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燕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打基礎(chǔ)的一項重要工作。高年級作文教學是低中年級作文教學的發(fā)展,重點是篇的訓練。高年級作文訓練,要使學生能寫簡短的記敘文,能記簡單的讀書筆記,會議記錄,做到思想健康,內(nèi)容具體,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順,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高年級;訓練策略
一、明確高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
小學高年級的作文教學,要以篇的訓練為重點。一篇完整的文章,總是有它的中心意思的。作者對事物作了細致的觀察,在心里慢慢形成若干印象,把種種印象加以歸納分析,就形成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覺得值得說給人聽聽,就引起寫作的念頭。這種想說給人聽的想法常常就是中心意思,也就是為什么要寫文章的目的。
“有中心”的訓練,是篇的訓練的主要標志,因而也是高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所在。
(一)訓練對事物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中心思想來自對事物的認識。平時在觀察生活和大量閱讀中,勤于思考,就會常常有些新的感受,把這些感受加以歸納分析,就會形成一些想法。把這些想法寫在文章里,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訓練學生對事物有獨立見解,是中心思想訓練的關(guān)鍵所在,在高年級的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中都要加以重視。
(二)訓練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訓練學生無論是自己擬題寫文章,還是完成老師的命題作文,在動筆之前都要認真想一想,自己為什么寫這篇文章,寫這篇文章想要告訴別人一個什么意思,努力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出自己的獨到見解,使別人讀了感到有新意。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立意”的訓練。
(三)訓練根據(jù)中心思想選擇材料。文章的所有材料都是為表達中心而存在的。要訓練學生能夠根據(jù)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從大量生活積累中提取有用的材料,并能夠?qū)@些提取出來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剪裁,確定哪些該取,哪些該舍,哪些該詳,哪些該略。在作文教學中,選擇有代表性的作文讓學生自己回顧總結(jié),現(xiàn)身說法,是訓練根據(jù)中心選擇材料的好辦法。
(四)訓練根據(jù)中心思想對材料進行組織和排列。中心思想的表達是通過文章中的具體材料逐步透露出來的,通常把中心思想的逐步透露稱之為文章的“思路”。要訓練學生根據(jù)表達中心思想的這條思路來安排材料的次序,哪個先說,哪個其次,哪個最后,使每個材料都在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中找到最適當?shù)奈恢?,這就是根據(jù)中心思想進行安排材料的能力。
二、命題和指導要注意打開學生的思路
命題作文是高年級作文訓練常用的一種方式。采用命題作文這種方式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激起學生表達的愿望,把學生的思緒集中到某個方面來。學生在生活中和閱讀中會有許多感受,但如果沒有人提示,可能一時想不起來,就覺得沒什么可寫;也可能頭緒很多,不知寫什么好。教師的命題,就能夠幫助學生勾起對已有感受的回憶,幫助學生抓住表達的重點。二是便于統(tǒng)一地加以指導和講評。這在采用班級授課的情況下是必要的。但命題作文也存在著矛盾,這就是,題目由教師出而文章卻要由學生做,命題者出的題目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有時不容易完全取得一致;再加上一個班幾十個學生,興趣愛好、見聞感受各不相同,一個題目要符合每個學生的表達愿望就更不容易。弄得不好,教師的命題可能會束縛學生的思想,限制學生的表達。所以,我們對于命題作文這種訓練方式要有比較辯證的認識,要看到它的利和弊,揚長避短,發(fā)揮命題作文的作用。
命題之后,學生動筆之前,老師要加以指導。這個指導,要能起到打開學生思路的作用。學生思路一打開,他們自己會去選擇作文內(nèi)容,用不著教師去替他們想得周周到到,以免束縛學生的手腳,阻遏學生的思路。開拓學生的思路,要善于引路起學生的回憶和聯(lián)想。由于兒童對事物不善于細致具體地觀察分析,本來比較生動具體的內(nèi)容,他們往往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的回憶,使他們頭腦中再現(xiàn)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情景和場面。
三、講評要有針對性,起到積極作用
教師對作文的講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對已經(jīng)完成的這次作文是一個小結(jié),對學生下次乃至今后一段時間的作文又是一個指導。因此,講評是作文教學中要做的一項重要的工作。要重視講評,努力提高講評的質(zhì)量。
(一)對優(yōu)秀作文的品味。做法是:選擇一兩篇學生的佳作,讓學生討論品味,并由作者介紹經(jīng)驗。選出來的作文,最好由教師當眾有感情地朗讀。這種有感情地朗讀,既可以使學生感到作文確實寫得好,值得學習,又可以使學生體會到老師對同學寫的優(yōu)秀作文的贊美,受到鼓勵。讀過之后的討論品味,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談出自己的感受。小作者自己來的介紹,要注意突出重點,具體地談出一兩點體會。
(二)對作文得失的分析。做法是,選擇一兩篇中等偏上的作文,師生共同討論分析。所選擇的這一兩篇作文,在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上都有不少長處,又都有一些不妥當?shù)牡胤?,這個不妥當,主要是思想內(nèi)容和布局謀篇方面的。即:立意方面,內(nèi)容選擇安排方面,思路、條理方面等,而不是個別詞句上的枝節(jié)問題,因為個別詞句上的枝節(jié)問題的討論,普遍的指導意義不大,可以布置學生自己去修改。通過討論分析,使全班同學都知道這篇作文的得失在哪些地方,并從中受到啟發(fā),知道文章應該怎樣寫,不應該怎樣寫,供討論分析的作文,可以用大字抄寫出來,也可以印發(fā)給每個學生。
(三)文字表達的推敲。做法是,從學生的習作中選擇一批有“疑義”的詞句,引導學生平生共同來分析推敲。有“疑義”的詞句,不同于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應該讓學生自己去修改。共同推敲的應該是有“疑義”的。有“疑義”的詞句推敲要與想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要放到語言環(huán)境中去推敲。這些有“疑義”的詞句要靠平時搜集。平時批改作文時,有意識地注意,發(fā)現(xiàn)了隨手記下,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就可以安排一堂講評課。
(作者單位:甘肅省漳縣武陽西街小學,甘肅??? 定西?? 748300)