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穎
社會科學領域關于國家及其與社會之關系的探討由來已久。國家乃超越階級的平衡、斡旋機制,(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中央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頁。提供思想道德并與社會其他部分進行交往的機構。(2)Emile Durkheim,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ivic Morals,London:Routledge.1957,pp.79~80.同時也是合法壟斷暴力的共同體及以此為基礎形成的官僚體系,(3)[德]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第2卷(上冊),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0年,第1036~1142頁。并對所轄社會體系的再生產實施反思性監(jiān)控。(4)[英]安東尼·吉登斯:《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第19頁。在政治科學領域,國家及其實踐,多以行為主體、制度組織與權力結構的形式呈現(xiàn),討論多聚焦于國家治理、精英政治、政策制定、國際關系等宏觀、結構性分析,(5)Poulantzas,Nicos,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Classes,London:Verso,1978;Jessop,B,State Theory: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Cambridge:Polity Press,1990.而忽視了作為現(xiàn)象與表征存在于社會現(xiàn)實中的國家。(6)Abrams,Philip,“Notes on the Difficulty of Studying the State”,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vol.1,no.1,1988,pp.58~89.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類學之國家研究以關于國家的民族志敘事出發(fā),意圖推動研究范式轉型,對不同政治制度下的國家與社會關系,(7)Mitchell,Timothy,“Society,Economy,and the State Effect”,in George Steinmetz(eds.),State/Culture:State-Formation after the Cultural Tur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9,pp.76~97;Sharma Aradhana & Gupta Akhil,Anthropology of the State:A Reader,Oxford:Blackwell,2006.國家精英、文化資本與社會階層再生產,(8)參見[法]P.布爾迪厄《國家精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國家與民眾在日常生活的遭遇,(9)Scott,James C.,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Herzfeld,Michael,Cultural Intimacy:Social Poetics in the Nation-State,London:Routledge,2004.民眾如何依據各自不同的經驗建構或解構有關國家的觀念與想象,(10)Gupta.A.“Blurred Boundaries:the Discourse of Corruption,the Culture of Politics,and the Imagined State”,American Ethnologist,vol.22,no.2,1995,pp.375~402;項 飆:《普通人的‘國家’理論》,《開放時代》2010年第10期。并由此指導日常實踐等議題展開討論。本文即以此為脈絡,基于緬甸華人社會長期之田野調查,(11)作者于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在緬甸從事長期田野調查,并在2014年2月、2015年3月、2016年5月進行了回訪和跟蹤調查。探討與國家相關的權力、制度、效應、觀念、表述、實踐如何交織、糾纏,并影響民眾日常生活,民眾又如何理解、應對;其中,國家與社會如何相互作用、型塑,我們又如何從民眾的日常敘事與生活世界,透視國家社會之構成?
1962年,奈溫不滿實行多黨民主議會制的吳努政府,以不流血政變的方式上臺。之后,軍政府開始推行緬甸式社會主義建設,頒布一系列國家計劃,包括國有化法案、計劃經濟等,對緬甸華人日常生活產生極大影響。1967年,仰光等地發(fā)生排華風波,大量華人要么離開緬甸,要么重新調整在緬生存策略,以適應動蕩時局。奈溫執(zhí)政期間,社會主義綱領黨推行的經濟政策失敗,國民經濟瀕臨崩潰。1987年,緬甸被聯(lián)合國列為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1988年7月,緬甸發(fā)生大規(guī)模游行示威,奈溫被迫下臺。9月18日,緬甸軍隊接管政權,宣布解散社會主義綱領黨,實行多黨議會制,以緩和國內緊張局勢。
1990年5月,緬甸舉行民主選舉,以昂山素季為首的緬甸民主聯(lián)盟在大選中高票獲勝。但軍政府以先制憲后交權為由,把持政權,軟禁民盟領導人昂山素季。之后,丹瑞領導的新軍人政府以種種理由推遲、延緩修憲進程,新憲法直到2008年才在全民公決中通過。但新憲法規(guī)定,政府內政部、國防部和緬甸邊境事務部幾個重要部門部長須來自軍方,軍人議員占緬甸議會中25%的議席,這就意味著作為政治遺產,軍隊仍將在緬甸政治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1990年至2008年期間,軍人統(tǒng)治未經被統(tǒng)治者同意、程序不合法、執(zhí)政績效差,且缺失共享價值,一直面臨著政治合法性危機。(12)Alagappa,Muthiah,“The Anatomy of Legitimacy”,“The Bases of Legitimacy”,In Muthiah Alagappa(eds.),Political Legitimacy in Southeast Asia:The Quest for Moral Authority,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15~39;Yawnghwe,Chao-Tzang,“The Depoliticization of the Political.” In Muthiah Alagappa(eds.),Political Legitimacy in Southeast Asia:The Quest for Moral Authority,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170~192.
