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美術課堂中,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在不斷加深,不少美術鑒賞課和美術知識的講解的專業(yè)性很高,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鑒于這種情況,教師應當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革新優(yōu)化,在教學中融入生活教育理念,讓學生快速建立對相應作品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對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融入生活化教育理念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為高中美術教學有所助益。
關鍵詞:高中美術;融入;生活教育理念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1-0011-02
引 言
教師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教育理念,可以為課堂教學搜尋和引入更多生活化的資源與素材,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樣、生活色彩更為濃厚,學生學習理解起來也會更加輕松[1]。教師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多從學生熟悉了解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融入生活素材和生活情境來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呈現(xiàn)直觀的教學內(nèi)容,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整體教學質(zhì)量也能得到顯著提高。
一、進行網(wǎng)絡資源的挖掘利用
不同的美術知識適宜不同的教學方法,并且學生對不同的美術知識理解程度也會明顯不同。對于那些和學生生活、經(jīng)歷相隔較遠的內(nèi)容,學生在了解那個時期的美術作品時會存在一定的理解認知障礙,不僅如此,有的美術作品或者藝術品很難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見到,這會進一步給學生的審美鑒賞造成影響[2]。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以幫助學生理解欣賞相應的美術作品。對于一些年代久遠的美術作品,學生可能無法看到實物,但是,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查找這些珍貴的藝術品的相關資料,這些背景介紹細致全面,各種圖片也十分豐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直觀的網(wǎng)絡資源,幫助學生建立有效的審美感知。網(wǎng)絡已經(jīng)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美術課的教學中其輔助效果也非常明顯,尤其是在化解教學難關和障礙上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藝術》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引入網(wǎng)絡素材,起到良好的教學輔助效果。在生活中玉石并不少見,我們無法在同一時間飽覽所有玉石的種類和樣式,那是否意味著生活化教學就此失去了意義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其實,大多數(shù)美術作品都是奇珍異寶,有著很高的價值和審美功效,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很難一飽眼福,然而教師可以利用仿真情境的設計來組織教學,即利用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及各種能夠獲得玉石資料和影像的途徑對其進行搜集整理與篩選,然后制作成一個精美的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仔細觀賞課件的過程中對涉及的知識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感知,之后教師再逐漸展開細致的知識講解與分析,這種科學合理的教學組織與構建能夠很好地掃清原有的教學障礙。
二、組織更多的寫生活動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組織構建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師應當建立更多美術課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細致深入的觀察力與感受力,也要培養(yǎng)學生將自己感受到的內(nèi)容描述與呈現(xiàn)出來的能力[3]。因此,教師要多組織一些戶外寫生活動,如教師可以基于相應的教學主題,設計一些易于展開的戶外寫生活動。在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就寫生主題給學生做細致講解,包括有一定專業(yè)性的知識,以便讓學生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同時,教師應該選擇一些有針對性的寫生地點,可以是風景優(yōu)美的戶外,也可以是和教學主題有緊密關聯(lián)的場所,讓學生在具體的場景內(nèi)基于細致深入的觀察,嘗試將自己感受到的內(nèi)容用畫筆表達出來。這一過程不僅能夠訓練學生的觀察感知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yǎng)。由此可見,組織寫生活動是一個非常好的從生活教育理念出發(fā)構建的教學方法,它能夠讓學生有更好的課程學習體驗。
例如,在學習《宗教壁畫》時,教師可以試著改變以往先理論學習后實踐操作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先帶著學生到本地有名的寺廟進行現(xiàn)場寫生,讓學生在寺廟里獲得充分的視覺沖擊,使其滲透于自己的靈感和感情,零距離地觀賞和描繪廟中神奇的神話人物和精靈,以清凈之心在清靜之地盡情地領略和享受。然后回到課堂中,引導學生利用理論知識對自己情感結晶所化成的作品進行再次的反思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宗教壁畫”審美品格的理解。這樣的教學組織方法不僅會讓學生覺得生動有趣,也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學習印象。學生會將自己在實地看到的內(nèi)容和后續(xù)自己在課本中學到的內(nèi)容作比照,充分感受到“宗教壁畫”的特點和神韻。這是教師做理論性的背景知識介紹所無法取代的教學效果,也是戶外寫生教學實效的一種良好體現(xiàn)。
三、豐富美術課教學實踐活動
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適宜的生活化教學模式存在差別。對于有的教學知識點,教師可以將其和各種課外實踐活動相融合,這同樣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觀察和感受生活的機會,并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感知力,讓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得到提升。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主題設計一些趣味化的課外實踐活動。在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容易展開,且能夠帶給學生反思的一些實踐活動。活動過程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小組內(nèi)成員透過有效的分工合作來一同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課堂上,每個學習小組就自己的任務完成情況做交流匯報,教師最后做相應的點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充分體現(xiàn)了生活教育理念和美術課的融合,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探究的樂趣,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課堂學習收獲。
例如,教學《古代園林藝術》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互助學習,以小組的形式對“古代園林藝術”選取一個角度進行深入的調(diào)查和研究,并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自身的調(diào)查結果向全班匯報,以合力之勢幫助所有學生學習有關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種類、特點、結構、精神和審美價值。學生很喜歡這個活動,每個學習小組都非常積極、廣泛地搜集資源和信息,而且選取的研究主題很有代表性,學習匯報成果非常理想,有的小組將自己的成果做成了PPT,有的則手繪了一幅說明圖。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課堂氣氛非?;钴S,這樣的信息交互與分享也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收獲,讓學生就這個主題可以有更深入的認識,充分達到了預設的課程教學目標[4]。
結 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生活教育理念,可以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使學生學習理解起來更加輕松,從而可以使教學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高。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積極融入生活教育理念,通過有效進行網(wǎng)絡資源的挖掘與利用來突破教學重點,組織更多的戶外寫生活動,幫助學生積累素材,進一步豐富美術課教學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有效提高高中美術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黃徐土.心之所至,美之所現(xiàn)——高中美術教育生活化策略淺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146.
王麗青,鄧聯(lián)富.淺談網(wǎng)絡及多媒體在高中美術教學環(huán)境中的應用[J]. 美術教育研究,2014(24):45.
徐勁松.高中美術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探析[J]. 美術教育研究,2013(24):140.
張榮安. 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12):93-94.
作者簡介:謝海萍(1977.4—),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從事高中美術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