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鐵初
(杭州師范大學 沈鈞儒法學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中國古代大部分時期的統(tǒng)治者都以施行仁政相標榜。仁政的基本理念是愛民。司法作為最有可能給民眾帶來傷害的治國之柄,更加注重仁政追求。在司法中秉持仁政理念,即所謂仁政司法。在古代司法語境中,與仁政司法含義相近的有三個概念:一是仁獄,二是恤刑,三是哀敬折獄。仁獄的概念僅明代余懋學使用過,其含義非常寬泛,甚至司法者果于誅殺的嚴毅亦被視為仁獄,與本文所要討論的司法善待訴訟參加人問題,不相吻合。后兩個概念使用較廣,含義也基本相同,都強調司法者因出于同情訴訟參加人而認真對待司法審判。本文未使用這兩個概念,是因為這兩個概念中的“獄”和“刑”在中國古代通常指刑名重案,而本文所關注的善待訴訟參加人,不僅包括刑名重案的司法,還包括細故案件的司法。鑒于已有的概念中沒有合適的語詞,故筆者將古代的仁政與當代的司法兩個概念結合起來,提出“仁政司法”這一概念,用來定義那些具有仁政信念的司法者在司法過程中力求善待訴訟參加人的做法。這種善待并非出于司法者的法定義務,而是出于其內心對當事人的憐憫之念。古代仁政司法有哪些獨特傳統(tǒng),其背后的觀念基礎何在,其影響如何?考察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了解中國傳統(tǒng)司法的獨特面貌,對當今司法也具有啟示意義。
仁政司法的基本理念是愛民。古代司法中的慎刑詳讞、秉公執(zhí)法、優(yōu)待弱者等傳統(tǒng)都具有愛民色彩,符合仁政司法的理念。但這些表現(xiàn)基本上是不同區(qū)域、不同時代司法的共同要求,并不能體現(xiàn)中國古代仁政司法的獨特性。筆者認為,最能體現(xiàn)古代仁政司法獨特性的另類傳統(tǒng)有三,即教化彌訟、敏速司法與法外施仁。
在儒家觀念中,教化是審判的前提。在司法中若不先行教化就直接依法決罰,會被視為不仁之舉(1)《論語·堯曰》 :“不教而殺謂之虐?!薄=袒詮浽A為最高目標,其原因有二:一是官府認為興訟是民風澆薄的表現(xiàn),不符合儒家倡導的民風淳樸理想;二是訴訟會帶來訟累。民眾涉訟,會致生計受損,甚至廢業(yè)破家,因此追求無訟是愛民之舉。
1.教化彌訟的類型
教化彌訟有兩種類型:一是施政教化,二是司法教化。施政教化指官員在施政過程中實施教化,民眾在受教化后爭利心減弱乃至消除,從而減少訴訟與犯罪行為。在古人心目中,有德行的統(tǒng)治者能夠通過教化使社會刑清訟止。《史記·周本紀》稱周文王“篤仁、敬老、慈少”,故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成王“興正禮樂”,康王“申文武之業(yè)”,故成康時“刑措四十年不用”[1]17-18。這都是教化之功。在古代,善于教化的個案亦不罕見?!妒酚洝ぱ魝鳌份d,孫叔敖“為楚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奸邪,盜賊不起”[1]。《漢書·循吏傳》記載 :“潁川太守霸,宣布詔令,百姓鄉(xiāng)化。孝子弟弟,貞婦順孫。日以眾多,田者讓畔,道不拾遺。養(yǎng)視鰥寡,贍助貧窮。獄或八年亡(無)重罪囚,吏民鄉(xiāng)于教化,興于行誼,可謂賢人君子矣?!盵2]563施政教化的意義在于通過教化將訴訟與犯罪消弭于萌芽狀態(tài),但此種教化的結果可遇而不可求,不能期望其成為社會治理的常態(tài)。
司法教化是指爭訟發(fā)生后,司法者對當事人施行教化。其在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中的表現(xiàn)有所不同。民事訴訟中教化的目的在于使當事人放棄爭訟。《后漢書·循吏傳》記載:
覽初到亭,人有陳元者,獨與母居,而母詣覽告元不孝。覽驚曰 :“吾近日過舍,廬落整頓,耕耘以時。此非惡人,當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養(yǎng)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義乎?”母聞感悔,涕泣而去。覽乃親到元家,與其母子飲,因為陳人倫孝行,譬以禍福之言。元卒成孝子。[3]895
刑事訴訟中教化的功能主要是促使嫌犯認罪。在刑事訴訟中,嫌犯的認罪口供對有罪事實的認定至關重要。但揆諸人性,嫌犯通常不會輕易認罪;若施刑訊又可能迫人自誣。是故,司法者若能通過教化使嫌犯主動認罪,則既能發(fā)現(xiàn)真相,又可免施刑訊,因而歷來為司法者推崇。實踐中,嫌犯被感化而認罪的案例并不罕見。《三國志·吳書·陳表傳》記載:
時有盜官物者,疑無難士施明。明素壯悍,收考極毒,惟死無辭。廷尉以聞。權以表能得健兒之心,詔以明付表,使自以意求其情實。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設酒食,歡以誘之。明乃首服,具列支黨。表以狀聞。權奇之,欲全其名,特為赦明,誅戮其黨。遷表為無難右部督。[4]1173
《南史·殷鈞傳》記載:
鈞嘗禽劫帥,不加考掠,但和言誚責。劫帥稽顙乞改過,鈞便命遣之,后遂為善人。[5]747
在上述兩起案件中,司法者或酒食相誘,或和言誚責,嫌犯即供認不諱,由此可見教化之效。限于史料,我們無法知曉教化的具體內容,但可以想見,當是以道義仁愛責讓嫌犯。此外,教化獲得的訴訟結果無論是事實認定還是實體處理,都更易為當事人遵守,符合“刑期于無刑”的要求。
2.司法教化的方式
對于司法教化的方式,法無明文規(guī)定。實踐中,大體有以下四種:
一是恩威并施?!盾髯印ゅ蹲份d :“孔子為魯司寇,有父子訟者,孔子拘之,三月不別。其父請止,孔子舍之?!盵6]孔子對爭訟之子拘之三月不別,可為施威;而在其父請止后即予舍之,則是施恩;兩者結合,教化效果良好。
