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霏
【摘要】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以我校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為研究對象,從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結合幼兒歌曲彈唱的基本要求和具體實施教學的步驟,提出了提高幼師歌曲彈唱教學質量的方法措施,以便盡快提高學前教育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
【關鍵詞】學前教育;歌曲彈唱;教學方法;彈唱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2.4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人們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于幼兒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歌曲彈唱技能是幼兒教師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教學技能。教師的彈唱水平直接關乎幼兒音樂教育的質量。近幾年舉辦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技能大賽中,幼兒歌曲彈唱賽項也是重中之重。由此可見,加強學生的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校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學生基本情況
選擇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大部分是女生,15~16歲的年齡,對于鋼琴、聲樂這些技能大部分學生是零基礎,音樂基礎知識更是一無所知,學生個體差異較大、音樂水平參差不齊。
(二)專業(yè)課程設置情況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及課時安排還欠合理,雖然開設了兒歌彈唱課程,但是課時太少,鋼琴課只教彈奏,聲樂課只教演唱,實施教學時教師之間缺乏統(tǒng)籌和配合,學生對于彈和唱的結合練習太缺乏,所以目前課程安排學生很難實現(xiàn)彈唱愿望。
(三)幼兒歌曲彈唱教材情況
現(xiàn)階段我國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幼兒歌曲彈唱》教學還缺乏相對統(tǒng)一完整、科學合理、實用性強的課程教學體系。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的老師缺乏彈唱教學的目的性,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任務的分解、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研究、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學效果的評估等方面,都未形成科學可行的理論體系。大部分教學內容都是授課教師自行安排,教學實用性、科學性、系統(tǒng)性、有效性都比較弱,嚴重影響歌曲彈唱教學的教學效果。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彈唱能力
幼兒歌曲彈唱是集樂理、視唱練耳、鋼琴、聲樂、伴奏五門課程為一體的綜合課程,要想達到彈唱自如就必須以彈唱為主線整合專業(yè)課程內容。
(一)扎實理論基礎,指導編配伴奏能力
一方面,學生要具備應有的音符、音階、和弦知識,要對樂譜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要有較好的音樂美感;另一方面,要了解幼兒歌曲的調式調性、風格、體裁和特點。
(二)掌握彈奏方法,提高彈奏水平
一方面學生要掌握鋼琴的基本彈奏方法和技能,掌握正確的彈奏坐姿、手型和指法,在學習之初就應嚴格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演奏習慣;另一方面彈唱的歌曲風格大致有歡快活潑、抒情和進行曲三種類型。因此彈唱教學時,要根據(jù)歌曲的風格合理選用伴奏的音型。針對進行曲風格的兒歌,要適當增加低音加柱式和弦的訓練,要盡量增強伴奏旋律的厚重感;針對活潑型兒歌,要注重句末長音的伴奏,可通過用左手打節(jié)奏方式增加伴奏的節(jié)奏性;針對抒情型兒歌,要充分表現(xiàn)出歌曲本身柔美的音色特點,要盡量加入分解和弦、雙音的旋律演奏方法。與此同時,對歌曲從情緒、背景、意境等方面做進一步理解,運用鋼琴演奏技巧加強伴奏的表現(xiàn)力,使歌曲的音樂形象更加豐滿,更具感染力。
(三)加強歌唱訓練,提高歌唱表現(xiàn)力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幼兒歌曲彈唱水平,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應對學生加強演唱方法的訓練。
氣息訓練。氣息是一首歌曲能夠完整演唱的基礎,也是聲音發(fā)出的動力。沒有氣息支持的聲音不僅缺乏生命力,更沒有穿透力和感染力。教學中我嘗試多種方式進行氣息訓練。比如:體會聞花香時放松的吸氣狀態(tài);嘆氣找到腹部吸氣的位置,吹紙巾來控制均勻的吐氣。這些練習不僅可以保持氣息的流動性,也促使氣息更加均勻,為提高演唱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共鳴位置訓練。在演唱幼兒歌曲時,高位置的發(fā)聲運用較多,在教學中我常用小聲哭泣的方法幫助學生尋找固定演唱時的高位置,還利用提起笑肌,打開口腔的方式大聲誦讀歌詞幫助學生打開聲音的共鳴。
