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
摘要: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在統(tǒng)編語文教材平臺上有了新的起點。凸顯雙線主題,梳理單元結構,對教材整體做出分析,把握雙線主題,前后勾連,理清語文要素的序列,設計好教學策略,才能有效驅動,落實語文素養(yǎng)的培育。
關鍵詞:語文素養(yǎng)?雙線主題?策略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的最大特點是“雙線主題”,整體聯(lián)動,階梯推進,形成單元學習任務鏈,共同促進閱讀策略的遷移運用和閱讀能力的進階發(fā)展。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雙線主題統(tǒng)照下如何展開呢?筆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凸顯雙線,梳理單元結構
在整體把握教材的情況下,解讀單元至關重要,既能總結以前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又為高年級的學習作好鋪墊。
(一)析人文主題
四下第四單元的人文主題是 “奔跑,飛舞;駐足,凝望”。初讀無味,細細地品析一下:奔跑的是獸類,飛舞的是禽鳥類。自然界如果缺少了這些動物,也就缺少了靈性。這個單元安排了老舍的《貓》《母雞》和豐子愷的《白鵝》三篇作品。在作家的筆下,貓性格古怪,母雞慈愛盡職,白鵝高傲,個性鮮明,可親可愛。此外在《貓》和《白鵝》課后的“閱讀鏈接”中還安排了夏丐尊的《貓》、周而復的《貓》和葉·諾索夫的《白公鵝》,意在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體會不同作家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三下第一單元主題是“動物植物”,安排了《燕子》一文,學生感受到了燕子的活潑機靈和給春天帶來無限的生機,激發(fā)了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四下第四單元就是承接著這一人文主題;五上第一單元“一花一鳥總關情”,主題是“萬物有靈”,其中《白鷺》和《珍珠鳥》,字里行間也透露出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但這一人文主題的滲透方式三個年級肯定不能一樣,否則我們就在宏觀上破壞了教材的整個體系,在微觀上可能也造成學習不夠深入。三下第一單元,人文主題的熏陶和滲透,要通過“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優(yōu)美生動的詞語”;四下第四單元則是“體會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而“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的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是五年級上冊的要求。在編排上教材體現(xiàn)了人文素養(yǎng)的獲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漸進式的熏陶感染。
(二)明語文要素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一個是“體會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這是閱讀要素,是學生要掌握的閱讀方法、策略和措施,也是人文精神熏陶感染的一種方式;一個是“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試著寫出特點”,這是習作要素,這一要體現(xiàn)了讀寫結合的學習方法。
本單元的閱讀要素建立在第一單元“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要求又有所提高,強調(diào)不僅要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還要關注文章的表達方法,如三下第三單元“了解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和第七單元“了解課文是從幾個方面把事情寫清楚的”。課標要求中年級段“抓關鍵詞句體會表情達意”和“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高年級段“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和“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四下正在向高年級轉軌,在這里出現(xiàn)表達方法方面的要求,編者肯定是考慮與高年級對接。三四年級主要聚焦在圍繞中心意思寫清楚,逐步實現(xiàn)從句群段落的表達到篇章完整架構的過渡。到了高年級出現(xiàn)更多的表達方式的學習,如五上第五單元的“場景描寫”、第六單元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五下第三單元的“人物表達方法”,六上第二單元的“點面結合”,六下第一單元的“分清主次”和第五單元的“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設計就承載承上啟下的功能,也體現(xiàn)出語文要素螺旋式上升的序列特點。
