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思想過程和文本特征
——《馬藏》第一部第一至五卷論要*

2019-12-18 20:38:08
教學與研究 2019年11期
關鍵詞: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文本

《馬藏》是對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相關文獻的匯集與編纂,旨在通過對文獻的系統(tǒng)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現(xiàn),把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與發(fā)展的相關文獻集大成地編纂薈萃為一體。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地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論發(fā)源地,北京大學在馬克思主義傳播和研究中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傳承。編纂一套系統(tǒng)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接受和發(fā)展的歷史文獻典籍,推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是北京大學應當肩負的使命和學術擔當。基于此,2015年初,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實施《馬藏》編纂與研究工程開啟。2019年初,《馬藏》第一部第一卷至第五卷出版,是這一學術文化工程建設的最初成果,也是這一學術文化工程建設走出的第一步。

《馬藏》中國編分作四部:第一部為著作(包括譯著)類文獻;第二部為報刊文章類文獻;第三部為各類通訊報導,以及各種檔案、筆記、書信等文獻;第四部為中國共產(chǎn)黨有關文件類文獻。各部之下,按照思想歷史過程分別設卷?,F(xiàn)在出版的《馬藏》第一部第一卷至第五卷,收入的是1894—1903年間出版的著作、譯著類文獻共28冊,約合360萬字。《馬藏》這五卷文獻,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主要文本,呈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思想過程和文本特征。

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文本主題分析

《馬藏》編纂堅持用真實完備的文本理路再現(xiàn)歷史,特別是再現(xiàn)思想歷史。在編纂中,堅持尊重歷史、細致纂修,精密詮釋、求真拓新、全面籌劃、系統(tǒng)編排;堅持思想性和學術性的有機結合,力求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傳導過程和思想過程作出系統(tǒng)呈現(xiàn),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和理論邏輯進行總體探索。

依照《馬藏》編纂的這一基本設想,收入《馬藏》第一部開頭五卷的文本,大致可以分作五類。

第一類是“首次”意義上的文本,主要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首次”提到馬克思、恩格斯及其著作或思想的文本,以及“首次”介紹社會主義運動、思潮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文本。這些文本中的“首次”,是馬克思主義早期傳入中國的重要事例,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重要標記。這類文本以收入第一卷的《大同學》(英國器德著、李提摩太節(jié)譯、蔡爾康纂述,上海廣學會1899年出版)和《俄羅斯大風潮》(英國克喀伯著、獨立之個人譯,少年中國學會1902年出版)為典型。

《大同學》是從英國學者本杰明·基德1894年出版的《社會進化》(SocialEvolution)一書中節(jié)選、譯述而來的?!癝ocial Evolution”被譯作“大同”,顯然采用了《禮記·禮運》中“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中“大同”之意?!洞笸瑢W》第一至第四章,先在1899年2—5月《萬國公報》第121—124期上連載,同年出版的《大同學》單行本增加了第五至十章,合為十章。

《萬國公報》上連載的《大同學》第一章提道:“其以百工領袖著名者。英人馬克思也”;(1)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科學出版社,2019年,第376、386、376、410、413頁。第三章提道:“試稽近代學派。有講求安民新學之一家。如德國之馬客偲(馬克思——引者注)。主于資本者也?!?2)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科學出版社,2019年,第376、386、376、410、413頁。這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中文“馬克思”及其主要著作《資本論》的名字。從一開始稱“英人”馬克思,之后又稱“德國”馬克思來看,無論是李提摩太還是蔡爾康,他們對馬克思并不十分熟悉;所以,在接著的對馬克思思想介紹上的陋簡乃至失真也就不奇怪了。如認為“馬克思之言曰。糾股辦事之人。其權籠罩五洲。突過于君相之范圍一國。吾儕若不早為之所。任其蔓延日廣。誠恐遍地球之財幣。必將盡入其手。然萬一到此時勢。當即系富家權盡之時。何也。窮黎既至其時。實已計無復之。不得不出其自有之權。用以安民而救世。所最苦者。當此內(nèi)實偏重。外仍如中立之世。迄無講安民新學者。以遍拯此垂盡之貧傭耳?!?3)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科學出版社,2019年,第376、386、376、410、413頁。盡管這一理解較為偏頗,但還是使中國人“首次”知道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及其與恩格斯合著的《共產(chǎn)黨宣言》中的一些思想輪廓,以“安民新學”來稱謂社會主義在思想界也一時得到傳播。

實際上,《大同學》不僅“首次”提到馬克思的名字及其學說,而且還“首次”提到恩格斯的名字及其學說?!洞笸瑫穯涡斜镜诎苏隆敖袷鲤B(yǎng)民策”提道:“德國講求養(yǎng)民學者。有名人焉。一曰。馬克思。一曰。恩格思(恩格斯——引者注)?!?4)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科學出版社,2019年,第376、386、376、410、413頁。面對社會現(xiàn)實中“貧富相仇”“幾成不解”這一“為近代各國第一難處之事”,而且“迄尚未有善法以處之”的現(xiàn)狀,《大同學》提到了恩格斯處置這“第一難事”的理論,即“恩格思(恩格斯——引者注)有言,貧民聯(lián)合以制富人,是人之能自別于禽獸,而不任人簸弄也。且從今以后,使富家不得不以人類待之也。民之貧者,富家不得再制其死命也?!?5)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科學出版社,2019年,第376、386、376、410、413頁。這一疑似對恩格斯《反杜林論》有關思想的概括同樣較為陋簡,但它還是以“首次”提到恩格斯的名字及其社會主義思想,定格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歷史之中。