1988年民主運動后,新軍人政府開始致力于改革開放、發(fā)展經濟,同時促進民族和解,穩(wěn)定國內局勢,但專制之下,有法不依,因人廢制的情況十分普遍。中央、地方令行不一,憲法修訂無法體現(xiàn)民意,加之政治合法性的缺失,致使國家建設與社會發(fā)展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這也造成了“強權弱國”的政治局面,(13)Pedersen,Morten B.,Emily Rudland and Ronald J.May,eds.Burma/Myanmar:Strong Regime Weak State?Adelaide:Crawford House Publishing,2000.導致國家與社會的疏離。威權統(tǒng)治使人們生活于“莫談國事”的政治環(huán)境中,而另一方面,疏離卻使民間社會獲得一定的自主空間,依憑經驗重組社會秩序與道德倫理。過往關于軍政之下的緬甸研究,大多關注威權政治、制度建設、權力結構以及民主困境,(14)Rotberg,Robert I.,ed.Burma:Prospects for a Democratic Future,Washington,D.C.:B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98;Soe Myint,Burma File:A Question of Democracy,New Delhi:India Research Press,2003;Kyaw Yin Hlaing,Robert H.Taylor,and Tin Maung Maung Than,eds.Myanmar:Beyond Politics to Societal Imperatives,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05;James,Helen,Governance and Civil Society in Myanmar:Education,Health,and Environment.London;New York:RoutledgeCurzon,2005;李晨陽,陳 茵:《影響緬甸民主化進程的主要政治勢力》,《當代亞太》2006年第4期;賀圣達:《緬甸:軍人執(zhí)政的20年(1988~2008)的政治發(fā)展及趨勢》,《東南亞縱橫》2008年第8期。較少注意民眾的日常生活及其對國家社會之想象。
因此,本文聚焦于軍政之下緬甸華人的生存策略與日常政治。倘若我們將緬甸視作多元的社會文化實體,而非軍事威權之下單一的國家建設,那么,無論國家社會中緬族、華人關系如何,長久生活于此的華人顯然已成為緬甸的一個少數族群以及緬甸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華人如何應對軍政專制以及隨之而來的不確定狀況,如何創(chuàng)造出與之相應的生存?zhèn)惱砼c實踐策略,又如何利用傳言、黑色幽默,在茶館針砭時弊,解構軍政專制,乃本文論述之重點。此外,研究亦將通過微觀的政治分析,管窺民眾的國家觀念與想象,以及緬甸軍政之下的社會構成。
中緬邊境接壤,兩國人民來往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漢代。而大規(guī)模華人遷徙緬甸則集中于晚清與民國時期,主要來自廣東、福建、云南等地,如今散布于仰光、曼德勒、東枝、臘戌以及中緬邊境地區(qū),人口約300萬左右,(15)緬甸20世紀80年代后未做全國人口普查,此為2010年學者根據移民動態(tài)和人口自然增長之估計數。范宏偉:《緬甸華僑華人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年,第250~251頁。依照1982年頒布的《緬甸公民法》規(guī)定,(16)《緬甸公民法》依據居住緬甸的歷史、父母公民身份以及國務委員會之判定,將生活于緬甸的人民分為1.公民;2.客籍公民;3.歸化公民;4.外僑,只有公民享有完整之公民權利。不少華人被劃為客籍公民或歸化公民,無法享有與緬族同等的公民權利。緬甸政府至今不承認華人為緬甸合法之少數民族,這也使華人身份微妙,處境尷尬。緬甸獨立后,吳努政府希望借助外僑及社會力量,推動本土及民族經濟發(fā)展,外僑政策相對寬松。1962年,奈溫執(zhí)政后,次年宣布“國有化法案”,將民族資本家與外僑所掌握的工商業(yè)、銀行收歸國有。1964年5月17日,政府宣布流通的100元、50元大鈔作廢,很多以經商為生的外僑蒙受巨大損失。1985年11月3日,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政府又宣布50和100面額的紙幣作廢。盡管公眾被允許兌換數量有限的舊鈔票,但可謂杯水車薪。1987年9月5日,政府又宣布25、75、35等面值的鈔票全部作廢,致使緬甸75%的流通貨幣失效,很多家庭積累數十年的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鈔票作廢,只是緬甸宏觀經濟體制改革失敗的縮影。奈溫執(zhí)政后推動的國有化法案,逐步將民間資產、工商業(yè)收歸國有。多以經商為生的華人受到極大沖擊。李華浦(17)本文使用之訪談者姓名均為化名。先生1928年生于福建南安,1949年通過時任仰光豐美公司董事的伯父之關系,渡緬謀生。經過族內兄弟合力經營,生意發(fā)展至曼德勒、皎脈等地。1964年,李先生店內貨物被盡數沒收,外債無法收回,數年辛勞化為烏有。就此,李先生回憶道:
收歸國有后,政府禁止倒賣土產,由國家配給,但政府計劃很僵硬,有時下緬甸的大米已運到曼德勒城外,但沒有接到上級配給的命令,就沒人敢動這些大米。當時很多華人都靠黑市倒賣土產和生活用品謀生。那是我一生中最艱難、凄慘的時期。
收歸國有后,政府開辦人民商店,按戶登記,憑票出售糧、油、日用品,但商品質量很差。華人雖加入人民商店,但很少購買,或把配額賣給經濟條件較差的華人和緬族,只購買火柴、肥皂等日用品。在計劃經濟時代,能夠通過內部關系,得知政府商品配給信息,成為盈利與否的關鍵。所以,只要條件允許,華人一般都會利用各種關系在黑市倒賣商品。張濟青先生也隨父親參與其中:
那段日子生活艱難,而且隨時都面臨著風險。政府禁止私自買賣土產,一旦被抓到,要么罰款,要么坐牢,而販運土產,路上也不太平,很可能遭遇土匪或叛軍,一不小心,連命都得賠上。軍警有時會半夜來家里搜查,我們隨時都要做好逃走的準備。
張先生1976年畢業(yè)于曼德勒大學,主修化學。當時大學對華裔限制頗多,如華裔不能選修醫(yī)科等容易求職的專業(yè),所以張先生沒把心思放在學業(yè)上,而是與父親一起做生意,先后開設相館、音像店等,可一直都不太景氣。20世紀80年代末,軍政府逐步放寬對私營經濟的控制,這大大促進了民間貿易的發(fā)展,但外匯管制仍然十分嚴格。直到90年代初期,官方所定外匯比價為1美元兌換6緬幣,而黑市比價已升至1美元兌110~120緬幣。民間貿易的迅速發(fā)展,貨幣流通量不斷加大,地下錢莊應運而生。于是,張先生開始利用以前經商積累的社會關系,經營瓦城與中國邊境之間的匯兌生意?!白龅叵洛X莊完全靠關系,靠信用,而且一定要靠各地之間連手,否則不可能做大”,張先生說。
但好景不長,隨著地下錢莊的增多,競爭日益激烈,加之生意本就違法,而且政府幾次宣布鈔票作廢,經營匯兌風險很大;所以,張先生決定轉向玉石貿易。最早是將玉石運往泰國,中緬邊境開放后,玉石生意大多先經外5縣,(18)泛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部。面積1.15萬平方千米。轄芒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瑞麗市。由于它只有東面與保山市相鄰,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緬甸包圍,故這5個縣級單位當地人又俗稱“外5縣”。再至昆明及沿海地區(qū)。一段時間后,張先生發(fā)現(xiàn),玉石生意同樣要冒很大風險,其一、軍政府對玉石出口仍有管制;其二、玉石生意因夾雜運氣成分,收入極不穩(wěn)定;其三、路上運輸可能遇到叛軍或地方武裝,麻煩不少。
1988年后,政府逐步加大對玉石貿易的管制,每年定期舉行標會,中標者所采礦石與政府協(xié)議分成。這樣一來,中標者往往為實力雄厚且與軍政府關系密切者,中小業(yè)主即使偶爾中標,但由于資金有限,無法使用大型工程機械進行開采,效率低下,投資回報無法和大型公司相比,最終被擠出玉石開發(fā)市場。他們或者轉行,或者轉而經營玉石加工,偶爾也去投標,但僅限小型、適宜的投資。
1993~1995年,張先生轉至仰光經營日本二手汽車,當時緬甸還允許進口汽車。張先生與日本華人朋友合伙,根據緬甸市場需求,收購日本舊車,從海路運到仰光,經過修理廠修理、翻新后出售。張先生說,那時做舊車生意都不需要本錢,可向日方賒貨,交易后再付款。生意好時,每次可接到兩三百輛汽車,且成色不錯。1999年后,緬甸禁止進口汽車,這項生意逐漸冷淡下來。
如今,張家生計主要靠制作衛(wèi)生用具的作坊維持,間或做些短期投資生意。作坊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最初為其朋友經營,之后朋友移民臺灣,他就把作坊盤下來,一直經營至今。作坊產品原材料均在本地采購,每3天向各藥店供一次貨,銷量穩(wěn)定。作坊中雇用了5、6個緬族工人,其中3名為長工,工資每天約600緬幣,(19)時值1美元=1 200緬幣。其他季節(jié)工則按生產量付工資,每日約1 000緬幣。除去勞工、原材料以外,利潤對半。作坊收入除維持家庭日常開銷外,略有盈余。所以,無論張先生在不同時期投資成效如何,基本不會影響正常生活。
對于世居緬甸的華人而言,軍政以來的國家建設與社會運動,以及隨之而來的動蕩時局,幾乎成為大家共同的苦難記憶。因此,日常言談之中“分享”相似的不公遭遇,成為無助苦境之下的慰藉,以此獲得另類的“凝聚力”。而對于華人在緬甸的生存與發(fā)展,我與幾位報道人有過一次頗有深意的談話。
筆 者:在緬甸經歷那么多苦難,有沒有想過移民,或者回中國?
李先生:曾經想過去臺灣或新加坡,但出去也不見得好。中國是回不去了,發(fā)展那么快,哪里還有你的位置,生活也不習慣。在緬甸,只要不發(fā)生動亂,生意很好做,原材料、勞動力便宜,老緬(20)華人一般以“老緬”稱呼緬族。也好相處,沒什么矛盾。
筆 者:有沒有想過把生意擴大?
