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玲,陳煒雄,張 宏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州 510405)
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最早在1871年由德國眼科學家Theodor Leber提出并描述,是一種遺傳性線粒體DNA點突變疾病,常表現(xiàn)為無痛、雙側眼球相繼(或同時)發(fā)生的急性或亞急性中央視野丟失[1]。據流行病學估測,人群中約每30,000人中就有1個是LHON[2],預后較差,大部分遺留終生全盲[3-6],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針灸對于眼科相關疾病有較為肯定的療效,臨床也觀察到LHON患者經過針灸后有視力改善甚至恢復的現(xiàn)象。本文欲報道針灸治療同一家族內兩兄弟先后患LHON的病例,為臨床治療LHON提供新的思路。
馬某,男,25歲,2014年6月2日初診:主以“左眼視力下降1周余”就診,眼科相關檢查可見,視敏度:裸眼VOD:0.8,VOS:CF/30 cm,眼壓:R:12 mmHg,L:14 mmHg,雙眼屈光不正,左眼眼底鏡檢查示OS前段炎癥,晶體透明,視盤稍充血,邊界欠清,視乳頭中心較隆起。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提示,左眼黃斑區(qū)鼻側視網膜節(jié)細胞層略薄,視乳頭水腫,頭顱MRI排除顱內疾患。診斷視盤炎OS,給予激素、克林溪、輔酶Q10等對癥治療后視力改善。2014年7月7日以“左眼有急性視神經炎病史,右眼視力下降1周”就診。VOD:0.06,VOS:CF/30 cm,否認右眼疼痛。PE:雙眼角膜透明,瞳孔藥物性散大,右眼視盤邊界欠清、充血,隆起約2D。左眼視盤邊界清,顳側色淡,眼底網膜平伏,行mtDNA檢查。2014年7月23日mtDNA檢測G11778 A(+),確診為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HON),給予恤彤、銀杏葉類、維生素B族、葉酸等相應治療,未見改善。尋求中醫(yī)針灸治療,選取睛明、四神聰、神庭、印堂,率谷、目窗透頭臨泣,太沖、太溪,太陽、養(yǎng)老,30 min/次,睛明進針以押手推開固定眼球,右手緩慢捻轉進針,出針時可按壓針孔片刻。取針后囑患者以俯伏坐位針刺頸項部,在耳后頭項連接處找肌緊張感和條索狀陽性點針刺,針尖方向朝向眼球,行針以眼球有酸脹感最佳,10 min/次,以上治療隔日1次,1周治療2~3次,囑其注意休息,避免眼睛疲勞等。治療1個月左右反饋視物模糊癥狀較前改善,繼續(xù)治療6個月,視力明顯增強,復查視力VOD和VOS約為0.7,患者滿意回家。
2017年5月3日始,弟弟馬某出現(xiàn)右眼視力反復下降,偶有雙眼痛流淚。既往左眼視力較差,2017年6月2日至2017年12月29日期間視力VOD:0.01~0.2,VOS:0.01~0.09(矯正后),PE:雙眼眼前節(jié)(-),晶狀體透明,眼底視盤水腫,視網膜平伏,黃斑反光可見,家族中哥哥有LHON史。眼科診斷為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給予和血生肌片、艾地苯醌片、金維納、維生素B族等,右眼視力仍然反復下降,按照上述方案針刺月余,右眼視力較前改善,然休息欠佳后自覺左眼視力模糊加重,囑其放松及休息,繼續(xù)針刺治療,近期復查視力VOD:0.6,VOS:0.4。