這個單元的作品中“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總分的構段方式。如:《貓》先總寫貓的性格古怪,用具體的事例再從三個方面展開;《母雞》先總寫“一向很討厭母雞”,再具體寫討厭的三個理由;《白鵝》寫白鵝時,先說明白鵝是一種高傲的動物,再通過“叫聲、步態(tài)、吃相”三個方面具體來寫白鵝的高傲。
2.明貶實褒的方法。如:貓“實在有些古怪”; 鵝“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這些語言從表面看都透露出討厭之情,文字背后卻藏著對它們的喜愛。
3.運用生活化或者幽默風趣的語言。如:《貓》中的“蹭你的腿”;《母雞》中的“結起個小疙瘩來”“咬下一撮兒毛來”;《白鵝》中的“踏著方步”“偶然早歸,伸頸去咬狗”。這些語言的使用可以讓文章變得生動有趣。
4.運用修辭手法。如:《貓》中比喻和擬人修辭手法的使用,“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撞疼了也不哭”;《母雞》中“欲揚先抑”和“對比”手法的使用,文中作者先刻畫一只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喜歡炫耀的母雞,后半部分則寫母雞是一位偉大母親的形象,作者的情感由討厭到尊重再到贊美;《白鵝》中對比和比喻修辭手法的使用,“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這些修辭手法的使用使表達更生動、形象,并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5.細致認真的觀察。如《貓》中作者為了說明貓性格的古怪,觀察貓睡覺、玩耍、抓老鼠時的具體表現(xiàn),然后對它的性格進行具體描寫?!赌鸽u》中作者寫母雞的叫聲也是認真觀察的結果?!栋座Z》中白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都是作者經(jīng)過細致觀察所得到的印象。只有認真觀察,才能將小動物的特點準確而又生動地寫出來。
6.用詞的嚴謹。如《貓》中作者使用了“蹭、伸、踩、跌、抱”來描述貓玩耍時的情景,突出貓活潑可愛的特點?!赌鸽u》中作者使用了“歪、挺”“半蹲著”“頂”來寫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白鵝》中作者使用了“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等來突出白鵝的高傲。
7.用具體鮮活的事例。如《母雞》一文中母雞保護小雞雛的鮮活事例,《貓》一文中小貓玩耍的事例。動物的趣事更能表現(xiàn)動物的特點,讓作品生動。
本單元的習作要素是“寫自己喜歡的動物,試著寫出特點”,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和四上沒有動物專項寫作,但并不是說學生沒有寫過小動物,如三上第二單元寫日記,三下第一、四單元,四上第三單元寫觀察性的事物,學生肯定會寫到小動物。和以往描寫小動物的習作不同的是,本單元習作創(chuàng)設了三種不同的情境,并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情境,根據(jù)需要進行表達。不同的情境下,學生習作的內(nèi)容、表達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對動物特點的表現(xiàn)也指向了外形、生活習性和小動物的趣事等不同的角度和側重點。這一獨特的編排方式,旨在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交際和表達需要,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從而使學生的表達有強烈的對象意識。
(三)理單元結構
部編教材立足整體,前后勾連,單元內(nèi)部強化整合。即每個語文要素不是在某個環(huán)節(jié)獨立提出的,而是精心整合單元內(nèi)部各個環(huán)節(jié)形成的。
1.導語:點明語文要素,明確單元導向
在單元頁提出單元學習的目標任務。
2.課例:學習語文要素,貫穿方法指導
三篇精讀課文的后面,精心設計了圍繞語文要素的課后練習。《貓》:說說第1自然段講了哪幾層意思,課文還有哪些自然段寫法跟它一樣。對比研究《貓》和《母雞》的表達特點,找出這兩篇課文在表達方式上的異同點?!栋坠Z》:體會作者如何把“高傲”寫清楚,對比閱讀《白鵝》,體會兩篇文章表達的相似之處。其目的是把語文要素具體化。在課堂教學中重點落實這些課后練習,就是落實語文要素最好的途徑。
3.習作:踐行語文要素