張先生:在緬甸,最好做些投資少,見效快的生意。如果做得很大,政府就會盯緊你,要么收重稅,要么讓你捐款,甚至懷疑你的財產來源。如果沒實力,關系不夠,很可能被這些事拖垮。很多人靠玉石、甚至販毒賺了錢,都不敢出聲,寧愿做“埋頭財主”。
筆 者:那如果想進一步發(fā)展,總還是要有一些資金積累啊?
王先生:在緬甸,尤其是華人,最好的積蓄就是購買房屋、汽車、黃金。鈔票作廢過3次,幣值變化又大,老百姓都不愿存錢。我的房子80年代買的時候花了50萬緬幣,這些年通貨膨脹,現(xiàn)在差不多可以賣兩億。如果現(xiàn)在要做什么生意,只要賣點黃金,或者賣輛車,最多賣套房子,本錢就有了。
“審時度勢,隨機應變,適度發(fā)展”,這是我在幾位報道人的生命故事中所能讀出的生存策略,這也適用于我所遇到的大多數緬甸華人。緬甸復雜、動蕩的局勢促使華人形成能動、多面、隨機應變的發(fā)展策略。在生產生計方面,如有可能,華人都會盡力使家庭收入來源多元化,藉以應對多變的時局。這與東南亞其他國家華人的經濟運作較為相似,(21)Lim,Linda Y.C.“Chinese Economic Activity in Southeast Asia:An Introductory Review.” In Lim,Linda Y.C. & L.A.Peter Gosling(eds.),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Singapore:Maruzen Asia,1983,pp.1~29.一方面,他們以家庭、親屬為核心,逐漸拓展至同族、同鄉(xiāng)、同行關系,以此建立商業(yè)網絡;另一方面,這種關系網絡與社會資本又表現(xiàn)出靈活、多變的特征,并不完全依靠既定的社會關系,而是根據現(xiàn)實情況作出調整。其所體現(xiàn)出極大韌性,使華人在應對突如其來的運動和變革時,不至遭受重創(chuàng)。這與楊美惠對中國社會的關系學研究類似,(22)Yang,Mayfair Mei-hui,Gifts,F(xiàn)avors,and Banquets:The 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在國家威權與壟斷之下,作為一種對抗性倫理,關系學通常成為個體在逆境中生存的必要前提。
緬甸變化無常的時局,對身處社會邊緣的華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產生較大影響,也形成了華人與之相應的生計方式與生活態(tài)度。盡管他們不一定安于現(xiàn)狀,但卻很少談及未來,不愿為人生做出長遠規(guī)劃;而是步步為營,盡可能地為不可預見的變化做好準備,同時調整心態(tài),以求在趨于日常的危機中安之若素。那么,面對變化多端的社會世界,緬甸華人為何依然力圖在當地謀生、發(fā)展,又緣何生成如此特殊之生存策略?再者,華人在國家共同體中的邊緣地位究竟如何?又如何應對軍政府的威權統(tǒng)治?反抗,抑或共謀?這就需要從華人、緬甸社會、官僚體系與民族-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說起。
1990年大選之后,新軍人政府操縱制憲會議,意圖將軍政特權寫入憲法,繼續(xù)掌權。從法理和制度層面而言,軍事威權統(tǒng)治并不具備合法性。高度的中央集權使國家的政治走向取決于軍事集團高層之間的斡旋與平衡,而非程序性的規(guī)范與法則。但以法理性準則為基礎的官僚體制,恰恰是現(xiàn)代國家管理、運作的前提和基礎。(23)Giddens,Anthony,Sociology: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1986,pp.80~83.顯然,軍事專政的目標并不在于國家的制度化建設,加之頻繁的派系斗爭、人事更替,使地方基層官員在辦理公務時無所適從,多是依照上級命令(如地方行政長官或軍區(qū)司令)。由此,政府運作往往出于關系利益之考慮,而非相關制度與法律。政令則可能僅是口頭傳達,而不見諸文字。長此以往,使得地方行政機構運作多少顯得混亂,甚至無章可循。各部門之間遇事相互推諉,而基層官員索性直接聽命于上級。這樣既可保住既得利益,又不用承擔責任。
缺乏制度與規(guī)范,導致內部運作的混亂、無序,大大降低了地方行政機構的工作效率,最終導致官僚體系的松懈與積弱。而極強的軍事專政與積弱的官僚體系相結合,其結果便是集中、強大的國家權力因地方行政體系的運作不力而無法有效完成對地方社會的日常管理與控制。這在計劃經濟時期更顯問題重重。地方政府無法動員有效力量投入經濟建設,加之對地方社會復雜性估計不足,使國家政策無法上行下效,對民間的監(jiān)管、控制也簡化為征收賦稅與治安管理。在此狀況之下,灰色市場、資本與勞力的非法流動、跨國網絡等非正式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政府決策、行為的失敗,其所體現(xiàn)出的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抵消了計劃經濟所帶來的停滯、浪費和低效率,也使地方經濟不致崩潰,且有緩慢發(fā)展。(24)Scott,James C.Seeing Like a State: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8,pp.193~222.
