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理性的冒險:西方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嬗變與危機

2020-02-25 11:08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8期
關鍵詞:理性主義理性理念

牛 曉 雨

(浙江師范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高等教育系統(tǒng)是復雜系統(tǒng),大學組織是復雜性組織,因而,任何對它們的討論都無法脫離它們所依存的社會與歷史背景,無法脫離它們的文化與哲學規(guī)定性,尤其是對東西之沖突融通大背景下的西方高等教育模式轉(zhuǎn)移與擴散的討論更加離不開這個視角與前提。還有研究指出,大學作為西方文明的重要象征,是西方理性主義文化邏輯的產(chǎn)物[1]236。理性主義,也可以說是理性哲學,因為它并非一般意義上的“主義”,它是西方各種主義的源頭,是貫穿整個西方文化歷史進程的獨特文化邏輯,也是西方文化賴以生發(fā)的基點和座架。海德格爾稱西方兩千多年理性主義發(fā)展歷程是“一個叫作人的存在者進入存在者全體的事件”[2]105,而理性主義則是現(xiàn)代人悵然若失、無家可歸狀態(tài)的始作俑者。同樣,對現(xiàn)代社會的嘉許,也會追溯到理性主義,并歸功于理性傳統(tǒng)。理性主義對西方社會和現(xiàn)代社會的意義可見一斑。學者進一步認為,西方特有的理性主義邏輯是西方大學誕生和發(fā)展變遷的深層文化根基與動力,它所獲得的成功及內(nèi)在限制,都是西方理性主義邏輯的反映和體現(xiàn)[3]163。恪守理性是大學發(fā)展遵循的至高原則,而理性本身也間接地成為高等教育哲學思想演變的“大熔爐”[4]126。認識到西方大學和現(xiàn)代大學的理性主義文化和哲學規(guī)定性,是邁向大學本質(zhì)的關鍵一步,也是理解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東方社會容受、揚棄西方大學模式和理性主義哲學規(guī)定性的自我主張的關鍵一步。我們看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大學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指導下,開創(chuàng)了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為宗旨的教育實踐理性及實踐哲學踐行道路。這是一條不同于西方傳統(tǒng)理論理性大學理念和哲學規(guī)定性的道路。很顯然,在對兩條道路的辨識與溝通交流上,理論不僅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且肩負重要的使命。對中國高等教育道路的自我主張的堅持,以及對中國大學歷史唯物主義哲學規(guī)定性的自我理解與建構(gòu),離不開對西方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內(nèi)涵、嬗變歷程和局限更為深入的探討,尤其是對西方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停留于、囿于理論理性樊籬的片面性及其內(nèi)在矛盾的深入分析,是至為關鍵的。

一、理性主義大學理念的含義

“理念”一詞在西方的釋義和使用是逐步發(fā)展和完善的。“理念”一詞源于古希臘詞語“eidos”,原義為“形式、外觀、模型”等,在蘇格拉底之前,理念都是在這一意義上使用的。蘇格拉底之后,“eidos”逐漸有了“觀念、類型、本性”等新的含義。柏拉圖在蘇氏“理念”闡述的基礎上提出,“理念”是永恒的精神實體和萬物的本源,認識理念的方式是人通過理性把感、知、覺集納成一個統(tǒng)一體,“最普遍的理念是相通的”,形成了他的理念哲學體系[5]72-99。在“理念”一詞被用為英語詞匯“idea”后,又被賦予了“理想、認識、觀點、使命”等新的含義。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重新把“理念”界定為“從知性產(chǎn)生而超越經(jīng)驗可能性的‘純粹理性的概念’”[6]300-301。在康德之后,黑格爾作為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提出了自己關于“理念”的論述,認為“理念本質(zhì)上是一個過程,……理念的統(tǒng)一是思維、主觀性和無限性”[6]440-441。

大學理念,英文譯為“the idea of university”,從構(gòu)詞法可理解為關于大學的理念。大學,也叫普通高等學校,是學校的一種,是實施高等教育的機構(gòu)[7]。有學者認為,“大學理念是人們對大學這一本體所特有的基本看法和對大學本身的理性認識,它是大學教育各種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發(fā)或構(gòu)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礎理念或元理念”,“對大學的定性、定位、定能認識,……共同構(gòu)成人們對大學的總體看法,即大學理念”[8]82-107。也有學者認為,大學理念就是指“人們對那些綜合性、多學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觀念和教育哲學觀點”[9]。學界普遍認為,大學理念是關于大學的上位性、綜合性的理性認識和觀點。韓延明在總結(jié)“理念”的發(fā)展歷程后認為,“理念”是一個脫離實際的“精神、意識層面上的上位性、綜合性結(jié)構(gòu)的哲學概念”,是“人們對于某一事物或現(xiàn)象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觀念體系”。