第二類是較為集中地反映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有關思想的文本。這一類文本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中最有影響的資源,呈現(xiàn)了各種社會主義思潮和馬克思相關思想在中國最初傳播的狀況。這類文本主要有:第一卷日本幸德秋水著、趙必振譯,上海廣智書局1902 年出版的《二十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

第二卷日本福井準造著、趙必振譯,上海廣智書局1903年出版的《近世社會主義》。

第四卷日本西川光次郎著、周子高譯,上海廣智書局1903 年出版的《社會黨》。

第五卷日本幸德秋水著、中國國民叢書社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02 年出版的《廣長舌》;日本久松義典著、杜士珍譯,載于《新世界學報》1903年第2至6期的《近世社會主義評論》。

這里特別要提到《廣長舌》一書。《廣長舌》作者幸德秋水是日本明治時期最有影響的社會主義思想家、活動家,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中最有影響的日本學者。在《馬藏》這五卷中,還收入他的《二十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社會主義神髓》等中文譯本。

日文原書名為“長廣舌”,中文譯作“廣長舌”,二者意思相同?!栋浲咏?jīng)》有言:“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毙业虑锼谩伴L廣舌”一說,視如佛家傳經(jīng)布道,成為傳播社會主義思想的喉舌?!稄V長舌》的日文原書出版于1902年11月,同月商務印書館就出版了中文譯本?!稄V長舌》既有對社會主義基本思想的介紹,如對社會主義的“實質(zhì)”“理想”“適用”,以及帝國主義“衰運”等問題的闡釋;也有對無政府主義思想的評介,還有對民意黨人的主張以及西方自由平等和個人主義等的說明。盡管思想蕪雜、且多有語焉不詳,但關于社會主義基本思想的內(nèi)容還是主要的,特別是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在駁斥“社會主義者。破壞主義也。社會黨者。亂民也”的謬論之前,幸德秋水就引用了“獨逸(德國)之社會主義者之言曰。革命者。進步之產(chǎn)婆也”的名言,揭示了對待社會主義“未遑究其真相實質(zhì)之如何”的根源;(6)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五卷,科學出版社,2019年,第12頁、第13頁。在對“社會主義者。非以絕滅資本家為目的也。特改革自由競爭之制度。代以社會主義之制度”的論述中,展示了社會主義具有的“凡社會上之資本。皆為社會上民人共有之公物。其生產(chǎn)之利益。亦各分配公平”(7)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五卷,第28頁、第29頁。的特征。幸德秋水還提出:“社會主義之發(fā)達。為二十世紀人類進步必然之勢。決非彼等所能防遏”,“以觀察現(xiàn)在世界之大勢乎。何也。社會主義者。固二十世紀之大主義。大理想也”等。(8)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五卷,第18頁、第30頁?!稄V長舌》的這些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無疑發(fā)生著重要的影響。

第三類是比較性研究的文本,主要是對一種外文原著同時或短時期內(nèi)出現(xiàn)的不同中文譯本的比較性研究。這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突出現(xiàn)象,也是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文本之間的“互文性”探索的重要根據(jù)。這里講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指:“文本與其他文本,文本及其身份、意義、主題以及社會歷史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轉化之關系和過程。”(9)李玉平:《互文性》,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67頁。在“互文性”意義上,可以更為深入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中文本思想生成和文本轉呈的特征和意義。在這五卷中,依據(j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實際,編纂了四組比較性文本。

一是第二卷中日本酒井雄三郎著的《十九世紀歐洲政治史論》的兩個中文譯本的比較性研究,即由華文祺譯、1902年教育世界出版所出版的譯本;1902年作新社出版的譯本?!恶R藏》編纂中分別稱其為“華文祺譯本”和“作新社譯本”。二是第三卷中日本有賀長雄著的《社會進化論》的兩個中文譯本的比較性研究,即薩端譯的閩學會1903年出版的《社會進化論》、麥仲華譯的廣智書局1903年出版的《人群進化論》。三是第四卷中日本幸德秋水著的《社會主義神髓》的四個中文譯本,即由達識譯社譯、浙江潮編輯所1903年出版的譯本;由社會主義研究社編譯、蜀魂迻譯,樂群編譯社1907年出版的譯本;由創(chuàng)生譯、奎文館書局1907年發(fā)售的譯本;由高勞譯、連載于《東方雜志》1912 年第8卷(第11、12號)和第9卷(第 1至3號)的譯本?!恶R藏》編纂中,將這四個文本分別稱作“達識譯社譯本”“蜀魂譯本”“創(chuàng)生譯本”和“高勞譯本”。四是第五卷日本村井知至著的《社會主義》的三個中文譯本,即連載于《翻譯世界》1902年11月第1期至1903年1月第3期的譯本;由羅大維譯、廣智書局1903 年出版的譯本;由侯士綰譯、文明書局1903年出版的譯本?!恶R藏》編纂中分別稱其為“《翻譯世界》連載本”“羅大維譯本”和“侯士綰譯本”。

這四組比較性文本同以上第二類文本一起,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主要文本。這些文本涉及的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的有關思想,無論在當時還是在后來,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fā)展都發(fā)生著重要的影響。

第四類是從經(jīng)濟思想、政治思想、文化思想、社會思想等綜合意義上的各種文本,這類文本涉及思想理論各個領域,在不同程度上涉及馬克思和社會主義的相關思想,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思想理論背景材料。這類文本主要有:

第一卷英國馬林著、李玉書譯,上海廣學會1899 年出版的《富民策》;日本浮田和民著、出洋學生編輯所編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02年出版的《帝國主義論》。

第二卷日本島村滿都夫著、趙必振譯,上海廣智書局1902年出版的《社會改良論》;吳銘譯自日本《太陽》雜志1900年第6卷第8號臨時增刊,上海廣智書局1902年出版的《十九世紀大勢變遷通論》。

