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銘
摘要:“說唱”是中國曲藝藝術的主要特征[1],由四川出土的擊鼓說唱俑,內容較為豐富,形象逼真,著裝樸素,表情極為夸張,極具民間文化特色,將漢代所追求的古拙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本文從設計功能、生產技術、藝術效果三個方面分析漢代擊鼓說唱俑所蘊含的時代美學。
關鍵詞:擊鼓說唱俑? ?文化功能? ?生產技術? ?藝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J614.9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1-0021-03
一、漢代厚葬文化功能分析
(一)漢代民風之體現——擊鼓說唱俑
西漢時期的陶俑大多屬于“木偶人”,神態(tài)呆滯,素材單一;到了西漢晚期,陶俑開始向生動的造型發(fā)展,以市井人物和社會生活為焦點,反映了時間生活的情趣[2]。
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qū)天回山的東漢擊鼓說唱俑,是一件極具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充滿時代特色的雕塑作品,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擊鼓說唱俑為泥質灰陶,傭身上原有彩繪,現已脫落,殘存白粉及褐色土痕[1]。高56厘米,坐于圓形臺座之上,頭上帶了一頂帶有長巾的小帽子,并且在前額上系了一個花結。左臂環(huán)抱一圓鼓,右臂高揚鼓槌,兩臂戴有瓔珞珠飾。整個陶俑的造型以夸張、詼諧的手法表現,面部表情極其豐富,能夠使觀看者產生強烈的共鳴,會心一笑。充滿弧度的眼睛與嘴巴、上揚的蘋果肌,在鼻梁上部還有一顆不起眼的痣;高聳的雙肩、大腹凸出,右足翹起,樣子甚是可愛。但是額頭上那好幾條深刻的皺紋,又不免讓人覺得心疼,長期為了生活而奔波勞碌,歲月在它臉上留下了飽經風霜的烙印[3],是社會底層人民的真實寫照。
(二)擊鼓說唱俑與厚葬文化
我國自古以來,凡是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政治、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足。都會是喪葬禮俗發(fā)展的時期。漢代時期意識到,殉葬制度會導致人口數量的下降,人口的出生比例平衡被打破,導致社會發(fā)展缺乏勞動力,因此,取消奴隸社會的殉葬制度,轉而使用陶俑代替,也代表了社會思想的轉變,同時也是時代的進步。
漢代國力強盛、物阜民豐,社會財富總量大增,厚葬之風盛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漢代社會流行“靈魂不滅”的思想觀念。漢代人認為,盡管肉身已逝,但靈魂永存,為了能夠讓死者死后能夠享受生前的生活,固將墓室結構、隨葬品盡可能的模仿生前的樣子與使用習慣,以求得死者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能夠安逸舒適;二是厚葬文化與孝道倫理息息相關。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采納后,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孝道”為儒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孝”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而“孝”在喪葬文化中的具體表現就是厚葬,墓修的越好,隨葬品越多,就能夠表現自己越孝順,表達自己對死者的思念。擊鼓說唱俑發(fā)現于天回山崖墓之中,是一件冥器,用以陪葬之用,已安置了1000多年之久。在筆者看來,擊鼓說唱俑作為隨葬品出現在墓室中,能夠更好的伴死者左右,可能寂寞的時候有說唱俑陪伴一起玩耍,“謂死如生,閔死獨葬,魂孤無副,丘墓封葬,谷物乏匱。故作偶人,以待尸柩”[4]。
正是由于這兩種原因使得厚葬之風的出現,才能使我們在考古發(fā)掘中看到如此多的精美的文物,同時也折射出漢代的社會風尚與民俗文化。
二、漢代燒陶制作技藝
制陶手工藝在漢代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泥料的選擇和配比越來越精細,為適應漢代厚葬之風,多制作成盒、盤、鐘等,制作精良,裝飾講究,作為陪葬的冥器。
擊鼓說唱俑為泥質灰陶,俑身上原有彩繪,但是現已脫落[1]?;姨諡橐兹垧ね?,以60%氧化硅為主要原料,土壤經過淘洗后變得細膩,使造型更加容易、規(guī)則,燒制時受熱更加均勻,不易爆裂。彩繪主要用在禮器、動物俑、人物俑等方面,在燒好的素胎上進行彩色的紋飾圖案裝飾。彩繪陶均為冥器,是專為隨葬而作[5]。一般是先用白色進行打底,其后再加入紅、白、黑等顏色刻畫細節(jié)部分,以求得更加陶俑更加細致逼真。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么擊鼓說唱俑身上有殘存的白粉了。
