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西順河小學 周 杰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開展之后,主要是通過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經(jīng)典文章來推動語文教學的開展的。但是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重視的不只是讓學生獲得基本的語言知識,更是要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學習習慣、興趣,不斷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素養(yǎng),其中,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學生的審美能力。
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閱讀,可以說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都是從閱讀中獲得的。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我們要在激起學生閱讀興趣的前提下,鼓勵和引導他們廣泛而豐富地閱讀。像魯迅、徐志摩、巴金等這些大家在小時候不僅非常喜歡閱讀,而且都是廣泛閱讀,他們在閱讀中還逐漸形成健康的審美心理。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是強調(diào)人的終身教育,更需要在小學階段就要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閱讀、個性思考以及審美感受能力的提升。
審美能力就是對藝術(shù)作品的鑒賞力,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認識美和評價美的能力。審美能力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和理解后形成的審美感受力、判斷力、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雖然學生年紀小,知識能力弱,意識形態(tài)也不夠成熟,但是他們對外界事物感興趣,有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因此,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利用文章來陶冶學生的情操,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心理;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調(diào)動他們的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個性發(fā)展。當然,審美是許多學科所共有的一種能力和教育的內(nèi)容,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對他們音樂、美術(shù)等學科的審美觀念的形成的幫助也是巨大的。
語文學習重在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獲得一些知識,形成一些認識,提升一些閱讀和欣賞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需要興趣的點燃。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形式多樣的閱讀教學形式,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提升他們在閱讀學習中獲得審美能力的渴望。在教學中,我們的導入形式可以多樣,如在《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學中,我們不去講解內(nèi)容,而是和學生一些閱讀教材上的插圖,讓學生通過讀圖感知教材的內(nèi)容,通過多媒體動畫的展示,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好。當然,還可以進行對比,把以前北大荒的圖片和現(xiàn)在一些自然遭到破壞的景象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不僅感受到要改變自然,更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當然,我們在《望廬山瀑布》《鋤禾》《憫農(nóng)》等朗朗上口的古詩的閱讀學習中,就先和學生一起朗讀、背誦,然后讓學生說說、小組合作談論詩歌的內(nèi)容,感受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體會辛苦的農(nóng)間勞作等,從而提升學生珍惜別人的勞動果實,珍惜糧食等情感。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學生獲得審美能力需要對文本深入淺出地理解和感受,這需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重視文本中的審美方面元素的挖掘。首先要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感受其中的美。我們的小學語文教材是文質(zhì)優(yōu)美的,且適合學生閱讀的。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讀的初體驗,讓學生在課前自己去閱讀,去找出優(yōu)美之處。這里的美,可以是字詞,可以是句段,可以是描寫的角度和層次,可以是表達情感的語氣語調(diào),可以是作者要表現(xiàn)的情感等。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在學生初讀之后,老師進行一些必要的范讀,幫助他們掌握讀出文本美的方法。如《珍珠鳥》一文中,我們指導學生讀對小珍珠鳥描寫的段落,讓學生說說用了什么樣的詞語,什么樣的修辭手法,讓學生自己在腦海中去構(gòu)建一幅描寫珍珠鳥的圖畫,幫助學生領(lǐng)會到這些句子的美感,從而體會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使得學生在美的體悟中獲得審美的認識,形成在閱讀中進行審美的方法。
以往的文本分析都是老師講得多,而學生作為聽眾,他們很難主體性地體驗,很難有自我的個性的閱讀感受。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們要推動學生在閱讀中去分析、去個性地思考。如《珍珠鳥》一課學習中,我們有學生會提出:作者把珍珠鳥寫得這么好,但是珍珠鳥和人生活在一起真的自由嗎?它的父母被人關(guān)在籠子里,看到自己的孩子無知地和人玩耍是不是感到難過呢?這樣的閱讀看上去超越了文本,但卻是學生內(nèi)心的感受。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這么思考,但是也要正確地加以引導。
另外,我們就要注意在課堂指導學生文本細讀、精讀的方法,讓他們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人物形象的刻畫來學習審美的方法,但是這樣的方法不僅局限于教材的閱讀。我們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之后,將審美的視角在更廣泛的空間進行運用;可以聯(lián)系生活的提升審美能力,如此,學生在課內(nèi)課外都關(guān)注美、欣賞美。如低年級學生學習《春雨》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聯(lián)系生活,按照課文格式特點進行一些仿寫,寫出自己對春雨的感受,寫出自己歡樂的情感。高年級的閱讀可以是對比式的閱讀,如《兵馬俑》學習之后,我們可以找一找其他寫兵馬俑的內(nèi)容進行比較閱讀,或者鼓勵他們運用所學對其他的雕塑之類進行欣賞等,內(nèi)外結(jié)合使得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運用和提升。
總之,小學生的性格、思維和品質(zhì)是塑造和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階段。因此,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應該是注重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只要我們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美的方法的指導,引導他們關(guān)注生活的美,不斷地進行審美方面的積累和運用。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能得到提升,就可能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獲得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