本單元習作要素是“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試著寫出去特點”。在習作前面安排了三篇描寫小動物的名家名作,給了學生很好的示范。習作時首先必要引導學生回顧本組課文的謀篇布局:在描寫動物特點時都是先總寫后具體描寫,如《貓》,總寫“貓的性格實在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xiàn),《白公鵝》總寫“高傲”,然后從“步態(tài)、吃相、叫聲”三個方面展開。其次要引導學生借鑒本單元語言表達上的特色,如形象生動多樣的表達(比喻、擬人)、與其他動物的比較、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用生活化的語言、用具體的事例等。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模仿借鑒名家的寫法,實現(xiàn)讀寫遷移,這樣才能有效地落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5.交流平臺:梳理語文要素
本單元“交流平臺”圍繞著“明貶實褒”的表達方法來梳理語文要素,從三篇課文中各選一句,即“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鵝吃飯時,……架子實足”“……你就甭想有魚咬鉤了”。教材通過兩位學生的交流對話,點明這是一種特別的表達方法:表面上好像不喜歡,字里行間卻藏著深深的愛。
6.詞句段運用:鞏固語文要素
“詞句段運用”有3個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題是給出“以物喻人”的十個詞語,讓學生體會它們的特殊含義,給學生說話和習作提供幽默化的詞匯,這是為明貶實褒的表達奠定基礎;第二題是體會冒號的用法,冒號用在需要解釋的詞語或句子的后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者說理,引導學生體會總分表達方式,要求其仿寫一段話,這是在鞏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第三題是讓學生體會加點詞的表達效果,引導學生感受語氣詞使語言表達更加生活化,讀來親切,這是鞏固學習用生活化的語言表達來提高表達效果。
這么一梳理,我們應該明白單元需要整體解讀。我們從課標出發(fā),到教材宏觀編排,再聚焦單元整組,探析單元內(nèi)部,從微觀上去把握每一個部分對語文要素的不同側重點。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能一步一步落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前后勾連,探討教學策略
具體到每一篇課文,就必須要在整體解讀的基礎上,前后勾連,在不同的課文中找到單元語文要素教學的落腳點,設計進階式的語文學習活動任務鏈,使語文要素真正地落地無聲。
(一)關照整體,準確定位能力生長點
統(tǒng)編語文教材整體規(guī)劃知識點和能力點,分布到具體學段、單元甚至每一課,體現(xiàn)出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語文能力的生長螺旋上升的序列特點。這樣我們在解讀單篇文本時,必須在關照整體的基礎上,設計出單元內(nèi)每一課的能力生長點。
四下第四單元有三篇課文,都要圍繞“體會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這一語文要素去展開教學,單元內(nèi)的每一篇課文都會用多種方法、方式來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但是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每一篇課文的教學不能平均用力,而要學會選擇、學會聚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單篇文本實現(xiàn)這一要素的方式肯定有它獨特之處,這也就是本課的能力生長點,不斷深挖,這樣才能讓語文素養(yǎng)的的養(yǎng)成獲得汩汩的清泉。
圍繞上述語文要素,筆者認為,《貓》一文其能力生長點就可確定為四個方面:1.了解先總寫后具體描述的表達方式;2.了解生活化的語言描述,如“說……吧……的確……可是……”,文中的語氣詞“吧、呀、呢”;3.了解作者明貶實褒的表達方法;4.片段對比,感受不同作家筆下的貓,體會多種表達喜愛之情的方式。第二篇《母雞》也是老舍的作品,能力生長點為:1.了解用具體的事例來描述,哪些具體事例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辛苦、勇敢”;2.了解作者用對比的方式表達情感;3.回歸課文整體,比較同一作家表達的異同之處。《白鵝》一文有了前兩篇的學習基礎,能力生長點就可以設計為:1.了解用豐富而又準確的詞語有助于情感的表達; 2.了解恰當?shù)男揶o手法有助于情感的表達;3.對比閱讀《白公鵝》,領略語言的趣味性有助于情感的表達。
在這樣的整體關照下設計能力生長點,就避免了每一課面面俱到,水過地皮濕的情況,力求一課一得,后面一課又可以在前面的基礎上螺旋提升。
(二)設計學案,找準語文要素的落腳點