在西方哲學史上,理性主義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根據(jù)其歷史發(fā)展脈絡,筆者將理性主義劃分為古希臘的理性主義、近代啟蒙理性主義、德國古典哲學理性主義以及當代理性主義。西方文化在其開端,就表現(xiàn)出了理性主義的偏好,現(xiàn)代雖然有多方?jīng)_擊卻難以撼動其哲學與現(xiàn)實地位?,F(xiàn)代一些哲學家對理性主義進行了反思,如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哲學家海德格爾。韋伯揭示了理性主義帶來的祛魅和控制的兩面性[10]29?!拔鞣轿拿魇艿搅斯畔ED社會創(chuàng)造的理性思維之新力量與新技術的巨大恩惠”[11]47。大學作為西方文明的重要象征,是西方理性主義文化邏輯的產(chǎn)物[1]236。尊崇自由和理性的理性主義是西方現(xiàn)代大學最為重要的哲學拱心石。對西方大學的把握離不開對西方大學理念的把握,對西方大學理念的把握則離不開對西方理性主義文化傳統(tǒng)的探討。理性主義大學理念正是在理性主義哲學指導下形成的關于大學的認識和哲學觀點[12]。

二、西方理性主義大學理念的嬗變

與理性主義哲學的發(fā)展相呼應,西方理性主義大學理念歷經(jīng)了古希臘理性主義大學理念萌芽、英法啟蒙理性大學理念、德國古典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到現(xiàn)代理性主義大學理念的嬗變,指引著大學的發(fā)展。

(一)古希臘理性主義大學理念:“構(gòu)思中的雛形大學”

就高等教育而言,古希臘的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對整個西方理性主義基礎上的大學理念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在這一時期的理性主義大學理念推動了最初的雛形大學的產(chǎn)生。古希臘的大學理念通過哲學家個人的高等教育辦學理念體現(xiàn)出來,處于大學理念的萌芽狀態(tài)。此時的雛形大學已經(jīng)形成了初步的科學研究功能,分化出了初步的學科。

柏拉圖吸收了克拉底魯、赫拉克利特和蘇格拉底的思想,他的理性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理念”,知識在理念中與智慧相當,學習即是回憶知識,靈魂不滅且靈魂就是理念。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的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強調(diào):第一,大學是高等教育機構(gòu),入學者應當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應當接受過一定的專門教育。學園(Academy)大門上的“不懂幾何者莫入”就是對知識基礎的要求。第二,大學的使命在于培養(yǎng)良好的公民和政治家。在《理想國》中,柏拉圖探討了理性治理社會的可能性,柏拉圖認為,在高級階段的教育中,應當注重通過四藝尤其是數(shù)學和天文學等抽象知識,培養(yǎng)人的理性和對永恒真理思考的能力,因為這些是智慧的開端[13]288-292。關于大學課程設置,柏拉圖認為,數(shù)學是大學(學園)極為重要的科目。作為形而上學和知識論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數(shù)學中證明、原理真實可信,這說明知識是可以獲得的;另一方面抽象知識及其獲得過程能夠彰顯人的理性,理性使人們能夠在永恒的、獨立存在的理念世界中思考[13]289-291。

亞里士多德綜合了邏各斯和努斯,使古希臘哲學中理性發(fā)展的努斯和邏各斯兩大要素合二為一[14]56-57。亞里士多德認為,大學(呂克昂,Luceion)應當是一所研究機構(gòu),學校應當有滿足科學研究需要的場所,如圖書館、博物館、實驗室等。不同于柏拉圖強調(diào)教學,亞里士多德注重通過科學研究進行教育。這種教學科研相結(jié)合的大學教育在呂克昂得到傳承,亞氏的繼任者泰奧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對“亞里士多德的研究計劃”進行了高水平的實踐[15]79。德佩森稱贊呂克昂為“古代第一所具有大學性質(zhì)的學校”,認為呂克昂所建立的教學與科研的聯(lián)系很快就證明了它的效率,并成為其他類似機構(gòu)學習的榜樣[16]14。