第三卷日本有賀長雄著、富士英譯,作新社1903年出版的《近世政治史》;曾劍夫譯自日本民友社“平民叢書”《十九世紀之大勢》一書,上海文明書局、蘇報館1904年出版的《世界進步之大勢》。

第四卷有作新社編譯,1903年出版的《萬國歷史》。

第五卷有日本田島錦治著、作新社譯,作新社1903 年出版的《最新經(jīng)濟學》。

這類文本在《馬藏》這五卷中占有較大分量,主要因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中,無論是社會主義思想還是馬克思的相關思想,往往是與各種思想相互交錯、混沌一體地傳入中國思想界的,就思想文化史整體視界而言,對這些文本中涉及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思想的理解,是厘清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思想特征的重要方面。

這些文本中,由浮田和民著的《帝國主義》特別值得一提。浮田和民在《帝國主義》一書中秉持的是“倫理的帝國主義”的觀點,他認為:“于世界各處。舉野蠻蒙昧之民。教育訓練。使進文明。先進國之責任也。彼遂行帝國主義之國家。一則謀己國之利益。一則藉此以盡大責任。文明之制造品。各國為擴張商業(yè)。遂流入世界之各方。而促蠻族之進步?!睔v數(shù)各國帝國主義發(fā)展的狀況,浮田和民居然認為:“俄國為帝國主義。于北亞細亞之寒村僻地。中央亞細亞之荒野大原。大通鐵道。警醒未開之民”;“英國為帝國主義。于阿非利加之黑暗大陸??v貫鐵路。大與蠻民以利益。蠻民之訓練。實帝國主義直接之大結果” 。(10)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557頁。

在晚清中國思想界,在浮田和民極力為帝國主義辯護的“倫理帝國主義”傳入中國的同時,幸德秋水的以社會主義思想為基礎的帝國主義理論在中國得到傳播。1902年,幸德秋水《二十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的中文譯本由上海廣智書局出版。幸德秋水的帝國主義理論作為日本早期社會主義學說的主要思想,與浮田和民的“倫理帝國主義”是完全對立的。兩種對立的帝國主義理論同時介入中國思想界本身,說明帝國主義理論在這一時期的影響,也要求從對立的思想勃然中探尋社會主義思想傳播的特征。對浮田和民《帝國主義》這類文本的了解,對于從更為寬廣的思想史的視域,探索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思想內(nèi)涵和文本特征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五類是通俗小說類讀物的文本。這一類有第一卷的美國畢拉宓(Edward Bellamy)著、李提摩太譯的,由上海廣學會1894年出版的《百年一覺》(Looking Backward,2000—1887)。這是一部宣揚空想社會主義和改良主義的小說,揭露了19世紀80年代美國社會黑暗和墮落的現(xiàn)狀,充滿了對理想社會主義中新社會制度的憧憬。李提摩太在翻譯中做了大量刪改,刻意增加了所謂“養(yǎng)民新法”的內(nèi)容,擴展了原書中基督教的內(nèi)容。第一卷還收入了1904 年《繡像小說》第25至36期發(fā)表的這部小說的譯文,取名為《回頭看》,較為完整地體現(xiàn)了原書中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從《百年一覺》到《回頭看》,其間相隔10年,體現(xiàn)了空想社會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文本樣式和思想特征的變化。

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文本迻譯理念變化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中國社會發(fā)生著劇烈變動,當時一批先進的中國人千辛萬苦、不畏艱難,懷抱著救亡圖存、強國富民的愿望,到處尋求真理,著力于思想啟蒙。這一時期,日本思想界對歐美的社會主義學說已經(jīng)有了較多的關注和研究,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著述。在日本的留學生和學人接觸到這些著述后,思想上受到極大震動。如毛澤東所指出的:“那時的外國只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進步的,它們成功地建設了資產(chǎn)階級的現(xiàn)代國家。日本人向西方學習有成效,中國人也想向日本人學?!?11)《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頁。他們積極選擇其中的一部分著述,翻譯成中文,急迫地向國內(nèi)傳播。在譯介過程中,幾乎所有學人都依循“文以載道”的理念,聯(lián)系清末中國的國情及社會現(xiàn)狀,以“載道”的強烈意愿,有意識地選擇自己所贊賞的思想主張和種種“主義”,落實相關文本,承當啟蒙責任,力圖在“傳道”中“悟道”、在“悟道”中“行道”。

在《馬藏》第一部第一卷至第五卷中,論及社會主義學說和馬克思思想的中文譯著大多來自日文原著。這些日文原著,是明治末年日本知識界對社會主義學說和馬克思思想最初探索階段的文本,對各種社會主義學說和馬克思思想的理解還比較粗淺、陋簡。中文譯者集中關注的是日文原書中體現(xiàn)的新知識、新思想,特別是其中呈現(xiàn)的社會變革的政治主張,在中文翻譯中,難免有諸多急就、倉促的痕跡,產(chǎn)生許多誤譯、漏譯等現(xiàn)象。加上日文原著中留存的對社會主義學說和馬克思思想的諸多誤解,伴隨“文以載道”愿望的往往是文本轉呈上的諸多缺憾。

《馬藏》第一部開頭五卷的文本,出版于1894年至1903年間。這10年,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起始階段,在“文以載道”的意向下,對各種文本迻譯的理念相繼發(fā)生,同時也相互影響,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開啟時期的文本特征和學理進路。

《馬藏》第一部第一卷收入的《富民策》《大同學》《俄羅斯大風潮》這三個文本,呈現(xiàn)了那一時期文本迻譯的“西學中源”“西學中述”和“西學中用”的三種理念。在之后10年的演進中,這三種理念相互影響、相互作用,1903年之后逐漸形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文本迻譯的新的理念。這里涉及的文本迻譯的三種理念概要如下。

