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剛,李明秀,趙淑芳,盛國濱,李 翠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2.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1]。與此同時,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聲明,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2]。根據(jù)第6版COVID-19診療方案[3],COVID-19以發(fā)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xiàn)。少數(shù)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癥狀,輕型患者僅表現(xiàn)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xiàn)。由于COVID-19無專用藥,中醫(yī)藥在治療COVID-19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尤其是改善COVID-19患者的鼻塞、流涕、低熱、干咳、乏力和腹瀉等癥狀方面療效明顯。筆者認為根據(jù)COVID-19的病因病機,該屬“寒濕疫”,艾灸可作為預防和治療COVID-19簡便易行的方法,艾灸能散寒除濕、芳香避疫和祛除寒濕疫毒,可增強身體抵抗力,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故本研究對艾灸大椎穴、雙側足三里防治COVID-19進行探討。
三因制宜和辨證論治是中醫(yī)學的精華所在。范逸品等[4]根據(jù)COVID-19的癥狀及武漢市的氣候特點,認為COVID-19屬“寒疫”范疇,其病位在肺、衛(wèi)表和脾胃,病因為燥、濕、寒邪氣與疫毒錯雜而成,病機為疫毒與寒濕、燥邪相互搏結而傷人;鄭榕等[5]從三因辨“毒”分析其主要病因為寒濕所犯,從寒濕疫毒辨治,初期寒濕郁肺,中期疫毒閉肺,重癥期內閉外脫,恢復期肺脾氣虛。仝小林院士[6]從患者癥狀、發(fā)病季節(jié)、武漢氣候和地域特點等方面分析,認為該病當屬“寒濕疫”,病位在肺和脾,損及心、肝和腎。早期為寒濕襲肺礙脾,中期為寒濕阻肺困脾,晚期為寒濕閉肺傷脾,恢復期為肺脾氣虛。筆者贊同仝小林院士因時、因地、因人的辨證法,因時由冬轉春,應溫而反大寒,又陰雨連綿,故寒濕之邪昌盛,因湖北多湖泊河流,水濕聚集,傷人陽氣,寒濕乃生,因人多食生冷、膏粱厚味,傷及脾陽,寒濕內生。故COVID-19屬“寒濕疫”。瘟疫之邪侵襲人體,從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寒性收引、凝滯,寒邪襲表則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涕等癥,寒邪傷肺則出現(xiàn)咳嗽、氣喘等癥。濕性重濁黏膩而纏綿難愈,寒濕之邪傷及脾胃,則出現(xiàn)乏力、食欲不振和腹瀉等癥。寒濕瘟疫傷人陽氣、阻滯氣血經脈,易化熱、化燥、生瘀,逆?zhèn)餍陌⒁壮芍匕Y。
艾灸預防瘟疫歷史悠久。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記載:“凡人吳蜀地游宦,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睎|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記載:“斷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佳也?!边@都是古人用艾灸預防瘟疫的方法。趙宏等[7]研究艾灸大椎、足三里、膏肓俞治療SARS恢復期的患者,艾灸可以明顯改善患者低熱、乏力、納呆、便秘等癥狀?,F(xiàn)代研究表明艾灸可以治療各種急慢性呼吸道炎癥,促進肺部炎癥的吸收。吳雨等[8]研究表明艾灸可以調節(jié)細胞、體液、固有免疫,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艾葉性溫,味芳香,具有溫陽散寒、芳香除濕和拔毒泄熱的功效。如《本草綱目》中對艾的記載:“生溫熟熱,純陽也??梢曰亟^垂陽,起沉疴之人為康泰?!鼻逑特S元年,吳亦鼎的《神灸經綸》記載“灸者溫暖經絡,宣通氣血,使逆者得順,滯者得行。”溫則除寒濕,行則暢氣血。如艾灸大椎穴可益衛(wèi)固表、振奮全身陽氣。增強身體抵抗力,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艾葉性味芳香,芳香之氣可以除濕避疫。艾灸足三里穴更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還可以起到“培土生金”的作用。明代李梴的《醫(yī)學入門》記載:“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fā)”,火郁發(fā)之,艾灸的溫熱作用可促使郁熱外發(fā),故可拔毒泄熱。艾灸具有溫陽散寒、芳香除濕和拔毒泄熱的功效,切中COVID-19屬“寒濕疫”的病機。
大椎、足三里。定位:大椎位于后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足三里在小腿外側,犢鼻與解溪連線上,犢鼻下3寸。
穴位選取大椎穴和雙側足三里穴,采用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將清艾條燃著端對準選取穴位,用忽近忽遠的艾灸手法。每穴艾灸時間10 min,以腧穴局部皮膚出現(xiàn)紅暈、濕潤為度。老年患者和對溫熱不敏感的患者,為了避免燙傷,可以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置于腧穴兩旁,感覺艾灸溫熱程度。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①居家保健預防者;②一線醫(yī)護人員;③密切接觸者;④疑似患者;⑤輕癥患者。
①大醉、大怒、驚恐、過勞、過飽情況下禁灸;②皮膚過敏者不宜灸;③重癥患者不宜灸;④密閉空間禁用;⑤噴灑酒精后禁用。
施灸時認真操作,防止灼傷皮膚,注意防火。