(二)英法啟蒙理性大學理念:“作為啟蒙武器的大學”

理性主義在中世紀處于發(fā)展低潮,上帝成為(彌合邏各斯和努斯的)一切東西的力量和活動[17]127。理性成為上帝的附庸,理性主義的邏輯和演繹方法成為神學的手段[18]。中世紀晚期,針對唯實論的唯名論革命帶來了啟蒙運動和理性主義的復蘇,笛卡爾的唯理論和休謨的經(jīng)驗論嘗試從不同角度消除現(xiàn)實世界和理論世界的鴻溝,拉開了近代理性主義的序幕。這一時期,理性主義的大學理念賦予大學理性認識和啟蒙的功能,使大學成為啟蒙的工具與武器。

啟蒙思想家們紛紛對傳統(tǒng)教育加以批判,提倡進行普及化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這樣構(gòu)想大學:“校門沒有區(qū)別地對國家內(nèi)所有孩子開放”,應由國家支付大學教師的工資;而局限于精英教育的大學“殘忍而且荒謬”,使得社會底層人民處于無知的狀態(tài)[19]204。然而世俗政權并不愿意按照啟蒙思想家的主張改革高等教育。巴黎大學曾經(jīng)是法國知識界的先鋒,但在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卻與教會和高等法院一起詆毀人文主義思想、查封進步書籍、迫害人文主義者和新教徒,極力扼殺進步思想[20]28-32。在英格蘭,大學也成為維護基督教信仰的機構(gòu)。1662年,英格蘭議會通過“一致法令”(the Act of Uniformity),將非國教信徒師生排除在大學外。這一時期的大學教育主要還是繼承中世紀的文、法、醫(yī)、神四個系,但是也產(chǎn)生了一些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新的學科。17世紀末到18世紀的蘇格蘭大學各個學科陸續(xù)引進了專家任命制,使得蘇格蘭的大學在很長一段時間領先于英格蘭。1708年,愛丁堡大學采用教授講座制,教授開設一定的課程供學生選修,教授的收入與學生人數(shù)密切相關,這使得教授設法提升課程的吸引力,大量傳播新的思想和發(fā)展實用性強的學科[21]101-102。18世紀還出現(xiàn)了研討班(seminar)、實驗室和課室(classroom)這三種新的教育場所,在這里誕生了“文科、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學科”[22]58,出現(xiàn)了“書寫、評分和考試”的新教學法[22]60。在之后的19世紀,以歷史學家、古典學者和文學學者為代表的人文社會科學家對大學的復興貢獻至巨[23]9。此時的英法大學雖仍被視為維護統(tǒng)治和維持神圣文明的機構(gòu),古希臘發(fā)端的大學科學研究功能式微,但是通過一些新學科和新教學學習方式,使得人們認識到了自己的理性能力[22]76,也使得古希臘大學傳統(tǒng)得到復興,大學成為“啟蒙的武器”。

(三)德國古典理性主義大學理念:理性權威統(tǒng)治下的大學

德國哲學家康德、黑格爾等人推動了近代理性主義“德意志氣派”的發(fā)展。德國古典哲學理性主義的繁盛催生了康德、費希特、洪堡、施萊爾馬赫等一系列的大學理念論者,他們以德國古典理性主義哲學尤其是康德哲學為基地,發(fā)展了各自的德國古典理性主義大學觀。以康德和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家否認人類的世俗生活而把精神上的確定性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使理性成為新的上帝,成為一種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質(zhì)的統(tǒng)治權威[24]49。德國古典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對大學、學術和學者的認識,正是理性權威統(tǒng)治下的大學的鮮明特征。

