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上海,200021) 黃中迪 趙 琳 邱仲川 陳 珮 胡曉瑩 瞿瑋穎 朱小勤 陸穎佳 封 舟
在血液惡性腫瘤中,有一部分疾病長期處于相對慢性期,發(fā)病年齡也多以中老年人為主,如低中危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颊咴诩膊≈型砥谥饕胸氀?、出血、感染等臨床表現(xiàn),往往出現(xiàn)頭暈、乏力、心悸、胃納不佳,并伴有自覺低熱反復等癥狀。一般認為該類癥狀可歸屬于中醫(yī)的“虛勞”“血證”及“內(nèi)傷發(fā)熱”等范疇[1],屬氣陰不足或氣血不足的證候。筆者通過對照學習、臨床總結發(fā)現(xiàn),這些癥狀與“陰火”所描述的癥狀有所類似,認為“陰火”在血液慢性腫瘤疾病的診治過程中不能被疏忽。
“陰火”最早可追溯到《黃帝內(nèi)經(jīng)》,原文提到“陰虛生內(nèi)熱者,奈何……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為內(nèi)熱”(《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2],雖然原文中的描寫為“陰虛生內(nèi)熱”,但此處提及的“陰虛”,闡述了元氣大傷、內(nèi)熱產(chǎn)生的病機,被認為是開啟了陰火理論的先河。
真正明確闡述“陰火”理論的是金元四大家中的李東垣,其最著名的論述是“既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鹋c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于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論·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3]。李東垣認為脾胃氣虛為陰火之根,肺火、心火、腎火為陰火之標。從發(fā)病角度而言,“陰火”為內(nèi)傷之火,是由于飲食勞倦或情志所傷,非外感之火。所謂“病生于陰”是“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而非“生于陽”是“得之風雨寒暑”,因此“陰”和“陽”分別指的是內(nèi)傷與外感。在內(nèi)傷中,陰火又屬于內(nèi)傷虛火,不同于外感實火,亦有別于陰虛虛火,故其根本是脾胃氣虛導致氣機失調(diào)而產(chǎn)生的內(nèi)火?!盎鹋c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是李東垣對“陰火”病因病機的闡釋,即其發(fā)病關鍵是“氣”與“火”失調(diào)。人體中的“氣”分先天和后天:先天之氣為元氣,并非只存在于腎中,五臟六腑中都可以有元氣的存在,以維持人體的正常功能;后天之氣是由清氣和谷食之氣組成的。人體中的“火”根據(jù)其功能,可分為“壯火”和“少火”?!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3]從生理角度而言,即所謂“少火生氣”,“少火”是機體一切功能活動的主要動力,可以補充人體的元氣,屬于正氣,為生理之火;“壯火食氣”,即“壯火”可以損耗人體的元氣,屬于邪氣,是屬病理之火?!皦鸦稹迸c人體的元氣是相互對立、正邪制約的關系,彼此互為消長。“陰火”在性質(zhì)上屬于消耗元氣的“壯火”,是由內(nèi)傷所引起的能危害人體元氣的火熱邪氣。文中強調(diào)了“陰火”的病機關鍵,即氣和火的關系失調(diào),元氣不足,陰火亢盛。
李東垣在其著作中也有“陰火”為肝火、肺火、胃火、脾火之說, 原因是“陰火”是由內(nèi)傷引起的相火妄動所致,而相火在各個臟腑均有所寄,故有各臟腑之火之稱。朱丹溪則認為,“相火”實為“陰火”之別名。
現(xiàn)代醫(yī)家黃為鈞等[4]認為,從病位的角度來解釋,陰火是血中伏火、臟腑之火;從病性的角度來解釋,陰火是實火、虛火。而“陰火”的病機“火與元氣不兩立”應該理解為“陰火與元氣不兩立”,其中“陰火”是由于脾胃功能受損,影響其化源及中樞運轉(zhuǎn)機能,進而導致元氣衰且郁滯,郁而所化之火,屬病理之火,并可以在不同臟腑呈現(xiàn)出“陰火”的多樣性病理表征[5]。
作為慢性血液惡性腫瘤疾病,其中晚期的特點是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血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尤其血色素減少特別明顯,部分病人甚至依賴輸血。在臨床表現(xiàn)上,患者往往出現(xiàn)神疲乏力,面色無華,頭暈氣短,心悸,納呆,胃納不佳,皮下紫癜隱隱,并伴有自覺反復低熱,舌淡苔白,舌體胖嫩,脈沉細弱[6- 7]。李東垣所論的陰火,其表現(xiàn)有“遍身壯熱,頭痛目眩,肢體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臥”[3]“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3]。東垣認為“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其始病,遍身壯熱,頭痛目眩,肢體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臥,為熱所傷,元氣不能運用,故四肢困怠如此”[3]。陰火之熱,其熱勢或高或低,但均有氣短聲低、倦怠乏力等中焦氣虛表現(xiàn),或肢體沉重、四肢不收、大便溏泄等虛證之象。這些癥狀虛實夾雜,其中尤以元氣虧虛引發(fā)的癥狀更為明顯。其與血液腫瘤疾病臨床表現(xiàn)相類似。
