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志強
(貴州財經大學 文法學院,貴州 貴陽550025)
國內的文學理論課程長期以來主要側重于文學理論體系的教學。這種理論體系教學大多只是對有關文學活動的一些基本問題的常識性解決,這對中文系本科生系統(tǒng)性地掌握文學活動的基本問題與規(guī)律是有一定必要的,但是對培養(yǎng)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維卻是遠遠不夠的。在新時代對中文系本科生素養(yǎng)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增強學生的文獻意識與問題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需要課程有新的組織模式。采用中西比較的方法來探索一條新的課程建設路徑具有一定的意義。
現(xiàn)在稱為“文學理論”的這門課程,其名稱始于韋勒克與沃倫的著作。正如張法教授所言:“韋勒克、沃倫推出《文學理論》(1949)把英語圈外之人感到經驗成分甚濃的literary criticism(文學批評)改換為規(guī)律味道很重的literary theory(文學理論),正是要用這一英語型的文學理論去統(tǒng)合整個西方文論?!盵1]他還指出,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文學理論”這一概念從美國的幾所名校開始向外傳播;到80年代,這一概念已經遍及整個英語世界。
韋勒克與沃倫合著的《文學理論》對西方文論的影響是極大的。這本著作的主要內容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文學理論本身基本概念與問題的分析(定義與區(qū)分)。另外兩個部分分別是文學的外部研究與文學的內部研究。也可以說這三個部分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關于文學的理論,二是關于文學研究的理論。關于文學的外部研究,主要涉及文學與作者、文學與社會、文學與時代觀念、文學與其他藝術等方面的探討;關于文學的內部研究,主要涉及文學的本體、文學的語言、文學的體式、文學的表現(xiàn)、文學的類型、文學的評價、文學的發(fā)展等。他們二人的寫作基于他們對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文學史的區(qū)分。他們主張:“要把上述的兩種區(qū)別弄清楚,似乎最好還是將‘文學理論’看成是對文學的原理、文學的范疇和判斷標準等類似問題的研究,并且將研究具體的文學藝術作品看成‘文學批評’或看成‘文學史’?!盵2]他們還認為,文學理論包括必要的文學批評理論和文學史理論。這樣文學理論的研究對象就成為一般的文學,而不是具體的文學作品,研究具體文學作品的則成為文學批評。
其實,“批評”一語的出現(xiàn)要早于“文學理論”。西方文論從古希臘起一直是以詩學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出現(xiàn)“批評”術語之后,“詩學”的獨尊地位受到挑戰(zhàn),而“文學理論”的出現(xiàn)又壓倒了“批評”的使用。正是由于韋勒克與沃倫這本著作的影響,西方文論課程便普遍以“文學理論”出現(xiàn)。
關于西方的文學理論課程教學特點,可以通過近年來幾種較有影響的著作與教材來分析。國外英語世界的文學理論著作與教材主要有兩種寫法:一種是以文學活動的幾個要素為綱的寫法,一種是直接以文學理論(批評)史為綱的寫法。
其實嚴格采用前一種寫法的并不很多。這里以喬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的《文學理論入門》(Literary Theory:A VeryShort Introduction,2011)為例。這本著作是根據若干文學問題組織的內容,并不特別重視理論的體系性,而是注重問題的分析,如什么是理論、什么是文學、文學與文化研究的關系,還有關于語言、意義、解釋、修辭、敘述、同一性等問題的討論。
更多的文學理論著作,并不是集中圍繞文學的幾個基本要素作理論上的闡述,而是對西方主要文學批評流派的探究。特雷·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的《文學理論導論》(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1983)是其中有極大影響的一本。這本書除了一個導言、一個結論,主體部分是五個章節(jié)。導言討論了“什么是文學”的問題,第一章講了“英語的興起”。此外的四個章節(jié)則介紹了現(xiàn)象學、解釋學、接受理論、結構主義、符號學、后結構主義和精神分析這幾個理論流派,結論中講了政治的文學批評。所以國內的中譯本干脆把他的這本著作翻譯成了《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