首先,大學是發(fā)展理性的教育機構(gòu),大學的使命在于提供“學術教育”和培養(yǎng)“學者”[25]336。大學與其他組織不同,它是服從真理與證據(jù)的“學者共同體”[26]61。一方面,大學必須擁有一種自由追求科學興趣(即真理)的學科,給理性公開說話的權利[26]63;另一方面,“寂寞”(Einsamkeit)和“自由”(Freiheit,準確地說是學術自由)是大學使命的支配性原則,“自由是必需的,寂寞有助于自由的自主施展”[27]21。故而洪堡提出“科學”“修養(yǎng)”“寂寞”和“自由”大學理念四要素[28]78,他認為,研究者和教學者的統(tǒng)一是德國大學的支柱,只有老師在創(chuàng)造性的理性學術活動中獲得知識并加以傳授,這種教學才能稱得上是大學的教學和學習活動[28]81。其次,大學學術是自由的,“精神的一切屬性都是從自由而得以成立的,一切都是為著要取得自由的手段,一切都在追求自由和產(chǎn)生自由”[29]55。這包括:(1)以學術為前提的科學知識是組成學科和大學的基本元素,以學術為基礎的專業(yè)區(qū)分了大學的不同社團和系科[26]61。(2)自由的學術在大學擁有絕對權威,追求真理的學科“有權要求檢審一切學說的真理性”[26]69-70。(3)大學中的學術活動合理合法,部分學科與政府密切合作、聽命于政府指令,部分學科則以探求真理、塑造人的自由和理性為責任,因而應該適當獨立于政府的命令[26]60。(4)學術自由也是學者自我約束的手段,使學者在沒有外在準則約束下依然能夠看護和鞭策自己,使自己堅定地從事學術職業(yè)[25]392。最后,大學的學者也是自由的。在數(shù)量上,學者的人數(shù)由學術科目的數(shù)量決定,有多少種科學專業(yè)就要設置多少種教授[26]61;在工作使命上,教師的使命是自由的,他們通過自己對理性知識的認識、掌握和傳遞“使人們確信有一個人們可以通達的神圣理念”,“使這個理念不斷上升到更高的清晰性和明確性,使這個理念以日益更新、日益完善的形態(tài)代代相傳”[25]408。

(四)晚近理性主義大學理念:“抗爭的理性主義大學”

誠然,古希臘時期的理性發(fā)展使人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最初的把握,啟蒙理性把人從愚昧和迷信中拯救出來,開啟了資本主義體系和龐大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發(fā)展的路徑,這些都是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巨大貢獻。然而,理性主義尊崇人的理性之余貶低和否定人的感性對象性、現(xiàn)實性和實踐性,在追逐理性權力和塑造理性權威的同時,也造就了新的宗教和新的神。工具理性、技術理性和實用理性的擴張是理性主義偏執(zhí)的必然產(chǎn)物,它們對理論理性、思辨理性和價值理性的沖擊體現(xiàn)在大學辦學實踐和大學觀念中,就是實用主義和技術主義大學以及應用型知識在大學登堂入室。以英國紐曼、美國赫欽斯為代表的“純正”理性主義者對實用主義和技術主義大學擴張的評判是認為它們沒有堅持純正的理論理性,因而是危險的。此階段的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大概可以稱為“抗爭的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即一方面抗爭技術理性對思辨理性的侵蝕,一方面抗爭非理性哲學思潮對大學思想的影響。

在英國,紐曼扛起了自由教育的大旗,構(gòu)造了他的理性主義大學話語。在美國,1918年托斯泰恩·維布倫發(fā)表了《美國的高等教育》一書,站在理性主義的角度強調(diào)研究和研究型大學的價值;芝加哥大學校長赫欽斯直接成為美國理性主義大學理念的典型代表。晚近理性主義大學理念認為,大學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探求學問、交流溝通和傳播思想的地方,是所有社會所有機構(gòu)中“唯一能作理性思考,尋求建立基本原理的地方”[30]911,大學的使命和目的在于“發(fā)展理性思考”[31]137-138。就學科而言,大學科目應當強調(diào)理智訓練,實施“適合于自由人的教育”[32]44-45,開設名著課程,而不是開展屈從于“某種特殊或偶然目的的學科或科學”的訓練[33]72。就學生而言,大學教育發(fā)揮學生的理智能力,使其臻于完善;基于英國傳統(tǒng),紐曼還主張大學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公民”和“紳士”(Gentleman)[33]20?,F(xiàn)代晚近大學已經(jīng)突破古典理性主義的高墻,逐漸走出象牙塔,而此時英美的“抗爭的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則是想要重返“象牙塔”和“桃花源”,恢復古典理性之光。

三、西方理性主義大學理念的風險與危機

作為現(xiàn)代性的哲學拱心石,理性哲學孕育了現(xiàn)代社會的許多觀念要素,其貢獻不可磨滅。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引領著大學從古希臘早期大學、中世紀大學直至近現(xiàn)代大學一步步走過來,締造了獨樹一幟的為全世界所仿效的現(xiàn)代高等教育機構(gòu)與模式,也同樣厥功甚偉。但正如我們時代許多問題根源于啟蒙理性一樣,高等教育與大學發(fā)展中的許多問題的思想癥結(jié)也隱藏于理性主義大學理念的內(nèi)在矛盾之中。理性主義大學理念面臨著危機和風險:理性與束縛之間的張力、自由目標與實現(xiàn)路徑之間的張力、純科學與事實科學之間的張力。

