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網紅@saya打孕婦”事件看后真相時代下的反轉新聞

2020-01-07 11:18:21葉藝欣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網紅孕婦公眾

葉藝欣

(華僑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

2018年9月,一位微博用戶@刺yyt曝光自己在懷孕期間被一名擁有300萬粉絲的網紅打罵,這條微博一發(fā)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網友一邊倒向孕婦,斥責網紅的低素質,官方媒體也在第一時間發(fā)表了報道,對該行為進行批評。但隨著網紅的發(fā)聲解釋,輿論開始發(fā)生變化,網友開始發(fā)出“路人,覺得她并沒有說謊”的評論支持網紅。在這次的事件中,網友的態(tài)度隨著新聞報道的更新而左搖右擺,輿論從開始的“完全一邊倒支持孕婦”到“懷疑孕婦,支持網紅”再到“辯證思考,雙方都有責任”。從新聞事實的表現和輿論的反映可以看出這是一條很明顯的反轉新聞。

2004年,美國作家凱伊斯提出“后真相時代”【post-truth era】的概念,他認為人類社會對于事物的判斷并不是只存在真實和謊言這種非黑即白的簡單關系,還存在徘徊于真實和謊言邊緣的第三種“模糊的陳述”,并且這種模糊的陳述對于新聞報道的準確性原則會產生一定的沖擊力[1]。“后真相”是指事實居于末位,真相不再重要,情緒在事實判斷中更能夠影響輿論。

反轉新聞又稱為“逆新聞”“輿情反轉”等,是指同一新聞事件的后續(xù)報道與初始報道發(fā)生事實的偏離,且后續(xù)報道對初始報道進行事實補充,更正的過程[2]。

這類新聞不是指新聞事件在一開始的報道階段當中的某一篇報道,而是新聞發(fā)生變動的整個流程中伴隨著輿論的大反轉。后真相時代下的反轉新聞常常是依據感情上的聯(lián)系而進行轉變。在討論期間,事情的真相一再被推翻和重新改造。它只關注道德判斷和情緒呈現,甚至期待逆轉。等到事實真相被揭開,公眾卻不在乎甚至遺忘,早已將目光轉移到新鮮事物上了。

一、反轉新聞產生的原因

后真相是反轉新聞產生的時代背景,正是在這樣一個“情緒大于事實”的情況下,新聞才會出現不斷的反轉。本文將從傳播過程中的傳者、渠道和受眾三個方面著手分析反轉新聞產生的原因。

(一)傳者:忽視新聞專業(yè)主義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我們進入Web2.0時代,受眾已經搖身一變擁有雙重身份,既是受眾也是傳播者。在“網紅與孕婦的糾紛”中,受眾@yyt擔任了傳播者的角色,成為一個獨立于專業(yè)媒體之外的傳播源。當傳播者是普通群眾與未經過專業(yè)新聞訓練的自媒體時,他們很難準確地把握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要求他們以新聞專業(yè)主義的標準,也就是遵循客觀、公正、全面、真實的原則去發(fā)布新聞、承擔社會責任、服務大眾更是難上加難。在該事件中,傳播者@刺yyt自然而然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事件進行主觀描述“我老公就正當防衛(wèi)把這只狗推了一下,有個年輕女人就上來推我老公……我站出來和她解釋我是孕婦,這個女的不依不饒對我指手畫腳,撕扯我的頭發(fā)推我的肚子踢我的大腿”,并表達自己憤怒不滿的情感,她只在她的視角下片面的給受眾呈現新聞面貌。

