)自殺的違法性探明

關于自殺的行為性質(zhì),學界存在著合法說、違法說、法外空間說等觀點,[12]合法說認為人不僅享有生的權(quán)利,也享有死的自由。因此個體對生命具有自由處分權(quán),合法說是個人意志的極度擴張化解讀,是基礎個人自由主義而產(chǎn)生的觀點,每一個人具有充分掌握處分自己權(quán)利的權(quán)能,在行使權(quán)利能不干擾他人的情況下,其能夠圓滿地發(fā)揮權(quán)利的種種性質(zhì)。但筆者并不贊同合法說的觀點,在合法說看來,自殺是公民的權(quán)利,但筆者以為基于一般社會觀念,自殺并不能夠認定為權(quán)利的存在,假設立法確認了自殺的權(quán)利屬性,則意味自殺者在處分權(quán)利是合法正當?shù)?,基于物質(zhì)性人格權(quán)的對世性,他人不得干涉行為人的自殺行為,否則在不當干涉他人行使權(quán)利,可能構(gòu)成侵權(quán),但結(jié)合客觀實際來看,很顯然當自殺者意欲自殺時,如果路人或者警察能夠及時救助,一般都會實施以援手,甚至采取強制手段,如將自殺者擊暈、控制自殺者的行動自由等措施。即在認定自殺具有權(quán)利屬性的情況下,救助人不僅不當干涉自殺者的權(quán)利行使,而且對于自殺者的人身權(quán)益造成一定的損害。但基于社會一般觀念,我們通常會認為救助自殺者是見義勇為,弘揚正義的。因此認定自殺屬于權(quán)利的看法與國民價值觀念背道而馳,背離了道德的最低要求。同時在立法層面,也并未認定自殺行為屬合法,根據(jù)《民法典人格權(quán)編》第775條之規(guī)定,物質(zhì)性人格權(quán)并不具有處分性,本條乃禁止性規(guī)定,意在排除自殺等行為的權(quán)利屬性,因此合法說的觀點值得質(zhì)疑。同時對于法外空間說看來自殺既不屬于合法行為,也不屬于違法行為,其并不屬于法所能夠評價的內(nèi)容。[13]管見以為,合法與違法性評價乃兩組互斥的概念,因此在邏輯上并不存在脫離前者涵射范圍的關系概念,法律體系的建立要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若發(fā)生自我矛盾,會明顯降低立法的公信力,同時會對司法實踐產(chǎn)生困擾。同時雖然作為根本大法的憲法雖并未規(guī)定生命權(quán),但也規(guī)定了個人尊嚴不受侵犯,基于當然解釋,憲法勢必會保護生命權(quán)。生命權(quán)是公民最為根本的權(quán)利,離開了生命,猶如無根之水。正如米爾恩所言:生命是人格載體,為維持主體的法律地位,法律不允許將生命直接作為實現(xiàn)任何目的之途徑。[14]很顯然,生命權(quán)并不能被拋棄,因此無論從根本大法憲法之規(guī)定,還是從萬法之母的民法來看,生命權(quán)的任意處分都謂之違法。因此,筆者基于違法說的立場,認為自殺屬于違法行為。

(二)教唆犯是否可罰的爭議

PUA技術甚至包括諸如自殺養(yǎng)成的內(nèi)容,而對于這些令人發(fā)指的手段,即使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后果如致人死亡,在現(xiàn)行法律體系下也無法進行規(guī)制,若造成抑郁癥等難以量化的精神癥狀更是如此。PUA致人自殺死亡在本質(zhì)上可以視為教唆自殺的特殊形式,而對于教唆自殺,教唆者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根據(jù)通說限制從屬說的觀點,自殺者并不構(gòu)成犯罪,自殺者對于自己生命的放棄實則阻卻了不法,共犯之間違法具有從屬性,既然自殺者行為無法評價為不法,那么教唆犯的行為也不能夠評價為違法,從而阻卻犯罪的成立。

