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簡論清末科幻小說《電世界》中的科技敘事

2020-01-19 00:43:13
關鍵詞:電學時報敘述者

張 翼

(河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清末小說中關于科技的書寫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對科學知識、科技應用的現(xiàn)實描述,一類是對我國科技發(fā)展的未來暢想。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它們的立論均包含著強烈的現(xiàn)實因素,尤其是后者,盡管它們的論說大都發(fā)生在未來的時空當中,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些想象的內里,始終都包含著濃郁的現(xiàn)實關懷。在清末的科幻小說中,許指嚴的《電世界》常常能給人別開生面的感覺。小說以“電”為樞紐系統(tǒng)地搭建了一個屬于二十一和二十二世紀的“電世界”。電學家黃震球不僅利用“電”來解決危機,他還利用“電”來治理國家和教化民眾,以致于把未來中國打造成了一個完美的新世界。我們不妨在此對該文本做一番細讀,透過這篇關于“電”的故事,來觸摸一下清末知識者面對外來科技沖擊時的微妙情緒。

小說之所以將虛擬的烏托邦命名為“電世界”,緣于“電”在這個“世界”里的超然地位?!半姟笔乾F(xiàn)代科技的象征符號之一,“電”的發(fā)達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意味著科技的發(fā)達。小說宣稱“電世界”里“新電學發(fā)明上萬種”(1)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這些科技產品或光芒萬丈,或熱力十足,或速度驚人,或效率超常,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展示出了“電”的神奇。(文中提及并擁有專屬名稱的發(fā)明計有26種。它們的名稱、形態(tài)和用途如表1所示。)

上表中所列的只是擁有固定稱謂的新發(fā)明,事實上《電世界》里冠之以“電”或“電機”但未獲明確命名的新發(fā)明比比皆是。比如餐館里售賣“電雞蛋餅,電制牛肉汁”,這些食物顯然關聯(lián)著某種特殊的電炊具。食客們看報也是“用電機夾著新聞紙,要看那一種便把手指撥動,隨撥隨換”(2)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新發(fā)明之外,小說還描述了不少關于“電”的新應用,譬如,司法審判中的“電光審判”,就是用強光照射犯罪嫌疑人,讓他們在強光的照射下,將作案動機、行兇過程和盤供出的一種新型案判方式。

小說中所敘述的“電”不單單是一種知識或技能,它還可以被看作是解決現(xiàn)實難題的方法或策略,這是因為“電”所發(fā)出來的光和熱,以及由此所產生的速度等物理屬性,如果不服務于某種特定目的的話,其神力將會大打折扣??梢钥闯?,以黃震球為代表的科學家們所研制的新發(fā)明不是為了試驗科學原理或挑戰(zhàn)智力極限,而是為了解決特定的實際問題,因此,小說中的電學新發(fā)明往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電世界》里關于電翅、電氣槍誕生過程的描述,就凸顯了“電”的方略特征。電翅是奇?zhèn)サ目萍籍a品,它可以幫助人類克服地球引力,實現(xiàn)自由飛行,然而刺激黃震球制造電翅的最終目的,并非是探索科學的熱情,而是迫切的國家危機。當他在兩年前得知西威國盛行“黃禍”說,并且已經將覆滅亞洲提上日程這一信息之后,他就“到處訪求,志在造成一種電機,可以破那輕氣質的飛行艦隊”(3)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梢哉f,反擊侵略才是黃震球制造電翅的驅動力。電氣槍的功能更是神奇,它只發(fā)射電火花,這種電火花就是專門用來引爆西威國飛行艦隊的炸裂彈。正是因為目標明確,作為方略的“電”才成效顯著。西威國艦隊甫一入境,黃震球就憑借一人一翅一槍成功狙擊了全部敵軍。

小說中的“電”不僅能解決國族之間的沖突,而且能系統(tǒng)完成國家的內部治理。譬如,在教育領域,我們會經常遇到師資不足、教學水平參差不齊,以及民眾接受教育的范圍有限等問題,那么,使用萬人同時收聽的電筒發(fā)音器,采用能根據聲音幻化字形、圖畫的電光教育書怎么樣?在交通領域,我們會遇到城市道路狹窄、缺少規(guī)劃等問題,那么,使用幾千臺平路電機,再配上掃地電機、灑水電機怎么樣?在經濟領域,銀行擠兌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黃震球身插電翅,巡行全球,終于在南極發(fā)現(xiàn)金礦,他用鈤燈照亮南極,用電車運輸金子,最終建立了以金本位為基礎的、安全穩(wěn)定的經濟體系。