根據(jù)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找到單篇文本中學生能力提升點后,設計好學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貓》一文層次清晰,語言平實。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年級水平,可以考慮以下四步學習法:1.入境誦讀,引導學生讀通全文,初步感受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這是基礎性目標。2.切己體察,讓學生走進文本,找出哪些地方能體察到老舍對貓的喜愛,最能突出其喜愛之情的表達方式是什么。此處重點是學生了解生活化的語言描述,如“說……吧……的確……可是……”,文中的語氣詞“吧、呀、呢”和作者明貶實褒的表達方法。3.習得行文。默讀第一自然段,讀懂寫了幾層意思,教學第一自然段的構段方式,自悟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構段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先總寫后具體描述的表達方式。4.比較品讀。把老舍的《貓》和夏丐尊的《貓》、周而復的《貓》對比研讀,體會不同的表達方法。通過比較,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
《母雞》也是老舍的作品,結構清晰,語言嚴謹而又生活化,讀起來令人倍感親切。對此也可以設計四步學案:1.自讀自悟。讀通讀順,悟出作者情感的變化。2.批注互參。老舍先生用詞很嚴謹,了解他寫母雞的特點時用詞和用具體的事例來描述的表達方法。3.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整理出課文的行文構思和內(nèi)容,了解作者用對比的方式表達情感。4.分類整合。引導學生將本文和《貓》作比較,在比較中從結構方面、語言表達方面、情感表達方面分類整合,發(fā)現(xiàn)同一個作家描寫不同的動物,所用的表達方法有什么異同。
《白鵝》一文語言活潑、詼諧、準確,又極富有情趣,運用了多種表達手法。在前兩篇課文的基礎上,這課可以這樣設計學案:1.自讀自悟。感受突出白鵝的高傲,其實是在表達對白鵝的喜愛。2.遷移鞏固。在文中找出作者用了哪些前兩課所學的方法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3.再悟表達。找出文中還有什么地方表達了對白鵝的喜愛之情,作者用了什么表達方法。了解用豐富而又準確的詞語有助于情感的表達,這里要對表現(xiàn)白鵝高傲的詞語分類積累;了解恰當?shù)男揶o手法有助于情感的表達。4.比較品讀。對比閱讀《白公鵝》,分類整合兩文表達相似的地方,主要從內(nèi)容、結構安排、描寫手法和表達手法等方式入手。
(三)還原支架,明確學生言語暢意表達點
本單元的習作內(nèi)容是“我的動物朋友”,教材創(chuàng)設了3個不同的交際情境,提示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向特定的對象進行介紹,強調(diào)了交際性。寫好小動物僅憑這三個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不夠的,而需要長期觀察,長期相處。只有與小動物成為了朋友,才能了解對方的特點,寫起來才會順手。本單元習作教學可以設計如下:
1.觀察記錄:提前一個月時間要求學生在家飼養(yǎng)一只小動物,是什么小動物不限,但要真實地養(yǎng),一切都要靠自己。記錄在飼養(yǎng)的過程中發(fā)生的一切,觀察到的一切,必須堅持每天記錄。利用圖書室和網(wǎng)絡,搜集有關小動物飼養(yǎng)的一切知識,與觀察到的作對比,發(fā)現(xiàn)異同點,思考其中的原因。
2.學以致用:回顧課文,根據(jù)本單元課文謀篇布局的方式,指導學生圍繞動物的某一特點,按順序分述這一特點不同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巧妙運用本單元多樣的表達方法(生活化的語言、恰當?shù)男揶o手法、明貶實褒的寫法、對比方法、具體鮮活的事例)。
3.分享吸收:按飼養(yǎng)相同小動物的標準分組,小組內(nèi)相互交流,吸收其他小組成員成果,借用到自己的習作之中。寫完后同桌分享,一起欣賞評價,看看是否運用本單元所學到的表達方法,哪怕只有一個方面,也是值得肯定的。學生在相互欣賞中獲得前進的動力。
統(tǒng)編語文教材教學要在雙線主題的引導下,圍繞“學方法、長能力”的核心目標,前后勾連,整體連接,解讀要素圖譜,定向教學落點,在策略遷移運用中豐富學生的言語經(jīng)驗、思維圖式,發(fā)展言語技能。教師要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移情共鳴中,幫助學生建立自我世界的認知體系,促進其精神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吳忠豪.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 [M].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
[3]王仲杰,軒潁.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4]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兩個版本比對課題組.把握統(tǒng)編教材理論實現(xiàn)教材有效銜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9,(Z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