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 葉大仁
仔細想來,我與《新作文·小學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之間的緣分,大概得于我一次去參加全區(qū)作文公開課,在評課過程中一位年輕老師拿著一本雜志,我剛好坐在她的旁邊,我偷偷地問她:“老師你好,是什么雜志?”她輕輕地合上雜志,指著封面:“是《新作文·小學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
“你看完了,能否借我看看?”“給你看!”我接過《新作文·小學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翻閱目錄。一個個名師名字、一篇篇吸引眼球的文章題目吸引了我。我翻開默讀了起來。忘記了一切,沉醉在一篇篇文章里,這不正是我作文教學中遇到的困感嗎?原來作文是可以這樣教的,這樣評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作文課和我的課堂不謀而合呀!沒想到,我和名師的想法可以如此接近!
快要散會了!我要把雜志還給她,她笑了笑:“您喜歡,我送給你!”我高興得說不出話來!多好的老師啊!
晚上,我一篇篇細細地讀了起來。多好的一本雜志啊!沒有了白天的喧嘩,屋子里安靜極了,我的心里也變得寧靜。
第二年,我跑到校長辦公室說,《新作文·小學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這本雜志真好,是一線老師的“無聲老師”。很多老師都說作文難教,我們要給每個語文老師的訂一本,作為學校發(fā)給教師“福利”。“好!”校長欣然應允。
我校語文老師每人手上都有了這本《新作文·小學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課余時間,科組活動室,老師們一本本、一篇篇讀起來。讀到特別有創(chuàng)意的案例還互相交流。每當《新作文·小學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雜志到來的時候,我也放下手中的活兒,一篇篇地讀,讀到課堂實錄時,每一個開場白、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問、過渡語……我仔細琢磨著設(shè)計的巧妙之處,尋找名家的設(shè)計與自己教學的結(jié)合點。有時拿起筆來圈畫,有時寫在筆記上。備作文課時遇到困惑,我就翻開筆記本看一看,看看別人是怎樣設(shè)計的,從中去悟作文方法。
從滕衍平老師的《玩出習作新境界》教學,到管建剛老師《我的家常課》系列的教學,到我?!肚鍐巫魑慕虒W》專題,江騰飛老師的《觸動心靈,感受豐富——〈觸動心靈的小事物〉教學實錄》,宋運來老師的精彩點評。我邊讀邊記邊思考,閑時,翻開《新作文·小學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閱讀已然成了一種習慣。
讀著名家教學理論、教學設(shè)計、課堂實錄,才發(fā)覺自己學識的單薄。年近半百的我,一有時間就又翻閱起來,美好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在我的車上、袋子里都裝著《新作文·小學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這本雜志。這本雜志成為我的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我的作文課堂,成為孩子們思維的碰撞場,看得見孩子們寫作成長的場。
歲尾年頭,最容易感懷。我又開始期盼,期待《新作文·小學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雜志快點到來!
只要你不停地向上走,一級級樓梯就沒有盡頭,在你向上走的腳下,它們也在向上長。
——卡夫卡《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