吊詭的是,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了解情況。因此,在維持軍事專政,確保威權統(tǒng)治的同時,當局不得不適度放任黑市經濟的存在,將地方經濟發(fā)展部分交由市場調控、解決,同時利用職權,借由管控將之視為“生財之道”。善于經商的華人正是抓住這樣的契機,獲得較大的自主空間。在曼德勒,小到工匠、商販、小業(yè)主,大至酒店、農場、跨國公司,華人所占比例不小,華商已成為城市經濟不可或缺的部分和政府重要的稅收來源。因此,在緬甸半開放的社會狀況下,地方政府對華人的非正式經濟活動,多半采取默認態(tài)度。
另一方面,首先,華人雖對軍政府并未抱有期待,但卻不反對軍政專制,而是對政府保持適度遵從,至少在形式上認可軍政府對地方社會的控制與管理,盡量和地方官員保持良好關系,并響應政府號召,捐資興建基礎設施、投資政府工程等。與緬甸的其他社會階層/群體(尤其是以農業(yè)為生的緬族)不同,華人大多經商,社會安定是其生存與發(fā)展的首要前提;其次,多數華人都為有產階級,生活壓力不大,從道義經濟與理性選擇的角度而言,公開反抗軍事專政,既不明智,也無必要;第三,地方政府對非正式經濟活動的默認,使華人有機會將權力階層引入經驗世界與實踐領域,并盡可能地使地方經濟按其熟悉的市場規(guī)律運作,轉被動為主動;最后,假使能與地方政府合作,盡管存在風險,但若處理得當,不但可獲得更多信息,提高競爭力,而且也從側面彰顯了自身在地方社會的實力與地位,最低限度,至少不用再顧慮自身的財產安全。
響應號召,投資政府項目,既是華人適度遵從的表現(xiàn),也是社會資本的積累過程,通過投資、拓展社會關系,并適時地將其轉換為資源,以獲取更大利益回報。(25)Lin,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London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p.19~24.當然,在軍政體制下,參與政府計劃或相關投資,因其內在的復雜及不確定因素,往往需要承擔較大風險。比如,原先可從政府拿到的政策性補助,可能隨政局變化、人事變動而失效;或因政府發(fā)展計劃中斷、變更而蒙受損失。曼德勒現(xiàn)有幾家水泥廠,多為華商投資,都與政府早先的工業(yè)計劃有著密切關系。之后,曼德勒省政府準備發(fā)展IT產業(yè),擬將原有工業(yè)用地劃為信息科技園的建設用地,責令建蓋于此工廠限期搬遷,政府可另劃新址給予重建,但經費自籌,拆建也沒有給予補償。又如,緬甸自20世紀80年代起嚴格限制進口汽車,欽紐(Khin Nyunt)任國防部情報局局長時曾批準進口汽車,欽紐因故辭職后,政府不再對由軍情局審核的車輛進行年審,民眾只能將其拆為零件出售,或者索性將汽車捐給寺廟,由僧侶去向政府申請換發(fā)牌照。又如某些行業(yè),如煙酒、涉外酒店等,也會因相關部門的人事變化,無法換發(fā)新的營業(yè)執(zhí)照而停業(yè)等等。每每談及,大多華人都表示無可奈何,卻又習以為常,甚至將其當成投資風險的一部分。
但是,華人適度的遵從并不等于承認軍政當局執(zhí)政之合法性,威權、專制之下必有反抗,需要指出的是,對于華人而言,“反抗的目的不是要直接推翻或轉變統(tǒng)治體系,而是要在其中生存下去。”(26)Scott,James C.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p.301.因此,反抗多為策略、隱匿、利益驅動,而非暴力、有組織、非自利的,形式復雜多樣。其中以隱瞞最為常見。若非必要,民眾盡量不與政府打交道,政府對民眾情況知之越少,就越對民眾有利。鄧先生在曼德勒經營五金店,我曾問他營業(yè)稅是否很重,他說不用繳稅,因為他就沒有向政府注冊。他說注冊非常麻煩,不但要找關系,而且程序繁瑣,一年半載未必就能申請得到。所以索性不去申請,等遇到政府檢查再設法應付,最多不過關門歇業(yè),另謀出路。
對那些不得不與政府接觸的華人與企業(yè),隱藏的文本則成為日常反抗最為有效的策略。(27)Scott,James C.,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在與華人談論經商話題時,“欺官瞞稅”經常被提及。中緬邊貿開放之后,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經營進出口貿易,包括玉石、農產品、日用品、電器、五金、化工原料等等。但由于緬甸政府的進出口政策變化較大,程序繁瑣,限制頗多,且稅收較重,很多商人都采取走私、瞞報、低報貨物數量的方法降低成本。李志敏先生在20世紀90年代經常往來于中緬邊境,經營玉石和布匹生意。他說:“當時邊貿很好做,但大多為走私,或者少報,這樣做肯定有風險,但如果做成的話,利潤相當豐厚?!倍谝患裔t(yī)藥公司任總會計師的畢先生則指出,緬甸政府管理比較混亂,政策變化大,為了便于調整、運作,很多公司都有兩本不同的賬本,一份給稅務局,一份才是公司真實的經營紀錄?!斑@是公開的秘密,當然,你如果要去問,自然不會有人承認?!碑呄壬f。