艾灸大椎穴可益衛(wèi)固表、振奮全身陽氣。大椎穴是三陽督脈之會。手足三陽的陽熱之氣匯入大椎并與督脈的陽氣上行頭頸,穴內的陽氣充足滿盛如椎般堅實。大椎可以治療感冒、畏寒和熱病,如《素問·骨空論》記載:“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卑拇笞颠€可以治療咳嗽、氣喘,如《景岳全書》記載:“第七椎下穴灸三壯,喘氣立足”。艾灸大椎穴具有益衛(wèi)固表、振奮全身陽氣和止咳平喘等作用,主治感冒、畏寒、頭項強痛、咳嗽、熱病和氣喘等病癥。適合應用于COVID-19病癥的治療。
現(xiàn)代研究表明艾灸大椎穴具有增強免疫和抗炎之功。朱文蓮等[9]研究艾灸大椎穴可以增強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從而激發(fā)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崔華良等[10]研究艾灸大椎穴、關元穴對中老年患者血漿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及FIB(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影響,篩選臨床患者142例分為兩組對比其新鮮血漿內SOD、MDA及FIB的含量,試驗表明艾灸組血漿內SOD含量顯著提高,同時降低MDA、FIB的含量,證明艾灸大椎穴、關元穴可以提高人體防御功能。陳麗芳等[11]研究艾灸大椎、足三里穴可以防治乳腺癌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艾灸大椎、足三里穴不但調整肺功能和免疫功能,還可增加血液中白細胞含量。
艾灸足三里具有強身保健、健脾除濕和溫陽散寒的作用?!锻馀_秘要》記載:“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故稱為長壽之灸”,艾灸足三里有強壯身體、養(yǎng)生延年的作用?!鹅`樞五邪》記載:“陰陽俱有余,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于三里。”故艾灸足三里可以調節(jié)陰陽,以期扶正培元補臟腑之虛損,達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脾胃受寒濕疫毒侵襲,則母病及子,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培土生金”的作用,既可以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乏力和腹瀉等癥,又可以治療咳嗽、鼻塞、流涕和氣喘等肺系疾病。
現(xiàn)代研究表明艾灸足三里可以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李潔毅等[12]研究機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時,艾灸足三里聯(lián)合六味地黃湯加味可以緩解患者的疲勞狀態(tài)。配合艾灸足三里相對于單純應用中藥湯劑對疲勞患者有著顯著的調節(jié)作用。周婷等[13]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提高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臨床試驗表明艾灸雙側足三里可以顯著調節(jié)患者新鮮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亞群以及血紅蛋白,使紊亂的免疫機制得以恢復平衡。艾灸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的作用,可能是通過不同的信號通路與相關的神經內分泌機制發(fā)揮作用。同時艾灸雙側足三里可以整體調節(jié)免疫功能。李麗芬[14]探討足三里穴位治療臨床功能性腹淺患者對人體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其治療機制為腦-腸軸的調節(jié),同時穴位-經絡-臟腑整體調節(jié),提示足三里臨床應用于胃腸功能疾病引起的腹瀉、便秘等有效。趙百孝等[15]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有效預防中老年人感冒的發(fā)病率,改善感冒發(fā)熱、咳嗽等癥狀,提示艾灸足三里對治療外感疾病臨床有效。
關于艾煙對人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大小是歷來學者專家以及遴選患者關注的熱點話題,段文秀等[16]研究不同濃度艾煙對大鼠肺功能及血漿、肺組織的影響。研究表明低濃度艾煙持續(xù)熏灸肺組織和支氣管組織病理改變不明顯;中、高濃度艾煙持續(xù)熏灸可能引起肺和支氣管的炎性改變,但對呼吸功能無明顯影響,艾灸時做好室內通風降低艾煙濃度即可。余常等[17]基于733例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艾煙刺激敏感針灸師人群中指出長期暴露于一定濃度的艾煙中針對不同的人會對呼吸系統(tǒng)產生不同的影響。李瑞紅[18]研究表明一定濃度的艾煙對室內空氣具有消毒的作用,且自古以來就有用艾熏蒸室內以達預防疾病的作用。筆者給出的治療方法每日1次,每穴艾灸10 min,產生艾煙濃度以及熏灸時長對肺和支氣管無明顯影響。
艾灸具有溫陽散寒、芳香除濕和拔毒泄熱的功效,切中COVID-19屬“寒濕疫”的病機。艾灸大椎、足三里穴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素問·刺法論》記載:“不相染著,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彼蕴岣呱眢w免疫力是抵抗疫毒的最好方法。艾灸足三里、大椎穴還可以有效改善鼻塞、流涕、發(fā)熱、咳嗽、氣喘、乏力和腹瀉等癥狀,本法操作簡便,適于健康人和一線的醫(yī)護人員保健預防,也適用于疑似、輕癥的COVID-19患者進行治療。本研究只是從理論上探討防治COVID-19的艾灸方法,未應用于臨床,實際操作可能比理論中困難,但本法選穴精煉、操作簡單、適宜推廣。希望艾灸能廣泛應用于健康人和亞健康人的強身保健中,提高身體免疫力,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也希望醫(yī)護人員能將艾灸用于COVID-19患者的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總結出更好的、更有效的艾灸治療COVID-19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