即使傳者是專業(yè)的媒體從業(yè)者,在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在面對媒體領域的激烈競爭時,不少專業(yè)媒體從業(yè)者著眼于眼下利益,為了搶新聞?chuàng)寱r效和獲得大量的點擊和流量,拋棄了新聞素養(yǎng)。有的記者不去跑現場,就在互聯(lián)網上搜集資料,對于新聞事件也沒有質疑精神和去核實的想法,當初的“羅爾”事件,如果有媒體第一時間去核實實際情況再進行報道,在沒有確定事實前不隨意發(fā)稿,可能就沒有接下來的反轉。遺憾的是,媒體并沒有吸取之前的經驗教訓,在本次事件中,主流媒體依舊憑著孕婦的一面之詞,發(fā)表了相關報道,新京報在其微信公眾號發(fā)表文章《無繩遛狗還踢傷孕婦,這個網紅要“涼”》,閱讀量達4.7萬,評論無一例外都是斥責網紅。不管是自媒體還是專業(yè)媒體都應該明白,事實真相的調查需要一定的時間,新聞報道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等待,搶了時間自然會失去全面,少了全面難以客觀。

(二)傳播渠道:社交媒體興起

我國手機網民高達8.17億,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占比高達98.6%,互聯(lián)網普及率為59.6%。[3]移動端上網人數的上升,使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蓬勃發(fā)展,為其成為微輿論的發(fā)酵點和爆發(fā)地奠定基礎。同時,社交媒體的準入門檻低,只要你有一部智能手機并且連接網絡,基本就可以注冊上網并發(fā)表你的言論。信息發(fā)布的主導權掌握在用戶手中,傳統(tǒng)媒體很難監(jiān)管海量的信息,把關能力極大地被削弱,各路似真似假的信息噴涌而至,信息海洋魚龍混雜,用戶難以掌握準確的消息。社交媒體的快速介入,原本處于信息被動單向接收的受眾漸漸成為網絡信息傳播的主體,主體的改變帶來了生產模式的改變,ugc模式隨之而來。當下熱門的社交媒體平臺大多是講究“短小精悍”,一篇微博140字,一個短視頻15秒以內,用戶在碎片化的發(fā)布新聞信息,事實真相支離破碎,每一個受眾都在茫茫大海中隨機偶然的拼湊新聞,加大了事實傳播的難度。用戶在社交媒體的自由度較高,可以隨時隨地的發(fā)表內容,他可能是當事人,又或者是目擊者。信息來源多元化,真實性有待審核,真真假假,難以分辨。在這次的事件當中,當事人@刺yyt發(fā)出第一篇微博以后立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不斷有目擊者發(fā)布微博來描述當時的情況,但是視頻都是短短的三五分鐘,文字都是幾十到一百,沒有為用戶完整的展示現場的實際情況。用戶只能在這些碎片的信息中去揣測,甚至斷章取義,社交媒體的興盛在一定程度上對反轉新聞的出現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受眾:主觀心理影響新聞認識

首先,刻板印象決定受眾認識新聞事件的立場??贪逵∠袷侨藗兏鶕约簝刃脑械母畹俟痰恼J識對某一個群體的評價,這種認識是長期積累形成的,一時之間難以改變,這種評價包含著情感上的判斷。據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室對2010-2014年社會熱點事件的調查,網絡輿論背后的社會心態(tài)主要有仇官,仇富,仇警的“三仇”情節(jié),對弱者一邊倒的同情心,對他人隱私尤其是情色之事的窺私心理和激情澎湃的愛國心理。[4]這些心理都是刻板印象的具體體現。在“孕婦和網紅的糾紛”中,一開始就存在著網民明顯的刻板印象,一是天生對孕婦這一弱者泛濫的同情心,孕婦需要被保護,孕婦是脆弱的;二是對網紅的標簽化認識,包括知識淺薄沒文化,道德素質良莠不齊,拜金主義等。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市場活躍,社會各種矛盾尖銳,例如醫(yī)患矛盾,官民沖突,城鄉(xiāng)問題等。在面對這樣的雙方地位差距懸殊的新聞事件,受眾很容易被刻板印象影響,站在弱者一方,用原有的認知結構去解讀信息,評判事實,批判強者,支持弱者。

