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夏蕾
【摘要】近年來,人口流量及密度不斷增大,導致很多生物、疾病的流動性增加,有很多兒童受到環(huán)境影響,先天或后天產(chǎn)生了心理或生理疾病。每個兒童都享有平等的權利,都本該擁有同樣燦爛的人生。隨著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特殊兒童的教育逐漸受到關注,讓這些“折翼的天使”享受生活的樂趣,綻放自信的笑容。而特殊兒童音樂教育指的是為身心有缺陷的兒童進行音樂教育。音樂教育是特殊兒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能夠提升特殊兒童的審美教育,對兒童的智力開發(fā)也具有積極作用,而且有助于特殊兒童的康復。在本次探討中,我們以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為核心,了解特殊兒童教育及其意義,并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特殊兒童;音樂教育;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有關特殊兒童音樂教育
每個兒童都是一朵獨特的花,各自保持著自己的特性。因此,在設計、實施教育計劃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因材施教。特殊兒童教育包含很多的方面:盲童教育、聾童教育、智力落后兒童教育、行為障礙兒童教育,等等。而音樂教育是特殊兒童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音樂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寶貴的人類遺產(chǎn)和智慧結晶。在普通的音樂教育中,側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技能上。而在特殊兒童教育中采取音樂教育,有助于矯正特殊兒童的行為問題,并且補償存在的缺陷。部分兒童存在語言交流障礙,正常的交流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而音樂的抽象性與不確定性有助于他們表達自我。愉悅的音樂游戲也能夠促進特殊兒童的交往能力,有利于特殊兒童今后的發(fā)展。
二、對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的意義
音樂能夠為學生帶來快樂。受到生理缺陷的影響,很多特殊兒童或多或少都有自卑心理,內(nèi)心長期處于壓抑的狀態(tài),并不是真正的快樂。音樂教育能夠讓特殊兒童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達到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目的。
音樂教育有助于特殊兒童的治療和康復。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及進步,音樂治療逐步成為特殊兒童治療和康復的手段之一。音樂能夠提升特殊兒童的感官器官的感知能力,從心理上感受音樂、產(chǎn)生共鳴。音樂教育也能夠提升特殊兒童的交流能力,在協(xié)作的過程中相互了解并改善自我,增強群體意識。
三、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的策略
音樂教育對特殊兒童有很多益處,因此,找到恰當?shù)姆椒ㄓ葹橹匾@樣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音樂教育的目的,為特殊兒童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轉變傳統(tǒng)觀念,因材施教
大量的文獻表明,優(yōu)質的音樂教育有助于特殊兒童的發(fā)展。但是,就目前來看,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存在很多的問題,尚未解決。就目前的情形來看,很多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依舊注重于形式化,表表樣子,與普通音樂教育并無明顯區(qū)別。在大多數(shù)的盲童學校中采取的是歌唱形式為主的音樂教育,在聾啞學校采取的是以律動為主的音樂教育。這兩種方式在形式上都比較單一,沒有結合特殊兒童的實際,教學方式比較守舊。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首先,應改變相關部門的觀念及想法,讓他們不再局限地認為音樂是娛樂消遣,從根本上認識到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運用音樂教育彌補特殊兒童的不足,為他們的康復添磚加瓦。再者,應完善各特殊教育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推動音樂教育工作的開展。另外,音樂課程的設計也尤為重要。學校應因材施教,制定出符合學生特性的教學計劃,讓音樂教育不再是單純的聽音樂,將音樂教育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二)完善教師團隊