(一)理性與束縛之間的張力

不可否認理性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馬克思在《共產(chǎn)黨宣言》中曾高度評價理性主義的產(chǎn)物資產(chǎn)階級的貢獻,“資產(chǎn)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tǒng)治中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chǎn)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chuàng)造的全部生產(chǎn)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chǎn)力呢”[34]277?正如英國歷史學家哈珀·珀金所說,“一個人如果不理解過去不同時代和地點存在過的不同的大學概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現(xiàn)代大學,……過去的希望、抱負和價值觀與現(xiàn)代大學概念緊緊結(jié)合在一起”[35]49。理性主義的大學理念影響著大學從雛形到近代啟蒙武器的發(fā)展,影響著大學走向運用人的理智實現(xiàn)人的自由的道路,與大學的發(fā)展緊密結(jié)合。從古希臘開始,經(jīng)由中世紀、近代直至現(xiàn)代,理性成西方特有的信仰,成為西方大學追求的目標和依賴的條件。西方大學完全處于理性主義的規(guī)則之下。

然而,理性在帶來自由的同時,也成了阻礙自由實現(xiàn)的束縛,現(xiàn)代一些哲學家開始對理性主義進行反思。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最早系統(tǒng)地闡述了理性主義基礎上西方社會發(fā)展的“理性化”問題。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也對理性主義大肆批判,認為人們應當從“絕對的技術國度”中重回到存在的“神圣”維度。除此之外,僅僅強調(diào)理性并不合理。盡管理性促進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影響著現(xiàn)代大學的進步,實現(xiàn)著人的自由,但是非理性作為“歷史發(fā)展的杠桿”對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發(fā)展也發(fā)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36]177。人不僅擁有理性因素,也擁有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人。正如馬克思所說,“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著自己的全面的本質(zhì)。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種人的關系——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思維、只管、感覺、愿望、活動、愛,——總之,他的個體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會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樣,通過自己的對象性關系,即通過自己同對象的關系而占有對象”[37]123-124。馬克思所提到的人所擁有的器官,既包括理性的器官,也包括感性的器官,人通過這些器官與外界發(fā)生關系,發(fā)揮著自己的理性能力和非理性能力?!叭瞬粌H在思維中,而且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38]78。美國研究人員對“成功”因素作出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在人影響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 20%,而非智力因素竟占 80%”[39]55-56。

理性主義大學理念以追求理性為大學使命,實際上卻是站在理性的至高無上地位對人性功能發(fā)出質(zhì)疑?!袄硇浴钡拇髮W使命看似是對人的自由的根本追求,實際上卻是以形而上學的理性限制人的自由?!袄硇浴钡拇髮W使命把人設定為“理性的動物”,賦予人認識理性的崇高使命,對大學這一機構(gòu)和大學教育活動進行了理念上的預設,這種預設造成了人實際上的不自由。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說,“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40]533。現(xiàn)實的生存生活及其實踐活動才是人類發(fā)展的基礎,生存決定著大學的本質(zhì)和發(fā)展。理性不再是人唯一認識世界、肯定自己的唯一標準。有哲學家甚至開始懷疑理性賦予人自由的功能,認為“人類不是用其理性來提高自己的形象,而是用它來編造似是而非、自我中心的解釋,并將其強行灌輸給他們的受害者——這是一種塞進受難的基督口中的蘸滿酸醋的海綿”[41]47。

(二)自由目標與實現(xiàn)路徑之間的張力

古希臘至現(xiàn)代,理性主義大學理念以自由為目標并引領著大學自由目標的實現(xiàn)。理性作為理性主義大學理念的最重要的拱心石,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理性主義大學理念主張中都受到重視。在理性主義哲學家看來,理性是人的本質(zhì),理性及理性知識能夠解決人類生存的所有問題、實現(xiàn)人的自由[42]90。理性的這種至高無上地位使得理性成了實現(xiàn)自由的必由之路,理性成為人們追捧的奇貨,誰離真理、知識、智慧愈近,誰就愈發(fā)自由;理性活動能夠滋養(yǎng)人的理性能力,誰接受理性的訓練,就更能具有認識的能力,更能自我實現(xiàn)。自由目標的實現(xiàn)路徑只有一條——成為“理性的動物”(animal rationale)[43]36。