其次,從眾心理使受眾立場隨波逐流。勒龐指出獨立的個體可以保持自己的鮮明的觀點,但當他進入一個群體以后,不可避免地會被群體規(guī)范,思想會發(fā)生變化,難以堅持自己思想的獨立性,這叫“從眾心理”。在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從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加強了。在微博上,當一個新聞事件爆發(fā),網民會在下面評論發(fā)表觀點,而被大多數人贊同的觀點,也就是點贊數多的熱門評論會被置頂,當一個沒有自己想法的網民接觸到這個事件時,會第一時間看見熱門評論,這個評論就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意見,一開始接觸觀點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個人觀點的形成,加入主流意見。在“網紅打孕婦”事件傳播初期,輿論呈現出一邊倒向孕婦的態(tài)勢,這對剛剛接觸這條新聞的用戶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難免出現跟風的趨勢。

最后,犬儒主義阻礙真相傳播。古代犬儒主義一是隨遇而安、去欲望的生活方式;二是絕對懷疑和不相信一切現有價值;三是戲劇性的冷嘲熱諷、夸張玩笑。古代犬儒主義不相信普遍意義上的價值和原則,而堅持以自己的價值和原則蔑視世俗的道德觀念,并且追求隨遇而安、簡單簡樸的自然生活方式,來追求純粹的價值信念?,F代的犬儒主義依舊蔑視世俗的觀念,但是卻喪失了內心堅持的道德原則。這一理念在后真相時代尤為明顯,在“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中,警方宣布官方結果后,相信的人還是寥寥無幾,大部分的網友還是持有原有的看法。反轉新聞的最終結果沒有人相信,這種偏執(zhí)漸漸演變成為一種趨勢:只要是官方和主流的聲音,“不管你說什么,我都不信”,我只相信我想相信的內容。借著討論事件結果的理由宣泄自己對公權力的不滿,這造成了后真相時代中的受眾對事實和真相的虛無主義。[5]

二、反轉新聞產生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滿足公眾的知情權

公眾擁有獲得信息的權利,反轉新聞并不是在新媒體時期特有的產物,在報業(yè)盛行、電視節(jié)目盛行的傳統(tǒng)媒體時期,也是存在反轉新聞的,新聞事件的真相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獲得的,是需要新聞記者不斷多方取證才有可能獲得,有時候記者自認為已經取得的真相其實并不是真相,但也發(fā)表在報紙上,之后就不再去追蹤報道,真相便石沉大海,無從考證?;蛟S有人看到報道想提供信息,也可能因為麻煩或者其他原因放棄了,也可能相關人士提供了信息,但是新聞機構出于各種原因沒有繼續(xù)報道,這樣嚴重損害了公民的知情權。但是在反轉新聞當中,很少出現上述的問題,人人擁有麥克風,大家知道什么消息都可以直接發(fā)表,減少了接觸信息的屏障。信息在現在的互聯(lián)網平臺上可以得到快速廣泛的傳播,公眾可以與有關信息直接接觸,而不是像傳統(tǒng)媒體時期那樣,公眾和信息之間夾著一個新聞工作者,這樣看,反轉新聞其實進一步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在該事件中,出現反轉的原因是網紅本人自己發(fā)表了微博解釋這個事件并且發(fā)布相關視頻,然而各大媒體只是在孕婦發(fā)布微博后就報道并對該事件作出了評論,但是在網紅發(fā)布微博后,就少有媒體繼續(xù)跟進報道了,如果單單依靠媒體的信息,用戶的知情權在一定程度上被削減了。

2.促進新聞生產透明化

在過去傳統(tǒng)媒體時期,新聞生產是基本不公開的或者有選擇性地公開。但是在新媒體時代,特別是在引起廣泛關注的新聞事件中,新聞生產不再如以往那樣以最終的報道形式,如一條消息,一篇通訊呈現在公眾的面前,而是將新聞采訪、取證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展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在公眾的監(jiān)督下進行。造成這個變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為公眾對于反轉新聞的強烈關注給媒體工作者帶來了壓力,公眾需要盡快地了解事情的細節(jié),時間上不允許新聞工作者制作出完整的新聞報道;另一方面,在新媒體平臺上,有傳統(tǒng)媒體有自媒體,無數的新聞媒體都在關注這個新聞事件,大家都希望通過這個事件的報道吸引到公眾,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于是便一有進展就搶時間的公布。這些原因都促進了新聞生產的透明化,讓新聞媒體將自己新聞生產流程曝光在公眾的視野當中。