二是曉以大義?!侗笔贰づ岚沧?zhèn)鳌份d,“裴安祖,州辟主簿。人有兄弟爭財,詣州相訟。安祖召其兄弟,以禮義責讓之。此人兄弟,明日相率謝罪。州內欽服之”。[7]當事人爭訟,在官員看來,大都是耽于小利而昧于大義,司法者以禮義責讓,可使當事人明禮義而恥爭利,從而放棄爭訟。
三是自責感化?!逗鬂h書·吳佑傳》載,“吳佑遷膠東相,政惟仁簡,以身率物。民有相爭訴者,輒閉閣自責,然后科其所訟,以道譬之。或身到閭里,重相和解。自是之后,爭隙省息,吏民不欺”。[3]851司法者閉閣自責,雖為自省,但有暗諷訟者之效,訟者慚而易受教化。
四是親自示范?!度湿z類編》載 :“北魏房景伯為清河太守,貝丘人列子不孝,吏欲案之。景伯為之悲傷,入白其母崔。崔曰:‘吾聞聞名不如見面,小人未見禮敎,何足責哉!但呼其母來,吾與之同居。其子置汝左右,令其見汝事吾,或應自改?!安煺倨淠钢?,崔氏處之于榻,與之共食。景伯為之溫凊,其子侍立堂下。未及旬日,悔過求還。崔曰:‘此雖顏慚,未知心愧,且可置之。’凡經二十余日,其子叩頭流血,其母涕泣乞還。然后聽之以孝聞?!盵8]62本案中司法者母子配合,對訟者進行身教,收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效果。
1.敏速司法的基本含義
“敏速”一詞在中國古代出現(xiàn)很早?!稌x書·車胤傳》載 :“(車胤)及長,風姿美劭,機悟敏速,甚有鄉(xiāng)曲之譽。”北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稱 :“李庶幾文思敏速。”可見,在古代,對“速”的含義,人們的認識基本一致。至于“敏”,《說文》稱 :“敏,疾也。”由此看來,敏與速屬同義。但實際上,“敏速”的含義并不如此簡單。在上述文獻中,“敏速”一詞,一與“機悟”相連,一與“文思”相連,可見“敏速”的含義不單是做事或為文快捷,還有為事為文出色之意。《歸田錄》載,士子“以敏速相夸”。這表明,“敏速”與才華有關。因為單純文章寫得快并不值得夸耀,只有寫得又快又好,才可夸耀。文學史上的七步成詩,八叉成文,贊賞的不僅僅是速度,更是才華,且速度源于才華。由此可見,“敏速”一詞是用來描述才華過人者為文做事又快又好的狀況。
明人余懋學《仁獄類編》一書將仁獄進行分類,敏速即屬其一。余懋學雖未對“敏速”給出定義,但他論述了“敏速”與“詳審”的關系。他說 :“蓋敏速者,當事之斷也;詳審者,先事之周也。此又可以相有而不可以相無者矣?!盵8]434可見,余懋學認為,“敏速”與“詳審”系并存關系,是對司法的不同階段所提出的不同要求?!霸攲彙睂傧仁码A段,“敏速”屬當事階段。即“詳審”針對案件事實審理,而“敏速”針對判決與執(zhí)行。但筆者認為,余懋學對敏速司法的解釋是有問題的。其實,“敏速”并非僅針對事實認定無誤案件的處理,它同樣適用于事實審理本身。余懋學所舉的敏速類案例,就有不少是包括事實審理的?!度湿z類編》記載:
(胡世寧)初為南京刑部主事時,西寧侯家訟,更九司十三道,訟者老且貧矣。公一閱得其情,即日決斷。[8]444
本案先前的事實審理經過九司十三道,皆未發(fā)現(xiàn)真實。而胡世寧“一閱得其情”,然后即日決斷。雖然本案決斷確實快速,符合余懋學主張的當事之斷應當敏速。但一日決斷是建立在“一閱得其情”基礎上的。如果沒有事實發(fā)現(xiàn)的“敏速”,就不可能有斷罪的“敏速”??梢姟懊羲佟睉敯ㄊ聦崒徖怼S囗畬W之所以主張“敏速”僅指判決與執(zhí)行,而不包含審理,是因為他想調和“詳審”與“敏速”的關系,希望兩者都能兼顧。但這種調和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如果案件的事實審理一味強調“詳審”,則“詳審”即可能被異化,形成“淹滯”。事實上,在古代司法中,大部分“淹滯”都不是判決遲延所致,而是由案件審理牽延所致。單純強調判決與執(zhí)行“敏速”并不能有效地解決“淹滯”問題。綜上,筆者認為,中國古代的“敏速司法”,指的是司法者憑借自己超越常人的辦案能力,機敏快速地辦理案件,且所辦案件質量仍有保證,沒有因為快速而出錯。
2.敏速司法的制度要求
中國古代很早即重視敏速司法?!兑住ぢ谩坟栽~曰 :“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禮記·月令》要求在季秋之月“乃趣獄刑,毋留有罪”。“不留獄”及“毋留有罪”皆是敏速司法的要求?!肚芈墒朔N·司空》載 :“所弗問而久?(系)之,大嗇夫、丞及官嗇夫有罪?!鼻卮坏屑皶r結案的要求,還規(guī)定了未能及時結案的法律責任。
唐代憲宗年間正式規(guī)定了審限制度?!杜f唐書·刑法志》載 :“刑部大理,決斷系囚,過為淹遲,是長奸幸。自今以后,大理寺檢斷,不得過二十日。刑部覆下,不得過十日,如刑部覆有異同,寺司重加,不得過十五日。省司量覆,不得過七日。如有牒外州府節(jié)目,及于京城內勘本推,即日以報,牒到后計日數(shù),被勘司卻報,不得過五日。仍令刑部具遣牒及報牒月日,牒報都省及分察使,各準敕文勾舉糾訪?!盵9]
宋代繼承了唐代審限制度,規(guī)定 :“凡大理寺決天下案牘,大事限二十五日,中事二十日,小事十日。審刑院詳覆,大事十五日,中事十日,小事五日?!盵10]
單就時限而言,宋代比唐代更嚴格。不僅如此,宋代比唐代更加強調發(fā)現(xiàn)真實,錄問、翻異別勘等制度都是為了避免錯案。但物極必反,這也導致了宋代案件審理期限拉長,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淹滯”現(xiàn)象。
元朝雖未如唐宋那樣明確規(guī)定審限,但亦強調不得拖延審理?!对贰ば谭ㄖ尽份d:府州司縣應受理而不受理,雖受理而聽斷偏屈,或遷延不決者,隨輕重而罪罰之。[11]753可見,元朝將斷案遷延作為一種罪行加以處罰。