咬字吐字訓練。歌唱時清晰地吐字很重要,教學過程中提示學生運用唇、齒、舌、腭的力量把字音發(fā)清楚,根據(jù)漢語拼音咬住字頭、保持字腹、收住字尾,要讓學生反復誦讀歌詞后再進行演唱練習。
融入情感訓練。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中,教師應教會學生發(fā)掘歌曲的思想內涵,讓學生了解歌詞所描述的故事情節(jié)和情感,引導學生邊演唱邊思考,充分的展示幼兒歌曲的特點,淋漓盡致地彈唱表達。
(四)注重彈唱結合,培養(yǎng)彈唱習慣
幼兒歌曲彈唱課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兒歌彈奏,二是兒歌演唱。二者之間相輔相成,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結合近幾年輔導學生參加北京市學前教育專業(yè)技能大賽彈唱賽項的經(jīng)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在視奏樂譜階段就應做彈唱結合練習。第一步單手彈奏旋律并視唱,練習初就要幫助學生固定指法;第二步單手彈奏并演唱歌詞,這一步驟其實是三個層面的配合,單手彈奏、心里唱譜、嘴里唱詞,要求學生對樂譜必須非常熟悉;第三步,加入左手伴奏彈唱,雙手配合彈唱時一定要有耐心慢速練習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于演唱能力的培養(yǎng)。從視唱樂譜階段就要對學生演唱的方法予以糾正和規(guī)范,還應注意學生的音準問題,及時糾正。養(yǎng)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只要發(fā)聲演唱,就保持在歌唱的高位置,使聲音集中明亮,且富有表現(xiàn)力。
明確彈唱間的關系,以唱為主,以彈為輔。不但要保證彈唱的協(xié)調性,還要保證伴奏和演唱二者的音量均衡。學生在彈唱過程中,學會聆聽自己的琴聲和歌聲,做出準確的判斷,并根據(jù)實際力度進行控制調整。
增強歌唱的表現(xiàn)力,表達歌曲的情感。彈唱時的面部表情需夸張一些,彈唱時注意呼吸的氣口,速度保持一致,可適當練習盲彈,便于在今后的教學中關注幼兒的情況。
三、有效提高彈唱教學的策略
通過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歌曲彈唱課程的實際情況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提高學生自彈自唱能力迫在眉睫且任重道遠。怎樣才能快速提高學生的歌曲彈唱技能呢?
(一)組建專業(yè)教師團隊,提升彈唱教學水平
歌曲彈唱是一門專業(yè)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必須組建一支專業(yè)綜合能力較強的彈唱教師隊伍。彈唱課教師既要具備較高的鋼琴演奏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歌唱表演能力,還應當有扎實的理論知識。
(二)優(yōu)化教學內容,重視教材研發(fā)
教材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基礎工作之一。目前現(xiàn)行的幼兒歌曲彈唱教材有很多缺陷,許多 ?中職學校開設課程選用的教材曲目內容與實際幼兒園教學不一致,實用性較差。我提議將幼兒歌曲教學資源與本地幼兒園教學實際和本校學生實際彈唱能力相結合,編寫成彈唱教材,更有效地提升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實效性。
(三)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理念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基礎知識較差,彈唱水平個性差異較大,為了有效展開教學,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的歌曲彈唱學習情況,并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常懷一顆包容心,積極融入于學生之間。
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根本在于讓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能夠從根本上掌握相關彈唱技巧,并懂得利用技巧來不斷提高自我審美體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分階段、分層次地完成歌曲彈唱教學策略,為學前教育體系培養(yǎng)出高水準的教學人才,實現(xiàn)我國啟蒙音樂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白艷.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兒歌彈唱》教學實踐研究[J].北方音樂,2015(14).
[2]馬麗娜.幼兒歌曲彈唱在中職學校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性探討[J].黃河之聲,2016(8):35.
[3]胡浩.談《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教學模式[J].藝海,2013(1):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