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洲 曹蘭秀
吳茱萸又名吳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樹等,首載于《神農本草經》,屬本草中品,具有溫中下氣止痛等功效,臨床常以干燥近成熟果實入藥[1]。歷代醫(yī)家對其性味及不良反應論述詳盡且臨床應用普遍,如《本經》曰“味辛,溫”,梁·陶弘景《名醫(yī)別錄》及金·李東垣《珍珠囊補遺藥性賦》中均記載其有小毒,金·張元素擅用吳茱萸治寒在咽喉之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治吞酸,厥陰痰涎頭痛,陰毒腹痛,疝氣血痢”,清·張秉成《本草便讀》提出吳茱萸為治肝之主藥等,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明確了其性味歸經及功效:味辛、苦,性溫,小毒,歸肝腎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功效[2-4]。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吳茱萸單體主要含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吳茱萸苦素等,治療消化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還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抗血栓形成、興奮子宮平滑肌等廣泛藥理作用,尚有多臟器損傷毒副作用[5-8]。考慮用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臨證多對藥應用,因此挖掘藥理基礎上的配伍方式更具實踐性。
中藥配伍的根本目的在于增效減毒,其次為擴大治療范圍,再者可適應復雜病情。吳茱萸用途廣泛,在臨證用藥過程中,對藥使用頻率高,遴選最常用組合深層次剖析配伍規(guī)律,歸類舉例以下幾組:(1)溫熱并用,配伍生姜用于胃氣上逆;(2)寒熱相制,配伍黃連用于肝火犯胃;(3)補疏兼施,配伍陳皮用于脾失健運;(4)散斂兼顧,配伍白芍用于肝胃不和;(5)剛柔相濟,配伍當歸用于沖任虛寒;(6)相畏相因,配伍甘草用于溫中健脾。通過闡明這六組藥對微觀機制作用,可擴大對藥應用方式和范圍。
吳茱萸配伍生姜:生姜首載于《名醫(yī)別錄》,辛、微溫,具有健運脾陽,溫中止嘔功效,素有“嘔家圣藥”之稱,兩藥均可溫中止嘔,相須配伍,效大力專,常用于脾胃虛寒,胃氣上逆所致各種癥狀。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生姜主要含生姜揮發(fā)油,可顯著抑制鹽酸性和應激性胃黏膜損傷以保護胃黏膜細胞[8],其中萜類精油化合物還具有溫中健胃功效[9]。Rashidian A等[10]通過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生姜揮發(fā)油對醋酸性結腸炎具有一定保護作用,許永崧等[11]實驗表明在一定質量濃度范圍內,腸囊吸收的吳茱萸苦素量隨吳茱萸湯中吳茱萸含量而提高,由此可見吳茱萸可促進生姜有效成分在腸道內的吸收,使生姜保護胃黏膜的功效增強。
吳茱萸配伍黃連:黃連始載于《神農本草經》,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功效,此對藥為朱丹溪名方左金丸,又名回令丸、萸連丸、茱連丸等,常用于肝火犯胃證。方中黃連與吳茱萸用量六比一,其中黃連功效有三,一者清心肝之火,二者清胃熱,三者制吳茱萸燥熱之性;吳茱萸既可引藥入肝,又可制約黃連苦寒之性;此對藥辛開苦降,寒熱并用[12]。黃連主要含小檗堿[13-14],楊行堂等[15]對小檗堿的抗幽門螺桿菌藥敏實驗發(fā)現(xiàn)其平均抑菌圈直徑和有效率在一定梯度范圍內呈劑量相關性,山麗梅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左金丸可有效改善大鼠胃熱證的各種癥狀和病理損傷,尹抗抗等[17]認為左金丸可通過降低胃黏膜攻擊因素和增強胃黏膜防御功能而保護胃黏膜,周昕等[18]研究顯示小檗堿與吳茱萸堿同用可調節(jié)機體膽固醇代謝,實驗研究均表明左金丸有胃黏膜保護作用和促進肝腸代謝功效。
吳茱萸配伍陳皮:陳皮,名橘柚,為上品,辛苦,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吳茱萸溫中補脾,陳皮疏氣健脾,兩者同用,可用于治療脾失健運之證?,F(xiàn)代研究表明陳皮具有促胃腸動力、抗氧化、抗炎、抗腫瘤等藥理作用[19-23],陳皮主要含黃酮類成分,小量黃酮即可促進胃腸蠕動,李慶耀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理氣、促胃腸動力的有效提取物為陳皮乙酸乙酯,宋玉鵬等[25]認為陳皮促胃腸動力效佳,吳茱萸水煎劑亦具有對離體兔小腸雙向調節(jié)作用即平調脾胃,因此吳茱萸溫中同陳皮理氣可協(xié)同增進胃腸蠕動。
