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會會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山東濟寧 272000)
糖尿病史一種慢性疾病,且我國患糖尿病的人數(shù)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臨床上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過服用胰島素類藥物來控制病情[1-2]。在糖尿病中晚期會出現(xiàn)一些并發(fā)癥,如下肢的麻木、發(fā)涼、糖尿病足等,其中糖尿病足潰瘍是常見的也是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主要是因機體的外周血管病變、感染等造成足部組織損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4]。因此及時對糖尿病足的進行相應的治療、護理,并進行相應的運動療法以改善病情,降低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該次實驗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間為研究段,主要針對研究踝泵運動對糖尿病足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效果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從該院的所有患者中篩選出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248例,將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納入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糖尿病足臨床診斷標準;年齡大于20歲;足潰瘍?yōu)閃agner分級Ⅱ~Ⅳ級。排除標準:重要臟器損傷;合并其他疾??;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等不配合醫(yī)生;不能自主活動;嚴重下肢靜脈曲張或動靜脈血栓形成等。研究組中,男60例,女64例;平均年齡(41.6±8.5)歲;平均病程(27.3±6.5)個月;Wagner分級Ⅱ、Ⅲ、Ⅳ級的患者例數(shù)分別為38例、56例、30例。對照組中,男55例,女69例;平均年齡(39.4±7.8)歲;Wagner分級Ⅱ、Ⅲ、Ⅳ級的患者例數(shù)分別為 31 例、50 例、43 例;平均病程(25.6±6.9)個月。對比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等)發(fā)現(xià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可在同一基線上進行比較。
對照組研究對象采用常會治療和護理方案,并給予糖尿病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健康知識宣教,正確認識并處理相關并發(fā)癥和合并癥,如高血壓等;叮囑患者每日均對足部進行清潔,及時修剪指甲,使足部皮膚保持清潔、干燥、潤滑,防止足部出現(xiàn)外上。研究組患者給予對照組相同的治療和護理方案,再加上運動療法即踝泵運動,患者在進行運動療法前,需進行大量練習,當患者的心率達到目標心率時,持續(xù)時間≥10 min或完成運動≥20組時為符合要求,具體步驟如下:患者保持平臥位或坐位,下肢放松并保持伸展狀態(tài),將腳尖盡力、緩緩伸向自己,保持10 s后將腳尖緩緩下壓,在最大限度時保持10 s,在以最大角度順時針旋轉1周,重復前兩步,以最大角度逆時針旋轉1周,將此作為一組動作。于每日三餐后1~1.5 h后均進行≥10 min的踝泵運動,一周進行5 d左右的訓練。醫(yī)護人員每日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醫(yī)護人員叮囑患者在出現(xiàn)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情況時要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該次實驗主要觀察指標有干預前后足潰瘍的面積和愈合率,不同級別的糖尿病足潰瘍的經皮氧分壓、皮溫、踝肱指數(shù),患者在干預過程中的不良事。采用無菌直尺測量潰瘍的最長、最寬處,根據(jù)潰瘍的實際形狀計算潰瘍面積。足部皮膚溫度以足背、內側足弓、足跟、前掌體表皮膚溫度的平均值為準。采用激光多普勒對經皮氧分壓進行測定;采用血壓脈搏檢查裝置對踝肱指數(shù)進行測定;足部潰瘍愈合面積達95.00%為愈合。
該次實驗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處理指標結果。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干預前后的潰瘍面積分別為 (17.92±3.05)、(7.85±1.03)cm2;對照組干預前后的潰瘍面積分別為(17.75±3.35)、(12.61±2.23)cm2。 經統(tǒng)計,干預前結果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9周后,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的愈合面積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就愈合率而言,研究組干預9周后的愈合例數(shù)為92例,愈合率為74.19%;對照組干預9周后的愈合例數(shù)為71例,愈合率為57.26%。經統(tǒng)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干預前,所有研究對象的指標結果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就Ⅱ級患者而言,較對照組,干預9周后研究組的皮溫和踝肱指數(shù)較高;就Ⅲ患者而言,較對照組,干預9周后研究組的皮氧分壓和皮溫較高;就Ⅳ級患者而言,較對照組,干預9周后研究組的經皮氧分壓較高;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詳見表 1、表 2、表 3。
表1 Ⅱ級糖尿病足指標結果(±s)
表1 Ⅱ級糖尿病足指標結果(±s)
組別 經皮氧分壓(mmHg)皮溫(℃) 踝肱指數(shù)研究組(n=24)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n=24)干預前干預后42.53±9.15 43.54±7.18 36.02±0.43 36.51±0.53 1.40±0.08 1.53±0.27 41.94±9.07 43.41±7.37 36.05±0.51 36.12±0.47 1.31±0.11 1.38±0.09
表2 Ⅲ級糖尿病足指標結果(±s)
表2 Ⅲ級糖尿病足指標結果(±s)
組別 經皮氧分壓(mmHg)皮溫(℃) 踝肱指數(shù)研究組(n=24)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n=24)干預前干預后28.42±4.12 37.24±2.69 34.41±0.51 36.16±0.40 1.11±0.73 1.22±0.45 28.35±4.27 31.95±3.11 34.49±0.49 35.15±0.46 1.15±0.51 1.20±0.47
表3 Ⅳ級糖尿病足指標結果(±s)
表3 Ⅳ級糖尿病足指標結果(±s)
組別 經皮氧分壓(mmHg)皮溫(℃) 踝肱指數(shù)研究組(n=24)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n=24)干預前干預后14.42±4.83 30.41±6.68 31.69±1.13 35.58±1.04 0.83±0.08 1.26±0.11 14.37±4.78 23.75±5.52 31.92±1.01 35.28±1.26 0.87±0.09 1.23±0.14
經統(tǒng)計,兩組患者出現(xiàn)不良事件的例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4。
表4 不良事件[n(%)]
糖尿病足潰瘍的病發(fā)會導致患者截肢的風險,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據(jù)調查,糖尿病的下肢患病截肢率要顯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超過50%的糖尿病患者在5年內仍然需要再次截肢,這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給患者家庭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5-7]。因此,需及時向患者及其家屬疾病的宣教,并及時評估足部的供血情況,改善微循環(huán),以緩解疾病的進一步發(fā)展。目前,有研究顯示,運動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且運動療法具有改善血脂代謝、促進循環(huán)、鍛煉心肺功能的特點,但具體的療效仍待探究[8]。該次實驗主要探究踝泵運動對糖尿病足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效果的影響。踝泵運動簡單易學,運動量少,只要在醫(yī)護人員的幫助下掌握要點后均可順利實施。在進行踝泵運動后,改善了患者的足部血流灌注,幫助患者足部潰瘍部分更快地愈合[9-10]。
就該次實驗結果而言,經統(tǒng)計,干預前所有指標結果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9周后,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的愈合面積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9周后的愈合例數(shù)無差異,兩組患者出現(xiàn)不良事件的例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就Ⅱ級患者而言,較對照組,干預9周后研究組的皮溫和踝肱指數(shù)較高;就Ⅲ患者而言,較對照組,干預9周后研究組的皮氧分壓和皮溫較高;就Ⅳ級病患而言,較對照組,干預9周后研究組的經皮氧分壓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些指標結果說明研究組患者的愈合效果佳,可將運動療法推廣至臨床。
綜上所述,踝泵運動對糖尿病足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效果的治療效果佳,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但因該次實驗的樣本量小,需要做多次大樣本實驗進一步探究踝泵運動在糖尿病足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中的意義及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