查爾斯·E.布萊斯勒(Charles E.Bressler)的《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1994)在美國高校頗受歡迎。這部教材在2011年出到了第五版。扎卡里·A.羅恩(Zachary A.Rhone)在第五版序言中說:“在過去15年的時間里,布萊斯勒的這部教材已晉升為美國文學批評方面最暢銷的入門書之一?!盵3]這本書的第一章相當于導論的內容,主要圍繞文學理論課程中的幾個核心概念展開,然后在第二章簡述了從柏拉圖到巴赫金的文學批評史,而后教材的主體部分用十余章的篇幅介紹了從俄國形式主義到生態(tài)批評等約十幾個20世紀文學理論批評流派。
瑪麗·克拉格斯(Mary Klages)的《文學理論導引》(Literary Theory: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2006)也是采用了相似的結構。這本小書的第一章相當于一個導論,探討了什么是“文學理論”這樣一個問題,然后第二章介紹了從柏拉圖到阿諾德的人文主義文學理論,主體部分是第三章到第十章,介紹分析了20世紀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中從結構主義到后現(xiàn)代主義的8個主要流派。
目前,耶魯大學的保羅·H.弗萊(Paul H.Fry)開設的文學理論課程因成為耶魯公開課而廣受關注。他的授課內容已經出版,書名即為《文學理論》(Theory of Literature)。這部教材的主要特點是以論帶史,整體上是按照文學理論的幾個方面組織板塊:闡釋和閱讀、文本和結構、作者和心理、社會語境、反對理論與支持理論。但是具體到每一個板塊,以對相關的主要學派的思想進行分析為主。
值得指出的是,弗萊非常強調理論的懷疑精神。他認為這也是文學理論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征,而這是文學批評所不具備的,因為文學批評總是在堅持某種原則。弗萊在課程里對20世紀各種文學批評理論進行了具有懷疑精神的細致分析,反映了“理論”的精神。他在課程的最后又分析了斯蒂芬·納普(Stephen Knapp)和沃爾特·B.邁克爾斯(Wal?ter B.Michaels)的《反對理論》。弗萊分析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拯救理論,他的方法是重新肯定語言與言語的區(qū)分與不同。他說“從實用角度來說,文學理論研究言語中的語言。”[4]這樣理論就有了深刻的意義。
西方文學理論的著作與教材大多采用這樣一種以史帶論或以論帶史的寫法是有其客觀原因的。張法教授指出了其中的關鍵之處,“20世紀初以來的西方文論,已經呈現(xiàn)為一種流派現(xiàn)象,各個流派,雖然在這幾點或那幾點上相互關聯(lián)和絞纏,但已經有了各自的理論號召、思維模式、推理方式,很難用一種內在結構將之統(tǒng)一起來,而文學理論的一統(tǒng)愿望要實現(xiàn),只有一種方法,就是把各個流派組織在一起,進行具有歷史承轉和邏輯糾結的‘史’的敘述,伊格爾頓的《文學理論導論》就是這樣一部著作?!盵1]13
如此一來,西方很多文學理論課程事實上就成為了文學理論(批評)史論課程。在他們的課程中,文獻意識與問題意識就得到了很好的突出。不僅如此,即便是韋勒克和沃倫那種一般理論性的書寫,也具有很強的問題意識。所以,這也是國內的文學理論課程所需要認真借鑒的重要方面。但是這些文學理論著述的內容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其中的主要內容涉及的都是歐美20世紀的文學理論與批評。這對我國的文學理論教學來說是一個缺陷,也將是我們在課程的建設過程中需要改變的。
從教材建設來透視國內的文學理論課程,整體上說西方的文學理論課程大多是以史帶論,國內的文學理論教材大多都是以文學活動的幾個要素為線索安排內容。
王一川所著的《文學理論(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前有一個導論。導論講到傳統(tǒng)的文學理論都是以西方的文學理論體系為基礎的,所以這種新傳統(tǒng)就要加上中國古代文論的一些內容。也就是說,在對文學理論進行現(xiàn)代性建構的過程中,要吸收中國古代文論中的精華與傳統(tǒng)精神。具體來說,這就是“以現(xiàn)代性知識體制和中國現(xiàn)代文論傳統(tǒng)為基礎而重新光大中國文論傳統(tǒng)精神?!盵5]
這部教材的主要內容共有10章,第一章主要講文學與文學理論的基本問題。其他九個章節(jié)是從文學觀念、文學特性、文學媒介、文學文本、文本層面、文學品質、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閱讀、文學批評等方面來講的,其主要內容都是以原理的性質來介紹的。
這種理論建構的設想在教材當中也有較多體現(xiàn)。如在第一章“文學觀念”中,分析了漢語“文學”一詞和英語“l(fā)iterature”意思的源流發(fā)展。在講述過程中,對照了中西兩方的理論資源來討論相關問題,并且有時還突出了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某些思想。第一章突出了中國文論的“感興”論。以此為基礎,在第二章討論文學特性時,將文學語言的特征概括為“興辭”。在第五章講文學文本層面時,教材專門討論了所謂“興辭層”“興象層”“意興層”,還提出一個“余衍層”,并分析其與“興”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在建構文學理論體系過程中,確實突出了中國古代文論中“興”的傳統(tǒng)。