1.理論與實踐關于教唆犯可罰性的沖突

對于教唆自殺是否具有可罰性,司法實踐一般是進行入罪處罰。但理論界仍然爭議不斷,而且基于限制從屬說的觀點,違法具有連帶性,并不能夠確認教唆犯值得刑事處罰,并不能給基于給予司法實踐以理論支持。陳興良教授立基于罪刑法定原則的主張,教唆或者幫助自殺的行為,與殺人行為本身不能等同,屬于法無明文規(guī)定的情形,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15]誠如前述,已然確定自殺屬于違法行為,但是并不意味著自殺就值得刑事處罰,對于自殺者,若自殺行為完成,則實然上無法進入訴訟程序而不進行追責,但這并不意味著自殺者就不具備刑事責任,但通過刑事立法來看,并未追究自殺者的刑事責任,那么即使自殺行為具有一定的違法性,也不必然上升到刑事高度,既然不追究自殺者的刑事責任,為何要追究違法性程度更低的教唆犯的刑事責任呢。因此刑事立法與司法實踐產(chǎn)生沖突,同時理論通說也是排斥了教唆自殺具有刑事可罰性。當然學界也存在支持教唆自殺具有刑事可罰性的觀點,比如錢葉六教授認為教唆和幫助自殺行為間接引起了侵害他人生命法益的結(jié)果,對行為人的行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的教唆犯或幫助犯論處。[16]因此,學界對此爭議頗多,但承認教唆自殺具備刑事可罰性必然繞不開司法實踐與理論通說的對立問題,因此如何貫通立法、司法與學界理論,如何使理論能夠在罪刑法定原則的限度內(nèi)合理解釋刑事法規(guī)范,從而服務于司法實踐值得探究。

2.比較法視域下教唆犯可罰性探析

根據(jù)通說的觀點,我們的確無法解決教唆自殺的問題,因而通過比較外國的立法例則有所啟發(fā)。大多數(shù)國家皆有處罰教唆自殺之規(guī)定,如日本刑法第202條之規(guī)定,教唆或者幫助他人自殺,須處以刑罰。[17]日本在立法例上采取了單獨罪名的立法模式,視為教唆犯、幫助犯的正犯化,在法定刑設置上,相較于故意殺人罪的法定刑則輕緩許多。即在日本的法治理念里,生命權(quán)具有絕對的對世屬性,他人不得不當干涉權(quán)利人對自我生命的支配,但同為大陸法系國家的德國卻不是相同的主張。誠如德國學者諾伊曼所指出,歸責原則的基本原則是:“只要其他人和受害人相比沒有在更高的程度上支配事件的發(fā)生,那么受害人的自我負責的自我損害就排除了共同體作用的其他人的應受懲罰性?!盵18]即被害人自我答責,行為人無需對被教唆者的死亡結(jié)果負責。英美法系國家也大多有著關于教唆自殺的規(guī)定,如英國《1861年人身犯罪法》第四條規(guī)定,下述行為可處以終身監(jiān)禁的犯罪行為:教唆,鼓勵,勸告或極力勸告或者……建議任何人去謀殺任何其他人。[19]即關于自殺同盟的規(guī)定,這一規(guī)定極度擴張了他人生命法益的不可干涉性,但鑒于兩大法系的立法淵源和規(guī)則模式都有著較大的不同,我國也并不是判例法國家,因此直接進行本土化適用值得商榷,但綜合各國的相關立法,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國家是支持教唆自殺入罪的。