3.打破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反轉新聞出現的原因之一,在“網紅與孕婦的糾紛”事件中,有兩個鮮明的形象,一個是“網紅”形象,一個是“孕婦”形象。在2018年9月11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對此事評論的博文下,許多網友留言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其中熱評第一條被點贊了8 728次,網友是這樣評價網紅的:“所謂的網紅都是一臉玻尿酸,想著掙快錢的人”,這條熱評下還有許多附和的,諸如“說白了就是社會上的渣渣”等更過分的人身攻擊。或許與網友情緒化的原因有關,但是還是可以表明“網紅”這個形象在公眾心目中并不是褒義,公眾對“網紅”是帶有許多負面情緒的。反之“孕婦”這個形象帶來的情緒更溫和,并且公眾認為“孕婦”是弱者,天生的同情。所以回到這個事件當中,當孕婦首先發(fā)聲以后,大家便開始斥責網紅,同情孕婦。但當后續(xù)的視頻曝光,公眾開始冷靜思考了,有的網友評論道“怎么說呢,不管事情的緣由,人們肯定會把同情心傾向孕婦,況且在孕婦示弱以及對方是‘網紅’的標簽下”。這個現象表明公眾自己開始意識到自己受刻板印象的影響,反轉新聞的產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情緒先導,情緒先導的原因就是公眾總以自己之前的是非判斷為標準。當公眾一次次被反轉新聞給沖擊時,這些沖擊將改變公眾之前的認知框架,打破刻板印象。

(二)消極影響

1.危害主流公信力

媒體公信力與受眾的信任程度息息相關,受眾對其信任越高,媒體的公信力就越高,它是衡量媒體權威性、信譽度和社會影響力的標尺,也是媒體贏得受眾信賴的能力。媒體公信力有五條評價標準:(1)新聞真實,及時;(2)新聞有吸引力,滿足受眾的需求;(3)說真話,反映公眾的需求,愿望;(4)敢擔當,勇于揭露不良行為,不法之徒;(5)有責任心,對受眾服務到位。反轉新聞在一開始就違背了新聞真實性,新聞真實是指新聞報道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原因和經過都經得起核對,每一個具體事實都符合客觀事件。在“網紅與孕婦的糾紛”事件中,一開始的媒體報道顯然沒有遵循新聞事實,事情的經過僅僅聽從了孕婦的一面之詞就進行廣泛傳播,夸大了網紅的過錯,隱瞞了孕婦對網紅的無理。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一個在事實上發(fā)生偏差的新聞產品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新聞產品,一個不重視真實的新聞機構,是得不到公眾的信任的,其公信力又從何而談。 若主流媒體都沒有公信力了,公眾從此沒有可靠的消息來源,便會形成一個不穩(wěn)定、充滿懷疑的社會氛圍,激化社會矛盾。

2.引發(fā)網絡暴力

網絡暴力是指網民針對在互聯(lián)網發(fā)生的事件,對事件中的人物進行道德審判的行為,當中包括了語言上的侮辱,更有甚者,會突破互聯(lián)網,轉而在現實世界對其進行處罰。反轉新聞極易引發(fā)網絡暴力,當輿論一邊倒時,群體容易失去理智,越來越激動,當有一個人開始網絡暴力當事人,就容易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江歌案”中,網上轟轟烈烈地掀起了一場對劉鑫的道德審判,有人扒出劉鑫的個人信息,家庭成員信息,還有人借用那些信息開始線下騷擾劉鑫本人,還有網友號召大家往劉鑫家寄花圈。無獨有偶,在“網紅與孕婦的糾紛”事件中,網友也網絡暴力saya,先是語言攻擊她,接著就開始往她家寄花圈,saya的爺爺年事已高,受不了這樣的打擊,遺憾離世。這場網絡暴力導致了如此慘案。

