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忠明 編輯/易可
寧波菜簡稱“甬菜”,是浙菜系列中最具特色的一個地方菜?;凇棒~米之鄉(xiāng)”“文化之邦”,既受賜于大自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更得力于歷代廚師矢志不渝的烹飪實踐,漸成風格,自成一家,口味以“咸、鮮、臭”聞名。
自19世紀寧波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中外交流的增加大大刺激了飲食業(yè)的發(fā)展。那時,三江口、江廈街一帶酒樓、飯鋪林立,食客盈門,而“雪菜大湯黃魚”“剔骨鍋燒河鰻”“冰糖燉甲魚”等寧波名菜開始嶄露頭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強手如林的上海烹飪界,也有寧波菜立足的一席之地,其中以“甬江狀元樓”“老正興”最為出名。
有史料記載,上海灘最多時有專門經(jīng)營寧波菜的狀元樓19家。舊時坊間有言:“東邊看看狀元樓,西邊也是狀元樓。”看來寧波人對讀書、對考狀元頗重視,連飯店也要用狀元樓的招牌。八仙橋盈記狀元樓、九江路甬江狀元樓、四明狀元樓、長陽狀元樓。
寧波菜剝皮大烤、黃魚羹、苔菜拖小黃魚、蠣肉炒蛋、炒蟶子、荷葉粉蒸肉、冰糖甲魚、大湯黃魚、雪菜竹筍黃魚湯、炒海瓜子、紅燒鰻魚、腐皮包黃魚、苔菜小方烤、雪菜炒鮮筍、鍋燒河鰻、腐皮包黃魚、苔菜小方烤、火臆金雞、紅膏熗蟹、網(wǎng)油包鵝肝、黃魚魚肚,還有富含豐富氨基酸的三臭(臭冬瓜、臭菜心、臭莧菜梗)。寧波菜被上海眾多食客認同與贊賞,這是上海城市品格博大所致,上海人對于外來的東西,總是擅于吸納其精華。
寧波飯館最容易識別的標記就是里面的家具是黃魚色的。開個玩笑,大概寧波人海里的大黃魚、小黃魚吃得多了,所以飯店的家具也喜歡用黃魚色彩來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