吳茱萸配伍白芍:白芍首見于《神農本草經》,為中品,苦、酸,微寒,其養(yǎng)血調經、柔肝止痛療效顯著。吳茱萸性溫,白芍酸寒,溫散酸斂,可使溫而不燥,斂而不寒,兩藥配對,互制互用,共奏疏肝理脾、和里緩急之功?,F(xiàn)代研究顯示:白芍總苷是白芍主要有效成分[26],馮文林等[27]研究認為白芍總苷對多機制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可使腸蠕動增強和實驗性結腸炎有效改善; 韓麗等[28]認為白芍總苷在十二指腸部位吸收最佳;可見白芍不僅有對抗肝損傷作用,還有治療消化系統(tǒng)潰瘍作用,更有被選擇性吸收的特性。王怡薇等[29]通過建立單次腸肝灌流模型,結果發(fā)現(xiàn)白芍低劑量時,吳茱萸抑制肝臟攝取芍藥苷;白芍高劑量時,吳茱萸促進肝臟攝取芍藥苷。因此量效關系基礎上的制用模式可體現(xiàn)配伍去性存用之法。
吳茱萸配伍當歸:當歸首載于《神農本草經》,屬中品,甘、辛,溫,其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功效顯著,為婦科養(yǎng)血調經常用藥。吳茱萸入肝、脾、胃經,辛熱燥烈,兩藥同用,當歸行血助推吳茱萸溫散之力,且散而不傷陰;吳茱萸溫助當歸行血之功,使補而不礙血行。兩藥配伍相輔相助,剛柔相濟,多用于沖任虛寒之證。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當歸中以阿魏酸和藁本內酯為其指標成分[30],其中當歸多糖可修復造血功能和促進造血[31-32],王雁梅等[33]研究認為生當歸、酒炙當歸可對抗實驗性大鼠血栓的形成,訾慧等[34]將吳茱萸當歸藥對配成不同比例,研究發(fā)現(xiàn)阿魏酸溶出率隨著吳茱萸比例的增加而增大,以《金匱要略》溫經湯對藥吳茱萸當歸用量比例6∶4時功效最佳。因此吳茱萸配伍當歸總體補血機理肯定,其中促進造血功能的恢復及抗血栓作用也是其補血行血功效的客觀表現(xiàn)。
吳茱萸配伍甘草:甘草味甘性平,擅長補脾益氣,調和諸藥;吳茱萸溫中有小毒,兩藥合用,溫中健脾效彰;吳茱萸畏甘草,經配伍可減低吳茱萸毒性,使臨證用藥更加安全。張晟瑞等[35]研究認為吳茱萸毒性具有量效性和時效性,甘草制吳茱萸可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含量,降低肝組織病理損傷程度;李莉等[36]實驗結果顯示低劑量組1.67 g/kg吳茱萸水提取物灌胃SD大鼠90天可顯著影響大鼠血糖及肝臟系數(shù),由此肯定吳茱萸有肝毒性。中藥甘草所含甘草甜素既有保肝作用又有解毒作用,何新榮等[37]研究認為甘草炮制吳茱萸可促進吳茱萸內酯、吳茱萸堿的析出;李志華等[38]研究發(fā)現(xiàn),甘草可以逆轉有毒中藥對藥物代謝酶的誘導作用。雖然甘草制吳茱萸有效成分增加,但甘草對藥物代謝酶的誘導及強擠兌性可使肝毒性減弱,從而達到增效減毒的目的,因此吳茱萸甘草相畏配伍及相因為用的對藥模式極具合理性。
吳茱萸臨床應用廣泛,丸散湯丹各種劑型均有涉及,七情配伍貫穿始終,總言之多而散。目前并沒有精簡化的配伍模式可供參考,更缺乏微觀機制下相互作用的聯(lián)系,隨著現(xiàn)代化中醫(yī)藥概念的提出,通過歸納總結中藥高效配伍方法,進而優(yōu)化配伍模式,使其適用于疾病復雜多變的情形,可從根本上體現(xiàn)中藥配伍協(xié)同增效減毒優(yōu)勢。在中醫(y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指導下吳茱萸對藥應用率高、針對性強,本文通過探討溫補并用法、寒熱相制法、補疏兼施法、散斂兼顧法、剛柔相濟法、相畏相因法對藥配伍模式,分別闡述與吳茱萸配伍率高的生姜、黃連、陳皮、白芍、當歸、甘草六味中藥;經過分析各藥所含主要有效成分,發(fā)現(xiàn)吳茱萸配伍生姜保護胃黏膜作用持久高效;配伍黃連保護胃黏膜且促進代謝;配伍陳皮加強胃腸蠕動;配伍白芍瀉肝補胃;配伍當歸補血活血;配伍甘草減毒增效。現(xiàn)代研究顯示吳茱萸所含的揮發(fā)油、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分別與生姜揮發(fā)油、小檗堿、多糖、白芍總苷、阿魏酸、藁本內酯、甘草甜素相互作用能夠加強療效,因此從歸類舉例探討中藥配伍方式,可使對藥運用更加靈活,臨證思維更加開拓,臨床實踐更具合理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