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增壽,顏如玉
(江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漢語語法史》(以下簡稱《語法史》)是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冊(以下簡稱《史稿》)的基礎上修訂改寫而成的,1989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本書從詞法、句法兩個方面論述了漢語語法發(fā)展的歷史面貌、發(fā)展階段及其內(nèi)在規(guī)律。全書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對漢語詞匯進行了分類敘述并對構詞法進行了討論,后一部分主要論述漢語各類結構式的發(fā)展,書中對各種語法現(xiàn)象的觀察大多非常準確,對后來的語法史研究具有深遠影響。當然,以歷史發(fā)展的眼光來看,《語法史》的觀點也有一些值得商討之處,也有一些觀點被后代的研究證明是有問題的。本文首先概述《語法史》使成式一章的基本觀點并與《漢語史稿》做簡單對比,說明《語法史》內(nèi)容和觀點的調(diào)整變化,指出王力觀點對“使成式”進一步研究的重要意義和對漢語語法史教學的重要價值;同時,對《語法史》使成式章部分內(nèi)容論述不夠詳盡之處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討。
《語法史》中關于“使成式”演變發(fā)展的描述總體而言是非常概括的,主要分為使成式的定義、發(fā)展歷程和對使成式中賓語位置的討論三個部分。
首先,從定義上看,書中認為“使成式”是“把行為及其造成的結果用一個動詞性詞組表達出來”[1](P305),在句法上表現(xiàn)為“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或“及物動詞+形容詞”兩種形式。
其次,從發(fā)展歷程上看,王力認為使成式是對上古動詞和形容詞使動用法的替代;使成式大約產(chǎn)生于漢代,南北朝以后應用更為普遍。
最后,王力結合歷代的語料,對使成式中賓語位置進行了概述性分析,認為:宋代以前,“VOC”結構的使成式較為普遍,宋代以后,“VOC”格式基本消亡,“VCO”格式(這種形式在漢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成為主流形式;宋代開始,還出現(xiàn)了使成式與處置式相結合的“把/將+O+VC”格式。
把《史稿》與《語法史》進行對比,可以看到,后者基本上沿襲了前者的主要觀點,但在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上出現(xiàn)了一些微小的變化。
從定義上看,《語法史》和《史稿》對“使成式”的語法意義的敘述有細微的差別。《史稿》是根據(jù)語法意義不同把“使成式”區(qū)分為兩大類的,即“外動詞+內(nèi)動詞”格式和“外動詞+形容詞”格式①,認為“外動詞帶內(nèi)動詞的使成式,其施事者行為的結果是使某事物有某種行為;外動詞帶形容詞的使成式,其施事者的行為的結果是使某事物有某種情況”[2](P393)。但《語法史》不再強調(diào)這種意義的區(qū)別,更突出二者的同一性,即都是表達“行為及其結果”的動詞性詞組,只是形式上略有不同而已。
從整體框架看,《語法史》相對《史稿》省略了不少內(nèi)容:《史稿》在討論使成式產(chǎn)生年代時,對上古漢語中似是而非的例子做了詳細討論,使得“使成式”的定義更為明晰,《語法史》中則省略了這部分內(nèi)容;《史稿》舉了大量例證,對唐宋以后到五四時期的使成式的發(fā)展演變進行了討論,《語法史》則采取了另一種敘述方式,通過“使成式中賓語的位置”這個角度,把唐宋直到明清時期的幾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例子串聯(lián)起來,具體觀察“使成式”這個側面的發(fā)展演變。
從具體內(nèi)容上看,《語法史》也略去了一些《史稿》里提到的特殊現(xiàn)象:如《史稿》里提到一類“施事者的行為使自己有某種情況”的“外動詞+形容詞”結構,《語法史》不再提及;《史稿》里還描述了宋代“出來”作為外動的結果,動詞后面如果還有賓語的話可以夾在“出”和“來”之間這一現(xiàn)象及其發(fā)展,《漢語語法史》里都沒有涉及。
從舉例來看,《語法史》對《史稿》的例證做了部分調(diào)整。從例證安排上看,《語法史》把各個年代兩種結構的“使成式”例證按照“及物動詞+形容詞”在先,“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在后的結構排列,不同于《史稿》“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在先的排列方式。
