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星
“內(nèi)圣外王”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畢生追求,而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能夠達此成就者屈指可數(shù),陽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或許我們可以從其“心物”關系的三重境界中,找到答案。
首先是格物致知。早在兩千多年前,《禮記?大學》篇就明確指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圣之路。在這一邏輯鏈條中,“格物致知”是“成圣”的基礎,格物又是致知的前提。宋代大儒朱熹提出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具體要求,意圖通過“下學而上達”的路徑,最終成就內(nèi)圣外王之道。年輕時期的陽明先生正是在這一理論指導下躬行實踐,然而在和友人一起“格竹子”后付出了慘重代價,他發(fā)現(xiàn)此路于己不通,故對舊有的“格物致知”論表示深切懷疑。然而,陽明先生當時的勤學苦讀、躬行實踐,雖未能直達內(nèi)圣的追求,卻為之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次是心外無物。成年后的陽明先生遵從長輩指引,通過科考之路走向仕途。然而從小立志成為圣賢的他卻在宦海浮沉與現(xiàn)實的百般錘煉之下,幾近丟了性命。直至“龍場悟道”的經(jīng)歷讓他超越了以往對“格物致知”的理解,并最終提出了“心外無物”的學說。在這里,王陽明所說的“物”并不泛指山川草木等物,而是指“萬事萬物”。他還說,“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所以,要真正做到“格物”,需達到“至善”境地,方能“正其不正以歸于正”。這個思想體系,包括他的修養(yǎng)功夫,走的是內(nèi)圣的道德修養(yǎng)功夫。
最后是萬物一體。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論,雖超越了世俗之人在認知上割裂“心”與“物”的弊端,但此時的陽明先生尚未將內(nèi)在的道德自覺外化為對生民苦難的悲憫與救助。所以,陽明先生如果僅僅止步于“內(nèi)圣”的境界,那他也就是個道德家而已。孔子曾言“博施于民而能濟眾”方是真圣賢。可喜的是,陽明先生在此基礎上,又自覺繼承了張載、程顥等人的“民胞物與”和“萬物一體”思想,并將這一思想貫徹落實到具體的理論建構和日常實踐中。
縱觀陽明先生一生“為學三變”“為教三變”,都是緊緊圍繞“內(nèi)圣外王”這一終極追求所展開的。在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平定叛亂、治國安邦等偉大實踐中,他讓良知得以呈現(xiàn),讓天道得以彰顯,譜寫出立德、立功、立言的偉大篇章,給后人樹立了崇高典范,留下了寶貴精神財富和具體“成圣”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