小說中的“電”還承擔著思想教化的功能,作者最終將其升華為一種觀念符號?!半姟敝员粦玫浇逃I域,就是因為黃震球發(fā)現(xiàn)了人類在獲得充分的生存需求之后,往往會生發(fā)出“惡”的行為,如旨在改善民生的先進技術竟然被街邊流鶯用來攬客,為制止這些“惡”的行為,他不僅強調教育的重要性,而且積極運用新發(fā)明來支持他的教育事業(yè),如利用“電”研制出了“絕欲劑”,使人到五十歲時才知曉情欲,等等。除此之外,“電”作為觀念符號的使用還體現(xiàn)在黃震球對于“電”的性質的重視上,如小說對全書最后一個發(fā)明物“空氣電球”的描述語焉不詳,只是說“但記得他名字叫做空氣電球”(4)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而對空氣電球的構造、原理等細節(jié)都未加以充分展示。他曾說:“我們不但要用電,而且要學電的性質,方才可稱完全世界,方才可稱完全世界里的完全人。”(5)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如果參照《月球殖民地小說》僅僅滿足于對科技(熱氣球)的使用,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電世界》已經有能力運用一定的科學原理、科學知識對電學發(fā)明進行呈現(xiàn)和解釋,如對電翅的介紹可以細致到如何將電能轉換為動能,如何利用機括控制飛行的速度、方向,對公共電車、地方電車的介紹連如何接引乘客,如何計算乘坐費用都沒有遺漏,等等。但小說家顯然不希望讀者的注意力被科技器物的神奇功能所分散,而希望讀者籍此關注科學的“性質”。小說對“空氣電球”功能的有意忽略,就是為了給黃震球關于“電”的“性質”的演講留下充分的空間。黃震球如此梳理“電”的性質:“電的性質是進行的,不是退化的;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是新生的,不是老死的;是膨脹的,不是收縮的;是活靈的,不是阻滯的;是受力的,不是彈力的;是吸合的,不是推拒的;是光明的,不是黑暗的;是聲聞的,不是寂滅的;是永久的,不是偶然的;是縝密的,不是粗疏的;是美麗的,不是蠢陋的;是莊嚴的,不是放蕩的;是法律的,不是思想的;是自由的,不是束縛的;是交通的,不是閉塞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是寸則寸,尺則尺的?!?6)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這段關于“電”的“性質”的表述以突兀作為代價,換來的是敘事的提醒。它明顯游離于小說前半部分關于“電”功用的敘述,也幾乎脫離了“電”的具體科學特性,它竭力將形而下的“用”抽象為形而上的“道”,使得“電”或者說“科技”成為一種與傳統(tǒng)完全不同的現(xiàn)代符號。