從各個年代的具體例證看,變化如下。漢代“使成式”的例子中,《語法史》刪去了《史稿》中原有的“趨戰(zhàn)”一例。南北朝的例子中,《史稿》中將“嚙破”一例歸入為“外動詞+內(nèi)動詞”類,《語法史》卻將其歸入“外動詞+形容詞”;同時期也省略了好幾個例子?!墩Z法史》唐代部分省去了《史稿》中舉的“拽碑倒”一例,至于宋代以后(包含宋)的例證,《語法史》只從《史稿》里節(jié)選了和“使成式”賓語位置變化有關的部分句例。
1.“使成式”這一語言現(xiàn)象是王力先生首先觀察并命名的,后代學者對“動結式”這一語法結構的探討都源于王力的研究。對使成式范圍的界定和分類的研究的影響,比如祝敏徹(1963)、余健萍(1957)稱之為“使成式”,太田辰夫(1958/2003)、志村良治(1984)稱之為“使成復合動詞”;吳福祥(1998)提出的“四種類型”(他動詞+自動詞/形容詞,自動詞+自動詞/形容詞)也是在王力所分兩類基礎上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此外,對“動結式”(“使成式”)產(chǎn)生時代的判定上,很多學者也堅持王力的“漢代說”。
對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影響,比如朱德熙(1982)把“述補結構”作為六大句法結構形式之一,分為結果、趨向、狀態(tài)、可能、程度、補語五個下位類型,對每一種類型做了詳細的分析和描寫。目前,所有的《現(xiàn)代漢語》教材都有“述補結構”一章,而相關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論著非常豐富。由此可見,使成式這一語法現(xiàn)象的揭示對漢語語法研究的重大影響。
2.從專題史的角度論述使成式的歷史發(fā)展,敘述更具有連貫性和整體性。目前的漢語語法通史除了《語法史》以外當屬向熹(2010)。與王力不同,向熹對“結果補語”(“動結式”)采取的是斷代史的記述方式,除先秦和五四時期以外,把“使成式”的發(fā)展演變分成兩大部分分別敘述:中古時期(魏晉南北朝—唐宋)主要敘述“結果補語”的來源、否定形式、基本分類和這一時期的發(fā)展演變;近代漢語時期主要敘述帶“得”的動結式賓語和補語位置的變化趨勢,以及補語形式的多樣化演變。這種描寫方式固然可以把各個時期的內(nèi)容進行詳盡的描寫和分析,但對各個小類的描寫則缺乏整體性和一貫性,反不如《語法史》敘述得清晰完整。
3.對漢語史上使成式的典型形式“動結式”進行了描寫,舉例精當。從書中所舉漢代的例子上看,其中“帶不及物動詞”的一類舉了“推墮”“激怒”“射傷”“驚起”等例子,后面的賓語很難理解為時兩個動詞的共同賓語,和先秦兩漢時期常見的一種連動結構區(qū)分開來。
再看晉南北朝的例子?!墩Z法史》的例證非常豐富,展現(xiàn)了該時期使成式發(fā)展的特點,如對“及物動詞+形容詞”“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的舉例都很有代表性。對唐代及以后賓語位置的變化、使成式與處置式的結合的分析與描述都非常清晰,舉例也兼顧了各種語體并特別重視詩歌、小說、平話等口語性強的文獻。
王力對“使成式”的發(fā)現(xiàn)是一大創(chuàng)舉,隨著對使成式研究的逐步展開,“使成式”這一概念也逐步被“動結式”“動補結構”“述補結構”等概念擴展和替換。從后代的研究來看,“結果補語”顯然不能僅限于“使成式”一類,可以把相關小類都納入到“述補結構”這一整體概念之中。
朱德熙(1982)中對“動補結構”做了一個整體介紹,從結構上把述補結構分為“粘合式述補結構”和“組合式述補結構”兩大類,從補語的意義上又進一步把述補結構分為表示結果的、表示趨向的、表示狀態(tài)的、表示程度的、表示可能的這幾類。但《語法史》中只談到了“使成式”,對其他幾類都沒有提及。
從“使成式”自身的類型研究來看,《語法史》的觀察和敘述也不夠全面。“使成式”只有“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及物動詞+形容詞”兩類,而此后的研究對這類動補結構的界定則更加寬泛,不再把核心動詞限定于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形容詞”“不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都應該看作述補結構。另外,帶“得”的補語也應該是述補結構的小類,王力分別歸于《史稿》的遞系式與《語法史》的能愿式部分,值得重新考慮,詳下。