李東垣提出“陰火”病機的關鍵是“火與元氣不兩立”,實則是陰火與生理狀態(tài)的元氣不兩立。此處“陰火”可以理解為病理性質(zhì)的“壯火”,是疾病的病理產(chǎn)物、代謝產(chǎn)物或繼發(fā)產(chǎn)生的相關細胞因子。陰火耗傷元氣,元氣不足,不能化生營血;陰火灼傷腎陰,陰血同源,外周血液進一步受損。而元氣作為生理活動的基礎,同樣擔負著促進骨髓造血的功能。元氣虧虛,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乏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濡養(yǎng)全身,則腎亦失其滋養(yǎng)?!澳I主骨生髓”,腎虧則髓??仗?,精血無以再生,故可見一系列氣血虧虛的癥狀,即為疾病的“陰”。而“火”為熱邪,同時“血虛亦可伏火”,故必有熱象,屬內(nèi)傷發(fā)熱。
《內(nèi)外傷辨惑論》開篇即強調(diào)“識病之要,當首別陰陽”。其所述的陰陽主要是按病因分類的。內(nèi)傷疾病,得之于飲食居處、房室、勞逸等,皆屬于“陰”,包括由內(nèi)傷所導致或伴發(fā)的發(fā)熱癥。正所謂“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正勝邪退則病退,邪勝正虛則病進,此為“火與元氣不兩立”發(fā)病之本質(zhì)。
我們在臨床上觀察發(fā)現(xiàn),血液病患者出現(xiàn)非感染性發(fā)熱時,大多并不口干,即使口干也不想飲水或喜熱水,烘熱汗出但又怕冷。此為陰火所致,不象陽火那樣耗氣傷津嚴重,故口不渴;脾胃功能及元氣受損明顯故怕冷。治療時需要補脾胃元氣,但不應忽略中醫(yī)的整體觀念。尤其到疾病的中晚期,在病理狀態(tài)下,各臟腑相互影響甚至疾病發(fā)生傳變,“肝受氣于心,傳之于脾” “五臟相通,移皆有次”,當謹司病機與整體觀,在脾胃虛損的基礎上,知病傳變,治病在先。且慢性血液惡性腫瘤多病勢纏綿,久病必耗傷腎中精血,以致髓海失去濡養(yǎng),進一步加劇骨髓造血功能的惡化。
慢性血液腫瘤疾病患者諸癥可見神疲乏力,面色無華,氣短,頭暈,納呆,便溏,舌淡苔白,舌體胖嫩,脈沉細弱。雖然虛證明顯,但終究是惡性腫瘤疾病,治療時單純溫補不僅有助火之嫌,更有助長邪實的風險。陰火為該病病理產(chǎn)物,此類患者往往體弱元氣虧虛明顯,不耐攻伐,所以治療上一味寒涼有致虛之憂。筆者認為應該遵循《脾胃論》中的思路——乏其源,益正氣,散陰火。
李東垣治療內(nèi)傷陰火的主要法則“甘溫除大熱”,后世多引申為補法?!秲?nèi)外傷辨惑論》有言:“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 溫之、和之、調(diào)之、養(yǎng)之,皆補也?!盵3]由此可知,李東垣的補法,與今日補法的概念相比范圍更廣,并不僅限于補氣。李東垣認為,重新調(diào)整陰陽水火平衡是基礎,并著重培補后天元氣、增強脾胃運化,以 “陰陽升降平衡觀”為指導方向,這恰恰符合慢性血液腫瘤疾病的治療原則。過用清熱解毒苦寒瀉火之品,一來耗傷患者原本就不足的陽氣,元氣耗傷,陰火則更盛,疾病進一步惡化,且“火與元氣不兩立”,正氣虛弱,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易合并外感;二來苦寒傷胃,脾胃虧虛,氣血陰陽失調(diào),五臟六腑失養(yǎng)、功能失司,三焦氣化不利,進而發(fā)生一系列有虛有實、多層次復雜的病理環(huán)節(jié)。因此治療上采用甘溫益氣之法以補脾氣之不足,又因久病及腎,故需兼益腎氣之虛損。恐溫熱藥物迫血妄行,加重出血,故多配合涼血清火之藥。蓋因血液病中最多見的出血癥狀無論新久緩急,其根本之因都在于火?;鹩嘘庩柌煌?,治法也有差別。筆者認為,陰火之治是以水制火,而不在于瀉火。故治療上“攘外必先安內(nèi)”。脾腎氣足,則陰火之源得以消散,外邪不能入內(nèi);脾腎氣足,則髓海得以滋養(yǎng),氣血相生,生化無窮。
現(xiàn)代醫(yī)學對血液腫瘤病因仍無法明確,其本身病理情況復雜。雖然同一疾病不同階段的證候往往會虛實轉(zhuǎn)換,攻補之法難以權衡,但不同疾病在同一階段的證候往往又有相同之處,臨床辨證治療可以采用中醫(yī)“異病同治”理論[8]。同時惡性腫瘤屬臨床慢性消耗性疾病,氣血虧耗伴隨著整個病程,“陰火”之證也隨之愈發(fā)顯現(xiàn)。病邪可直入營分,耗氣傷血,血虛則發(fā)熱,熱則氣散血耗而無力。癥見下午發(fā)熱持續(xù)到夜晚,面色不華,口干,頭昏,乏力,脈沉細弱[9]。故治療時應以甘溫之品從根本上及時補益脾胃之氣,顧護元氣,扶正方可祛邪,氣足才可生血,同時佐以涼血清火之品,以防動血,這一原則也體現(xiàn)了 “陰火”理論在腫瘤治療上的重要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