明朝不但規(guī)定了審限,而且規(guī)定了超越審限的法律責任?!洞竺髀伞芬?guī)定:凡獄囚情犯已完,監(jiān)察御史、提刑按察司審錄無冤,別無追勘事理。應斷決者,限三日內斷決。應起發(fā)者限一十日內起發(fā)。若限外不斷決不起發(fā)者,當該官吏三日笞二十,每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因而淹禁致死者,若囚該死罪,杖六十;流罪,杖八十;徒罪,杖一百;杖罪以下,杖六十、徒一年[12]。與唐宋的不同之處在于,明律開始規(guī)定案件審結以后的處理期限問題。這一規(guī)定更顯理性,因為單純強調案件的審理期限,在案件比較復雜的情況下,有可能忙中出錯,形成冤獄。而在案件審結后,拖延處理已無實際意義,強調迅速執(zhí)行更有利于減少淹滯,又不會增加案件事實認定錯誤的風險。
3.敏速司法的典型案例
敏速司法的典型案例包括個案與積案。這兩類案件在史料中都有相當多的記載。
先看個案?!对贰ね跫s傳》記載:
京民王氏,仕江南而歿,有遺腹子,其女育之,年十六,乃訴其姊匿貲若干,有司責之急。約視其牘曰 :“無父之子,育之成人,且不絕王氏祀,姊之恩居多。誠利其貲,寧育之至今日耶!”改前議而斥之。[11]919
在該案中,王氏子訴其姊匿其貲若干為爭議事實。既然是爭議事實,可見王氏子之姊肯定是主張未隱匿其弟財物。司法者發(fā)現(xiàn)王氏女育其弟成年,依據(jù)這一客觀之“情”,王約認為王氏女不可能隱匿其弟財產。
再看積案。從史書記載看,積案敏速司法有兩個特點:一是案件數(shù)量眾多,往往以百千萬計;二是斷案速度快,不管多少案件,時間很難過月。試舉數(shù)例:(1)三國時陳矯遷魏郡太守,時系囚千數(shù),至有歷年,悉自覽罪狀,一時論決。(2)北周時郎茂除衛(wèi)國令,系囚二百,茂親自究審數(shù)日,釋免者百余人。(3)宋王襄知開封府,訟者株蔓千余人,縲系滿獄,襄晝夜決遣,四旬俱盡。(4)元成遵為中書右司郎中,時刑部獄案久而不決者積數(shù)百,遵與其僚分閱之,共議其輕重,各當其罪。未幾,無遺事。(5)明張淳為永康知縣,日夜閱案牘。訟者數(shù)千人,剖決如流。(2)上述事例中前三則見《仁獄類編·敏速》,后兩則分別見《元史》與《明史》本傳。從上述積案敏速司法可以發(fā)現(xiàn),司法者除了能力過人之外,還應勤于辦案?!扒凇笔紫缺憩F(xiàn)為親自審理案件,不假手于人。如三國時陳矯對系囚千數(shù)的案件全部自覽罪狀;北周郎茂對二百囚犯親自究審;元代成遵雖與僚屬分閱卷宗,但對罪之輕重卻是共議,未盡托于人。其次,是連續(xù)審理案件。司法者大多做到不畏勞苦、連續(xù)審理,從而達到不留獄的目的。如王襄審理案件時“晝夜決遣”,張淳則是“日夜閱案牘”。
法外施仁是中國古代司法的一個重要特色。所謂法外施仁,是指司法者本于其寬厚待人之理念,在案件審判過程突破法律規(guī)定,給予當事人寬厚處理。就個案而言,司法者的寬仁之念是法外施仁的主觀要件,而原應適用條文嚴厲、司法者擁有相應權力則是法外施仁的客觀要件。
1.法外施仁的主觀要件
法外施仁的主觀要件是指司法者的寬仁之念,而寬仁之念又源于司法者的三種心理狀態(tài),即憐憫心、贊賞心、功利心。憐憫心主要針對訴訟參加人的處境,一般與犯罪行為本身無關;贊賞心主要針對訴訟參加人的行為,主要是犯罪行為;功利心則主要針對案件處理效果。
首先,司法者面對被告人的凄涼處境,會產生不忍依法處罰的心態(tài)。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惻隱之心源于“仁者愛人”之念,但與普通的愛人有別,它更多表現(xiàn)為對于弱者的愛憐。對司法者而言,被告人身陷囹圄、面臨刑訊及刑罰制裁,甚至性命不保,此種處境極易引發(fā)其憐憫之心?!稌x書·良吏傳》記載:
曹攄補臨淄令,獄有死囚。歲夕,攄行獄,憫之,曰 :“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歲人情所重,豈不欲暫見家邪?”眾囚皆涕泣曰 :“若得暫歸,死無恨也?!睌d悉開獄出之,克日令還。掾吏固爭,咸謂不可。攄曰 :“此雖小人,義不見負,自為諸君任之?!敝寥眨嗦识€,并無違者,一縣嘆服,號為圣君。[13]
其次,司法者贊賞當事人的行為,亦會生寬仁之念?!度龂尽嫓U傳》記載:
祿福有女龐娥親,父君安為同縣李壽所殺,娥親有弟三人遭災疫皆死。娥親陰市名刀志在殺壽。光和二年二月上旬,與壽相遇,娥親奮刀斫之,刀截壽頭,徐步詣獄,辭顏不變。時祿福長尹嘉不忍論娥親,即解印綬去官,娥親曰 :“仇塞身死,妾之明分也。治獄制刑,君之常典也。何敢貪生以枉官法?”守尉不敢公縱,陰語使去,以便宜自匿。娥親曰 :“枉法逃死,非妾本心。今仇人已雪,死則妾分,乞得歸法以全國體?!睕鲋荽淌分芎椤⒕迫貏嗟炔⒐脖砩?,稱其烈義。[14]1084
本案中,當事人值得贊賞之處有二:一是女子為父復仇,較男子復仇更值得褒獎;二是復仇后主動歸案,不連累司法者。當事人行為符合道德,自然容易引起司法者共鳴,很容易對其產生寬仁之念。
最后,司法者的功利心亦可導致其對被告產生寬仁之念。中國古代對于法律權威的追求固然是重要的價值考量,但還有其他價值追求。統(tǒng)治秩序、倫理等級等都是重要的價值追求,且超越法律權威價值。司法者為使判決更有利于維護上述價值,就可能突破法律規(guī)定,對當事人做出法外施仁之舉。導致司法者法外施仁功利心的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維護統(tǒng)治秩序。統(tǒng)治秩序是古代官府最高價值追求。法律本身當然具有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功能,但具體到個案,如司法者認為嚴格司法不利于維護統(tǒng)治秩序,就會法外施仁?!稘h書·循吏傳》記載:
時渤海多盜,詔令龔遂平之。龔遂奏曰 :“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鄙显S焉,至渤海,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行至府,郡寧翕然,盜賊亦皆罷。[2]564
反逆盜賊系重罪,依律只有未“侵損于人”者自首方可免罪。本案司法者對于大部分從犯概予寬免,原因并不是認為上述人員果真無罪,而是考慮若嚴格依法司法,一旦激起大規(guī)模民變,會危及統(tǒng)治秩序。
二是維護倫理秩序。中國古代是一個倫理本位的社會。對統(tǒng)治者而言,維護倫理秩序是有利于統(tǒng)治秩序的。《論語·學而》載有子之言謂 :“其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鮮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聞也?!币虼耍S護倫理秩序亦是司法者必須重視的價值?!段墨I通考》記載:
唐敬宗寶歷三年,京兆府有姑鞭婦致死者,奏請斷以償死。刑部尚書柳公綽議曰 :“尊毆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遂減死論。[14]6667
本案中,被告人直接致人于死地,危害嚴重,故而原審機關斷以償命,但刑部主張法外施仁,理由乃是為了維護名教不被破壞。
2.法外施仁的客觀要件
司法者法外施仁的客觀要件主要表現(xiàn)在:
一是應當適用的法律太過嚴厲?!段墨I通考·刑考九》記載:
慶歷間,開封民聚童子教之,有因夏楚死者,具獄當民死。帝曰 :“情雖可矜,法亦難屈,命杖舍之?!盵14]6675
本案雖屬命案,但犯者過失致人死亡,卻要抵死,立法過重,故而“命杖舍之”。該案中唐肅宗法外施仁沒有遭到大臣的反對,與原應適用法律的嚴厲有很大關系。反之,若原應適用法律并不嚴厲,司法者強行法外施仁,就可能受到質疑?!段墨I通考·刑考九》載:
唐肅宗時,將軍王去榮以私怨殺本縣令,當死。上以其善用炮,敕免死,以白衣于陜郡效力。中書舍人賈至、太子太師韋見素等皆上表反對,上竟舍之。
本案王去榮以私怨殺人,且所殺者還是本管縣令,處以死刑,難言嚴厲,所以大臣反對免其死罪。
二是司法者具有相應的權力。其表現(xiàn)之一是輕罪施仁?!逗鬂h書·循吏傳》記載:
童恢任不其縣令。吏人有犯違禁法,輒隨方曉示。一境清靜,牢獄連年無囚。[3]895
《隋書·趙煚傳》記載:
趙煚為冀州刺史,嘗有人盜煚田中蒿者,為吏所執(zhí)。煚曰 :“此乃刺史不能宣風化,彼何罪也?!蔽恐I而遣之,令人載蒿一車以賜盜者。盜者愧恧。[15]1091
《宋史·薛奎傳》記載:
薛奎知益州。有婦人訟其子不孝,詰之,乃曰 :“貧無以養(yǎng)。”奎因出俸錢,與為資業(yè)而遣之。[16]
在上述三案中,首案吏人犯禁,類似今天的違紀行為。次案盜人田中作物,類似今天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后案雖屬不孝,但僅表現(xiàn)為供養(yǎng)有缺,為不孝罪中較輕的一種,類似今天的家庭糾紛,且被告并無過錯。對于情節(jié)輕微之案,司法者有較大自主權,或隨方曉示,或慰諭,或資物。三者并非法定處理方式,但因法外施仁力度較輕,亦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故而未受上司追究。
其表現(xiàn)之二是程序施仁?!逗鬂h書·吳佑傳》記載:
吳佑為膠東侯相時,時安丘男子毌丘長與母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長殺之而亡,安丘追蹤于膠東得之。佑呼長謂曰 :“子母見辱,人情所恥。然孝子忿必慮其難,動不累親,今若背親逞怒,白日殺人,赦若非義,刑若不忍,將如之何?”長以械自系,曰 :“國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雖加哀于我,恩無所施?!庇訂栭L :“有妻子呼?”對曰 :“有妻,未有子也。”即移安丘逮長妻,妻到,解其桎梏,使同宿獄中,妻遂懷孕。至冬盡行刑,長泣謂母曰 :“負母應死,當何以報吳君乎?乃嚙指而吞之,含血言曰:妻若生子,名之‘吳生’,言我臨死吞指為誓,屬兒報吳君?!币蛲独Q而死。[3]851
本案中,吳佑在程序上的法外施仁有兩個表現(xiàn):一是對死刑犯解其桎梏。漢代律法對犯人雖有頌系的規(guī)定,但限于老幼弱殘等特殊群體,毌丘長顯然不符合條件;二是使犯人妻入獄孕子,為其傳后。程序上施仁,不改變實體處理結果,在重實體輕程序的法制背景下,司法者承擔風險較小。
司法是解決糾紛的專門活動。解決糾紛要求司法者首先要依法受理訴訟,其次要認真詳細調查糾紛事實,最后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解決糾紛。但中國古代仁政司法的三個另類傳統(tǒng),與上述基本要求顯然是矛盾的。教化彌訟不主張依法受理和審理案件,而是通過教化的方式讓當事人放棄爭訟;敏速司法未強調詳細審查案情,慎重適用法律,而是主張快速審判案件;至于法外施仁更是與正常司法理念不符,正常司法要求依法判決,而法外施仁則是違法處理案件。追求仁政司法為何導致傳統(tǒng)司法呈現(xiàn)與司法基本要求相矛盾的另類表現(xiàn)?筆者認為,這與傳統(tǒng)社會的主流觀念有很大關系??傮w而言,中國古代的仁政理念、人治思想、以情折獄觀等觀念決定了仁政司法的另類特色。
仁的本義是愛人,此種愛具有推而廣之的品質,即由愛父母逐漸推廣到愛其他親人,再到所認識之人,最后推廣到天下人。《孟子·梁惠王上》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是仁的推廣。但現(xiàn)實中普通人是沒有機會將仁推廣到天下的。在安土重遷的社會,愛人能及于鄰里鄉(xiāng)黨已屬不易。在君為民主的時代,一個人能夠做多少人之主,即是其仁愛對象之所及。一個人能夠在其統(tǒng)治區(qū)域內將仁愛思想化為具體的惠民措施,即為仁政。孟子是最早提出仁政概念的人,《孟子·梁惠王上》有“王如施仁政于民”的表述。其實,符合仁政精神的觀點提出更早,《國語》所言“為國者利國為仁”,《論語》中有能行恭、寬、信、敏、惠“五者于天下者為仁矣”,都有仁政之意。仁政是一種治國的狀態(tài),而對仁政的追求則是一種治國理念,即仁政理念。