《語法史》提到一種使成式的特殊類型:“VOC”式?!墩Z法史》沿用《史稿》的說法,即“使成式既然是兩個詞的結合,就有可能被賓語隔開”[1](P307),并且說明了這一結構產(chǎn)生的條件:“這種情況之所以產(chǎn)生,可能是因為在使成式發(fā)展的前一階段動詞和補語的關系還不是很密切的?!盵1](P307)書中就這一觀點列舉了大量唐詩用例,并指出“宋代以后…就一般情況說,使成式中間已經(jīng)不能再插進賓語了”[1](P307-308)。
王力在《語法史》中只簡略介紹了“VOC”這一結構,沒有對它進行詳盡描寫。根據(jù)后代學者的研究,這一類型的使成式對補語有特定要求,能出現(xiàn)在“VOC”結構補語位置的只包括兩類動詞:能同時進入SVO(V為及物動詞,S為施事,O既是受事,又是當事)和SV(S為受事或當事,V不及物)格式的狀態(tài)動詞;少數(shù)及物的行為動詞如“殺”、“得”、“取”[3]等。除此之外,“VOC”結構不同于一般的使成式,其中的名詞性成分跟其前后動詞性成分都存在語義關聯(lián),因而也有許多學者稱之為“遞系式”或“新兼語式”。
此外,《語法史》一書中舉的漢代使成式的用例均為VCO格式,唐代大量涌現(xiàn)的VOC格式是如何由漢代的VCO格式發(fā)展演變而來的?這一部分《語法史》也缺乏論述。趙長才(2004)中對VOC格式的產(chǎn)生動因做了探究:動結式“VCO”產(chǎn)生后,原來處于連動式“V1V2O”中V2位置的他動詞已轉(zhuǎn)為自動詞,不再與賓語O發(fā)生句法結構關系,而賓語要求接近與其有直接支配關系的動詞,處于該動詞的轄域之內(nèi),所以賓語O會越過補語C而直接位于主要動詞V之后,這樣就形成了“VOC”這種隔開式的述補結構[4]。這一論述恰好也提供了適宜于插入使成式構成“VOC”結構的成分是賓語的原因,這在《語法史》一書中沒有做出解釋。
帶“得”述補結構是動補結構的另一重要類型——組合式述補結構,根據(jù)補語類型也可以分為結果補語、狀態(tài)補語、趨向補語、程度補語、可能補語五類,而在《語法史》“使成式”一章似乎沒有提及帶“得”的結果補語。《語法史》把這一部分歸入了“能愿式”一章,認為都表示可能,筆者認為其中有一部分帶“得”的述補結構本質(zhì)上是表示結果的,應劃歸“使成式”一章,原因詳下。
王力把帶“得”的述補結構歸入“能愿式”一章,大約是從意義角度來劃分的,因為多數(shù)帶“得”的結構都表示“可能”這一語法意義,《語法史》中列舉了三種代表性的結構“得V”、“V得”、“V得C”(包含其變式“V得OC”)。
《語法史》認為“V得C”和“V得OC”是表示可能意義的句法結構,實際上只是在特定的語境(未然或假設)中才具有能性意義,其早期用例一般都受到語境的制約,這些帶“得”結構本質(zhì)上是表示結果或趨向的。宋元以后,隨著整個格式語法化的加深,能性意義的表達逐漸擺脫了語境的制約,“V得C”和“V得OC”才成為一種獨立表達能性意義的格式。因此,《語法史》中“能愿式”一章宋元以前表可能(實際上是表示結果)的例子應該歸入“使成式”一章。
此外,《語法史》提到唐代以后“得”發(fā)展為介詞,后面可以接動作的結果或者一種“極度的形容語”[1](P287),這一觀察是比較準確的,即“V得C”結構可以表示結果和狀態(tài)。但是此時的“得”并非介詞,而是做補語標記的結構助詞。實際上,后代學者如楊平(1990)、蔣紹愚(1994)、魏培泉(2001)等都認同狀態(tài)補語結構的“得”和可能補語“得”來源相同:都是由“獲得”義轉(zhuǎn)化為“達成”,由“達成”的意義進一步虛化,而成為動詞的詞尾。從《語法史》本身例證從古到今的變化也可以窺見“得”字意義的語法化歷程:“得V”的“得”是由“獲得”義向“達成”義轉(zhuǎn)變的橋梁,“V得”結構的出現(xiàn)則是“達成”義向動詞詞尾變化的關鍵。因此,結果或狀態(tài)補語結構“V得C”中的“得”絕不可能是介詞。此外,元以后的文獻如《紅樓夢》里[1][5][6][7],“得”在“V得C”結構里經(jīng)常寫做“的”,這種語音弱化也是“得”語法化程度高的一個表現(xiàn)。
綜合以上敘述,《漢語語法史》是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的成果,語言表達更為精煉、觀點更為準確和成熟?!墩Z法史》“使成式”一章的觀點被后代學者不斷證實和沿用,對漢語“述補結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發(fā)和引領作用;以歷時發(fā)展的眼光來看,由于時代的局限性,《語法史》“使成式”一章也存在對“動補結構”的定義不夠完整、對某些使成式類型描寫不夠詳盡的不足。但總體而言《漢語語法史》中“使成式”的論述是瑕不掩瑜的,其中許多觀點都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成為后代語法學界聚焦的話題。
注釋:
①《漢語史稿》中的“外動詞”和內(nèi)動詞”也即《漢語語法史》中的“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