理性確實對大學自由目標朝向的發(fā)展有積極的一面,有利于形成“為知識而求知的客觀理性精神”[44]12。然而,片面追求理性也有著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理性帶來自由的背后隱藏的是一場冒險。理性主義對人的規(guī)定不是根據(jù)人本身的生存狀況等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而是采用“理性”這一至高無上卻脫離實際的絕對形式對人進行規(guī)定,把人定義為“理性的動物”,賦予人認識理性的能力和責任,對人的生存活動進行了理念上的預設?!皠趧拥膭游铩?animal laborans)這一全新的概念向“理性的動物”(animal rationale)這一傳統(tǒng)概念發(fā)起挑戰(zhàn)[43]36,認為人的生存狀況及其物質(zhì)條件具有物質(zhì)必然性,因而人是“勞動的動物”而非受制于理性的“理性的動物”。正如霍布斯所言,人是勞動的動物,是生存在物質(zhì)基礎之上的,人不可能脫離這些物質(zhì)基礎而單純地存在于理念預設中,人是因勞動、因?qū)嵺`而存在,人的自由也不能脫離物質(zhì)基礎和實踐。因此,自由并不是理性賦予的人的財富和能力,也不是理性預設的幸福生活的附屬品,“最根本的意義上的自由,是生存的狀態(tài)”[43]37。正如馬克思所設想的自由狀態(tài)那樣,自由是依托物質(zhì)基礎而不是形而上學的理念,自由存在于任何人的現(xiàn)實存在中而不是理念的絕對形式中,真正的自由是“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nèi)發(fā)展”[40]37。

就大學的自由目標與實現(xiàn)路徑而言,必須用“實踐”的路徑去彌補“理性”路徑的不足。馬克思和恩格斯歷史地反思了人類生存的基礎和規(guī)律,總結(jié)出如下事實:“人們?yōu)榱四軌颉畡?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chǎn)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chǎn)物質(zhì)生活本身。”[40]531在此基礎上,他們明確指出,“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40]533。大學是建立在人的生存基礎上的實踐活動,而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思維活動。脫離勞動與實踐的教育主張培養(yǎng)的是精致利己主義者,成就了精英理性,遠離了人民性。是實踐而不是理性決定著大學的本質(zhì)和發(fā)展,是實踐而不是理性帶來真正的自由。

(三)純科學與事實科學之間的張力

理性主義大學理念追求純科學??档抡J為,學術與科學知識密切相關。洪堡認為,大學學術是大學的一項重要使命,而學術的使命就在于追求純科學,認為真正的科學(或者說哲學)是從理性出發(fā)的心智活動的產(chǎn)物,是一種能動的(selbstt?tig)探索性的活動[45]73,能夠啟發(fā)人的修養(yǎng)。施萊爾馬赫雖然反對大學直接從事科學研究,但也提倡大學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理性思考和心智活動的能力。近代赫欽斯也主張大學學術以亞里士多德提出的“關于人的本性、真理的本質(zhì)、價值的性質(zhì)的研究為主”[46]298。理性主義大學理念追求“科學”,或者說“純科學”?!凹兛茖W”更有助于我們區(qū)別于后面提到的“事實科學”或“自然科學”?!凹兛茖W”概念可以追溯至拉丁語詞Scientia(Scire,學或知),從廣泛的意義來講,是學問或知識的意思;與之較為接近的是德語詞Wissenschaft,指一切有系統(tǒng)的學問。這兩個詞通常被認為是純科學的源頭,指代一切有系統(tǒng)的學問和知識。而我們通常所說的英語詞science實際上是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學)的簡稱,指關于自然現(xiàn)象的有條理的知識。