“電”是清末小說家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之一。翻閱近代文獻,陳大康《中國近代小說編年》收錄以“電”為題的小說有《電感》《電冠》《電光》《電幻奇談》《電術奇談》《電影樓臺》。如果擴大搜索范圍,將以“電”及其衍生物為道具、為情節(jié)的小說也包括在內的話,這樣的小說會更多。如《新石頭記》中那盞明亮如晝、無需專人照料的“電氣燈”,《新中國》中那輛飛馳無阻的地下電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中那些頻繁出現(xiàn)的“電報”,等等?!半姟痹谇迥┬≌f中的重要性還突出表現(xiàn)為,“電”已經具備了修辭效力,如《黃繡球》就把“電氣”看作是人類思想中的新質和異質,在“譬觸電激發(fā)思想 因看會疑擾病魔”的章節(jié)中,黃繡球女權思想的勃發(fā)過程被描述為:“卻是他這思想譬如一件東西,將那電氣一觸,不由的便有電光閃出,可以燒著了衣服,毀穿了房子,其勢猛不可遏,猝不及防。電氣含得愈多,發(fā)作得愈烈愈大?!?7)頤瑣:《黃繡球》 ,《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第40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1頁。清末小說家之所以格外青睞“電”,是因為“電”契合了他們情感結構中的核心問題,他們要憑籍對“電”的敘事,來寄寓自己對中國歷史命運的現(xiàn)實思考。小說中的“電”既是遙遠神秘的現(xiàn)代科技,也是觸手可及的煙火民生,透過“電”的敘事,我們可以看到近代中國日常生活經驗的轉換。杞廬主人《時務通考》載:“電學為近時之新學……雖尚不為成全之學,然已為格致內最要之事矣。”(8)杞廬主人:《時務通考》(卷二十五) ,《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一二五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頁。可見“電”與民生的關聯(lián)已很緊密,是近代民眾熟稔的科技產品之一。據張星烺《歐化東漸史》記載,“1865年(同治四年),英國人萊奴特(Reynolds)樹立由上海至吳淞黃浦江口之電線”,“1881年(光緒七年),中國政府允許設立上海至天津之陸地電報”(9)張星烺:《歐化東漸史》,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86頁。。雖然“電”及其衍生物在中國遭到過抵制,其發(fā)展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不平衡局面,但在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還是出現(xiàn)了“岸上的煤氣燈、電燈,夜間望去,竟是一條火龍一般”(10)二春居士:《海上鴻雪記》,《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第31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1頁。的繁華景象。在《電世界》里,食在“帝國春電餐館”,乘坐各式各樣電車,受教于帝國電學堂,把參加電車競賽當成娛樂,連紙鈔都是“電力壓制而成的紙”(11)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的情節(jié)雖是虛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和“電”在清末向民眾日常生活滲透的大致趨勢相符。

“電”向日常生活的滲透有著非凡的意義。它不僅改造了近代日常生活的內容,而且催生了出新的情感方式和價值標準,進而對近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產生影響。王一川在談及晚清中國經驗轉型時強調了日常生活經驗的重要性,因為轉型“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種理性認識或抽象思辨過程的。人們只有憑借自己的體驗,即幾乎全部的感知、情感、理智、推理、欲望、想象和幻想等,去親身經歷,親自‘生活’或‘活著’”(12)王一川:《中國現(xiàn)代性體驗的發(fā)生:清末民初文化轉型與文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6頁。?!半娛澜纭彪x不開它的締造者黃震球,也同樣離不開那些連名姓都沒有的副廠主、老者、諸童子,他們與黃震球一起都深度參與了“電世界”的建構。民眾在享受由“電”提供的便利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電”的規(guī)則、體系和思維方式。譬如,“電”的產生源自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生產,“電世界”里的人們會時不時地到“電廠”參觀學習,所以,他們不會驚訝于電收割機、水電機等大型機械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使用。“電”的傳輸需要依靠各部門的統(tǒng)一調配,因此“電世界”要設置民電部等管理部門,并制定相關的使用規(guī)則和收費標準,這樣一來,人們使用“電”的過程,也就是他們熟悉和遵守這一套公共規(guī)則的過程,他們不再自給自足,而是形成了共同協(xié)作,“有了秩序,無論什么頭緒紛繁的事情,也自然絲絲入扣了”(13)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