一為“西學中源”,構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文本迻譯的最初理念。這一理念突出地呈現(xiàn)于《富民策》文本中。

《富民策》署名為馬林著、李玉書譯。所謂“馬林著”,實際上是馬林對亨利·喬治(Henry George)《進步與貧困》(ProgressandPoverty)一書的節(jié)選。馬林(應該包括譯者李玉書)對喬治的經(jīng)濟學說極為推崇,在疑為李玉書撰寫的《富民策序》中提道:“于其道服膺久矣。乃取其書而翻譯之。曰單地稅。而總名之曰富民策”;進而認為,喬治“以為富國不如富民。富一二有資本之民。不如富天下無衣食之民”,這也如同“書曰。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諺云。君出于民。民出于土。此即地稅富民策之所由作也?!?12)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陡幻癫摺返乃枷胫?,似乎在于《尚書》所言,“西學中源”的迻譯理念滲透其中。

《富民策》關于“富民”的主要政策實為西學所有,但譯者還是相信,這些政策是以《尚書》“所由作也”,被視作《尚書》思想的翻版?!陡幻癫摺吩诮榻B材、地、工、本的含義時,既結合基督教教義認為“地”為“上帝所造以養(yǎng)人也”,也溯源《禮記》《書》《詩》等中國典籍,尋找重“地”的思想淵源,提出“故虞廷置敷土之官。周禮重職方之掌。書言禹甸。詩詠周原。古人治國之經(jīng)。未有不以地為首務者。以生民托命之所。而根本之于此立也”。(13)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甚至認為像“工”(勞動)這樣的概念,“考之中國往古。自包犧氏作。結繩而為網(wǎng)罟。以畋以漁。于是乎工之事始肇。其后神農(nóng)黃帝堯舜相繼而起。皆制器以利生民?!?14)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論交易”一章一開始還提出:“致富之道。交易為先。交易者。以其所有易其所無也。昔黃帝為日中之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孟子亦曰。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nóng)有余粟。女有余布”。(15)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認為交易之道的思想之源也在于中國古代典籍之中。

19 世紀末20世紀初,“西學中源”的迻譯理念是當時西學東漸中思想文化傳播的一種流行理念?!恶R藏》的編纂者引述了陳熾和黃遵憲的相關論述作出證明。如陳熾認為:“泰西議院之法,本古人懸鼗建鐸、閭師黨正之遺意;合君民為一體,通上下為一心,即孟子所稱庶人在官者?!痹偃琰S遵憲提出:“今觀于泰西之教,而乃知之矣。余考泰西之學,其源蓋出于墨子。其謂人人有自主權利,則墨子之尚,同也;其謂愛汝鄰如己,則墨子之兼愛也。”(16)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

在編纂《馬藏》第一卷時發(fā)現(xiàn),《富民策》出版后,《萬國公報》上刊登的一篇讀后感提出:“今觀此書之旨,尤足使華人知計學之精,且知此意也者,非惟泰西近日之良規(guī),亦即中國本來之古制。特中國雖有此意,而未見實事,僅托空言,加以后之學者,不善讀書,以致深沒其文,大晦其意,古人之良法遂不復大白于世,夫亦甚可惜矣?!?17)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拔鲗W中源”的理念,在當時中國的思想文化背景下有其存在的學理原因。《富民策》秉持“西學中源”的迻譯理念,更多地在于使西學的“計學”(經(jīng)濟學)新知,易于為當時的知識階層所接受。

在“文以載道”意向中,“西學中源”的迻譯理念學界多有認可,構成當時思想啟蒙中的重要特征,但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這一理念存在的時間并不長久。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富民策》中,“文以載道”的意向與中國國情和社會現(xiàn)實之間相聯(lián)系的取向已經(jīng)顯露?!陡幻癫咝颉芬婚_始就提出:“嘗讀西士所著各種富民策。詞意精卓。條律詳明。皆以泰西往日之良規(guī)。為中國方今之新法。細繹其中大旨。”(18)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馬林和李玉書都十分看重西方各種富民策“為中國方今之新法”中運用的意義。例如,中國的土地分配不均,是造成中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落后的重要原因。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歷來的“井田之法”已經(jīng)不適應了,盡管“井田分地之法。意非不善。但非今之所宜行。蓋上古之世。風氣未開。人民尚少。故可一人必得一地。一地必屬一人。耕鑿自安。田園為業(yè)”,而當時的中國已經(jīng)是“四通八達。萬業(yè)千行。如必以地分之??钟蟹瞧渌硕恢?。”(19)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03、243、241、267、354-355、356、201、293頁。李玉書提出的是改良的“按地科租”法,即地租歸公,“實較勝于以人分地。譬人有千畝之田。而適生十子。則以人均地。按股而分。計其子各得田百畝均矣。然此千畝者。地既有肥瘠之不同。租亦自有多寡之不等。是均而不均矣”。(20)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在“文以載道”意向下形成的這一觀點,已經(jīng)實際地轉向“西學中用”的迻譯理念了。

二為“西學中述”,構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文本迻譯的主要理念。這一理念在《大同學》中得到集中體現(xiàn)。

《大同學》成書經(jīng)由“節(jié)譯”到“纂述”的過程,“纂述”一說刻劃了“西譯中述”的基本特征。傅蘭雅對“纂述”過程曾作過如下描述:“將所欲譯者,西人先熟覽胸中而書理已明,則與華士同譯,乃以西書之義,逐句讀成華語,華士以筆述之;若有難言處,則與華士斟酌何法可明;若華士有不明處,則講明之。譯后,華士將初稿改正潤色,令合于中國文法。”(21)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最后呈現(xiàn)的“纂述”文本,沒有脫離原文的基本思想,但“節(jié)譯”者和“纂述”者也把自己的思想植入其中,最后的文本包含了對原書內(nèi)容和相關問題的“纂述”。