國內在文學理論教材編著方面影響最大的應該非童慶炳先生莫屬。
首先是他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目前已經出到了第五版。這部教材,除了第一編的導論,主體部分的其余四編基本是參照M.H.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鏡與燈》中對文學活動的四要素劃分來展開的。其中,第二編是從整體上對文學活動的分析;第三編是文學創(chuàng)造方面,圍繞著主體作家與世界這兩個因素;第四、五編則分別是從文學作品、文學消費與接受這兩個方面來展開的。
他主編的另一個版本《新編文學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主要也是按著類似的編排方式。教材一共五編,內容分別是:文學與世界、文學與作者、文學作品、文學與讀者、文學的價值這五個方面。相比較而言,該教材突出了中西比較的目的,每一編都有兩章,分別是從中國與西方兩個方面選擇理論資源進行闡述。
近幾年在國內高校開始普遍推行的由童慶炳主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文學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與人民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但目前還沒有新的修訂版。教材的第一編講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等人的文學理論,其目的也是為了凸顯教材的馬克思主義特色,但從內容上來看并不屬于一般文學理論的范疇。
第一編后的內容一共分三編八章,所講的內容分別是文學的性質、文學的價值與功能、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文學接受、文學批評、文學的歷史演變、文學活動的當代發(fā)展等幾個方面。這部教材的主要特點就是在于原理的介紹,其中也有中國古代文論當中的一些內容,但其目的本身并不在于中西比較,而只是將其作為對文學理論一般原理的說明。
童慶炳主編的系列文學理論教材中,最有特色的應該算是《文學理論新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這部教材目前出到第四版。陶東風評價說:“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新編》前所未有地推進了對文學性質與文學觀念的多元理解,代表了新時期文學理論教材所達到的新水平。”[6]這部教材雖然也是以文學要素為線,但是突出了文獻的閱讀。對文學理論教學具有啟發(fā)意義的是它在文獻選讀上都是采用中西對照的方式,這便于學生認識中西文論的不同之處。
這部教材一共13章內容,每一章內容都由兩部分構成:首先是“經典文本閱讀”,其次是“相關問題概說”。綜觀這部教材,經典文本的選擇每一章都有兩篇,并且大多都是中西對照。但有一個問題是這些文本在理論深度上參差不齊,相關問題盡管都是比較重要的,但卻難以讓學生對文學理論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所以還要在經典文獻的篩選與文學理論問題的安排上做出調整與改變。
通過知網檢索可知,國內關于文學理論課程建設的論文數(shù)量還算是比較龐大的。綜觀這些研究,主要都是涉及常規(guī)教學環(huán)節(jié)方面,但是對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獻意識與問題意識的研究卻很少。對一門課程的建設與改革,首先是“道”的方面,其次才是“技”的方面。教學的技巧與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在基本理念上沒有改變,這對提高學生的理論素質,使其面對時代的更多挑戰(zhàn)并不會有多大的意義,充其量也只是讓課堂看起來更花哨、更熱鬧一些。所以對一門課程的建設與改革,首先要做的是在教學理念上的改變。
對文學理論這門課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因循于理論知識體系的灌輸,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獻意識和問題意識,以此提高他們的明辨性思維能力。國外的文學理論課主要表現(xiàn)為以史帶論,所以通常也就突出了課程的文獻意識和問題意識。這是需要我們借鑒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這種教學目標在弗萊的文學理論課程中非常明顯。
