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太恩
【摘要】文章立足于超越單篇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認識探析,從中講述超越單篇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特征,并詳細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單元整體教學的概念及教學有點。同時,為改進小學語文單篇教學模式,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文章嘗試提供相對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合理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超越單篇;小學;語文單元
超越單篇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是指摒棄以往傳統(tǒng)單篇課文教學模式,利用單元整體將單篇課文進行有機整合,并適時適量地向課外拓展延伸教學內(nèi)容,從而有利于豐富學生知識體系,開拓學生視野,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然而,應如何正確應用單元整體教學法,促進小學語文超越單篇展開教學,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應加以重視的問題。
一、超越單篇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特征
超越單篇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主要特性是以整合性、創(chuàng)生性、超越性為主。超越單篇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整合性特質(zhì)體現(xiàn)在能夠?qū)⒅R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圖價值觀有效整合起來。同時,超越單篇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的整合性特點,可有效地將小學語文教材中篇與篇,單元與單元合理、有效地整合起來進行講授,以此實現(xiàn)超越單篇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其次,超越單篇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創(chuàng)生性也是其最為主要的體征之一,與以往傳統(tǒng)單一教學模式不同,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習者對知識意義的理解,并強調(diào)知識意義自我生成。而與提升學生知識理論掌握程度相比,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此外,以當前現(xiàn)代人發(fā)展角度來講,人的本質(zhì)都具有一定的超越性質(zhì),人自身具備的超越性可促進人不斷發(fā)展。而小學語文整體單元教學中,超越單篇的主要概念就是超越,超越以往單篇教學中存在的屏障,擴大小學語文教學范圍,充分整合小學語文教材中內(nèi)外文本,使其具備一定的超越性。
二、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概念及優(yōu)點
1.單元整體教學概念
小學語文教學中單元整體教學概念主要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單元主題為中心,對語文教材中不同的內(nèi)容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以有利于將小學語文中各種教學資源所具備的價值及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同時,單元整體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整合學習過程中,獲取更多語文知識,并對學生情感體驗有著一定的幫助,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過程中,能夠更充分地把握和感知語文知識。此外,在小學語文中一單元整體開展教學,充分打破以往傳統(tǒng)以“單篇”為單元的教學形式,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多層面閱讀能力,并將小學語文學科中具備的綜合性與實踐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能夠?qū)崿F(xiàn)更加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2.單元整體教學優(yōu)點
與以往傳統(tǒng)的單篇小學語文教學形式不同,單元整體教學更加具有系統(tǒng)性,主要體現(xiàn)在教材內(nèi)容上的選材和教材內(nèi)容中的布局等方面。同時,單元整體教學主要以教學整體性為教學有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選擇的教材內(nèi)容與教學手段都以單元主題為教學目標,并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單篇文章教學中具備的連續(xù)性。此外,小學語文教材在制作內(nèi)容時,所設計的單元與主題基本是一致的,而每個小學語文單元內(nèi)容也體現(xiàn)出既相通,又有獨立個性的特點。故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既能提升教學效率,又能培養(yǎng)學生歸納與總結能力。
三、超越單篇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研究策略
1.單元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超越單篇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認識中,相關教師可利用單元導入法將教材內(nèi)容中含義與教學目的相同的教材內(nèi)容合理地整合起來,并導入多個相符合的單元作為教學主題,從而實現(xiàn)超越單篇的教學目的。同時,單元整體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豐富的語文知識中激發(fā)學習興趣,進而形成學習主動性。例如,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中含有《天安門廣場》《泉城》《九寨溝》等三篇課文,其中主要講述我國壯麗的景觀與獨特的風景,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加充分了解到我國幅員遼闊、景色壯麗的傳統(tǒng)特色,如北京天安門是世界最寬廣、最壯觀的城市廣場,泉城是以濟南七十二泉所形成,九寨溝是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縣交界萬山叢中的神奇山溝,因周圍散布著藏族村寨,所以被譽為九寨溝。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課文中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所存在的魅力。我利用這幾篇教學目的相同的單篇單元課程,將其整合起來進行整體講解,并在教學期間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結合這三節(jié)單元文章內(nèi)容,將其制作成配備音頻、圖像的短視頻。然后在講解過程中通過播放教學短片輔助教學,為學生講解北京天安門廣場、九寨溝、泉城的風景特色及文化特色。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可利用單元整體教學將三篇單篇課文整合進行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教師授課時間,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2.話題式教學,開拓學生學習思路
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相關語文教師還可利用話題式教學法,以某一篇課文或某一單元相同的教材內(nèi)容,將其整合起來,并抽取其中相同的語句內(nèi)容作為話題題材,與學生進行討論,以有利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開拓學習思路。例如,對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金蟬脫殼》《裝滿昆蟲的衣袋》兩篇課文利用話題式展開教學。因這兩篇課文中所講述的知識都是大自然中的生物,在進行講課時,我會選取兩篇課文中的重點“昆蟲”展開話題,并以提問的形式與學生展開話題討論。我: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都遇到過那些蟲類?學生:老師,我見過蟑螂、螞蟻、還有毛毛蟲!我:很好,誰還見過其他昆蟲?等等,以此類推,圍繞兩篇課文中的重點展開話題,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知識篇,還可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3.利用群文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展開群文閱讀教學法,語文教師可將教材中某一個主題作為閱讀主線,并針對超越單篇的多篇課文進行整合,實現(xiàn)整合性的閱讀。在此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具有超越單篇展開教學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基于單元整體形式進行群文閱讀,從而提升學生閱讀效率。例如,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夢圓飛天》《鄭和遠航》《七律·長征》三篇課文中,其教學主題是圍繞“用心體會課本中作者對我國偉大英雄所表達的豐富情感與敬佩之意,感受我國英雄壯志豪情”。在這三篇課文整合閱讀過程中,我會融入自身情感為學生生動講述這三篇課文中人物英雄的偉大、勇敢,同時讓學生用心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所特有的無窮魅力。而在進行設計群文閱讀教案時,由于課本內(nèi)容篇幅較長,我會先在課前對這幾篇內(nèi)容詳細了解一番,在選取教材內(nèi)容中將符合此主題的部分內(nèi)容整合起來,引導學生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課文中的內(nèi)涵。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中超越單篇展開教學,相關教師可從單元導入、話題式教學、利用群文閱讀等方面深入研究。如此可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學習思路,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福樓.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的現(xiàn)實選擇——構建單篇閱讀與群文閱讀復合教學模式[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9,20(01):8-13.
[2]朱英. 超越單篇的小學語文整合性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3]竇麗.單篇文本整合提速語文閱讀教學摭探[J].成才之路,2017(28):56.
[4]徐志蘭.單篇式與單元式語文教學的比較思考[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版),2017(4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