諷刺的是,倘若政府管理嚴格,照章辦事,個人或企業(yè)要想“欺官瞞稅”,并非易事。問題在于很多地方政府官員往往樂見于此,只有這些現(xiàn)象存在,他們才能從中獲益。而對于華人而言,政府的腐敗與效率低下并不見得是“壞事”,這更有利于他們將權力支配者從制度空間引入行動領域,通過非正式渠道解決問題,完成資源與權力的交換,從中獲利。就此而言,華人與地方基層官員所構成的是共謀而非對抗關系,華人言談之中并不避諱此類事情,并為其行為尋求合理解釋。就此,曼德勒華人趙先生說:
貪污腐敗世界各地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緬甸公務員工資很低,自然要另謀出路。再說,貪污腐敗只是國家有損失,對老百姓沒有太大影響,很多時候甚至是官民一起,虧空國家。
可見,在華人社群中,盡管大家都認為貪腐有違社會公正,但貪腐行為卻在“情非得已”的狀況下被逐漸合理化,甚至被當作利益最大化的斗爭/生存策略,同時被納入投資回報的成本核算中。亦如Scott所言:“為生存和家庭生計而進行的斗爭是被視作當然、不必言說的?!?28)Scott,James C.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p.301.在此境況之下,民眾轉而以“是否合適”代替“是否合法”來言說腐敗,而相關之敘事,則成為理解日常生活、人與人關系以及政治與權力的話語路徑,(29)[德]多爾勒·德拉克:《“這兒的人全都是腐敗的”:葡萄牙南部阿連特茹的故事》,載[美]迪特爾·哈勒,[新西蘭]克里斯·肖爾《腐?。喝诵耘c文化》,諸葛雯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4頁。同時折射出正式、非正式網絡的對接。在此,腐敗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武器,可以在特殊場域中重新定義身份、地位與社會關系。(30)[意]菲利波·M·澤賴里:《腐敗、財產返還與羅馬尼亞》,載[美]迪特爾·哈勒,[新西蘭]克里斯·肖爾《腐敗:人性與文化》,諸葛雯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3~69頁。人們通過人脈、關系以及權錢交易,確保獲得庇護,以消除社會動蕩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
最后,有必要進一步說明華人反抗的性質,它是無組織、機會主義、不具備革命性后果的,甚至包含一種與統(tǒng)治體系的融合。(31)Scott,James C.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pp.289~303.換言之,這種隱匿的反抗并不想引起公開對抗,從而導致政府訴諸暴力,而只是想將權力關系引入自身熟悉的生活世界,淡化國家權力的影響與效用。此即我所強調之反抗的辯證法,軍事威權統(tǒng)治迫使民間社會產生了一套遵從與反抗的機制,并在國家、社會之間生成兩套文本與實踐策略。二者時而交叉,時而疏離,其所產生的社會后果則在于,一方面,反抗削弱了國家權力對地方社會的直接干涉、控制,社會個體通過變通獲得更多的自主空間;另一方面,反抗的另一特性——華人與政府官員的共謀——卻又從另一層面強化了既定的權力關系,因此,權力依然存在,秩序并未改變。
自1988年民主運動以來,新軍人政府把持政權,實行專制,并通過新聞封鎖、壓制輿論、暴力管制等方式嚴格監(jiān)控人民的言行。但政治合法性的缺失與制度化管理的失效,導致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松散與疏離。因此,國家權力雖足夠“強大”,卻無法有效地滲透至地方社會,這就為公共領域的存在以及民意表達留下一定空間。但驚悸于軍政府的威權與暴力,民眾往往選擇隱喻、戲謔、象征的方式來表達意見、傳遞信息,這便造就了緬甸軍政時期獨特的公眾領域。
在關于國家與社會關系與互動的研究中,公共領域業(yè)已成為社會科學領域重要議題。公眾領域意指“社會生活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像公眾意見這樣的事務能夠形成”。(32)[德]尤根·哈貝馬斯:《公共領域》,載汪 暉,陳燕谷《文化與公共性》,汪 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第125頁。公共領域介于國家與社會之間,通過調節(jié)兩者的關系,進而達成公眾對國家活動的監(jiān)督與控制。公共領域也是一個觀點、意見的交往網絡,經過過濾、綜合,形成公眾輿論,并通過其影響作用于政治權力。(33)[德]尤根·哈貝馬斯:《在事實與規(guī)范之間——關于法律和民主法制國的商談理論》,童世駿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3年,第445~460頁。
