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士智
小張妹,青海大通人。20歲到民勤,挑起家庭重擔,地里農(nóng)活一人扛。農(nóng)忙務地,農(nóng)閑打工。丈夫在外經(jīng)營羊場,200多只羊,個個健壯碩大,一只羊一堆鈔票,一群羊就是一個移動銀行。
收茴香時,丈夫回來幫忙。我們也去。她站著割,左手拿刀,右手握稈,左臂一揮,一大秿茴香擺放順當。左手刀,又叫反手刀,極為稀奇,成為亮點,每到握鐮時節(jié),鄰居前來觀看,夸贊之聲不絕。速度很快,一行田,我剛過半,她已出地。
第二天,收完茴香,小張妹要我們到家中吃飯。我們不去,她不肯,說要用青海家鄉(xiāng)特色飯招待我們。推不過去,只能同意。一起動手,洗山藥,礤子磨山藥,摻好調(diào)料,澄干水質(zhì),開始團丸子。小張妹兩只手左右騰挪,上下翻飛,丸子不停地溢出手中。棗兒大小,晶瑩剔透,光潔閃亮。蒸屜上,一圈一圈,均勻排列,上下兩屜,即刻放滿。團好丸子,入鍋蒸騰。這個時辰,小張妹搗好蒜泥,切好韭菜花。經(jīng)過40多分鐘,丸子出鍋。拌上蒜、辣子、韭菜花,倒點醋,感覺就是好。小張妹說,這是她們青海家鄉(xiāng)人人愛吃的“山藥疙蛋”。確實好吃,我吃了滿滿兩碗。
農(nóng)村觀念,女人精干,家庭興旺,女人邋遢,家道敗落。冬日,她拾掇院落,收拾屋里。鋪蓋衣裳,通通洗過,旮旯拐角,徹底清理。屋里順當,人又精神,村上來客吃飯,往往安排她做。精美飯食,得當言語,成為客人永久記憶。
農(nóng)村有句土話,說不和人交往,是泥著門活人。小張妹是外來人,卻不是獨行俠。她有許多鐵桿鄰居,遇到夜晚澆按種水,旋地,鋪膜,下種這些活,鄰居會主動幫忙,她的莊稼,種得很是愜意。空閑時節(jié),她招呼幾家子的婦女,做幾頓稀有的吃食,比如團糖油糕,比如擦涼粉。婦女們嘰嘰喳喳的忙著,男人們嘻嘻哈哈的鬧著,一場忙碌下來,輕松搞定男人們的胃,搞定男人們的情緒。
春種結束,人閑了。小張妹并不閑,到附近私人合作社幫忙點葵花,葵花出苗又薅草,一天一百多,中午帶飯。一月時間,4000塊錢到手。莊稼出好,鄰近收成鎮(zhèn)蜜瓜陸續(xù)出地,外地商販前來拉運,摘瓜,拉瓜,包瓜,裝瓜,用工量大,也好抓錢。小張妹騎上電動車,天麻亮出門,星宿上來進門,半個多月,又是一萬多。2013年,小張妹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就摘帽脫了貧。
農(nóng)村貧窮,窮在思想,不思變;窮在行動,怕動彈。小張妹的生活給我們的哲學啟示就是,不怕受苦,周圍到處有錢。
老李哥
老李哥養(yǎng)羊養(yǎng)了三四年,不增不減,一直80多只。
老李哥的羊原本不多,聽著別人養(yǎng)羊賺錢,也跟著養(yǎng)。不得法,繁殖上不去,出欄率低,基本不賺錢,只能每年多吃幾嘴羊肉。聽說喂料精能育肥,立即購買料精。羊肥了,秤斤大了,口感竟差了。銷路受阻,唯有長聲短聲嘆氣。
老李哥有女兒沒兒子,招了個女婿。起初,岳父女婿配合很好,家里一切欣欣向榮,莊稼長得好,收成打得多,幾只小綿羊,撒歡尥蹶子。日子一長,分歧就來了,東田種玉米,還是西莊種葵花,都成爭論焦點。鄰居們勸說,和年輕人過日子,話要少,正所謂敞開你的錢袋子,管住你的嘴巴子。老李哥一根筋,認為自己是一家之主,就得自己說了算。無法調(diào)和,最后分房另住,另起鍋灶。女婿脾氣倔,帶著女兒遠走高飛。老李哥飛不起來,繼續(xù)種莊稼,鏟草,養(yǎng)羊。他說,養(yǎng)些羊,賣些錢,也可養(yǎng)老。
今年秋田,老李哥打算全種玉米,苜蓿只占零頭。種玉米,秸稈、玉米芯羊吃,玉米籽更好,羊吃上膘快,壓秤。人熟了,話題自然多,最多的還是他的羊,喂什么,賣多少錢。老李哥的思想似乎不是多么進步,抱著一個死理,說現(xiàn)在人追求環(huán)保,他的羊不喂料精,只吃玉米籽,是環(huán)保羊肉。我說,確實環(huán)保了,但羊不運動,膘多紫肉少,現(xiàn)在人不吃膘,羊當然不好賣。
我們駐村的地方,在騰格里沙漠邊緣,降水稀少,灌溉全靠石羊河水。石羊河是中國第三大內(nèi)陸河,河水來自祁連山融化雪水,時斷時續(xù),故此必須種植低耗水作物。最近幾年,農(nóng)民摸索出一條門徑,種茴香,籽賣錢,稈喂羊。吃了茴香的羊,肉變成茴香羊肉,成為時髦食品。這種現(xiàn)象,部分人還在觀望,秋收后茴香稈堆放場上,任憑風吹雨淋。
一個問題隨之而來,盡管變成茴香羊肉,羊不運動,仍然膘大。前年,網(wǎng)絡報道一個山西養(yǎng)豬老板,每天趕豬跳水2次,豬運動,脂肪燃燒,是瘦肉豬,非常受歡迎。我找到報道讓老李哥看,老李哥似有啟發(fā),在全隊率先把羊趕進暖棚。暖棚由政府投資修建,與居民區(qū)隔開,群眾覺得不方便,至今未用。暖棚寬敞,空無一物,正好當作遛羊場。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每次半小時,老李哥拿著鞭子,騎著破電動三輪,羊群順著暖棚墻拼命跑。起初,鄰居們說老李哥神經(jīng)病犯了,閑著沒事干,有遛驢遛馬,哪有遛羊的。有人甚至認為,羊吃飽好不容易上點膘,現(xiàn)在又遛掉,多不劃算。四月底,老李哥宰了兩只羊,請來幾個知名人士,也請了鎮(zhèn)政府領導。膘不大,肥瘦剛好,又加上淡淡的茴香味,吃得人不敢抬頭。酒好不怕巷子深。不幾天就有人前來購買,只圖肉好吃,不論價高低。鎮(zhèn)政府還把老李哥的羊定為招待用肉。
羊肉好賣,老李哥茴香了種近30畝,苜蓿當做調(diào)節(jié)劑,只種3畝多。買賣多,羊的數(shù)量幾天就少下來,補充成為大問題。顧不過來,電話叫來女兒女婿,許諾家里大小事女兒女婿說了算。女婿開著小客貨,全鎮(zhèn)亂跑,專收小羊。今年7月份,縣上舉辦“茴香節(jié)”,意圖推出地方品牌茴香羊肉,觀摩地在我們駐村所在地,主要觀摩老李哥的30畝連片高稈茴香。
有一次閑聊,老李哥說,邸書記,我真要感謝你,讓我賺了錢,一家子也團圓了,縣長書記還能上我的門。半輩子過去,活出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