《大同學》在“大同學節(jié)譯本自序”中對原書作者本杰明·基德及其思想做了高度評價。李提摩太特別強調(diào),基德在對當時歐洲列強的概述中指出:“更見有各大國者。競筑兵艦以為雄。其鑄械巧于前。其練兵又多于前。或疑各國之興。莫不由是。滔滔不返。孰指迷津。于是各大國整軍經(jīng)武之需。為地球自古以來未有之巨?!?在“國家養(yǎng)數(shù)千萬坐食之兵”的同時,“民生安得而不困。且募兵制械之數(shù)。尚不知何所底止。小民顛連窘迫。勢亦必歲有所增?!泵鎸腋F兵黷武而民眾顛沛流離的現(xiàn)實,基德“心竊憫之。特著此書?;虼舐暭埠??;蛭⒀噪[諷”。李提摩太感慨道:“俾人共知善治國者。必以善講天道為指歸。凡不愿講天道之國。無不衰敗隨之。此理甚深。非止關繋于一國。實亦關系于全地。明哲之士。無不擊節(jié)嘆賞。”對于“甚深”之“理”,李提摩太坦言:“余寓中華。垂三十年。知華人亦有步外國之后。而同受其迷者。此余所深不愿見者也。余常愿中國盛行救世之大道。而成有知有道之國。不愿其趨此迷途。而墮入無知無道之中?!币虼耍趯⒒碌臅白g作華文”時,“不必句翻字譯。故僅節(jié)取各章中扼要語。臚舉無遺。中國不乏賢智。茍能俯賜披覽?;蛞嗖粺o小補。爰書數(shù)語。并質(zhì)當途”。(22)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西學中述”的迻譯理念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思想傳播的意義得到充分表露。

三為“西學中用”,構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文本迻譯的重要理念,這種理念在《俄羅斯大風潮》中得到集中體現(xiàn)。

《俄羅斯大風潮》的譯者為馬君武(1881—1940)。1902年《俄羅斯大風潮》譯著出版時,馬君武正在日本參與梁啟超創(chuàng)辦的《新民叢報》;同時結識孫中山,開始追隨孫中山革命?!抖砹_斯大風潮》選譯自托馬斯·柯卡普出版于1900 年的《社會主義史》第九章“無政府主義”。在《社會主義史》眾多章節(jié)中,選擇“無政府主義”這一章,并更名為“俄羅斯大風潮”,顯然是為了借鑒無政府主義思潮來談論用之于中國的革命,表達了馬君武及其同事們當時秉持的革命信念。

在《俄羅斯大風潮》的“序言”中,馬君武提出:“無改造社會之思想者。其人斷不可謂之大豪杰。休乎哉。抱改造社會思想者之豪杰乎。其目的或全達?;蜻_其一小部分?;驓v數(shù)世而達?;驓v數(shù)十世而達。當其生時。世人皆辱之逐之。以至于戮之。謂其人為誕人。視其說為邪說。然歷數(shù)世或數(shù)十世之后。則莫不敬式崇拜之?!?23)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這里表達的思想和理念,實為聚集在日本的以孫中山為首的中國革命者的理想和信念。

馬君武贊同《社會主義史》對無政府主義思想淵源的說法,他在《俄羅斯大風潮》“序言”中指出:“法蘭西之國民者。世界上思想最高尚之國民也。圣西孟(Saint Simon圣西門——引者注) 之徒。 倡社會主義于世。(即公產(chǎn)主義)其勢力日盛。至十九世紀而英人達爾文斯賓塞之徒。發(fā)明天演近化之理。由是兩種學說。發(fā)生一種新主義。是新主義英文曰 Anarchism無政府主義今予所譯之書?!?24)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在馬君武看來,無政府主義是從社會主義和進化論中產(chǎn)生的“新主義”;在政治上,“無政府黨人者。各國政府之最大公敵也”。(25)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

值得注意的是,馬君武一方面按照英文原書,對無政府主義的政治主張做了說明,即“無政府主義者。最明白最單簡之主義也。一言蔽之曰。不認外界之威權。不許有土地或資本之私產(chǎn)。人人按其才力之所近。以作自由之工。無工業(yè)等等自養(yǎng)之法。不能成自由社會也。自由社會者。人人有平等之自由。而互相連合。故改造社會之宗旨。不過使其成為自由社會。而自由聯(lián)合耳。善人之盡其義務。非懼政府及警察也。因義務乃其自己之義務。而自盡之。譬之人之有生。即須自然呼吸空氣也” ,(26)表達了他對無政府主義之“西學”而“中用”的意向。另一方面,他在正文的開首,就脫開英文原書,增加了以下文字:無政府黨主義“有翻天覆地之精神,具挾山超海之氣力,弄神出鬼沒之手段,掃去世間一切君主教主重重網(wǎng)羅。萬人一魂,欲造出其理想中之新世界。前者死,后者繼。無論男女貴賤,莫不勇猛俠烈,以殺君相貴族等等惡類,為獨一之目的。烈烈乎!無政府黨之主義也。堂堂乎!無政府黨人也”,(27)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469、470、492、481頁。以此表達他以“西學”之無政府主義 “用”于中國現(xiàn)實的激情與信念。