一個充滿活力的公眾領域應建立于民主、法制與市民社會的基礎上,并且需要通過制度化途徑來表達公意,進而完成國家權力的監(jiān)控、引導。顯然,這并不符合當時緬甸的政治狀況與社會現(xiàn)實。軍事專制之下,公眾領域自然無法充當國家與社會間的中介,進而影響調節(jié)國家權力,但這并不妨礙公共領域的存在與效用。一方面,公眾領域成為民眾發(fā)泄不滿、表達抗議的社會空間,在謠言、傳說、軼事、諷刺、黑色幽默中,軍政合法性被以不同方式解構,專制政權的社會影響力隨之消減;另一方面,公共領域扎根于生活世界,通過交往與溝通而形成的公意,在消解國家權力的同時,也彰顯出民間的道德力量與社會秩序。
在曼德勒,午后工作之余,同事、朋友大多會去茶館小聚。曼德勒城中茶館眾多,幾乎遍布每個街區(qū)。人們時常聚集于此,聊聊人生百態(tài),談談時政新聞,說說趣聞軼事,當然也會互相打聽、交換商業(yè)與工作信息。因此,茶館構成了曼德勒不同族群、階層、年齡的民眾溝通、交流的公共空間。在調查期間,我不時地與朋友在茶館相聚,雖是隨意閑談,但卻聽到不少謠言、傳聞與故事。這些敘事從不同層面反映出緬甸的國家政治與社會現(xiàn)實,同時也隱含著人們對專制、不公的諷刺與批判。
緬甸“怪事”多。1.“10多年前買的汽車,現(xiàn)在賣出去,還可賺到幾十倍的錢。”20世紀90年代,軍政府為節(jié)約外匯儲備,限制汽車進口,導致汽車價格飛漲。1997年,受亞洲金融危機波及,緬甸物價上漲、貨幣貶值,汽車、黃金、房產等固定資產反而成為最好的保值品。此外,有汽車的人家還可享受國家供給的平價汽油,僅為黑市油價一半,這更使緬甸舊車價格居高不下。我的朋友陳先生8年前花1 200萬緬幣購買了一輛豐田轎車,現(xiàn)在若賣出,市值接近1億緬幣。(34)1999年黑市匯率1美元約合340緬幣,2007年則為1美元約合1 250緬幣。2.“緬甸就是一個活的汽車博物館。”由于政府限制汽車進口,很多舊車仍在使用,許多汽車修理廠可將兩三輛報廢汽車重新組裝成“新車”。在緬甸,可以看到最新款的日產越野車與二戰(zhàn)時期的美式吉普同時在公路上奔馳。
政府之言不可信。軍政府統(tǒng)治時期,實行新聞管制,所有報刊、雜志在發(fā)行前均要送交新聞審查署審查,審查程序繁瑣、復雜,相關政策時松時緊,反復無常。而在獲準刊行的書報的顯要位置,必須印有國家宣傳話語。(35)Leechey,Jennifer,“Writing in a Crazy Way:Literary Life in Contemporary Urban Burma.” In Monique Skidmore(eds.),Burma at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pp.179~187.新軍人執(zhí)政時期,緬甸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為《緬甸新光報》,在報紙頭版刊有12項國家建設目標,其中4項政治目標為:1.國家穩(wěn)定、社會和平與寧靜、法制普及;2.民族團結;3.制定持久的新憲法;4.根據新憲法建立一個新現(xiàn)代發(fā)達國家。一日,在茶館與朋友聊天,他們向我一一解讀“4項目標”:1.軍政之下的緬甸社會從不穩(wěn)定,以人治國,貪腐成風,何談法制;2.軍政府從來都不想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將叛亂控制在一定范圍,才好體現(xiàn)軍隊存在的價值;3.憲法修了近20年,越是修改,越是偏向軍政府,無法體現(xiàn)民意;4.軍政之下,緬甸已淪為世界最欠發(fā)展的國家。如此看來,4項目標不但沒有實現(xiàn),反而成為空談,極具意識形態(tài)色彩的國家話語非但沒有發(fā)揮其應有之效用,反而被弱化、消解于民眾的戲謔之中。
遷都。2005年11月7日,緬甸軍政府對外宣布,將行政首都從仰光遷至彬馬那(Pyinmana),并將新首都定名為內比都(Nay Pyi Taw),為古緬語“京都、都城”之意。彬馬那與仰光、曼德勒的直線距離分別為320公里和250公里,原為緬甸中部的縣級小城,地處山林,人口較少。官方對遷都的解釋是,新首都位于緬甸的中心部位,有利于政府施政。但由于消息來源不同,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說法:1.繼續(xù)控制國家權力。新憲法遲早要出臺,但軍政府不愿交權,將首都移至彬馬那,有利于其集中優(yōu)勢軍力,建立戰(zhàn)略指揮中心,鞏固軍隊對國家的統(tǒng)治;2.防止反政府力量在大城市集結,直接危及政府。遷都于地遠人稀的彬馬那可避免群眾運動對政府的直接沖擊,即使大城市發(fā)生動亂,軍政府也有一定時間采取行動;3.擔心美國的軍事打擊。美國將緬甸視為“暴政據點”,引起軍政府的擔憂。原首都仰光瀕臨海域,沒有戰(zhàn)略防衛(wèi)縱深,易受攻擊,而彬馬那地處內陸山區(qū),易守難攻;4.加強對內地地區(qū)的控制。軍政府遷都內地,更加靠近反政府武裝活動的少數民族地區(qū),有利于政府對其進行有效控制;5.因循王朝更替的遷都傳統(tǒng)。在緬甸歷史上,每逢王朝更替,統(tǒng)治者都有遷都習慣,同時大興土木,建立皇宮、佛寺等標志性建筑,彰顯皇權,軍政府遷都可能是效仿傳統(tǒng);6.星相占卜之說。緬甸星相之術古已有之,并在民間廣泛流傳,至今人們還利用占星術擇吉、取名等。因此,有人認為遷都是軍政府高層聽信星相師占卜,認為彬馬那風水比仰光好,更有利于統(tǒng)治。緬甸遷都的真正原因乃軍政府的“最高機密”,孰是孰非,無法說清。每一種說法似乎都有其內在邏輯,有其理性與非理性的一面。更具深意的是,關于遷都的各種猜測、傳聞匯集于茶館這樣的公共空間,民眾根據自身的經驗,同時通過公眾領域中的商談與討論,最終過濾、綜合出對緬甸國家社會的認知與想象。