仁政理念要求統(tǒng)治者在施政過程中善待民眾。司法是施政的重要方面,理應將仁政理念貫徹其中。司法中的仁政理念表現(xiàn)為司法者應善待涉訟者。訴訟會給涉訟者帶來訟累。訟累既表現(xiàn)為當事人因打官司而花費人力財力,進而影響其生計;也表現(xiàn)為涉訟者可能受到的刑訊及被關押后的淹滯之苦。既然如此,仁政司法理念就應以減輕訟累為目標。在仁政司法的三個表現(xiàn)中,教化彌訟在民事領域表現(xiàn)為避免當事人涉訟,在刑事領域表現(xiàn)為使當事人免受刑訊之苦,顯然有利于避免訟累。而當訴訟不可避免地發(fā)生后,敏速司法可以使案件盡快審結,從而減輕當事人所受訟累,自然也是善待涉訟者之舉。仁政思想中有能行恭、寬、信、敏、惠“于天下者為仁”的主張,敏速司法正是這一觀念中行敏為仁的體現(xiàn)。
除了避免和減輕訟累,司法者對于涉訟者的寬厚處理亦是仁政的表現(xiàn)。恭、寬、信、敏、惠,其中的“寬”與“惠”在司法中即具有寬厚處理涉訟人員之意。仁政司法中的法外施仁超越法律規(guī)定,寬待當事人,符合給予當事人特別是被告人寬惠的要求??梢?,儒家的仁政理念是仁政司法最重要的觀念基礎。
人治思想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人治不能僅從字面上理解為統(tǒng)治只靠人,因為一些昏君酷吏的統(tǒng)治并不被視為人治。事實上,中國古人所討論的人治通常指善人善治,即賢明統(tǒng)治者憑借自身的美好德行及卓越能力實施善治。因此,人治在古代又被稱為德治。不講律法、胡亂治理,不屬人治的范疇。
1.人治思想的主要內容
首先,根據(jù)德能將社會成員劃分為不同等級??鬃訉⑸鐣蓡T劃分為君子與小人;孟子則將他們分為勞心者與勞力者,并主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漢代董仲舒則將人分為上、中、下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與斗筲之性(3)見《孟子·滕文公上》與董仲舒《春秋繁露·實性》。。之所以說人分等級是人治思想的基礎,是因為人若不分等級,人治理論中的一部分人應當統(tǒng)治另一部分人就失去了正當性。正因為人分等級,低等級者才甘愿接受高等級者統(tǒng)治,社會才能和諧。
其次,是德能之治。既然人的等級劃分依據(jù)是德能,那么高等級者就只能依靠其德行與能力來治理。德能二者的關系是德主能輔??鬃釉?:“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熬又嘛L,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4)見《論語·子路》《論語·顏淵》《論語·為政》。。這些都是對德治的強調?!盾髯印ね踔啤份d荀子主張“故君人者欲立功名,則莫若尚賢使能矣”。這表明,賢能之治也是人治的重要方面。
第三,是“有治人、無治法”思想。“有治人、無治法”的含義是,立法優(yōu)劣并不重要,法制狀況取決于司法者是否賢能??鬃诱J為,統(tǒng)治的興衰只與人特別是優(yōu)秀人才是否存在有關。《禮記·中庸》載孔子之言 :“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避髯由罨丝鬃拥恼J識,并強調在人與法的關系上,人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法則具有依附性?!盾髯印ぞ馈份d荀子之言 :“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p>
2.人治思想對仁政司法的影響
人治思想對仁政司法的影響很大。就教化彌訟而言,人治思想將人分為君子與小人,映射在司法中,即表現(xiàn)為司法者基本上被視為君子,而犯法爭訟者大體等同于小人。訴訟產生的原因是小人未受教化,昧于大義,或為小利爭訟,或有罪不愿承認;司法者既被視為德行高人一等的君子,理當憑借高尚德行去教化小人,使其放棄爭訟或主動認罪,從而達到無訟的理想狀態(tài)。在仁政司法實踐中,許多官員面對訴訟不是努力查清事實、依法判決,而是采取不同的方式教化當事人,促使其放棄訴訟,有的官員甚至親自示范。此類做法顯然是受到了官員應當施行德治感化民眾這一觀念的影響。
就敏速司法而言,從前文可以看出,能夠實施敏速司法的官員,其能力異于常人,面對拖延日久的案件,能夠“一訊得實”或“一閱得情”;面對大量積案,能夠“晝夜決遣”“剖決如流”??梢?,敏速司法需要司法者在“德”“能”兩個方面皆很卓異。《呂刑》要求的“惟良折獄”即是此意。官員的德能之治恰是人治的主要要求。
就法外施仁而言,司法者若認為依法處理案件不合理,就可能從自己的良知或理性出發(fā),對案件作出雖不符合律法規(guī)定但卻更合情理的處理。司法者之所以會作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他們相信單純依法處理案件并不一定是最佳選擇,優(yōu)秀的司法者有責任也有能力在法律規(guī)定之外作出更合理的選擇。
1.以情折獄的含義及成因