三、1903年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文本呈現(xiàn)特征

《馬藏》第一部開頭五卷,對1903年之前文本選擇的尺度較“寬”。這種“寬”的對待方式,是依據(j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文本的實際狀況和思想特征設定的。這里講的“寬”,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各種思想紛至沓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從當時各種思想傳播的整體考察,就不能把握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思想特征和演進路向。

酒井雄三郎所著《十九世紀歐洲政治史論》的“華文祺譯本”和“作新社譯本”,均出版于1902年。《馬藏》編纂者在對該書作出細致考證和反復研究后,將《十九世紀歐洲政治史論》收入《馬藏》第二卷。

《十九世紀歐洲政治史論》對1814—1815年維也納會議至19世紀90年代歐洲政治歷史做了簡要闡釋,全書共四章。第一章“近代歐洲政界之起源”,對維也納會議的情況及其通過的《最后議定書》及“神圣同盟”形成等問題做了闡釋;第二章“政黨之抗爭及制度之變革”對歐洲1830年、1848年和1870年歐洲革命中主要國家政黨及其政治主張和思想變革問題做了闡釋;第三章“歐洲四大國政界之進化”對這一時期英、法、德、奧四國政治發(fā)展及其變革作出較為具體的闡釋;第四章“物質(zhì)進步之關系于政界”對19 世紀以來人類在器械的發(fā)明、蒸汽和電力的使用、各種化學品的出現(xiàn)及生物學的進步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對各個方面的發(fā)明、進步與政治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做了較為詳細的分析。

20世紀之初,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就是從對19世紀歐洲政治發(fā)展及其思想變革開始的,而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立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產(chǎn)生也是與這一政治背景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妒攀兰o歐洲政治史論》的文本特征,對理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知識背景、學理基礎和思想基礎都是有意義的。這就是從較“寬”的視界上,將《十九世紀歐洲政治史論》的這兩個文本編入《馬藏》第一部第二卷的主要原因。

把《十九世紀歐洲政治史論》的這兩個文本編入《馬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該譯著在對19世紀歐洲政治思想史的闡釋中,把馬克思的政治思想及其影響寫入其中,并且從社會主義運動的角度對巴黎公社作了描述,使這一以闡釋19世紀歐洲政治史為主題的著述,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中發(fā)生了獨特的影響。

在《十九世紀歐洲政治史論》提到:“社界黨于千八百四十八年革命后。雖大遭蹉蹶。然當時際變亂幸得脫者。及變事稍定。相率旋國。再糾合同志與諸國黨員通聲息。大張其勢力。如彼等所提倡之萬國勞工協(xié)會(國際工人協(xié)會)。殆有風靡全歐之勢。然此協(xié)會組織不善。未幾即解散。而其黨員各圖于本國擴張其黨勢。表示民主社界黨之政綱。先起于德意志之政界。而諸國黨員。亦皆各效其能。遂漸具政黨之體?!?28)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在這里,對“卡爾馬格”即卡爾·馬克思思想,在“萬國勞工協(xié)會”即國際工人協(xié)會的影響,以及1876年國際工人協(xié)會解散后在歐洲工人運動的影響做了較為客觀的評價。

《十九世紀歐洲政治史論》第三章還提道:“千八百七十年。拿破侖第三為普所敗。共和黨乘之。第四次于巴黎起革命。遂創(chuàng)立現(xiàn)今之第三共和黨。雖然。昔日之王政黨。乘普法戰(zhàn)爭之紛擾。而得掌握政柄。共和黨分為二派。巴黎之革命黨。襲共和黨之故轍。又于巴黎起革命。收攬政權。建設孔米繆(社會黨之義——筆者注)政府?!?29)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二卷,科學出版社,2019年,第31、43頁。這里的“孔米繆”即為commune,就是指“巴黎公社”,巴黎公社也在歐洲政治史整體上為中國知識界所知曉。

顯然,由此來看《馬藏》第一部開頭五卷收入文本“寬”的對待方式,實際上是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文本特征的“嚴”的學理的和思想的依循為內(nèi)在規(guī)定的。

二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的文本幾乎全是譯著,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從日文迻譯而來,在這些日文原書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觀點幾乎都是與其他思想和理論交織在一起的,而且大部分還不是以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或社會主義思想論述為主要內(nèi)容的。《馬藏》第一部開頭五卷也以“寬”的方式收入這種類型的部分文本。

《馬藏》第一部第三卷收入的《世界進步之大勢》,是根據(jù)1893年出版的日本民友社《十九世紀世界之大勢》翻譯的, 曾劍夫在1903年將其譯成中文出版。該書集中論述的平民主義思想,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流行的一種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性思潮。首先,該書認為19世紀的物質(zhì)進步和文明發(fā)展社會進化是18世紀社會進化的結果,即“欲觀測十九世紀者所最宜注意者也。考察十八世紀英國殖產(chǎn)發(fā)達之源。為供十九世紀之資也。然試更進而察十八世紀普及顯著之特色”。(30)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溯源歷史,特別是對18世紀英國“殖產(chǎn)發(fā)達”(即產(chǎn)業(yè)革命)的考察,對理解19世紀的社會進化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其次,19世紀的社會進化與18世紀的社會進化,有著兩個方面的顯著特征:一方面,“十九世紀承勢而成長足之進步。比于百年前之社會、政治、宗教、道德、學術。能不驚其變化絕大哉。然其中特有而最著者。物質(zhì)之進步也。頌揚十九世紀者?;蛑饔诖?。是不可以不論”;(31)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三卷,科學出版社,2019年,第655、673頁。另一方面,物質(zhì)進步并沒有帶來同步的文明進步,相反,物質(zhì)進步同時確實是文明的敗落,“英國為最。而賴救助金免饑餓者百萬。勞動汲汲。不能得人間最下度之生活者幾百萬。食物與清潔之空氣欠乏。而不能避死亡疾病者以萬數(shù)。無保育之幼兒。死者如蠅。無量家族。棲息起臥于不潔小屋中。有蹴殺妻者。有縊子者。有饑餓者。有賣淫有泥醉者。有竊盜有欺騙者。蕓蕓苦況。甚于羅馬之奴隸。而王公貴人。驕奢無度。雖歷史上何時代無罪惡愚貧殘酷之事。然未有不均平如斯之甚者?!笨v觀這兩個方面,結果就是“十九世紀社會之狀態(tài)。 最可寒心者也”。也就是說,“若使富者益富。奢者益奢。則其結果社會之不平均必加甚。是非文明之進步。而退步也?!?32)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