漢代的陶俑成型技術主要有三種:輪制、模制、手制。陶器屬于圓底或者陶身是弧形,大多采用輪制法制作;而模制法主要是用于動物俑、人物俑;手制法最為少見,主要出現在一些小型人物俑或動物用及其他小型模型冥器上[5]。筆者認為,擊鼓說唱俑采用的少有的手制法,在陶俑的背后有一些小的坑和一些劃痕,這些都能夠證明制陶匠人的隨意之感,以手為尺度,沒有矯揉造作,完全是隨心之作。
三、擊鼓說唱俑的藝術效果
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中寫道:“故知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藝術作品出現,每個藝術作品都會刻上時代的印跡。同理,擊鼓說唱俑也應當如是。漢代陶俑繼承了前人優(yōu)秀的制陶技術,但是改變了秦代以來以兵馬、侍奉俑為主要制作形具,制作出大量反映社會生活的陶俑,不僅豐富了陶俑的種類,促進了制陶工藝前進的腳步,而且給予制陶匠人更多的發(fā)展創(chuàng)作空間。
年過七旬的“巴蜀鬼才”魏明倫老先生在參加“厲害了我的國之國寶耀中華”主題沙龍時表示,其實滑稽一詞在古代是褒義詞,而擊鼓說唱俑正是體現了東漢時期巴蜀人的樂觀、幽默的一面。表演說唱藝術的人叫做“俳優(yōu)”,是一群身材矮小、扮演丑角、取悅觀眾的民間藝人。這些“俳優(yōu)”藝人表演時經常使用鄉(xiāng)音俚語,所表演的內容都是百姓的日常生活,深得老百姓的喜愛,由于搞笑的表演藝術手法,也經常被有錢人家請去宴飲助興、活躍氣氛,最為真實的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生活。擊鼓說唱俑的發(fā)現,證明在東漢時期說唱藝術已經日臻成熟并廣泛流傳于民間,因此擊鼓說唱俑不但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杰出作品,也是中國曲藝藝術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實物資料[1]。
“俳優(yōu)”表演被稱為“倡優(yōu)戲”,這種表演形式沖破了傳統(tǒng)禮樂制度的束縛,不再模式化、程式化,不再以傳統(tǒng)歌舞為主,取而代之的是富有民間風味、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歡樂歌舞和其他表演形式,促進了不同種類的藝術發(fā)展,文藝表演形式得到空前發(fā)展。
漢代雕塑藝術著眼于整體的把握,不加細節(jié)修飾描繪,使得擊鼓說唱俑有一種漢代特有的古拙之美。說唱俑夸張的形態(tài),粗線條的輪廓展現,體現的是流動之勢,是漢代所獨有的美感[6]。
四、結語
通過擊鼓說唱俑的藝術表現,說明了漢代思想的開放與社會文明的進步,對研究當時的風俗及人文地理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當下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沉下心來認真的用心做一些事情,我們擁有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歷史,握有如此名揚中外的國家寶藏,在文藝創(chuàng)作、人物塑造上應該以史為鑒,吸取古人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現代文化元素,抓住最具表現力的一面,塑造更加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使我們真正成為這些國寶的守護者、傳承者、光大者,為人類文明貢獻中國智慧。
參考文獻:
[1]盛文林.文物藝術鑒賞[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4.
[2]涂師平.中國滑稽戲的鼻祖——東漢“擊鼓說唱俑”鑒賞[J].寧波通訊,2010,(11).
[3]許進雄.文物小講[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
[4]王充.論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5]王春斌.漢代陶器生產技術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年.
[6]趙繼學.漢擊鼓說唱俑的時代文化蘊含[J].藝術教育,2014,(12).
[7]鄒樂,彭贊賓.從“漢代擊鼓說唱俑”管窺漢代民俗與歷史價值[J].蘭臺世界(下旬),2014,(11).
[8]劉芬.試論四川漢代說唱俑及其史料價值[J].音樂探索,2003,(03).
[9]胡玉湘.漢畫像石中的人物造型與漢陶俑的造型分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