以情折獄是中國古代司法的重要理念?!吨芏Y·秋官·小司寇》記載小司寇的職責為“聽萬民之獄訟,附于刑,用情訊之”,還要求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蹲髠鳌でf公十年》載魯莊公所言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焙髞?,中國司法形成了依據(jù)天理、國法與人情審斷案件的傳統(tǒng)。日本學者認為,即使在刑事訴訟中,“情”也是判決應考慮的法源之一[17]。以情折獄要求司法者在審理案件中既要關注案件本身事實,還要關注相關事實,這兩者都屬于“情”的范疇;在判決與執(zhí)行階段既要考慮立法規(guī)定,還要考慮案件處理結果是否合乎情理。這就是以情折獄的實質。
以情折獄之所以被強調,還與中國古代立法的特征有關。中國古代立法追求簡單,行為主體及行為表現(xiàn)的不同在法律條文分則中的規(guī)定相當粗疏。以唐律為例,行為主體在分則中均只有一個“諸”字概括。這一“諸”字不容置疑地表明立法者基本不關心主體的差異性,而對其處罰做出相同的規(guī)定。當然,唐律的總則部分有對于老幼疾者及議請減者給予特殊對待的規(guī)定,但這一特殊規(guī)定的意義是有限的,特別是在重罪的處理規(guī)定中,分則中往往有“不分少長”這樣的規(guī)定,但事實上不同的主體哪怕犯同樣之罪,其危害性及可責性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一個極度貧困且孱弱之人偶爾實施財產犯罪,就比游手好閑的強壯之人經常實施財產犯罪的可責性要低得多。為了彌補立法的不足,統(tǒng)治者會要求司法者更多考慮制度以外的因素。貞觀五年,唐太宗敕令 :“比來有司斷獄,多據(jù)律文,雖情在可矜而不敢違法。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門下省復有據(jù)法合死,而情在可矜者,宜錄狀奏聞?!盵18]此詔令賦予了官員對死罪案件奏請君主以情折獄的制度依據(jù)。而對于普通案件,司法者則會考慮案件的特殊性,作出表面上違法,卻更合理情的判決。
2.以情折獄對仁政司法傳統(tǒng)的影響
教化彌訟案件基本上具有同一特點,即爭訟雙方具有親屬關系。這一關系即案件的特殊之情。正因為這一特殊之情的存在,司法者認為不能對案件進行簡單的審判,哪怕發(fā)現(xiàn)真實、依法處理,亦會破壞當事人之間的親屬關系,因此,司法者才不惜費心費力調處結案。至于敏速司法,前引案例表明,善于以情折獄的司法者往往更容易快速發(fā)現(xiàn)案件事實,或對案件作出更合情理并為當事人接受的處理??梢?,以情折獄是敏速司法的重要保障。就法外施仁而言,司法者欲對訴訟參加人法外施仁,除了其心懷仁愛,還要求訴訟參加人有值得寬待的理由。以情折獄中的“情”就是這一理由。司法者既可以因某一案件具有特殊之情而對當事人寬大處理,如宋仁宗因開封民夏楚致死所教童子,認為“情雖可矜,法亦難屈,命杖舍之”;也可以因為與案件無關的世俗人情而寬縱當事人。古代中國以社會和諧為治理目標,順應世俗人情的司法無疑比單純依法辦案更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前引案件中提到的晉代曹攄歲末行獄,縱囚回家,曾言新歲人情所重,司法者為順應囚犯全家團聚的人情而縱其還家過年。梁代王志冬至日遣囚還家,順應了冬至全家祭祖的人情。唐太宗在十二月縱囚回家,與前案目的相同。鐘離意私縱防廣回家殯母,順應了子女當為父母送終的人情。上述案件中的新年團聚、冬至祭祖、殯葬父母,都是中國古代社會極為重視的人情。司法者給予當事人寬厚處理,理由正是基于對世俗人情的重視。而恰是他們順應了世俗人情,因而盡管其做法于法無據(jù),但也受到了主流觀念的肯定。
整體考察仁政司法的觀念基礎,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存在著嚴密的邏輯關系:以仁政理念為基礎的善待涉訟者之態(tài)度,是司法者施仁的原動力;人治思想中的“有治人、無治法”思想,則賦予了司法者施仁,乃至法外施仁時當仁不讓的道義感;而以情折獄觀則給司法者對某一案件是否要施仁,提供了現(xiàn)實理由。三者結合,匯聚成推動仁政司法的合力。
1.施惠于民
司法者在司法過程中施惠于訴訟參加人,是仁政司法的首要意義。施惠于民在仁政司法的上述三個傳統(tǒng)中皆有表現(xiàn)。教化彌訟免去了訴訟參加人打官司的訟累,其中既包括當事人因訴訟而直接支出的時間與財力成本,也包括被吏役勒索的可能損失,還包括當事人因打官司而導致生計受損的間接損失。刑案中的教化,則可使當事人免受刑訊之苦。敏速司法可以減輕訴訟參加人被長期拘押之苦。在淹禁乃至庾斃經常出現(xiàn)的情形下,敏速司法顯得尤其可貴。至于法外施仁,更是直接使當事人得到法外之惠。有些實體上的施惠可以是免除死刑,如宋代免去過失傷人致死者的死罪;有些法外施仁雖不對當事人直接減免刑罰,但亦是對當事人極大的施惠,如漢代吳佑允許毌丘長之妻入獄孕子。當事人獲得益處,是仁政司法積極意義的直接表現(xiàn);司法者因施惠而獲得民眾擁戴,則是仁政司法積極意義的間接表現(xiàn)。史書在描述仁政司法的效果時,一般都會有“州內欽服”“既畏且愛”等表述,說明民眾對司法者的畏服無疑有利于減少訴訟發(fā)生,從而有利于社會和諧。
2.使個案處理更公正
