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光賢
(貴州省威寧縣小海第二中學 貴州 威寧 553100)
微課教學模式非常新穎,課程的針對性較強,耗時較短,做好的課件還能夠存檔再利用,教師還能夠利用這些信息資料進行教學回顧與反思,學生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有選擇的進行查缺補漏,合理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物理學習,已經(jīng)掌握的部分還能夠在復習階段進行進一步的鞏固,比起傳統(tǒng)的教學而言,復習起來更加方便,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合理利用碎片時間,模塊的劃分和知識點的劃分更加清晰,能夠實現(xiàn)按需學習。在課程上線之后,學生可以在家里、在路上、在課間對自己的薄弱部分進行反復理解和練習,還是不明白的部分還能及時向老師請教,真正將學習和生活融在一起,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探究性學習。
為了讓教學能夠和時代接軌,教育提出了微課的專項研究課題,微課的研究時間較短,起初是由教育產(chǎn)業(yè)化的一些組織和教員進行研究的,微課進入課堂的時間就更為短暫,在中學物理方面的應用還處在研究和開發(fā)的初級階段,微課簡單講就是微型視頻網(wǎng)絡課程,基本上都是采用視頻授課的形式,針對知識點、原理或者是某個實驗進行重點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的載體,“微”指的主要的課件的時間較短,通常在五分鐘到十分鐘之間,知識容量也不大,一般是針對某個學科的某個知識點進行重點精解,同時還包含了微教案、微習題、微課件、微反思等系列內容,對于中學物理而言,微課就是針對物理課程中的一些疑難點問題,一些重要的原理和內容,進行分塊的精講精練[1]。
3.1 微課的特點。我們上文中已經(jīng)提到了,微課“微”的原因是指其授課時間相對正常的45分鐘的課程來說較短,涉及到的知識范圍較少,沒有太廣的知識面,通常都是針對一個問題或知識點進行細致的講解。雖然微課程的時間比較短,但是對于該問題或知識點而言,微課程是完整的、能夠自成一課的,其中包含了完整的教學設計,而并非是截取的教學片斷。教師制作的微課程上線之后,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隨時進行課堂知識的跟進,學生既可以選擇自己的教師的微課又能通過網(wǎng)絡了解更多不同的授課方法和理解形式。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平臺,由于針對性強能夠在短時間內收到反饋信息,真正做到精簡課程內容使課程便捷有效[2]。
3.2 物理微課的特點。物理微課相對其他學科的微課而言更注重實驗方面的講解,學生能夠通過微課進行知識的夯實和補充,視頻的形式能夠節(jié)省準備實驗器材的時間,讓學生能夠更快的了解實驗流程和涉及到的物理原理。由于中學階段的物理和數(shù)學存在著交叉的知識領域,所以微課能夠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精講,通過一些數(shù)學方法來使物理問題更加簡便,通過物理在數(shù)學中的應用達成學科之間的交融。而且中學物理涉及到的模塊劃分較為清晰,所以物理的微課程相對而言針對性更強,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在某一模塊內的疑難問題。
3.3 物理微課的作用。微課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有選擇性的去聽自己更感興趣的教學模式,有針對性的去理解現(xiàn)存的疑點。物理微課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并幫助教師進行分塊式教學,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有效化。還可以進行題型精講,讓學生具備更好的應變能力,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條理清晰的物理學習。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微課進行預習,在課后通過微課進行復習,加深學習印象,更好的掌握知識要點。教師也能夠通過其他教師的物理微課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讓課程內容不斷革新,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和調整。由于中學物理的課堂時間比較有限,所以教師和學生應當爭分奪秒的加以利用,在進行實驗之前可以讓學生通過微課進行提前了解,方便課上能夠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學生在對實驗已經(jīng)具有一定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能夠更認真的觀察和操作,在實踐的過程中對原有的理解進行不斷的調試,知識掌握的也就更為牢靠[3]。
4.1 物理微課的定位方面。微課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和教學工具,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課程。因為微課不如普通的物理課系統(tǒng)全面,不同的微課之間的銜接性較差,不如教師授課的貫通性強,而且不同的學生在物理方面的疑難點不同,在課堂上播放微課的效果存在局限性,所以更適用于自主學習。而且中學生的選擇能力有限,未必能夠在眾多的物理微課中選對適合自己的,雖然微課較短但是挑選課程的時間較長。物理微課的定位一定要準確,找準自己學生的困惑點,制作有精度、有營養(yǎng)的微課程。
4.2 物理微課的結構方面。物理微課應當能夠自成體系,具有完整的知識點結構,能夠在短暫的時間內提出和點明問題并進行科學有效的探究。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繼續(xù)發(fā)生,在制作微課時需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明確主題、探究過程、歸納總結并配套鞏固練習,從而確保微課的完整性,使微課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微課具有諸多優(yōu)點,但是從教學實踐看來,微課并不能全面替代正常授課,教師應當在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反復摸索,學習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手段,用以輔助正常授課,搭配各種不同的課程形式,即便在臨考階段也應有條不紊的進行復習和實驗,讓物理教學逐漸走向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科學學習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