網絡暴力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不道德的行為,即使事件當中有一方有明顯過錯,這個懲罰也應該交給法律來制裁,而不是網民隨隨便便就可以下結論并且懲罰的。

3.阻礙新聞事實的傳播

反轉新聞具有持續(xù)時間長的特點,“網紅打孕婦”事件整整持續(xù)了一個多月。公眾關注這樣長時間的新聞事件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反轉新聞不僅僅是在時間上消耗公眾的精力,隨著反轉新聞的真相不斷變化發(fā)展,公眾對于當事人的情感態(tài)度也在不斷變化,在情感上也過于消耗精力。這樣高消耗的新聞產品有時候會被公眾中途拋棄,對于這個新聞事實也就不得而知,在公眾心理留下對這個事件錯誤的認識,形成錯誤的看法,這種結果違背了新聞傳播的意義和價值。另外,公眾在互聯(lián)網上的時間有限,公眾基本是用碎片化的時間在上網,若將時間過多放在一個新聞事件上,必然會忽視了其他有價值的新聞,阻礙其他新聞事實的傳播。

三、反轉新聞的規(guī)避措施

(一)傳統(tǒng)媒體堅守新聞專業(yè)主義

新聞專業(yè)主義對新聞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它要求記者以客觀、真實、準確的態(tài)度去報道新聞,挖掘事實的真相,并將新聞事實展現在公眾面前。不論是早年在“榆林產婦案”還是今天的話題“網紅與孕婦的糾紛”事件,新聞一開始的曝光都是一面之詞,沒有遵循新聞專業(yè)主義的客觀、真實、準確。雖然這個事件是微博用戶自發(fā)爆出的,新聞媒體難以把關,但是少數媒體沒有去采訪網紅當事人具體情況,將兩者的證詞結合分析,單單就根據孕婦的微博就草率發(fā)表新聞評論,發(fā)表新聞報道,這顯然是違背了新聞專業(yè)主義操守的。

在新媒體時代,海量的信息在網絡上傳播,信息質量良莠不齊,網民很容易被五花八門的信息干擾,造成事件的輿論失焦。這時需要強而有力的傳統(tǒng)媒體作為意見領袖,發(fā)表相關評論文章客觀分析事件,將輿論轉向正軌,而傳統(tǒng)媒體的公信力往往就來源于平時日積月累的專業(yè)的新聞報道,新聞專業(yè)主義對于媒體工作者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自媒體提高社會責任感

當今的自媒體處于發(fā)展階段,各方面都不成熟,在市場的誘導下,自媒體普遍追求流量,追求制造一篇又一篇的10萬+爆文。在眾多反轉新聞中,我們都可以發(fā)現自媒體在當中煽風點火,煽動公眾情緒。例如“江歌案”中,咪蒙的文章《法律可以制裁兇手,誰來制裁人性》,這篇文章情緒化嚴重,煽動性極強。這種文章對于事件本身起不到一點積極作用,既沒有給事件找出新的證據,也沒有反映新聞事件背后需要驚醒公眾的經驗教訓,帶來的只有網絡暴力和加劇社會的不安感和不信任感。在這個文本討論的事件中,許多自媒體轉發(fā)議論網紅的行為,在微博時代,這些自媒體就是意見領袖,他們主觀的猜測和評價極易煽動網民的情緒,這樣的自媒體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沒有給社會帶來良性效果,只是一味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