依法司法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但法律條文具有同一性,而具體案情則各不相同,簡單依法處理并不一定就是最合理的選擇。如對民間細故案件,司法者可以選擇依法而斷,但這有可能加深當事人之間的仇隙,并非最佳的糾紛解決方式。從現(xiàn)有資料來看,司法者選擇合適的教化調處方式解決糾紛,能夠使當事人認識問題的關鍵所在,從而在內心認可司法者的處理,而不是僅僅畏于法律的強制力,這樣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糾紛。就前述調處成功的案件來看,教化彌訟比直接依法審理與判決更合理。至于敏速司法,只要沒有因敏速而導致事實發(fā)現(xiàn)錯誤,其合理性毋庸置疑。當事人特別是被告人只需承擔法律規(guī)定的處罰,而無須承受長期關押之苦?!靶套锵喈敗憋@然比“刑過于罪”更公正。法外施仁的情況要具體分析。當立法本身就很嚴酷的時候,依法處理則是一種暴政,不符合自然正義原則。如立法固守殺人償命之教條,則對有正當性的復仇殺人及過失殺人皆定為死罪,顯然有失公正。再如,立法中有株連無辜之規(guī)定,司法者若嚴格執(zhí)法,將無辜者處以刑罰,盡管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卻明顯違背正義原則。此時,適當?shù)姆ㄍ馐┤?,反而能夠對立法的嚴酷起到糾偏作用,使個案的處理更合理,更符合正義原則。如前引宋代案件中免去過失殺人者死罪及清代乾隆時期免去無辜連坐幼童死罪的做法,即具有實現(xiàn)個案正義的價值(5)《皇朝通志》卷78《刑制·秋朝審》載乾隆帝在批準受連坐幼兒免死時稱,其“犯事時年僅數(shù)歲,尚在童稚無知,若概予駢誅,究覺不忍”。。
3.提高司法效率
司法效率表現(xiàn)為司法成本與司法收益之比。司法成本的降低與司法收益的提高,都有利于司法效率的提高。前述仁政司法的三個另類傳統(tǒng),對于司法效率的提高皆有意義。教化彌訟省略了案件的事實發(fā)現(xiàn)過程,無論是從司法者角度還是從當事人與其他訴訟參與人角度看,都極大地降低了司法成本。成功的教化能夠使當事人心悅誠服,使糾紛得到一勞永逸的解決,司法收益遠較尋常的審判要高。可見,有效的教化彌訟無疑是效率很高的司法模式。敏速司法若能發(fā)現(xiàn)案件真實并作出適當判決,司法收益無疑是高的。從司法成本來看,也縮短了訴訟參與人被關押的時間,減輕了他們受到的淹滯之苦。盡管其間可能存在司法者晝夜審案的成本增加問題,但這一成本的增加相對于當事人承擔成本的減少,是次要的,更何況還有案件得到處理這一司法收益的增加。因此,敏速司法無疑也是提高司法效率之舉。法外施仁如果是慎重作出的,通常會使案件處理更合理,顯然有助于提高個案的司法收益。合理的法外施仁還可以獲得民眾的認可,從而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可以視為個案司法收益的延伸。某些程序上的法外施仁還可以減少司法成本。如唐太宗釋放死囚回鄉(xiāng)(6)據(jù)《新唐書·刑法志》載:唐太宗曾以新歲為由,一次釋放390余名死囚回鄉(xiāng),并相約年后回監(jiān),結果是全部囚犯按時返回,唐太宗又全部免其死罪。,既減少了關押囚犯的成本支出,囚犯也可免受一段時間的牢獄之苦。因此,無論從司法成本的降低與司法收益的增加來看,仁政司法的三個另類傳統(tǒng)都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司法效率的提高。
1.片面追求敏速致生冤獄
敏速司法要求司法者快速辦案或省略某些程序,這樣勢必會影響案件辦理的質量。對此,古代司法者已有所覺察。北魏時期,有官員對折獄“經年不斷”現(xiàn)象提出批評。但獻文帝說 :“獄滯雖非治體,不猶愈乎倉卒而濫也。夫人幽苦則思善,故囹圄與福堂同居。朕欲其改悔,而加以輕恕耳?!庇墒乔粝惦m淹滯,而刑罰多得其所[19]。獻文帝之所以寧可容忍獄滯,就是因為他認識到了倉促司法可能帶來的刑濫。可見,敏速司法會加大錯案風險,特別是當司法者不顧案件具體情形,片面追求快速時,審斷錯誤幾乎難以避免?!墩郦z龜鑒·釋冤下》載:
宣、歙間有強盜,夜殺一行旅,棄尸道上,攜其首去。將曉,一人繼至,而踐其血,亟走避之。尋被追捕系獄,半年不決。有司切欲得首結案,乃嚴督里胥,遍行搜索。會一丐者病臥窯中,即斬以應命。囚亦久厭考掠,遂伏誅。后半年,強盜始敗于儀真。獄成,驗所斬首,乃瘞于歙縣界。彼里胥之濫殺,與平民之枉死,皆緣有司急于得首以結案也。然則追責贓證,可不審謹乎?[20]
如前所述,敏速司法的關鍵在得人,即司法者既要有辦案智慧,還要勤于事務。敏速司法雖表現(xiàn)為“速”,但關鍵在于“敏”。如果司法者面對積案,一味求“速”,而不在“敏”字上下功夫,則屬于片面追求敏速。本案司法者因案件半年未決,故而急欲結案。但司法者既未親自詳審案件,又無出奇制勝之術,只是一味將壓力傳遞,導致迫于壓力的里胥斬無辜以應命??梢?,冤獄的產生與片面追求敏速有直接關系。
2.破壞法制秩序
教化彌訟主要是教化有罪者認罪,而不是通過免罪的方式來教化有罪者。如果司法者具有不受限制的權力,則其教化就可能非常隨意?!缎绿茣らL孫順德傳》記載:
長孫順德受人饋絹。事覺,太宗曰不之罪,但于殿廷賜絹數(shù)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 :“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奈何復賜之絹?”上曰 :“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盵21]
本案中,長孫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但唐太宗以教化為名對其不罰反賞,致使有罪不刑。長孫順德并未因教化而遷善,反而因屢次犯法終被免官。與教化彌訟相比,法外施仁本身就是對法律秩序的破壞。如果再遇到恣意擅權的司法者,逞一己之私濫行法外施仁,其危害性不僅在于個案的法定結果不能實現(xiàn),還會導致人們對法制喪失信任,從而在更大程度上破壞法制秩序?!端鍟ば谭ㄖ尽酚涊d:
臨川王宏伏人于橋下,將欲為逆。事覺,有司請誅之。帝但泣而讓曰 :“我人才十倍于爾,處此恒懷戰(zhàn)懼。爾何為者?我豈不能行周公之事,念汝愚故也?!泵馑庸?。頃之,還復本職。由是王侯驕橫轉甚,或白日殺人于都街,劫賊亡命,咸于王家自匿。薄暮塵起,則剝掠行路,謂之打稽。[15]1073