國外文學理論課的教材,在以史帶論的寫作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他們都是以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為主要內容。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世紀的西方文學理論具有很突出的問題意識。因為這些理論的形態(tài)主要體現(xiàn)為一種文學批評理論,他們大多都是主張從某一個視角切入文本,以突出文學作品某方面的問題。
弗萊在教學中主要使用了大衛(wèi)·里克特(David Richter)主編的《批評傳統(tǒng):經典文本與當代趨勢》(The Critical Tradition:Classic Text and Contempo?rary Trends)。盡管里克特主編的這本文選內容從柏拉圖一直到后現(xiàn)代主義,但是弗萊只是選擇了20世紀的若干文本。
西方的文學理論教學有西方中心主義的表現(xiàn),因為他們在文學理論課中對批評史的分析梳理,也基本很少涉及從柏拉圖到19世紀這個長時段的文學理論。當然,如果涉及的話,也是簡要帶過。他們當然更不會談及中國古代的文論與詩學思想,因為中國古代文論確實很少有對文學問題的反思。
但也不能否認,中國古代文論史中有很豐富的思想資源,并且很多也是極富啟發(fā)性的。在借鑒中西方主流文學理論課程特點的基礎上,在課程建設中我們既要突出文學理論的基本框架,又要加強學生對中西文獻的閱讀能力以及由此而來的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在這方面,童慶炳先生主編的《文學理論新編》則體現(xiàn)了一種嶄新的課程組織方式。在這部文學理論教材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梳理文學理論的若干主要問題,并以此為綱給學生提供相應的經典文本。
中西文學理論是有極大差異的兩種傳統(tǒng)。在這兩個傳統(tǒng)中,對文學的不同認識產生了不同的文論概念體系。在進行中西對照的學習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認識到文學理論并不是某一種理論。文學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領域,文學理論也會體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形態(tài)。就像周啟超在“當代國外文論教材精品系列”總序中所說:“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要求我們努力面對理論的‘復數(shù)’形態(tài),盡力傾聽理論的‘多聲部’奏鳴,極力取得‘多方位’參照。”[7]我們在引導學生閱讀經典文獻的過程中,逐漸地加強學生的問題意,還可以讓學生保持一種開放的姿態(tài)去學習文學理論。
基于以上的思考,在文學理論課的教學實踐中嘗試這樣的路徑。
首先是課程的整體結構。為了授課的方便,將課程內容按學期長度分為16講。在這16講的內容中,第一講為導論,主要關于文學理論的一些基本問題。第二講為文學的性質,主要涉及西方“l(fā)itera?ture”與中國古代“文章”概念的源流探討,旨在表明“文學”概念的開放性。除此,這一講還會介紹關于文學性質的代表性理論,如錢谷融的“文學是人學”的理論,英加登關于“文學是純粹意向性客體”的理論。從第三講之后的內容根據文學活動的要素逐次展開。第三講到第五講分別是文學與世界、文學與文化、文學的功能,這幾講主要是關于文學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問題。第六講是文學創(chuàng)作,這是從作者方面的分析。第七講到第十三講分別是文學語言、作品的結構、作品的理想、作品的體式、文學敘事、文學風格、文學思潮等內容,這幾講主要是關于作品的問題。第十四、十五講是文學的接受與文學批評,是從受眾角度的分析。第十六講是文學的當代發(fā)展,主要涉及新媒體文學的創(chuàng)作與閱讀。
其次是文獻的教學安排。在以上的課程結構中,課程的主體部分是從第三講到第十五講的內容。在這些內容的教學中都安排學生閱讀文獻。以個別講為例,如第三講關于文學與世界,布置學生閱讀的文獻是柏拉圖的《理想國》第十卷與劉勰的《文心雕龍·原道》;第六講關于文學創(chuàng)作,安排學生閱讀的文獻是柏拉圖的《伊安篇》與劉勰的《文心雕龍·神思》。
具體實施過程中,在課程開始會將閱讀文獻的目錄發(fā)給學生,并將相關文本提供給學生分組閱讀。在每一次課中,在講解相關知識時會結合大量中西文論的內容,涉及與所布置的文獻有關的內容時,就安排學生進行講解。這樣的長期堅持對培養(yǎng)學生的文獻意識與問題意識有很大幫助。當然,由于國內本科生并不習慣閱讀文獻,尤其是在閱讀西方理論性的文本時存在嚴重的思維不適。所以這也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必要的指導,并進一步探索更為合理的閱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