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發(fā)展在小學科學課程研究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方面至關重要。中國教育普及水平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機會進一步擴大,但是由于受地理、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農村學校總體發(fā)展較為緩慢,對于一些學科沒有做到足夠的重視。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更加重視農村教育,優(yōu)化教學途徑,鼓勵學生多參與體驗活動,主動進行學科知識的探究,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農村小學;科學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3-002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3.020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我們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體驗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以及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梢钥吹?,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是落實“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保證。但是,由于受當前多種因素影響,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教學存在許多問題,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一、農村小學科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
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yè)化專職科學教師。小學科學課程涉及物質、生命、地球和宇宙等領域,對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要求較高,但是在農村學校專業(yè)教師比較欠缺,多由其他科目教師兼任。這部分教師參與培訓或觀摩學習的機會很少,導致他們不重視該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安于現(xiàn)狀,缺乏應有的教育激情。同時,這些教師科學素養(yǎng)“先天不足”,對教育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不能有效地開展科學教學。
(二)科學課程教學設備相對落后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農村學校的校舍和校園環(huán)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學設備也得到了部分更新。但是由于資金不足,大多數(shù)農村小學沒有實驗室科技園,沒有科學圖書館,沒有多媒體教學網(wǎng)絡設備等等,使得教學活動的開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教材內容與農村實際情況相脫節(jié)
隨著政府對農村教育投入的加大,農村教育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但是,農村小學學生受環(huán)境的影響,大部分學生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學習起點比較低,而且由于信息閉塞,所學知識面比較窄,科學素養(yǎng)普遍偏低,對一些學科概念一無所知。這使得科學課程內容與科學素養(yǎng)教育的要求不相適應,與農村實際情況相脫節(jié),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苦不堪言,教師也非常尷尬。
二、農村小學科學有效教學實施策略
(一)糾正認知偏差,提高對重點科學教學的認識
科學教師應盡一切可能提高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科學課程的地位。首先,科學教師自己應該關注這個問題,并為課堂評估做準備。其次,教師要在科學教育和教學方面取得一些科學成果,努力成為學科帶頭人,加強宣傳,增強家長對科學教學的認識,引導家長鼓勵和引導學生實踐。
(二)多渠道提高科學教師綜合素養(yǎng)
教師素質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種種能力以及教育教學效果的綜合。所以,小學科學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科書CD輔助教學,認真研讀,以此加深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我們還要收集省級質量等級評估專家講課視頻,明確教學策略,同時積極利用網(wǎng)絡資源,深化了解,不斷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寫出自己的經歷感受,和同事討論,共同進步。
農村與城市的小學科學教學設施存在一定差距,但農村小學教育是獨特的,因此農村科學教師要善于深挖教學資源,如學校資源、田野資源、家庭資源等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展實踐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增長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例如,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只配備了一些儀器和教學工具,加上材料內容的不斷變化,相當多的實驗都會嚴重影響科學教學的質量。針對這一實際問題,科學教師可以在保證實驗質量的前提下,做到資源的整合和再利用,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彌補實驗設備的不足,確保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結合農村實際,靈活運用教材
充分利用本地區(qū)特色資源,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科學課呈現(xiàn)的內容包羅萬象,具有普遍性,適合城市學生的內容較多,而對于農村學生來說選擇性比較小。因此,科學教師要結合農村實際,大膽地修改、替換以及創(chuàng)編一些教學內容,靈活地運用教材開展教學活動,以適應農村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結語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農村學校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雖然面臨著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但是我們科學教師可以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實踐中提高對科學課的認識,深挖農村特色資源,對教材進行科學合理的二次加工,以此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磊.淺談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存在問題及解決途徑[J].好家長,2018(A1).
[2]劉淑華.淺析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5(6).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李維軍(1981.9— ),男,漢族,甘肅莊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科學課程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