本案中,蕭宏謀逆,梁武帝對其法外施仁。其實,從主觀看,蕭宏既無可憫之由,更無可贊賞之處,依法處罰并不會危及統(tǒng)治秩序;從客觀看,“有司請誅之”的刑罰亦不算嚴厲。但梁武帝以念其愚昧這樣荒唐的理由對其法外施仁,導致其他王侯產生一種犯罪不受制裁的心理預期,結果是犯者日驕。
3.導致司法不公
教化彌訟在民事領域是想使當事人認識到爭訟是不義之舉,從而心甘情愿放棄訴訟,且所放棄的請求一般為蠅頭小利。但有些教化既違背當事人意愿,亦破壞公平。明代一則案件調處就有這樣的問題。姚鳳子為衢州府同知,民余十三與鄰爭山場,系獄累年不決,鳳子曰 :“官拷掠爾無完膚,山場孰與身重?!笔俗屔綀雠c鄰[8]68。本案中,姚鳳子的教化看似說理,實為威脅。在中國古代,戶婚田土之爭被視為細故,官府總是教化當事人不要為小利影響當事人之間,特別是有親屬關系的當事人之間的和睦。但山場是特殊情形,在極端重視祖先祭祀的文化背景下,山場之爭絕非細事,并不像姚鳳子所言“不如身重”。本案中,司法者面對如此重要之爭端,不但未努力去查清事實,反而用威脅的言辭來“教化”。當事人雖迫于拷訊之苦作出讓步,但并非心甘情愿。本案的教化存在司法不公之弊。
法外施仁更易導致司法不公,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過分寬縱被告人而損害被害人利益;二是一部分被告人獲得法外施仁,另一部分被告人未獲得法外施仁。前者主要針對個案而言,后者則要放在一個較大的司法場域中考察。這兩種不公平在司法實踐中皆有發(fā)生。針對司法者偏愛寬待被告人,清人王明德指出了該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
若夫迷惑于浮屠邪教,不問理之是非,惟曰做好事,活得一個是一個,日為記功自負,意謂其后必昌者,是又我中寓我。貪鄙迷謬之流,其所謂功德,是乃孽德,非功德也。功德可自做乎?獨不思法乃天下之公,即天子亦不容私所親,夫貴為天子尚不敢私其法,況其下焉者乎!慕慈仁之虛譽,骫不易之大公,生者幸矣,彼被其害者將如之何[22]。
王明德的批評是有道理的。實踐中確有大量司法者為救被告之命而罔顧被害人利益。清代刑名幕友中有一些人被稱為“四救先生”。所謂“四救先生”,據(jù)紀昀《閱微草堂筆記》載,即“救生不救死,救官不救民,救大不救小,救舊不救新”?!八木取敝械牡谝痪燃础熬壬痪人馈保饧幢缓θ艘呀浰懒?,不可復生;而兇犯如果也判死刑,就要多死一人,不如設法讓其免死。[23]很顯然,清代刑幕的“救生不救死”是受了好生之德的影響,是實質上的法外施仁,但它導致被害人冤情難伸,對被害人極不公平。
至于第二種不公平,在實踐也經常出現(xiàn),特別是具有特殊身份的被告會經常成為法外施仁的受益者。前引梁武帝寬恕同宗的法外施仁即屬此種情形。金世宗說 :“形勢之家,親識訴訟,請屬道達,官吏往往屈法徇情?!盵24]在法外施仁的案例中,雖有個別司法者會傾向于普通人甚至貧弱者,但從大部分案件來看,受益者更多為形勢之家。法外施仁偏向于權貴乃是中國古代社會權大于法的自然結果。
中國古代仁政司法的核心理念是在司法過程中善待涉訟者。教化彌訟、敏速司法、法外施仁,雖從表面上看與通常司法理念不合,但卻體現(xiàn)了司法者力圖善待當事人的愿望。這一理念在當代仍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就教化彌訟而言,當代刑事司法中的有利被告原則無疑具有善待被告的意思。但筆者認為,善待的對象不能僅限于被告,案件也不應僅限于疑案。借鑒古代仁政司法的三個另類傳統(tǒng),當今司法亦有可為之處。
就教化彌訟而言,司法者對涉及親屬之間的民事訴訟,應以親情倫理教育當事人和平解決糾紛。對于普通當事人之間的爭訟,司法者可以更多地從公平合理的角度來說服當事人接受調解。但司法者應注意不得以官方身份壓服當事人接受調解結果。至于在刑事訴訟中教化被告認罪的做法,與現(xiàn)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有共通之處,司法者可以用正確的義利觀并結合當事人自身的利害來說服被告人認罪認罰,從而減輕司法成本。
就敏速司法而言,在我國當下刑事司法實踐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超期關押的現(xiàn)象還經常發(fā)生,既有案件本身復雜性的因素,亦有司法人員人手不足的因素,也有個別司法者工作消極的原因。借鑒古代敏速司法的經驗,司法部門可以采取必要手段激勵司法人員勤勉工作。同時還應保證司法人員在數(shù)量上足額,加強司法人員的業(yè)務培訓,提高其辦案能力。司法行為應盡量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如果不能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則應嚴格遵守相關的期限制度,及時釋放嫌疑人或變更強制措施。違反者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面對疑罪,若法定期限內無法破案,要敢于運用無罪推定,以達敏速之效果。同時應吸取古代社會片面追求敏速而致冤獄產生的教訓,要求司法官員充分尊重司法規(guī)律,辦案應以詳慎為主,敏速為輔,防止因敏速而誤審誤判。
就法外施仁而言,在當今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司法者不可以法外施仁,但可汲取其善待當事人的理念,在法律許可范圍內,對于符合從輕條件或減輕條件的被告人,特別是有酌定減輕或從輕情節(jié)的被告人,在酌定時要本著善待原則,對其做出從輕或減輕判決,將古代的法外施仁轉化為法內施仁。實踐中,善待當事人應特別注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杜絕古代司法中特權等級受到特別優(yōu)待現(xiàn)象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