自媒體發(fā)布的信息數量龐大,是網絡信息來源的重要途徑之一。自媒體發(fā)布信息的質量一定程度上影響網絡信息的質量,進而影響網民接收的信息質量和作出的判斷。自媒體提高社會責任感不僅對于凈化網絡環(huán)境有重要意義,并且對于自媒體自身的生存發(fā)展有重要意義。今年,咪蒙因為旗下公眾號發(fā)表虛假文章《一個寒門狀元之死》而引火燒身,導致公眾號被關。究其深層原因還是因為其長期販賣焦慮,沒有社會責任感,各大自媒體都應該引以為戒。

(三)受眾提高媒介素養(yǎng)

我國的網民基數大,素質參差不齊,加上互聯(lián)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網民低齡化也越來越明顯,總而言之,我國網民的媒介素養(yǎng)不高,需要引導。該事件初期,網民因為信息碎片化對網紅產生憤怒之情可以理解,但是在評論中對網紅辱罵臟話,甚至人肉地址寄花圈的行為就已經超過了社會的道德底線。提高媒介素養(yǎng)單單依靠新聞機構的努力去減少反轉新聞的數量是很困難的并且不切實際的。根本來看還是需要網民自己提高素質,當新聞事件爆出以后,如果網民擁有質疑消息真實的能力,會考慮消息來源的可靠性;擁有判斷事件過于片面的能力,會多方取證;擁有挖掘真相的能力,不被片面信息牽著鼻子走,那么反轉新聞就不會帶來那么多的負面效果。

(四)政府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反轉新聞帶來的負面效應有一些嚴重危害了社會安定,特別是網絡暴力這一塊需要政府和平臺專門進行強而有力的管制,對于惡意曝光他人隱私的用戶進行相應的懲罰。這次事件當中向當事人寄花圈和慫恿他人對其進行騷擾的行為就需要受到相應的處罰,才能警示網友。政府一是要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規(guī),完善現有的互聯(lián)網管理條例,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要落實法律法規(guī)的實施,組織專門的人員實時監(jiān)測網絡狀況,并對違規(guī)人員進行相關處罰,做到有法必依。

各大平臺要配合政府共同處理網絡問題,完善平臺相關規(guī)則,做到具體量化,加強監(jiān)管機制。例如微信平臺對于一些惡意煽動網民情緒的自媒體公眾號可以采取警告,嚴重者封號等處理辦法,同時社會也要加強宣傳,反對網絡暴力。

四、結語

在情緒先導的后真相時代下,反轉新聞層出不窮,對于反轉新聞要究其原因,知其影響,想好對策。一方面,馬克思的“報刊有機運動”中就闡釋了新聞事實真相的浮現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不可能違背這一客觀性,杜絕反轉新聞的出現。另一方面,新聞的反轉也并非新媒體時代特有的產物,在以前、在之后都會存在。針對反轉新聞這一不可忽視又不可完全杜絕的新聞現象,新聞媒體要主動扛起新聞專業(yè)主義的大旗,堅持客觀中立,追求真實;網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不被網絡牽著鼻子走,做一個獨立思考理智的個體;加上政府的監(jiān)管和平臺的共同努力,減小反轉新聞的負面效應。

猜你喜歡
網紅孕婦公眾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我有一個“孕婦”爸爸
學生天地(2020年33期)2020-06-09 03:00:18
非處方藥孕婦也應慎用
孕婦睡覺會壓到孩子嗎
孕婦接種疫苗要慎重
不要上“網紅”的當
網紅滾滾
金色年華(2017年10期)2017-06-21 09:46:49
泽普县| 察哈| 镇赉县| 长沙县| 扶余县| 桃园市| 开江县| 诸暨市| 噶尔县| 唐山市| 金湖县| 河津市| 炎陵县| 千阳县| 伊通| 麻阳| 察雅县| 冕宁县| 儋州市| 武宣县| 台山市| 郯城县| 准格尔旗| 吉林市| 万州区| 德安县| 乌恰县| 柘荣县| 丹巴县| 抚顺市| 中宁县| 抚远县| 天水市| 方城县| 白银市| 金华市| 咸宁市| 荔浦县| 普兰县| 营山县|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