《電世界》里的“電”既作為有形的知識,也作為無形的立場,演繹了中國文化結構的調整。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體系重“文”抑“技”,強調“文”中之“道”。雖然中國古代科學水平領先,但在中國傳統(tǒng)的禮、樂、射、御、書、數(shù)中,代表科學的數(shù)學卻居于末流。較之汗牛充棟的載“道”之“文”,科學論著更是屈指可數(shù)。儒家視技藝為“末業(yè)”“小道”,傳統(tǒng)士人缺乏將科學知識運用于實踐的熱情。直到洋務運動之后,科技才逐漸受到重視,雖然晚清學人仍“無法像歐洲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者那樣使科學和文學達成互動”(14)王韜:《西方思潮與中國近代文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49頁。,但科技在中國文化體系中的劣勢地位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扭轉?!峨娛澜纭访翡J地捕捉到了固有文化結構松動的跡象,并有意識地夸大了現(xiàn)代科技的優(yōu)點。就像“電世界”里鈤燈被設計成一盞集照明、采暖、助長和殺菌于一體的萬能燈一樣,小說竭力將“電”塑造為一??芍伟俨〉撵`丹妙藥,能解決包括耕地不足、貧富不均和道德不修在內的所有問題。鈤燈竟然逆轉了南北極的氣候條件,使擁有極夜現(xiàn)象、氣溫極低的南北極變得終日長明,氣溫“正如春夏之交,又如中國廣東地面一樣”(15)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甚至使“大沙漠到二十一世紀也沒有了”(16)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峨娛澜纭方吡浯筲~燈的功效,來不及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考量溫暖如春的南北極是否會帶來嚴重的生態(tài)災難。小說強調以“電”為表征的科技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也有意無意地將“文”排斥在外。與以往英雄人物憑借文采和道德使民眾臣服的方式不同,“電世界”的掌控者黃震球主要依靠科學知識和技術應用來樹立個人威信。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民眾歌謠中的主角,就是因為他掌握了“電”的知識。“電學”知識賦予他無形的權力,使他既可以不以皇帝為意,也可以凌駕于議會之上,以致于在“電世界”里自成一派、自行其是。饒有趣味的是,《電世界》不遺余力地展示黃震球的科技素養(yǎng),卻沒有對他的文學才能進行絲毫說明。《電世界》設定黃震球從不作詩與《月球殖民地小說》強調龍孟華每每作文有異曲同工之妙。龍孟華雖然也乘坐熱氣球周游世界,但他“除了詩文之外,非獨沒有專門學問,便是普通的學問也沒好好學過”(17)荒江釣叟:《月球殖民地小說》,《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第50冊),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5頁。,因此總是淚眼婆娑,孱弱膚淺。黃震球閉口不談詩文,只以科學實用為追求,反而總顯得威風凜凜,堅毅恢宏。黃震球成為孤膽英雄的經歷已然說明了科技的功效,兩個探險家的異中有同更一步透露出了清末中國文化結構的微妙調整。此過程正如有學者所說的那樣,“是西方文化以科學文化為前沿對中國本土文化——倫理文化進行沖擊和滲入”(18)段治文:《科學與近代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8頁。。

《電世界》里的“電”是外來之物,但是卻在中國發(fā)揚光大,隱喻了清末士人天下觀念的重構?!峨娛澜纭窙]有回避“電”的外來性質,黃震球這位“電大王”是“環(huán)游地球回國”(19)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墒牵≌f里的“電”屬于二十一、二十二世紀的“新電學”,二十世紀的電學是“零零碎碎、顧此失彼、好不令人厭氣”(20)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的“舊電學”?!靶码妼W”則全面超越“舊電學”,其優(yōu)越性首先體現(xiàn)為品種多,“什么電車有一千多種,電槍款式有幾百種,電扇、電攝影片、電作樂、無線電報,各種新式都是二十世紀里沒見過的,不知有幾千萬種”(21)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其次是功效強,自然電車較二十世紀的鐵路速度提升了五千倍,電犁、平路電機等也都擁有奇效。“傳音筒”雖脫胎于二十世紀的“德律風”,但它已經不再依靠電話線、電話局,因此使用起來更便捷。再次是分工細,《電世界》里涉及最多的發(fā)明是交通工具,它們的分工更加細致。按行駛方式可分為陸地運行、近地飛行和高空飛行等不同類別的交通工具;按用途則又有適用于區(qū)域與區(qū)域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洲際與洲際之間,甚至是星球與星球之間的各種類別的交通工具。

《電世界》專門安排了“新電學展覽會”的情節(jié),一方面具體呈現(xiàn)“新電學”對“舊電學”的超越,另一方面則為“新電學”加上了濃重的中國色彩。如此恢宏的“新電學”是中國人黃震球在中國發(fā)揚光大的,來參加“新電學展覽會”的一萬余人,“除亞洲各官紳商學軍界外,歐美各國體面人都來瞻仰”(22)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峨娛澜纭放Τ尸F(xiàn)“新電學”的神奇,意在說服讀者,中國即便最初是“電”的接受者,也能很快成為“電”的主宰者,并最終成為“電”的輸出者,用“電”幫助全世界?!靶隆睂Α芭f”的超越也因此轉化為“中”對“西”的逆轉。《電世界》對“電”的中國化,反映了清末知識者對“天下”的重新理解。他們仍然自信,相信“中國”仍是“天下”的中心,所以黃震球的愿望是“不消五十年,中國穩(wěn)穩(wěn)的做全世界主人翁”(23)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并最終實現(xiàn)“要想出一個法子來彌補人生的缺憾”(24)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然而,清末知識者的自信是以嚴峻的現(xiàn)實挫折為背景的。小說從一開始就為二十世紀的中國設下了“也算得盛強了”(25)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的基調,但那些所謂“盛強”的例證、“統(tǒng)一亞洲,收回各租借地主權”、“礦權全歸掌握”(26)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等等,對于了解二十世紀中國現(xiàn)狀的讀者而言都只是安慰而非實述。小說將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推至遙遠的二零一零年,并非全然出于想象未來的要求,也多少是因為現(xiàn)實問題的無解,而只能寄希望于未來的緣故。以此觀之,黃震球孤軍戰(zhàn)勝敵軍應是夾雜著現(xiàn)實焦慮的美好設想。自信與焦慮的并存,使得小說始終流露出急迫的趕超意識。這也是那些比二十世紀的火車快“五千倍”的交通工具,高達“七千尺”的巍峨建筑之所以產生的心理機制,它們并不全是科學熱情和瑰麗想象的表達,其中還沉潛著因“中國”與“世界”交鋒而發(fā)生的種種復雜情緒。