四、采用PUA形式的教唆自殺入罪證成

(一)被害人的心理摧毀決定其值得處罰性

社會進程的加速衍變使得現(xiàn)代人需要緊跟前進的步伐,因此現(xiàn)代人的心理始終處于高壓狀態(tài),嚴重時甚至伴隨著精神紊亂等問題。行為人通過PUA制造親密關系,一步一步利用密集的語言攻勢對被害人進行攻擊,不斷進行心理暗示,從而摧毀被害人的理性與自尊。一般而言,確實無法形成這種心理控制狀態(tài),但是隨著社會群體心理問題呈現(xiàn)的復雜化與多元化,在某種程度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比如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的形成,其實就是極端的無助所導致的反?,F(xiàn)象。當然事情也絕非總是呈現(xiàn)極端化的態(tài)勢,在PUA行為中確實無法到達這一程度,但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這可謂是“習得性無助”的形成,20世紀70年代,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進行了一項心理學測驗,他將狗放入密封的籠子,每當鈴聲一響,就對狗實施電擊,反復多次之后,當鈴聲再響時,他將籠門打開。此時狗非但不逃,反而在點擊之前就開始呻吟和顫抖,原本它能夠逃離卻選擇放棄。重復的失敗讓狗無法自救,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死循環(huán)?!傲暤眯詿o助” 意味著對現(xiàn)實的絕望和被迫自愿接受的心理異化狀態(tài)。對人類也同樣適用,校園暴力事件惡性屢次發(fā)生,且并沒有適當?shù)姆椒ㄒ?guī)制,凡此種種都是長此以往的“惡”的匯總,被害學生無法尋求救濟,于是自殺。當槍聲響起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PUA行為同樣如此,同時PUA惡性程度更大,有數(shù)百萬的受眾基礎。PUA借助親密關系營造一定的貼近環(huán)境,再通過持續(xù)的言語辱罵、惡性行為舉止達到心理控制的程度。雖然單個教唆并不具有實質(zhì)影響力,但屢次教唆在心理學角度上形成心理暗示,出現(xiàn)了實質(zhì)危險,而且這種教唆被精妙絕倫的語言技術所粉飾,因此往往無法追責。但該行為群已經(jīng)使被害人人格迥異,標簽化,異變化,形成心理易損狀態(tài),此時教唆自殺的成立也未必不可能。正如利用迷信強奸成立強奸罪一樣,基于一般社會觀念,通過迷信這種拙劣的騙術無法達成強奸的目的,但很明顯司法實踐確實存在迷信強奸入罪的案例??傊?,行為人通過PUA摧毀被害人的心理防線,從而使其陷入“習得性無助”。在此基準上被害人的法益易損,容易發(fā)生惡劣影響,因此需要刑法加以保護,PUA行為群具有值得處罰性。

(二)刑法家長主義決定其需要處罰性

基于自由主義的考量,對于個人所擁有的權(quán)利應該都是能夠積極處分的,但生命權(quán)作為權(quán)利載體,法律必須對其做例外規(guī)定,不允許自我拋棄或者他人侵害。

因此生命權(quán)不具有可處分性,也不屬于個人自我決定權(quán)的涵蓋范圍之內(nèi),這樣正是刑法家長主義的體現(xiàn)。[20]家長主義意指像父母呵護孩童一般無微不至。在《論自由》中較早提出,為了兒童和精神病患者的權(quán)益不受侵害,可以對其實施家長式干預。[21]對無刑事責任人進行家長式的干預也正是刑法維護公平利益,保護弱者的必然體現(xiàn)。家長主義的意義在于給予弱勢群體以更周全的保護,避免那些更需要保護的人遭受傷害,這也正是憲法所規(guī)定的平等權(quán)中實質(zhì)平等的精神所在。

在PUA式教唆自殺中,即使在一般情況下被害人被視作智識發(fā)育正常的人之一,但介入了行為人的PUA行為之中,該PUA行為即使不能評價為不法,但也能夠被評價為不道德,因此通過長此以往的PUA行為群以及低人一等的思想灌輸,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遭到破壞,被人為地形成了法益易損狀態(tài),雖然并非先天性就具有,但后天形成就不值得保護嗎? 可以發(fā)現(xiàn),基于法益易損狀態(tài)的等價性考量,被害人是值得保護的。刑法本就偏重于弱勢群體的保護,同時PUA式的教唆自殺,雖然并未涉及明確的教唆內(nèi)容,但是語言是可以進行包裝的,通過對于教唆內(nèi)容的實質(zhì)含義分析,基于實質(zhì)解釋論立場,利用PUA行為群教唆自殺其實與一般的教唆自殺具有等價性,因此時能夠成立犯罪的。當然刑事可罰性不意味著行為人必然會遭到懲罰,因此還要通過刑事訴訟的角度達到程序正義,追究加害人的證據(jù)必須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因此對于本罪成立的證據(jù)收集要求比較高,因為一般不會出現(xiàn)確鑿的教唆證據(jù),只能透過間接證據(jù)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從而入罪。總之,入罪的難度高并不意味則不需要進行處罰,保留追責的可能性,對于不法PUA分子也是極大地震懾,體現(xiàn)了刑罰一般預防的機能。