這些社會進化的現(xiàn)實,成為平民主義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如《世界進步之大勢》指出的:“社會平民主義。至十九世紀大發(fā)其光輝也。然非偶然出現(xiàn)”。(33)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在這些原因中,階級和階級沖突是最為顯著的原因,“平民社會者?;A天則與道理所立之社會也。人為之階級。過去之偏僻。不束縛其思想活動之社會也。階級制度之社會如梯然。對上層為奴隸。對下層為主人。各事其上層。臣之于君。子之于親。仆之于主皆是也。組織階級制度社會之要素。不在人而在地位。無地位則雖有才干。亦無所發(fā)揮。而今則反是。非無貴族。但以平民之主人。而受平民之奉事也。亦非無階級特權。但無遮平民進路之障壁也。然是等階級制度。亦將絕跡于社會。此自然之大勢。豈區(qū)區(qū)人力所能支哉。”(34)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

《世界進步之大勢》把平民主義思潮同其他的激進主義思潮聯(lián)系起來考察,社會主義就是其中相聯(lián)系的思潮之一種。在論及19世紀法國革命劇變時,《世界進步之大勢》提道:“不能劃然于始者。其何能劃然于終乎。千八百三十年四十八年七十一年巴里之暴動。千八百四十八年與四十九年歐洲之沸亂。獨逸之社會主義。佛蘭西之急激共和主義。魯西亞虛無黨之行動。皆可謂結革命之果實。然仍不得以此為告終也。”(35)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在這里,從平民主義視角來看,“獨逸之社會主義”(德國的社會主義)同法國的“巴里之暴動”(巴黎起義、法國革命和巴黎公社)、“歐洲之沸亂”(歐洲革命)、“佛蘭西之急激共和主義”(法國的激進共和主義)和“魯西亞虛無黨之行動”(俄國無政府主義運動)都是作為與平民主義相聯(lián)系的思潮對待的,平民主義始終是《世界進步之大勢》的主題。

《世界進步之大勢》在對平民主義在社會進化影響的比較闡釋中,同樣認為:“他日者或救以社會主義?;蛞酝肆T工任其自然之優(yōu)勝劣敗?;騽e有良法乎。不能斷言。然平民主義之勝利。必可救殖產(chǎn)社會之不平均。殖產(chǎn)界獨閉其門戶。信不能防平民主義之侵入也。”(36)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從推進社會進化的意義上來看,該書更看重的不是所謂的“社會主義”而是平民主義的“良法”。

蔡元培在為《世界進步之大勢》所寫的“序”中,對該書所宣揚的平民主義思想及其對中國思想界將產(chǎn)生的影響做了明確說明。蔡元培認為:“日本大哲以平民主義之眼光??雌茪W美十九世紀為過渡時代。而其胚胎在前世紀。其希望又非后世紀不能達之。著為此書。大旨以物質(zhì)文質(zhì)為作用。而道德進步為趨勢。非達于社會平等之天則不止”。據(jù)此,蔡元培相信,該書宣揚的平民主義“于吾國思想界必大有影響無疑焉”(37)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三卷,第686、689、690、671、691、633頁。。收入《世界進步之大勢》文本,就是以清末社會改良思想理論影響為根據(jù)的。顯然,《馬藏》文本選擇之“松”,是以早期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大背景為“嚴”的根據(jù)的。

三是在這一時期存在的涉及馬克思和社會主義思想傳播的文獻,還不是嚴格的馬克思主義傳播意義上的文本,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會主義觀還只被理解為眾多社會主義思想的一翼,科學社會主義還與各種社會主義思想流派混和在一起并沒有作出區(qū)分,馬克思思想和科學社會主義思潮還處在混沌的思想潮流中并沒有脫穎而出。

《馬藏》第一部第二卷的《近世社會主義》,由趙必振譯自日本福井凖造的同名著作,中文譯本出版于1903 年2 月。這可以看作1903年之前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傳播的最有影響的文本。

在《近世社會主義》的“凡例”中,福井凖造對他認可的“社會主義”做出了三個方面的規(guī)定:一是在時間限界上,以1789年“法蘭西革命以后歐美諸國之社會主義為主”,在這之前,“雖間采社會主義者之議論。然社會之勢未大。其足以當講究之價值者甚少”;二是在理論特征上,“以經(jīng)濟學上之一學說與政治學上之一議論。以判定此主義之是非善惡。為本書之目的。然為解釋社會問題。自信為講究社會主義者之必要。著者特搜集多種之社會主義的議論。以供社會問題解釋者之資”;三是在闡釋內(nèi)容上,在于“說明社會主義之本質(zhì)。然于其黨派之運動。亦為講究社會主義者所不容忽。不可附諸等閑。然本書先記述歐美諸國社會黨之狀態(tài)。至其運動。于他編再述之”。(38)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