《電世界》中五花八門的電學發(fā)明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與此同時,那個負責講“電”故事的敘述者,也因為異??簥^而使人不得不注意到他的存在?!峨娛澜纭芬廊徊扇≌禄匦≌f的程式,通過外顯的敘述者來講述有關“電”的人與事。與傳統(tǒng)白話小說的敘述者一樣,《電世界》的敘述者承擔著諸如交待人物、召喚受述者、指點讀者等功能,但問題在于,“電”的故事不是過去發(fā)生過的故事,而是未來的虛構故事,這就使得講故事的人不得不做出某些改變。

與傳統(tǒng)白話小說敘述者多停駐在故事之外不同,《電世界》的敘述者急于介入故事之中。如何向不習慣于未來時間、偏愛實有之物的中國讀者講一百年之后的“電世界”,是敘述者從一開始就遇到的難題。敘述者慣常使用的方法是強調自己就在那個未來的“現(xiàn)場”,以“親歷”的經驗向讀者保證這些效率驚人的電學發(fā)明,這個完美的世界并非幻想而是實有。譬如,小說開頭一方面遵循傳統(tǒng)章回小說程式介紹主人公黃震球的來龍去脈,另一方面則分出相當精力讓讀者相信未來世界是真實的。敘述者預料到讀者可能會產生“如今世界上,難道當真有這件事”的疑問,所以他明確指出這是未來的宣統(tǒng)一百零一年,西歷二千零九年,并以他的信用擔保:他恰恰路過此地,和讀者一樣心有疑問,要去“電世界”一探究竟,“這便是在下初入電世界的歷史,以后的事待在下逐一道來”(27)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敘述者“在下”的加入,加固了“電世界”的真實性,“在下”的好奇,也成為講述“電世界”的引信。之后,“在場”“親歷”成為敘述者印證電學發(fā)明真實有效、電世界的確存在的唯一手段,如他親眼目睹了電大王的風采,親耳聆聽了電大王的宣講,特別是親身實踐了電科學的奇跡,在電學展覽會上坐了電椅,在參觀電廠時體驗了電翅。即便不能親自在場,“在下”也一定會通過報紙、傳單等媒介獲取信息。只有“在場”才能證明“真實”,所以敘述者不得不頻頻現(xiàn)身,僅在《電世界》的第一回里“在下”就出現(xiàn)了八次之多。

《電世紀》中敘述者的功能當然不完全體現(xiàn)在對事實的保證之上,這主要是因為敘述者不只滿足于站在黃震球身邊,復述他的話,記錄他的事跡,面對“電世界”這樣一個引人入勝的奇境,敘述者忍不住要參與其中,成為故事中的一員。小說第三、第四回所述黃震球殺敵是小說的高潮,在這里,敘述者并沒有直接講述黃震球如何英勇,而是大費周章地敘述了“在下”對事態(tài)的關切和焦慮。特別是當議會討論黃震球的電廠里到底有多少飛行電艇可用于作戰(zhàn)時,“在下”的表現(xiàn)令人吃驚:

在下也站起來通知道:“鄙人知道黃廠主已造了九十九只電艇,盡夠施用。只是黃廠主沒有蹤跡,究竟失了統(tǒng)帶。而且電翅的用處極大,只有廠主自用一付。如今他在家,怕沒第二付。鄙意要求國會派幾位頭等干事員速往中昆侖乘坐電艇,一面往天山左右招黃公,一面到東海濱去探聽軍情,才有把握?!?28)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

以直接引語方式發(fā)言的“在下”,已經不僅僅是故事的講述者,而是成為了故事中的一員。他不再以講故事的方式從外部牽引情節(jié)發(fā)展,而是置身于故事內部,以自己的語言行動推進情節(jié)的發(fā)展。雖然類似這樣的敘述,在《電世界》里只是靈光一現(xiàn),但這已經足夠顯示“在下”與傳統(tǒng)白話小敘述者的差異。“在下”進入故事之中,為敘述者講述同時發(fā)生之事提供了新鮮的方案,敘述者不必再像從前,只能依靠“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式的套話來處理黃震球前方殺敵,眾人后方焦慮的同步情節(jié)。同時,這種安排也可以通過后方的焦灼來烘托前方的激烈,借眾人的憂慮來反襯黃震球的英勇。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敘述體現(xiàn)了他對于國家時局、民族未來的關切。故事里發(fā)言的“在下”正符合故事外的“在下”所贊賞的二十一世紀公民,這是一個“把國家公共的事著實擔憂”(29)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的理想人物。

由于頻頻現(xiàn)身,特別是有意識地成為故事中的人物之后,《電世界》里的敘述者便生長出性格,悄然轉化成了一個人格化了的敘述者。讀者完全可以根據敘述者大幅增加的行動言辭,了解敘述者的來歷和性格。敘述者也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描述,他甫一登場,就呼朋喚友要去“電世界”見識一番,形容自己“正是興高采烈、凌厲無前,也算得中國一種狂少年了”(30)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在國家危機爆發(fā)之時,“在下”的心理活動變得立體起來。他的思緒從擔心國家淪亡延伸到對文明本身的懷疑,“二十一世紀的文明也算普及了,不料飛來橫禍,竟遭滅種之慘,叫我們如何甘心呢?”(31)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他還能借危機展開自我剖析,“我們除卻黃震球難道就沒法抵制么?為人最可羞的便是依賴性。從前動不動推著黃震球做主腦,養(yǎng)成這個依賴性,所以如今應該受這慘禍”(32)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如此認識在某種程度上已和現(xiàn)代人的苦悶情緒有了相似之處。如果僅就思想的復雜性而言,“在下”甚至超越了小說中的英雄人物黃震球,他已經嘗到了“一回恨,一回忿,一回悲”(33)許指嚴:《電世界》 ,《小說時報》,1909年第1期。這般難言的情緒,與“五四”那些充滿了現(xiàn)代苦悶情緒的現(xiàn)代人遙遙呼應。

總的來看,《電世界》看似普及“科學”,實則意在解決“危機”;看似暢想“未來”,實則立足“現(xiàn)在”;看似充滿自信,實則暗含焦慮?!半姟眳R聚了清末知識者的復雜體驗,鐫刻了他們向現(xiàn)代艱難跋涉的掙扎痕跡,也因此留存了中國近代獨特的現(xiàn)代化經驗。

猜你喜歡
電學時報敘述者
電學
150多名游客“失蹤”,韓擔心免簽被利用
對一個電學故障題的思考
《漫漫圣誕歸家路》中的敘述者與敘述話語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 07:22:44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 08:39:49
Lesson Seventy-four An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a typical arrhythmia
潮流時報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02:32:44
以比爾為敘述者講述《早秋》
基于活動營銷的專業(yè)報盈利模式之探索——以《平安時報》為例
新聞傳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新和县| 辽中县| 云安县| 桃园市| 新平| 新津县| 兴山县| 黔西| 商城县| 延庆县| 泰州市| 普宁市| 玛多县| 固原市| 墨脱县| 迭部县| 克拉玛依市| 邵阳县| 望谟县| 堆龙德庆县| 额尔古纳市| 泗水县| 汝南县| 乌拉特前旗| 霍林郭勒市| 辽中县| 萨嘎县| 宁安市| 开江县| 榆树市| 留坝县| 东阳市| 温宿县| 资阳市| 凤冈县| 靖边县| 集贤县| 汝州市| 五大连池市| 兰溪市|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