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是線粒體致盲的重要原因,絕大多數LHON具有線粒體m.3460G>A,m.11778G>A和m.14484T>C 3種突變之一,屬母系遺傳,在發(fā)病后代中男性約占到80%~90%[7-11]。其診斷主要基于臨床表現(xiàn)、線粒體基因檢測結果、家族史、視敏度和視野等檢查[12]。到目前為止,治療方法相當有限,主要集中在線粒體神經保護(口服艾地苯醌、輔酶Q10)、線粒體生物生成、基因治療[13](腺病毒載體的研發(fā)和修飾后蛋白線粒體靶向運輸[14-15])、線粒體替代治療(用捐獻者正常卵細胞胞質替代LHON母親的卵細胞)等[16-17],線粒體靶向基因治療動物實驗及臨床試驗已開展并初見成效[18-22]。然臨床對LHON的治療效果仍不理想,大多患者面臨終生全盲的結局。針灸在眼病治療上療效肯定,臨床也觀察到數例視神經萎縮、視神經炎的患者在針刺后視力改善,甚至恢復的情況,提示可通過針灸改善LHON癥狀,為LHON的治療提供新的切入點。
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多于20多歲發(fā)病,表現(xiàn)為雙眼相繼出現(xiàn)中央視野缺損最終導致全盲,其特點屬于中醫(yī)“青盲”范疇?!吨T病源候論·目病諸候》記載:“青盲者,謂眼本無異,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見物耳。[23]”其病機于《審視瑤函·運氣原證》內障篇中記載:“(青盲)目內外并無障翳氣色等病,只自不見者,是乃玄府幽邃之源,郁遏不得發(fā)此靈明耳。其因有二,一曰神失,二曰膽澀。[23]”主要責之于先天稟賦不足,肝腎陰虧;或因精血虧虛,目絡不利,發(fā)為膽澀;或七情內傷,擾及于神,失神是也,或目中玄府郁閉,精血不濡于目,致目竅萎閉,神光泯滅[24]。金元大家劉完素提出:“玄府者謂玄微府也……乃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毙畷尺_則目視精明,辨色識物,玄府郁閉則生目病[25]。此外,神與眼的關系也非常密切,一是神機健旺則臟腑氣機條達,精血充盛可養(yǎng)目?!鹅`樞·大惑論》:“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wèi)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二是神病可致形病,調神可痊形。神病可出現(xiàn)目疾,情志致病擾及氣機,臟腑功能失調,目失濡養(yǎng)而出現(xiàn)目??;調神可使五臟安定,氣血生化有源,則目疾隨愈[26]。
故張宏主以調神解郁、通利目絡、調補肝腎為主要思路,以通絡開竅、疏通瘀阻之目絡,開啟郁閉之玄府,使神光得以發(fā)越。選穴以眼周穴結合調神、膽經、肝經、腎經相關穴位針刺治療。方中睛明為陽明、太陽、少陽、陰陽蹺脈交會之處,為疏通目絡效穴,以開通玄府、通絡開竅;睛明、太陽均位于眼眶周圍,針之可激發(fā)眼部經氣,調整其陰陽氣血。四神聰、神庭、印堂以調神,頭為諸陽之會,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可安神定志,調節(jié)腦之元神[26];率谷、目窗、頭臨泣皆屬膽經[27],針刺時以目窗透頭臨泣疏通目絡,調暢經氣;太沖、太溪屬肝腎原穴,腎為先天之本,肝開竅于目,可滋水涵木調補肝腎;養(yǎng)老為小腸經郄穴,為眼病治療要穴,諸穴合用效力宏專。針刺過程中,力求診室環(huán)境安靜,引導患者放松,心神安定,專注于治療中,使經氣易行。醫(yī)者凝心定神,觀察患者神的變化,細心體會指下感覺,“候氣”“調氣”以移神制神[26]。
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在發(fā)病前無明顯先兆,容易被忽視,一旦發(fā)病后直接高峰,給醫(yī)生早期診斷和干預帶來很大難度。LHON屬于中醫(yī)學“青盲”范疇,主因先天稟賦不足、失神及膽澀,治療以調補肝腎、調神解郁、通絡開竅為主。針灸在眼病治療中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或可為LHON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其作用機理仍需更多的實驗研究闡明,或為眼科和針灸研究提出一個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