軍政時期,茶館成為緬甸民眾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公共場所,盡管無法暢言政治,但關于軍政專制的謠言、傳聞——作為弱者的武器——仍然在茶館中不斷涌現(xiàn)出來并廣為散布。(36)Tosa,Keiko,“The Chicken and the Scorpion:Rumor,Counternarratives,and the Political Uses of Buddhism.” In Monique Skidmore(eds.),Burma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pp.156~157.茶館公共氣氛為民眾交流、溝通創(chuàng)造了極好的條件,而談話、聊天的散漫、時效性以及非正式的特征,又成為軍事專制之下公共領域存在的必要保障。在各種隱喻與戲謔中,人們彼此心領神會,又不挑明,以免禍及。不同族群、階層的人們聚集于此,談論著新聞、文學、政府計劃、宗教、博彩、謠言、傳說等眾多話題,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意見,批評時政。茶館由此成為一個充滿“溝通理性”的社會空間,關于國家社會的文化政治蘊涵于人們的溝通、交流與談論之中。值得強調的是,鑒于軍政府的專制,公意無法直接影響國家建設,公共領域所發(fā)揮的作用僅在于解構軍政府的合法性、弱化國家對社會的影響力,而無法真正協(xié)調國家與社會的相互關系,以使政治治理趨于理性、有效。
自1962年奈溫發(fā)動政變上臺,到2008年修憲結束,新軍人政府還政于民,緬甸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軍事專政。而新憲法中軍人角色的特殊定位,仍使其對緬甸政治生活產生重要影響。長期的軍事專政及其面臨的合法性危機,導致官僚體系積弱,行政效率低下,制度運作不利,以及國家與社會的疏離,這也造就了緬甸“強權弱國”之下多重關系支配下的時而交織,時而平行的生活世界。
華人移居緬甸,歷史悠久,作為緬甸國家社會的組成部分,他們的日常經驗、生存心態(tài)、行為策略及其對國家共同體的認知與實踐,自然也是社會構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作為現(xiàn)象的國家在現(xiàn)實中的具體呈現(xiàn)。為我們探討緬甸國家社會的構成提供了一幅生動、細致的微觀景象。
緬甸華人大多居于城市,在這樣權力密集的開放社會空間中,華人必然要面對國家的管理與監(jiān)控。華人多以商業(yè)為生,這就促使華人與家庭、社群之外更為廣泛的社會范疇產生聯(lián)系,面對更加復雜而不確定的社會世界與多變時局。而這一切,又蘊含在個體的生命歷史中,反映出華人對現(xiàn)實生活的理解,對社會變遷的洞察,以及他們對生活世界的認知乃至對國家社會的構建。
緬甸華人基于生活經驗所形成的國家觀,具有價值判斷與行動導向,承載著民眾對國家的道德判斷,成為理解、批判社會生活的理論工具。(37)項 飆:《普通人的“國家”理論》,《開放時代》2010年第10期。因此,對軍事威權之下緬甸華人生存策略與日常政治的呈現(xiàn)與分析,也映射出緬甸華人眼中與日常經驗息息相關的國家想象,他們的遵從與反抗,以及為之尋求的合理化解釋,在創(chuàng)造有限卻又充滿活力的生存空間的同時,也成為現(xiàn)實權力關系的共謀。
最后,作為緬甸國家社會的一員,華人與緬族一樣,共同參與到公共領域中,通過隱性與策略的方式表達對軍政專制的反抗,對現(xiàn)實的不滿以及對社會不公的批判。隱喻、黑色幽默使民眾在心領神會間表達意見,同時保護自己。(38)Thornton,Patricia,“Framing Dis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Irony,Ambiguity and Metonymy”,The China Quarterly,vol.171,2002,p.668.而在合法性危機之下,國家敘事趨于無效,國家便成為文化產品,被納入民眾的想象,(39)Gupta.A.“Blurred Boundaries:the Discourse of Corruption,the Culture of Politics,and the Imagined State”,American Ethnologist,vol.22,no.2,1995,pp.375~402.并通過民間敘事在日常生活中流傳,漸漸被“信以為真”,也為其社會自主性空間的存在創(chuàng)造了合理性基礎。而在這一系列的文化想象中,無權的民眾以“戲謔”的方式,解構威權,再造社會,重塑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