《近世社會主義》分作四編。第一編為“第一期之社會主義”, 主要為19世紀前半期英國和法國的社會主義,涉及巴貝夫、卡貝、 歐文、圣西門、傅立葉、路易·勃朗、蒲魯東等人生平,以及他們的著作和主要觀點;第二編“第二期之社會主義”,主要是德國的社會主義,涉及馬克思、拉薩爾、洛貝爾圖斯的生平、著作及其思想觀點,同時也涉及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和國際工人協(xié)會的歷史;第三編 “近時之社會主義”,主要涉及巴枯寧、克魯泡特金等人及其無政府主義思想,以及拉薩爾及其社會民主主義的思想,阿道夫·瓦格納及其國家社會主義觀點,以及基督教社會主義的緣起及其在英國、德國、美國等地的傳播;第四編“歐美諸國社會黨之現(xiàn)狀”,對英國、法國、德國、中東歐諸國和美國社會黨活動情況,以及亨利·海德門、威廉·李卜克內(nèi)西、倍倍爾等人生平及其思想做出闡釋。社會主義學說初入中國,思想上異彩紛呈、魚龍混雜,處在混沌的思想潮流之中;大浪淘沙、去偽存真,最后是科學社會主義的脫穎而出,是在1903年之后的一個時期逐步完成的。

這一逐步完成的過程,可以認為在《近世社會主義》中已初見端倪。《近世社會主義》盡管把歐洲的各種社會主義思想混雜在一起,沒有做出嚴格區(qū)分;但它還是強調(diào)19世紀40年代之后德國社會主義發(fā)展的突出成就。在第二編“第二期之社會主義”一開始就提到:“英法二國之舊社會主義”即英法兩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其議論徒馳于空理。而唱荒唐無稽之說。以其兒戲的計劃”;而“德意志之新社會主義”與英法空想社會主義相比較,則“全然大異其趨也。以深遠之學理。精密而研究之。以講究經(jīng)濟上之原則。而認信真理與正理。故于多數(shù)之勞民。容易實行其社會主義。得多數(shù)雷同之贊助?!?39)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但是,《近世社會主義》又把這種“新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立者歸于馬克思和拉薩爾,認為“如馬陸科斯(馬克思——引者注)如拉沙列(拉薩爾——引者注)周游歐洲之各國。以傳播其思想教化。熏陶最為廣至。其運動之活潑。與前者大異其點。吾人今特倡導此新社會主義。其抱如何之思想。如何之運動。如何之方面。其勢力如何之發(fā)達。而述第二期之社會主義?!?40)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督郎鐣髁x》對德國“新社會主義”的評介,在馬克思和拉薩爾之間平分秋色,沒有作出任何關于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和拉薩爾的社會主義之間的本質(zhì)區(qū)別的說明。

當然,在馬克思和拉薩爾之間,《近世社會主義》還是首先對馬克思的生平及其思想做了闡釋。在對馬克思思想的闡釋中,提到了《共產(chǎn)黨宣言》,認為“開共產(chǎn)的同盟會。以組織一團體。千八百四十七年。乃草其宣言書。公刊之。為國際的勞動者結合同盟之端緒。以待他日社會雄飛之機。養(yǎng)成勞動者之勢力?!?41)而且還以更大的篇幅介紹了《資本論》的內(nèi)容及其理論和實際的意義,如在《資本論》創(chuàng)作上指出馬克思“博采群書。窗下研煉。費十余年而成。探學理之蘊奧。以講究資本之原理。依其研究之結果。成彼一代之大著述。題為‘資本論’”;(42)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在《資本論》理論特色的說明中指出:“無論其同時代之如何人。無出彼右者。其經(jīng)濟學感化一般人民之程度。德意志之學者。亦無其比。彼于經(jīng)濟學上。最精細之觀察。且為確實推論家之一人。故其著‘資本論’實為社會經(jīng)濟上之學者之良師。 亦可窺見彼之一代之性行。及其思想云”。(43)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二卷,第393、489、490、494、496、496-497頁。在《資本論》在社會主義運動影響上提出:“加陸馬陸科斯(卡爾·馬克思——引者注)創(chuàng)設社會主義之實行。與國際的勞動者同盟以期社會之雄飛。其學理皆具于其‘資本論’。大聳動于學界。為社會主義定立確固不拔之學說。為一代之偉人。其學理與主義”,(44)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一卷,第295、455、363-364、469頁。在歐洲思想界“馬陸科斯(馬克思——引者注)之‘資本論’。為一代之大著述。為新社會主義者。發(fā)明無二之真理?!?45)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馬藏》第一部第二卷,第498、499頁。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起始階段呈現(xiàn)的思想過程和文本特征,在1903年之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中進一步發(fā)生著深刻變化,在《馬藏》各部和各卷的卷帙浩繁的文本中,將得到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和理論邏輯相契合的呈現(xiàn)。

猜你喜歡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文本
北京大學首都發(fā)展新年論壇(2021)舉行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藝術品鑒(2020年5期)2020-07-27 02:43:10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少先隊活動(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Le r?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法語學習(2016年1期)2016-12-18 22:26:20
La solitude
法語學習(2016年6期)2016-11-24 09:39:38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缙云县| 汽车| 额济纳旗| 松阳县| 南宁市| 鹤壁市| 介休市| 张家界市| 三江| 鱼台县| 通州区| 中江县| 视频| 蒙城县| 淮阳县| 合山市| 北碚区| 稻城县| 汨罗市| 曲沃县| 涡阳县| 卢湾区| 安庆市| 调兵山市| 呼伦贝尔市| 怀来县| 曲松县| 金门县| 孟村| 南丹县| 介休市| 分宜县| 广汉市| 全椒县| 沾化县| 九龙县| 五台县| 睢宁县| 呼和浩特市| 抚远县|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