大學學術的科學追求源自古希臘就有的理性研究,在德國自由理性主義哲學發(fā)展到頂峰,在近代卻逐漸衍生出科學力量的對立的異化的對象化的形式——事實科學,或者說自然科學。事實科學在近代突飛猛進,“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活動并且占有了不斷增多的材料,”“通過工業(yè)日益在實踐上進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為人的解放作準備,盡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發(fā)展”,自然科學以發(fā)展并伴隨著異化的形式成為人們的生活基礎[38]89。也正是這一原因,使得純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疏遠,自然科學以異化的形式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也充斥于大學學術。這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科的具體和分化;二是科學家稱謂的變化。首先是學科的具體和分化,近代以來,科學家們在自己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深入和細化分工,使得科學出現(xiàn)專業(yè)化(specialization)的傾向?!?9世紀的科學已被細分為多個學科,并在自身的邏輯中向前發(fā)展。它不再是那種古老而高尚的知(scientia)行為,而演變?yōu)閺淖诮?、哲學和文藝等領域分化隔離開來的知識活動”[47]94。以法國為例,法國在19世紀新增了21個全國性的科學專業(yè)學會,其中一半以上在19世紀后半葉誕生??茖W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也使得高深知識的自主程度越來越高,不同專業(yè)的差距逐漸拉大,大學學術處于割裂的狀態(tài)。其次,除了學科上的變化,科學家稱謂的變化也十分顯著,隨著科學脫離哲學發(fā)展,科學家不再從屬于哲學家。19世紀以前,理性主義大學理念論者提倡大學發(fā)展以哲學為代表的學術,如稱哲學系科為低等卻自由的系科的康德、主張寂寞而自由地進行研究廣泛科學的洪堡等。而在如今的現(xiàn)代大學中,學科專業(yè)化的合法地位已經(jīng)根深蒂固。19世紀以前,科學家們往往被稱為“哲學家”或“自然哲學家”,如在法語圈被稱為“哲學家”(philosophe)或“學者”(savant),在德語圈被稱為“自然探究者”(naturforscher),在英語圈被稱為“哲學家”(philosopher)、“自然哲學家”(natural philosopher)、“實驗哲學家”(experimental philosopher)等[47]95-96。而當時劍橋著名的數(shù)學家和哲學家威廉·休厄爾建議“我們有必要賦予科學的研究者們一個更具普遍意義的名稱,在我看來,這個名稱應當確定為科學家(scientist)”[48]113。威廉自稱科學家這一詞的創(chuàng)造來源于藝術家(artist)的詞綴類推。這一變化預示著科學活動已與以往的哲學活動區(qū)別開來。此后,科學不斷專門化,專家(specialist)這一稱謂在不同領域中被不同的特殊稱謂,如數(shù)學家(mathematician)、化學家(chemist)、物理學家(physicist)等所取代[47]95。

事實科學是在時代中從純科學中分化產(chǎn)生出來的客體,這一客體通過工業(yè)日益在實踐上進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同時,在更加注重事實科學的學術研究中,“真正地給予這種技術過程以意義和給予這些正常的結(jié)果以真理的本來思想被排擠出去了”[49]55。

西方理性主義經(jīng)古希臘理性觀念、中世紀基督神圣理性,由啟蒙思想家大力弘揚,最終以黑格爾理性大廈的矗立為標志,構(gòu)建起了理性的宗教。在理性主義大學理念的推動下,西方大學完成了從中世紀大學向現(xiàn)代大學的轉(zhuǎn)型,也面對著理性與束縛之間的張力、自由目標與實現(xiàn)路徑之間的張力和純科學與事實科學之間的張力所帶來的風險。新中國成立以來七十年高等教育辦學歷程早已經(jīng)不再是弱者的東奔西突,但西方理性主義大學理念的嬗變和冒險仍能為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道路的探索提供借鑒。

猜你喜歡
理性主義理性理念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包豪斯理性主義設計思想芻議
從理性主義到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利益觀的形成理路研究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麥克尤恩小說《愛無可忍》的電影改編
改革牛和創(chuàng)新牛都必須在理性中前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yī)改
中醫(yī)理念的現(xiàn)代闡釋
理性的回歸
論梁遇春散文中的非理性主義思想
罗甸县| 大丰市| 鹤峰县| 卢氏县| 乾安县| 太保市| 建瓯市| 汶川县| 弋阳县| 大厂| 阜阳市| 黄平县| 深州市| 临高县| 西盟| 淮北市| 招远市| 长宁县| 平利县| 西吉县| 大渡口区| 同心县| 双柏县| 汉寿县| 徐汇区| 兴隆县| 沙坪坝区| 来凤县| 绥芬河市| 高邑县| 娄底市| 太谷县| 新邵县| 临漳县| 上犹县| 金阳县| 牡丹江市| 安远县| 永州市| 大新县|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