(三)共犯從屬性中最小從屬性的選擇

雖然從屬說已然占據(jù)通說地位,但在共犯從屬說內(nèi)部依然存在爭議,以在共犯從屬性的程度進行區(qū)分,不僅有著作為通說的違法從屬說,還包括最小從屬說和極端從屬說,違法從屬說要求共犯只需要在構(gòu)成要件該當層面與正犯保持一致即可,而極端從屬說則要求在該當層面、違法層面和責任層面都需保持一致。在責任主義的今天,責任都是個別的,很明顯極端從屬說已經(jīng)失去了價值。因此核心爭執(zhí)便體現(xiàn)在違法從屬說與最小從屬說的抉擇之上。可以看到作為通說的違法從屬說并不能解決教唆自殺等。例如通說承認正當防衛(wèi)需要具備防備意識,若行為人教唆他人,旨在通過他人正當防衛(wèi)行為來加害某人,雖然某人正在試圖加害他人,但也不能成為教唆者加害某人的理由,所以雖然他人具有防衛(wèi)意識,但行為人實則只有純粹的加害意圖,而按照限制從屬說的觀點違法具有連帶性,既然正犯能夠通過違法阻卻事由阻卻違法性,那么對于具有依附性的教唆犯也持否定態(tài)度。[22]不僅從行為無價值論的立場進行考量,行為人的教唆行為值得刑法所非難,同時從結(jié)果無價值論的立場來看,行為人也滿足了危害結(jié)果的要求,實現(xiàn)了犯罪目的,但限制從屬說并未能解決這一點,即利用他人的正當行為去實現(xiàn)犯罪目的會視為非罪化處理。佐伯仁志也主張,有無違法性阻卻事由,應遵循該事由本身的旨趣,就各行為人個別判斷,也會出現(xiàn)雖然正犯阻卻了違法性而共犯依然可罰的情形,因而在共犯成立要件這一意義上,以最小從屬性說最為合適。[23]因此,違法性且違法阻卻事由也是具有相對性的,而不能一概而論。當然在PUA行為群致人自殺中,自殺屬于違法行為,但至少不具備刑事可罰性。因此基于刑事可罰性標準,自殺對于自殺者而言屬于超法規(guī)阻卻了刑事違法,但該違法阻卻事由確不能夠適用于PUA行為人,因此基于最小從屬說的觀點,能夠妥善解決教唆自殺與理論出現(xiàn)矛盾的缺陷,能夠使理論真正的服務與實踐。在這一語境下,教唆自殺無疑是具有刑事可罰性的。

如果法律未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那么相類似的問題也會屢屢出現(xiàn),PUA的盛行正是鉆了法律的漏洞。PUA的受眾群體如此之多,單單從培訓者的角度處罰是無法消滅徹底的,正如馬克思所指出:一旦有適當?shù)睦麧櫍Y本家就會大膽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24]因此需要把接受培訓者納入刑事處罰的考量范圍之內(nèi),但基于刑法的輔助性原則,刑法并不可能事必躬親,面面俱到。只有對于侵犯人身權(quán)益的PUA行為進行懲處在能夠在打擊犯罪、以儆效尤的同時,還能貫徹罪刑法定原則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歡
教唆犯自殺者共犯
論共犯關系脫離
日本將出臺新法防范自殺
世界知識(2016年12期)2016-08-05 02:04:16
一級謀殺與共犯一正犯和共犯罪責均衡的情況
我國教唆犯法律性質(zhì)新論
刑法論叢(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共犯理論中“偽概念”之批判性清理
刑法論叢(2016年1期)2016-06-01 12:13:34
自然者親友的心理危機管理
心理與健康(2016年9期)2016-05-30 10:48:04
自殺公寓
視野(2016年8期)2016-05-14 04:53:52
論教唆犯的若干問題
商(2016年10期)2016-04-25 08:44:35
淺論共犯問題
教唆犯的性質(zhì)與處罰原則
山東青年(2014年3期)2014-05-08 11:22:31
张家口市| 民和| 兴国县| 景谷| 和田市| 茂名市| 四川省| 东乡县| 积石山| 广西| 繁峙县| 彭泽县| 兴化市| 阜阳市| 蒙城县| 诸暨市| 繁峙县| 和平区| 永仁县| 自贡市| 施甸县| 黄石市| 平顺县| 甘孜| 米林县| 乐业县| 佳木斯市| 灵武市| 民权县| 广河县| 长葛市| 读书| 安仁县| 廊坊市| 徐州市| 沂水县| 长沙县| 中江县| 光泽县| 黎城县| 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