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在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中也是如此,一支銳意進取、奮發(fā)圖強的教師隊伍對音樂教育具有積極意義。在大多數(shù)的特殊學校中,受到師資力量有限的影響,很多音樂教師兼職且不具備專業(yè)性,在教學過程中無法為學生提供專業(yè)的指導,制約了音樂教育的質量。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象,一方面應加大特殊教師團隊的培養(yǎng)力度。學??膳c各培訓機構聯(lián)手,培訓高知識、高技能的符合學校實際的、定向的音樂教師和康復人才;另一方面,學校應多組織音樂教育講座,拓寬教師及學生的知識面。也可開展相關教學研討活動,讓教師間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及借鑒,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推動音樂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三)豐富音樂教育活動
在校內(nèi)可以開展豐富的社團活動,以唱游和律動為主要實踐活動形式。在設計課程時可以以生動活潑的形式為主,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音律、感知音樂,促進特殊兒童的身心發(fā)展。例如,以智障學生的認知能力為標準,設計簡單的識譜教學,加強科學發(fā)聲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合唱興趣。另外,在活動過程中,也應進行律動基礎訓練,教學生《幼兒陶笛教程》,讓學生認識陶笛譜,初步掌握陶笛的吹奏。在校外,可以定期開展文藝匯演等并在各個特殊學校進行演出,讓課堂教學豐富。也可以訓練各類文藝隊,為社會各界進行演出,讓特殊兒童得到更多人的關注。由于自閉癥兒童和智障兒童的特殊性,可以為他們采取“鼓圈”的形式進行康復訓練,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感受集體協(xié)作、配合,訓練他們的肢體協(xié)作能力,提升自信心。
(四)加強音樂治療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進步,音樂治療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在很多的特殊學校中,硬件設施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擁有設備完善的音樂教室和舞蹈教室。但是,由于特殊兒童的特性,想要進行音樂治療就需要專門的場地和專門的設備,設立專門的音樂治療室。想要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進行事半功倍的音樂治療,專業(yè)的音樂治療室是基礎,更是強有力的后盾。還有需要注意的是缺乏專業(yè)的音樂治療教師??沼幸惶缀玫脑O備,而沒有受過專業(yè)知識培訓的音樂治療教師,學生的康復等都只是紙上談兵。音樂治療能夠對學生的康復起到促進作用,讓學生能夠敢于表達自我,增強自信心。因此,呼吁社會各界人士加大對音樂治療室的投入,讓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更具專業(yè)性、更上一層樓。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已無法滿足特殊兒童日益增長的需求,還需要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潛心研究,力求精益求精,更好地為特殊兒童服務。
(五)采用興趣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在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中亦是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jù)教育內(nèi)容,備課時穿插一些音樂小故事,或者設置相關的音樂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游戲具有愉悅性和協(xié)作性。在音樂游戲時,學生可以傾聽音樂,積累音樂素養(yǎng),改善認知能力,并提高溝通能力。例如,在授課時可以通過有趣的故事導出新課,讓教學過程不再單一化,課程的形式趨向于生動活潑。另外,教師也可依據(jù)學生的特性組織音樂競賽活動,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自主學習。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一樣,都有強烈的好勝心及榮譽感,渴望得到大家的認可及夸獎,這樣的競賽活動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信心,學生也會從心底喜歡音樂,有利于音樂教育工作的開展。
四、結語
在本次探討中,我們以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為核心,了解了特殊兒童音樂教育,也分析了音樂教育對特殊兒童的重要意義,探討了進行音樂教育的相關策略。貴重的鐘表在于準,分秒無誤;恰當?shù)慕逃谟谶m,適事、適人。目前,我國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還存在很多的缺陷,進行改革是發(fā)展的必然結果,還需要各位奮斗在第一線的特殊兒童音樂教育者的共同探索與努力,力求推動音樂教育的進步,促進特殊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讓“折翼的天使”勇敢地飛翔。
參考文獻
[1]張慶陽,張樂.音樂教學中探索特殊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11(7).
[2]程郡.浙江省特殊學校音樂教育現(xiàn)狀調查[D].南京藝術學院,2018(4).
[3]華國棟.特殊需要兒童的心理與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張鴻懿,周為民.音樂治療在智障兒童教育中的作用[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